學齡前用這三種方法教孩子數數,孩子才會愛上數學,形成數學思維

2020-10-19 數萌在線

自從被專家證實,孩子在幼兒時期受到的教育,能影響孩子的一生命運,導致幼兒時期的孩子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各類機構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而家長也費盡心思,提升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近日,在一個學齡前的媽媽群裡,和別的家長聊天,有的家長反饋:她的孩子數數能從1數到100,但卻連簡單的計算都不會,比如給孩子出了一道題,羊圈原本有2隻羊,又關進去2隻羊,農夫又牽走了1隻,現在還有幾隻?結果孩子一頭霧水,解釋了很多遍,孩子就是聽不懂。

其它人也紛紛發表觀點,甚至有人提出,教了孩子數數以後,孩子反而顯得很笨,在計算的時候,經常是數啊數,還經常漏掉數字。

事實上這些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多數是利用孩子的機械記憶,甚至會把數數變成順口溜,孩子只是記住了數字的順序,並沒有形成數學思維,學習力也沒有獲得提升,而且還非常容易讓孩子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那我們該怎麼教孩子數數,才能讓孩子學會數字,愛上數學呢?這裡分享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教孩子數數


一、生活中的數字

傳統教育裡,家長都是一句一句的教孩子數數,甚至會用一些順口溜幫助孩子記憶,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從1數到100,這事實上並不能說明什麼,更不能表明孩子聰明。

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齡前的兒童的思維能力達不到複雜運算的程度,不斷的重複的確能讓孩子記住,卻不能理解本質,所以才會出現會數不會算的現象,甚至也會出現變的更「笨」的感覺。

教孩子數數,我們要注重利用生活,利用孩子經常經歷的一些場景,比如孩子喜歡吃草莓,我們用草莓擺成一排,讓孩子去數;比如孩子的積木玩具,我們也可以摞成一摞,讓孩子去數....這樣教孩子數數,孩子會感覺有趣,同樣也能理解數字的含義。

二、數與量的對應

很多家長在用實物教孩子數數的時候,為了便於孩子理解,經常用「個」這個單位,比如1個餅乾沒錯,1個狗也勉強聽聽,但所有的物品,都用「個」,卻會阻礙孩子對數字的理解,比如1雙筷子,1把香蕉,1盤葡萄,孩子該怎麼理解?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要圖省事,而是多方面帶孩子理解不同的量詞,讓孩子把數與量對應起來,理解數與量的關係,才有利於孩子形成數學思維。

三、循序漸進

教孩子數數,不能貪多,我們需要根據孩子的認知規律來進行,比如2歲的孩子,基本上是理解不了100以上的數字的,我們跨越階段去教孩子,只會讓孩子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這裡整理了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的數字認知水平,供大家參考。

1-2歲:教孩子5以內的數字,但不要對孩子強調數字,因為孩子不理解,我們可以讓孩子體驗量的變化,比如餅乾,一個一個的給孩子,吃飯一口一口的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數量的變化,能不能說出數字並不重要。

2-3歲:這個階段,也不建議讓孩子唱數,而是建議用孩子經常玩的玩具去引導孩子認識數字,同樣建議限定5以內的數字,比如孩子的積木、車、玩偶等,讓孩子數一數,有幾個,或者建立一個停車場,或者摞一下積木等,方式要多變,讓孩子多角度理解數與量。

3-4歲:建議讓孩子理解1-10的數字,並建立系統化的數與量的對應,能說出數字,也能說出對應的量,拿出對應數量的物品,比如要2個餅乾,孩子能說出來,也能拿對。

再大一點的孩子,就可以教一些簡單計算了,計算的教育,也要用實物演示,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理解加減法的概念,比如一堆糖,增加一塊是加,把2堆合併也是加。但需要注意的是,減法放在後面再教,因為孩子的心理上,不願意自己喜歡的東西被剝奪。

相關焦點

  • 學齡前孩子數學啟蒙咋做?數感是重點,用遊戲思維做好這3個階段
    即便孩子在學齡前智力真的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開發,想必不管是早教機構還是家長,都會忽略他們數學能力的培養。因為這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並沒有那麼重要。當然也會有家長教孩子數數和計算,只是和這些能力相比,數感的培養才最重要,是對孩子真正的數學啟蒙。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學。幼兒園裡老師已經開始教起十以內的分解,聽說大班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二十以內加減法,以便適應小學。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我至今也沒弄明白,一個在小學時數學成績比語文還好的孩子,為什麼到了初中後期數學就慢慢變差,甚至到了高中以後連課都聽不懂了?現在我才知道,不是因為我不努力,而是因為我缺乏數學思維能力。提前積累數數和加減法的確可以讓孩子在進入小學時不那麼猝不及防。但若止步於此,就會像我一樣到初中跟不上節奏把數學給落下了。
  • 「數學啟蒙」是教孩子數123,大錯特錯!關鍵在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34;&34;晚飯過後帶著孩子在小區裡面散步,聽到一陣誇讚小孩的聲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旁邊有一個小朋友,僅僅用了1分鐘左右,就從數字1數到了100,聽到這裡我感到很不可思議,這個小孩看起來只有兩歲的孩子真的能夠理解數字一到一百嗎?
  • 數學啟蒙別只會教孩子數數,多做這4件事,以後學習很受益
    就是通過輔導孩子做題的經驗,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需要系統的數學啟蒙,而不是簡單的教孩子數數就可以。那麼,除了教孩子數數之外,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還需要做哪4件事呢?1、數學遊戲學數學其實就是在學數學思維,幫孩子學會看透本質的思維能力。但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別說是教他思維,就是給他解釋什麼是思維都要花上好一陣。但是如果將需要學的數學變成遊戲,孩子就能在開心的玩中很快的學到數學方面的能力、形成數學思維。
  • 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只教Ta數數就夠了嗎?沒有數感,全是白搭
    02一提到數學啟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教孩子數數。有的孩子可以從1數到100,但是這種教學法真的有用嗎?根據《兒童敏感期成長指南》的理論,孩子在5歲左右,才能逐漸明白數學概念,可以進行抽象運算,過早地給孩子灌輸概念沒有意義。
  • 不要再只教孩子數數了,數學啟蒙重要的是做好這幾點
    一提起教小朋友學數學,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來,我們一起數數,一二三四五,或者是,1+1等於幾?其實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只是幼兒期小朋友的數學能力的很小的一方面。 對數的理解是學前數學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小朋友學數學,絕對不是學數字,而是學習數學概念。早在1998年,德國就有研究指出,1-6歲在這五大方面的數學概念啟蒙直接影響上小學後的學業表現。
  • 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數感是重點,用遊戲思維分階段執行更有效
    於是這些孩子在數學運算及考試中,總能用更少的時間得到更準確的答案。可見,孩子對於數字的敏感程度決定了孩子上學後的數學接受程度和數學成績。和學齡前的孩子使用遊戲的方法訓練數感是可行的方式。那麼怎麼分階段執行呢?1、 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引導孩子做數感訓練。
  • 數學啟蒙不是教娃數數,家長做到這4點,娃數學思維好
    大寶出生以後,由於他老媽我的數學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於是我對大寶給予厚望,希望從小就能培養出他的數學天賦,讓他上學以後輕鬆一些。但是我實在是低估了數學這個頑固的「敵人」。光教大寶數數就教了好久,就別說加減乘除了。
  • 怎麼教幼兒數數?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2歲左右就開始教一些簡單的數字了,讓孩子開始數數,比如教他們從1數到10,或者有更厲害的小孩可以從1數到100,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家長們發現孩子雖然會數數了,但是並不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比如讓孩子去拿兩個草莓,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曉峰的孩子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明年都能夠上小學了,這段時間幼兒園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了,聽很多人說,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一些數學啟蒙,以便適應上小學之後學習更方便,但是曉峰卻很煩惱,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真的不好。
  • 鯨冪數學思維,讓孩子愛上數學
    鯨冪數學思維讓孩子愛上數學「鯨冪數學思維」是目前在數學思維領域發展非常迅速的品牌,它是貝爾科教集團STEAM教育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專注3-8歲孩子的數學思維啟蒙培養,致力於提升孩子的AIQ(人工智慧能力指數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說到數學啟蒙,大部分家長都覺得是要讓孩子學數數、學加減法,但實際上認識數字和加減法只是數學啟蒙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
  • 數學啟蒙不僅是讓孩子從1數到100,而是培養這種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啟蒙的時候都會教孩子從1數到100,孩子要是會了,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很聰明,又有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孩子數學啟蒙是教會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只要背會了就認為孩子的數學一定好,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父母可別忽視了
    「中國數學之神」周建新曾說過:「教孩子從1數到100,並不代表孩子就學會了數學。」 所以父母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階段特徵,來幫助孩子對數學產生興趣,並且形成相關的運算和思維能力。
  • 如何用「做菜」的方法,讓孩子愛上數學
    很多家長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學好數學,用我們老一輩的話來說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當然這句話有點誇張,不過這確實是我們上學時候特別流行的一句話。其實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跟學語言是一樣的,要早早地開始發展。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不要只會教孩子數數,培養數感才能一通百通
    只見孩子看懵了並對我說道:「阿姨,這是兩顆」。我感到無奈,露出了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同事還很納悶與我說道:「這孩子的記憶力這麼好,但就是不識數,與她年齡相仿的很多小朋友都識數,只有她不不行,我也很無解」。其實在琳琳的認知裡認為數學只要教會寶寶數數即可。
  • 12大數學能力啟蒙玩法,3歲前第一個數學敏感期,你還只會教孩子數數?
    0-3歲是第一個數學敏感期,我們提前意識到這一點,跟寶寶玩一些數學啟蒙遊戲,對於未來寶寶的智力、思維、語言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當然對於數學能力的概念,還遠遠不止數字和運算那麼簡單。中國的家長特別喜歡教孩子數數,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歲多剛會說話的寶寶能夠從1數到20,甚至有些說話早的寶寶能很流利的背誦出十以內加減法,家長會非常得意於「看我們家孩子數學多厲害!」這裡需要和大家澄清一件事,不理解的情況下單純數數和背運算口訣,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和背唐詩、三字經一樣,只是一種發音符號的記憶,嚴格的說,這屬於語言能力的一種,而不是數學能力!
  • 建立幼兒數的概念,提高孩子的數學思維,家長需要做到3點
    所以,教孩子數學並不是簡單地教會他念數字,更重要的是對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幼兒時期的數學思維是孩子日後學習數學的基礎,家長要重視。家長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數學遊戲,比如說和孩子一起按順序數數,誰數到20這個數就能贏,但是一次最多只能數2個數或者3個數。比如說,家長數了1,孩子就只能說2或者2和3,不能一次性就數到20。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說到從小教孩子數學,數數一定排第一。雖說現在很多家長已經意識到從小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了,但總是不得其法。要麼教孩子數數,要麼就是刷題,除了各種興趣班外,竟也不知還有什麼好方法了。今天,就和家長聊聊數字這件事,除了數數和刷題外,這5個數字知識一定要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