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幼兒數數?只需這4步,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擁有數學思維

2020-12-13 豆芽老師00

現在很多家裡都有了二胎,而現在的小孩子壓力也是真的大,如果不學習,那麼就會落在起跑線上。雖然有很多孩子早就在起跑線上了,甚至有的孩子已經贏在了終點,但是也不能放棄,因為只要努力就會有收穫。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做早教,讓孩子提前接受啟蒙教育,尤其是在數學這一方面。

很多家長在孩子剛2歲左右就開始教一些簡單的數字了,讓孩子開始數數,比如教他們從1數到10,或者有更厲害的小孩可以從1數到100,但是隨著時間的增加,家長們發現孩子雖然會數數了,但是並不知道這些數字意味著什麼,比如讓孩子去拿兩個草莓,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

其實孩子一開始數數只是單純的機械記憶,並沒有真正理解數字。那麼怎麼教幼兒數數呢?其實只需這4不,可以讓孩子理解數字的意義,從而擁有數學思維。

第一步,0-5

很多家長看到孩子有學習數字的萌芽,於是就把數字全都倒給了孩子,其實這樣是不行的。畢竟孩子還小,全部投食給孩子肯定不能記住,所以家長在教孩子的時候先教0-5,一點一點的來。

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是說要讓孩子記住多少,而是要讓孩子有自己的思維方式,這樣以便於以後的學習,所以不需要太多的知識。

先讓孩子學習0-5,最好是把這些數字用具體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能讓孩子更好地理解。比如給孩子5個草莓,然後教孩子去數,讓孩子有數數的興趣,而不是乾巴巴地讀。

正著數完草莓之後可以再試著讓孩子吃掉一個,然後再數一遍,這樣就又少了一個,也就是5-1的道理,反著再數一遍,讓孩子去慢慢的領悟,家長不要心急。

第二步,0-7

在孩子理解了0-5之後,不妨試著再一點一點的增加數字,而不是猛地加到10,畢竟有興趣是好事,不要把興趣掐滅了才對。

數字增加了,所以具體化的物品也要增加。要是太多的話,那麼不妨換成藍莓,這樣還能更好的引起孩子的興趣,單一的物品會讓孩子很快失去興趣的。

再把從0-5的數數方法再用一遍,讓孩子加深理解,正著讀、反著讀都訓練。

第三步,0-10

等到孩子真的理解了0-7,那麼就可以來學0-10了,因為10這個數字比較特殊,所以在教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幫助孩子理解,比如讓孩子去數糖果或者是數玩具,從9到10這個過程要家長可以多給孩子演示幾次,為以後孩子理解10這個數字的寫法做基礎,比如告訴孩子每10個藍莓就是一堆,所以就要寫1但是只有一堆,其他的就沒有了,所以另一堆就是0,所以寫成10。

對於數字的教育,父母可以嘗試著給孩子講故事,這樣孩子也會比較有興趣。

第四步,位數教育

很多孩子前面學習都不錯,但是一直不理解為什麼10和其他的數不一樣,其實這也是位數的學習基礎沒有打好,父母不妨試著用上面那個藍莓做例子,來教一下小朋友,從而給後面的學習做基礎。

讓孩子能夠知道10後面還有11、12等等若干的數。讓孩子知道10是一個小整體,在100裡面,每10個就要劃分為一堆。

其實對於孩子的啟蒙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因為如果沒有耐心,那麼孩子就不會有興趣去學,畢竟開心的學習才是能讓人學得最快的一種方法。

可能有的家長覺得說得不系統,不能讓孩子更好地學習。那麼在這裡也給大家推薦一套給3-6歲兒童準備的蒙氏數學,做數學啟蒙教育是非常不錯的。

它採用了階梯數學,能夠很好地進行思維訓練,適用於大、中、小班的孩子。蒙氏數學是一套通過「遊戲」,讓孩子愛上數學的幼兒啟蒙教材。而蒙氏教育相信大家也都不陌生,它的創始人是瑪利亞·蒙特梭利,是一位優秀的教育家。而這套書正是採用了她的教育理念。

它採用了蒙臺梭利教育理念指導,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編寫,書也非常的有趣味性,動手又動腦,孩子越玩越愛學。

書裡還有配套名師講解課程,趣味生動,孩子更喜歡聽

這一套書一共有6冊,一共49元,平均一本才8元。一頓飯錢就能讓孩子有更好的數學啟蒙還是非常划算的。兒童發展的時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了他的一生。家長不要錯過關鍵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做到這4步,才是真正的數學思維啟蒙
    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時,大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誤區:孩子能從1數到100,就是會數數了。 可是家長們都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數數只是死記硬背,並沒有真正理解數字之間的關係。給孩子打下死記硬背的基礎,對以後的數學學習就會下意識地死記硬背。
  • 怎麼教幼兒10以內數學?
    一般在進幼兒園之前,父母家人就開始教孩子數數了。怎麼教幼兒10以內數學?整體來說分為五步:1、教會孩子數數,從1往下數,從中間某個數開始順數,然後再就是能夠熟練的從中間某個數倒數,逐一熟練過後,數數這一關就過了。
  • 學齡前用這三種方法教孩子數數,孩子才會愛上數學,形成數學思維
    事實上這些家長在教孩子數數的時候,多數是利用孩子的機械記憶,甚至會把數數變成順口溜,孩子只是記住了數字的順序,並沒有形成數學思維,學習力也沒有獲得提升,而且還非常容易讓孩子失去數學學習的興趣。那我們該怎麼教孩子數數,才能讓孩子學會數字,愛上數學呢?這裡分享一些觀點,供大家參考。
  • 數學啟蒙除了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個數字啟蒙,未來數學無壓力!
    因為如果只教孩子口頭數數,家長慢慢會發現,孩子只會口頭唱數,不知道第幾是什麼意思,更不懂按數取物。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數到20沒壓力,但是當家長說出「幫我去第二個柜子的抽屜裡拿個盤子」,「幫媽媽拿5個勺子」等要求時,孩子往往陷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狀態。
  • 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原來孩子小時候其實不到2歲就會數數了,後來更是對數學展現了濃厚的興趣,但那段時間孩子總纏著自己讓自己出題給他做,要麼就不停地問這個數字怎麼念,那個數字怎麼念,同事嫌孩子太煩,
  • 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只教Ta數數就夠了嗎?沒有數感,全是白搭
    我從小就是個數學學渣,文理科偏科的厲害。到什麼程度呢?高考語文125,數學不及格。這也造成了我現在見到數字,心裡還發怵,腦袋犯迷糊。所以雖然孩子還不到3歲,我就感到恐慌:「多大對她進行數學啟蒙合適呢?怎麼才能更好地進行數學啟蒙呢?」
  • 「數學啟蒙」是教孩子數123,大錯特錯!關鍵在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34;&34;晚飯過後帶著孩子在小區裡面散步,聽到一陣誇讚小孩的聲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旁邊有一個小朋友,僅僅用了1分鐘左右,就從數字1數到了100,聽到這裡我感到很不可思議,這個小孩看起來只有兩歲的孩子真的能夠理解數字一到一百嗎?
  • 孩子能從1數到100,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培養數學思維不要死記硬背
    不過,孩子雖然會數數,但卻不會用,給陽陽3顆糖讓他數一數,他就直接1、2、3、4、5……只會數數卻不會數糖有幾顆。其實,陽陽這種情況在小孩子中很常見,數字對孩子來說太抽象,他們只學了從1數到10、到100,但卻不明白3可以表示3顆糖的含義,這也說明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數學思維。
  • 數學啟蒙別只會教孩子數數,多做這4件事,以後學習很受益
    就像這個填數遊戲,就挺考驗孩子對數字的理解和運用的,如果沒有掌握竅門,真的很難做對。如果只是數數,孩子對數字的了解也就只能達到了解、背誦而已,遇到這種考驗思維、考驗數感的問題也就答不上來了。到了真的上學的時候,思維跟不上真的很難補。
  • 只教孩子數1到10,不如教孩子這些數字知識點!打好數學基礎!
    要麼教孩子數數,要麼就是刷題,除了各種興趣班外,竟也不知還有什麼好方法了。今天,就和家長聊聊數字這件事,除了數數和刷題外,這5個數字知識一定要學。在數學學習中,尤其對於數學啟蒙期的孩子來說,"數"和"量"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數字只有與量詞結合,才會有實際意義。孩子從小就與量打交道了,最初,孩子對量的認識更多憑藉的是感覺,他能感知物體間的差異但並不能具體說清楚長短、寬窄、厚薄等量的差別。因此,要重視鍛鍊孩子認知數與量的關係。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父母可別忽視了
    孩子的「數感」是一個更全面的概念:孩子能夠理解數字的意義,並且能夠運用多種方式來表示數學,可以在具體的情景中把握不同數字的相對大小關係,並且進行簡單恰當的運算,知道總和以及確實,並能夠給出一定的合理性解釋,這才是「數感」。
  • 孩子"數概念"一團糟:"遷移效應"來助力,提升數學思維
    待健健和奶奶走後,我說:&34;我們很多成年人都走入一個誤區,以為孩子學會了數數,就是掌握了&34;,&34;可以說是孩子數學思維啟蒙的開端,也是孩子後續開展一切數學活動的基礎。兒童對事物的理解,決定於他們的知識經驗水平和思維發展水平。
  • 不要再只教孩子數數了,數學啟蒙重要的是做好這幾點
    一提起教小朋友學數學,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來,我們一起數數,一二三四五,或者是,1+1等於幾?其實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只是幼兒期小朋友的數學能力的很小的一方面。 對數的理解是學前數學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小朋友學數學,絕對不是學數字,而是學習數學概念。早在1998年,德國就有研究指出,1-6歲在這五大方面的數學概念啟蒙直接影響上小學後的學業表現。
  • 別只會教娃念「123」,這樣教孩子數數,才是真正的數學思維啟蒙
    前段時間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熱情的留我吃飯,還讓她年僅3歲的女兒給我表演了數數:1、2、3、4、5……一直數到20才停,雖然不算清晰,但是總歸能聽得懂,朋友為此高興的不得了,但我卻發現了問題。
  • 怎麼教孩子數數?3個方法解鎖數學思維,打牢基礎,以後數學好!
    答案:解析:怎麼教孩子數數?3個方法解鎖數學思維,打牢基礎,以後數學好!「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口號相信家長們都聽過。由此可見,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相較於數數,建立數字概念才是最關鍵的。在這點上,家長一定要替孩子做好輔助,打好基礎。試試這3個方法,幫助孩子解鎖數學思維,做好數學啟蒙。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受到打擊,光是修復自信就要花費很多精力。這就是提前機械式學習帶來的後果。學齡前孩子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如果生硬地教他們加減法,孩子們只能用機械記憶的方法記住。但因為不理解背後原理,無法做到靈活運用,這樣的機械背誦只能應付一二年級淺顯的學習內容,等到了三年級,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變通要求增加,孩子們就很難適應。二是限制孩子抽象邏輯能力的發揮。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但這個時候,孩子的邏輯思維是剛剛開始發展的時期,對於數學,他們還並不是特別的理解,有時候只能將一些數名、數量和數字配上對。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Boaler曾研究發現:並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這些「天才」極大程度上是因為父母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
  • 47 個數學啟蒙遊戲,用積木 「擺」 數字,幫孩子強化數數能力!
    關於數學啟蒙,關於玩遊戲——有人說,數學,有什麼好下功夫的,時間到了,孩子自然就會了。
  • 孩子「數感」不好,再多數學啟蒙都白搭!數感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所以很多父母會發現:我家孩子用實物計數很熟練,但換成抽象圖像、符號,就不知道怎麼數。我家孩子只會掰指頭計算,列出等式就不會計算。其實這就是孩子沒有跨越數學實物和抽象符號,只在實操層面理解了數學,一旦離開實物,就無法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因而我們在生活裡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但又不能讓孩子僅僅局限在實物操作。
  • 12大數學能力啟蒙玩法,3歲前第一個數學敏感期,你還只會教孩子數數?
    爸媽也可以拆下兩輛小火車,但是只show給寶寶看一輛,則他會預期有兩輛從另一邊出現,等寶寶看到只剩一輛時,他會覺得很有趣。0-3歲是第一個數學敏感期,我們提前意識到這一點,跟寶寶玩一些數學啟蒙遊戲,對於未來寶寶的智力、思維、語言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當然對於數學能力的概念,還遠遠不止數字和運算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