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2020-12-13 騰訊網

文/琳妹育兒說(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文章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

數學真的是讓我們又愛又恨的一個學科,它既奇妙又高深,既有趣又枯燥,但不可否認的是,數學在我們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許多爸爸媽媽都非常熱衷於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趨之若鶩地把孩子送去各種早教班和思維啟蒙班,企圖讓孩子早點「開竅」。

同事的兒子今年上三年級,小傢伙在學校表現不錯,學習也很積極,但就是成績老是不上不下。同事曾詢問過孩子的老師,結合自己對孩子的觀察,她發現孩子思考問題的方式非常有問題,計算能力也很弱,數學成績差勁直接導致其它學科的成績也上不去。

發現問題後,她開始分析孩子數學成績差的原因,計算能力倒好說,多練練就好了,可是無論如何她都不知道如何訓練孩子的思維能力。於是她上網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才發現了問題的根源。

原來孩子小時候其實不到2歲就會數數了,後來更是對數學展現了濃厚的興趣,但那段時間孩子總纏著自己讓自己出題給他做,要麼就不停地問這個數字怎麼念,那個數字怎麼念,同事嫌孩子太煩,於是經常糊弄了事。

漸漸地,孩子就不再對數學那麼敏感了,錯過了「數學敏感期」,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十分緩慢,這才導致如今他的成績不上不下。

美國多所名校曾針對大量學齡前兒童做過研究,發現越早進行數學啟蒙的孩子,其在以後的學習中表現得就更加優秀。

著名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說過:「萬物皆數。」這句話充分證明了數學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因此爸爸媽媽都應意識到數學啟蒙對孩子的重要性。

一、 數學啟蒙對孩子的重要性

1.數學可以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我們都知道邏輯思維能力是孩子進行一切學習的基礎,孩子只有邏輯思維清晰,才能更進一步地理解、學習概念並將之付諸應用。

數學是最講求邏輯的一門學科,因此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可以有效鍛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使他們擁有更加卓越的思考力。

2.數學能夠幫助孩子認知世界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起於「形」,也就是數學裡幾何,而他們對世界的深入認識則要依靠數形結合,並在不斷的學習知識與理論實踐中完善自己的世界觀。

早早進行數學啟蒙的孩子往往表現得更加聰明,這是因為他們更加善於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問題。

3.數學可以增強孩子的抽象思維能力

在人的各項思維能力中有一項抽象思維是最難理解與培養的,它不能夠靠具體的概念或者物體來表示,只能通過抽象的思考來自我感悟。

數學是一門可以培養孩子各種思維能力的學科,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可以有效鍛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抽象思想去理解事物並加以應用。

眾所周知,數學的學習不能像學習語文、英語一樣光靠死記硬背,而需要深入理解和不斷的演算和推理,但是語文、英語都講究「語感」,數學也同樣有「數感」,數感好的孩子無論是在數學的學習還是應用上都比其它孩子更加靈活自如。

二、何為「數感」?「數學敏感期」分幾個階段?

數感又叫數覺或數意識,即人對數字之間關係的一種理解,通過深入的感悟後變成自身對數字的應用能力。

舉個例子來說,小學二年級會學到近似數,也就是約等於的數,我們看見一個數字的時候就能立馬反應出它的近似數,這就是對數字的一種數感,它能使我們對數字快速做出反應。

0-2歲是孩子對數學形成初步概念的時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對數字還沒有什麼具體的概念,但他們通過感知物體的形狀、數量和顏色等對數學萌發初步意識,形成自己對數學的認知,但是這些認知只是表面的,沒有經過抽象思維思考的,更偏向於條件反射。

2-4歲是孩子計數能力發展飛速的一個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數字有一定的概念,知道了數的大小多少,能夠初步給物品區別歸類,這對孩子以後的數學能力發展是起到關鍵作用的,是孩子學習數學的一個基礎,這個時期如果能夠加強孩子對數學的認知,對其以後的數學學習非常有幫助。

4-6歲是孩子進行數字書寫和培養運算能力的一個關鍵時期。

4歲左右的孩子進入了數學敏感期的關鍵階段,他們開始對數字產生非常濃厚的興趣,經常喜歡數身邊物品的數量,對生活中的數字也特別敏感。

這個時期他們對數學的運算法則和簡單數學概念也有了初步的理解,他們會將自己對數學的理解展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對時間的初步認知、對空間的抽象理解等。

由此可見,學齡前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在這個時期重點對他們進行數學啟蒙,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在這個關鍵時期培養「數感」呢?

三、如何幫孩子培養「數感」?

1、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進行不同的數學啟蒙

比如對0-2歲的寶寶可以多採取視覺刺激的方式,讓他們形成空間記憶,對2-4歲的寶寶則可以加強其對數字常識的認知,對於4-6歲的寶寶則可以滲透一些初步的數學概念,幫助其進入小學打下基礎。

2、讓孩子在遊戲中理解數學

家長們千萬不要採用填鴨式教育去讓孩子死記硬背,而應該尊重學齡前兒童愛玩的特點,將數學學習與遊戲巧妙地結合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並且能讓孩子對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過:「兒童教育的目的應該是逐漸地把知與行結合起來。在所有的學科中,數學似乎是能最完全的滿足這一要求的唯一的一類學科。」所以爸爸媽媽們一定要重視對孩子的數學啟蒙,抓住寶寶的「數學敏感期」,為他們打下良好的基礎。

相關焦點

  • 孩子天生有數感,數學專家:抓住娃的數學敏感期,可別錯過了
    從上學起,數學就一直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最基礎的加減乘除到越來越難的初高中數學,雖然這些難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了科學的數學啟蒙教育,讓孩子愛上數學,那麼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發展起到
  • 2-6歲數學敏感期,別光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點將來學習更受益
    據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後才開始教他數學,一個從未接觸過數學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好這麼高深的科目?根據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的兒童敏感期理論來看,2-6歲正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那什麼是敏感期呢?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所以在這個敏感期內,孩子對數學很感興趣,就叫做「數學敏感期」。一個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三個數學敏感期的,而每一個敏感期所給孩子帶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三次敏感期中都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好機會。,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這其實並不是數學啟蒙,比起數數,真正的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什麼是「數感」說到培養孩子的「數感」,很多人會納悶「數感」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其實「數感」是指能夠靈活處理數字,拆解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的一種能力。
  •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提高數學成績的基礎能力
    如果有人問我小學數學哪一項教學任務最重要,我一定會說是數感的建立,數感即對數字的敏感度,它是數學基礎的基礎,就好比要有正常的視力才能學會開車,並能把車開好一樣。對數字越敏感,計算能力也會越強,也不會犯那麼很明顯的錯誤,比如92x0.12絕對不會算成一個比92更大的數。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數學啟蒙用這5招,家長別只會教娃數數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 認為: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等,極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父母可別忽視了
    在學齡前的數學啟蒙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就叫做「數感」。 想要培養孩子的「數感」,那麼數學啟蒙首先就是第一步,這種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會有很多容易做到「不到位」的地方。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34;說到數學啟蒙,大多數家長的第一反應就是教孩子數數,這其實並不是數學啟蒙,比起數數,真正的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34;。如何培養孩子的&34;培養孩子的數感
  • 孩子「數感」不好,再多數學啟蒙都白搭!數感培養要從娃娃抓起
    我太想讓她學好數學,所以總急匆匆地拔苗助長,反而忽視了數學基礎的鞏固。數學的基礎是數感的啟蒙和培養,正如「中國奧數第一人」孫路弘在《好媽媽這樣教數學》裡寫的:「數感是未來數學學習的核心基礎。」《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裡這樣定義「數感」:發展有意義的對數量的感知。說起數感,很多家長可能會覺得難理解,但「數感」只是聽起來抽象,實際上「數感」就在我們生活中。
  • 孩子「數感」訓練的關鍵期,怎麼把它給抓住了?
    雖然,幼年時期的數感認知是很淺顯的,但我們卻可以抓住孩子在這個年齡段與生俱來的數字感知能力,對孩子進行系統的數感訓練。既然數感如此重要,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數感呢?數感只能通過學校教育培養嗎?當然不是!數感的培養應該從家裡就開始,而且越早開始越好。下面介紹的這些關鍵點和方法,大家都可以在自家來實操。
  • 娃幼兒時期數學啟蒙,不要只會教孩子數數,培養數感才能一通百通
    相信很多孩子在上學期間都被數學愁昏了頭腦,同事琳琳(化名),也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不好,而惆悵不已,她帶著她的孩子時常來我家做客。偶然有一天,琳琳讓她家孩子數數,從1數到100,沒多久孩子就給數下來了,琳琳得意洋洋的說道孩子真棒。
  • 怎麼培養孩子的「數感」?
    7月2日,第二屆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落下帷幕,一場大神之間的決戰,頭腦風暴,最終8個國家的73位選手成為最終獲獎者。「最強73人」包括4名金獎選手、6名銀獎選手、12名銅獎選手和51名優秀獎選手,他們來自8個國家,就讀或畢業於33所高校。
  • 錢志亮:孩子學前數學準備,數感培養是重點
    好多小學老師碰到過這樣的尷尬:讓學生自編應用題時,出現了一些笑話:「門高2釐米」、「媽媽的體重是50克」、「小紅每分鐘走10米」、「小明的爸爸今年18歲」······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笑話背後,我們不得不反思這樣一個問題:我們的數學教育究竟出了什麼問題?——忽視了學生良好數感的培養!
  • 數學啟蒙從來就不是數123,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不少家長讓孩子從2歲就開始練習數數,3歲學寫,4歲開始學算數,小學後又開始上各種奧數班,家長們似乎對數學的興趣總是不斷的。 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數字啟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 數學的啟蒙不是數123,正確的打開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感」
    不少家長的孩子從2歲開始數習題,3歲開始學書法,4歲開始學數學,小學之後就是各種實際生活的班級,家長們對數學的興趣一如往常但是這樣的方法真的有用嗎?其實,正確的數字啟蒙方式是培養孩子的「數字感覺」| " vs "到東向西走對韓國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在數學教育上更加側重解題和計算,更加注重練習英美國家的數學教育更側重於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即數感,所以英美國家的孩子在解題的戰場上總是落後去年,英國引進了中國小學的數學教材,但通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重新進行了研究
  • 孩子的數學啟蒙不是加減乘除,關鍵是數感,用遊戲培養簡單又高效
    其實這些都是數感,通俗的說,也可以是一個人對數字是否敏感。《義務教育數學2011版》對數感是這樣定義的:數感主要是指關於數與數量、數量關係、運算結果估計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數感有助於學生理解現實生活中數的意義,理解或表述具體情境中的數量關係。日常生活中,我們和數字的接觸是時時刻刻的。對孩子數感的培養,也是從日常的點點滴滴中進行。 我們先看看數感的不同階段。
  • 哈佛表明:抓住孩子這3個數學敏感期,贏在數學啟蒙的起跑線上
    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看見一桌子的東西,就會去數:「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這標誌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哈佛研究發現:孩子數學敏感期一生有這3次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可以看出,孩子從出生開始將會有3個「數學敏感期」
  • 如何培養幼兒的數感?
    由於數感是一個特別抽象的詞,是一種隱形的數學能力,所以家長對數感培養的困惑集中體現在不知道應該以什麼為參考標準,以什麼樣的目標為培養方向,也不清楚數學啟蒙哪些方面會涉及到數感,從而導致了對數感培養的無從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