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2020-09-03 寶媽之友璐璐

有很多的育兒博主都說過一個詞——「數學敏感期」,那這個敏感期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的短暫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但敏感期短暫,並且在這特定的敏感期中只對一種特定的知識或者技能感興趣,在敏感期來臨時,家長們要注意要用相應的措施來培養孩子,使得敏感期的這種能力得以發展。



所以在這個敏感期內,孩子對數學很感興趣,就叫做「數學敏感期」。

一個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三個數學敏感期的,而每一個敏感期所給孩子帶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三次敏感期中都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好機會。一個孩子的數學好不好,是取決於這一個孩子的數學思維好不好進而才會體現在成績上。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

一、0-2歲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說過,2到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

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絕大部分都會對數字產生不一樣的興趣,有時候就會突然的指著一個數字問,這是幾,這是幾個之類的話。這個時候絕大部分的家長都會去教給孩子數數。不過這種數數就是一種機械的數從1數到10,再從10數到1。孩子雖然記得清清楚楚,但是卻無法理解這些是數字的含義。



因為數字是一種抽象的存在,但是孩子的思維還是具象化的思維,當孩子在擺弄自己的手指的時候嘴巴裡還嘟囔這數數得時候千萬不要打擾孩子。這個時候他們正將自己記憶中的數字與現實相結合,這是孩子一生中第一個數學敏感期,對數字充滿好奇的他們需要爸爸媽媽的正確引導,為今後的數學思維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個是時候就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繪本、動畫片、兒歌之類的,促進孩子將抽象化的數字儘快轉變孩子可以理解的。當時我孩子用的就是《快樂認知書 數字》,這裡面的對數字都有很好的解釋、可以讓孩子一目了然

二、2-4歲

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會發現2歲時是大腦發達程度的巔峰,這時孩子學東西最快,但大腦在3歲後才會形成長期記憶。

2~4歲的是孩子的邏輯思維的主要形成期。所以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這段時間內孩子對一些事物的邏輯性開始熟知,對於數數這個事情,可以很熟練的正著數,倒著數、從中間開始數。也開始對第一,第二等序數表示出濃厚的興趣。



對於這樣種情況,我們可以給孩子購置一些相關的玩具來進行輔助。我選擇的就是積木,積木在這個年齡段的作用是很大的,不光可以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可以初步的構建孩子的空間感。我就很喜歡這種一舉兩得的事情。

而且積木在孩子眼中僅僅只是一個玩具,孩子怎麼也不會想到,它還有另一重身份——教具。在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下,既可以保證孩子的充足的興趣,又可以避免孩子過早的學習從而產生對學習的厭倦。



三、4-6歲

蒙特梭利提倡在進行數學操作前,首先要進行感官區和生活區的探索。

4~6歲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已經基本成型了,對於很多的東西已經可以理解了。這個時候數字那些東西已經難不倒孩子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孩子所學到的知識結合到實際生活中,讓孩子的印象更加深刻把基礎知識打牢。就像蓋樓一樣,只有有一個很牢固的地基,往上蓋樓,樓才不會坍塌。這個時期的孩子家長問孩子現在幾點了?孩子也能準確地回答。讓孩子去超市買東西,孩子也能夠準確地進行計算。



這個時候,積木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需求了,我們就需要更加專業的設備了。數學啟蒙的繪本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書中的內容,是經過很多次推敲才最終決定的所以很值得一用



那個時候我給孩子用的就是德國好奇狗的《數學啟蒙訓練遊戲書》,這本書就是將遊戲和數學知識結合到一起,然後針對孩子的不同程度米進行不同的培養。

相關焦點

  • 孩子一生有3次數學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數學成績差不了
    孩子一生有3次數學的敏感期,父母若能抓住,孩子數學成績差不了兒童敏感期是指兒童在連續相接的短暫時間裡,會有某種強烈的自然行為。計算也不僅僅指的是數字的簡單運算,要想數學學得好培養孩子邏輯能力少不了!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孩子的第三次數學敏感期吧!
  • 2-6歲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家長3步走,孩子學習差不了
    在家長眼中這類孩子就是天生的小天才,但事實證明數學天賦是可以培養的。什麼是數學敏感期?蒙特梭利所指的這個數學敏感期只是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所謂數學敏感期就是指兒童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若是能夠抓住,用合理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對孩子將來學習數學幫助特別大。
  • 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
    導讀: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佛表明:抓住孩子這3個數學敏感期,贏在數學啟蒙的起跑線上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對數學是喜歡、厭惡還是恐懼,大多是在幼兒階段形成的。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看見一桌子的東西,就會去數:「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這標誌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 中科院心理博士:抓住數學敏感期,啟蒙數學思維,事倍功半
    但是又有許多家長認為數學那是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才會學習的,現在不必要過於著急,先等等再說。這兩類家長分別是對數學「敏感期」略有耳聞和對數學「敏感期」一無所知,過於散漫懈怠。筆者想說,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把握,因為這將是孩子認知世界和數學的一次不容錯過的捷徑。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漸漸地,孩子就不再對數學那麼敏感了,錯過了「數學敏感期」,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十分緩慢,這才導致如今他的成績不上不下。 美國多所名校曾針對大量學齡前兒童做過研究,發現越早進行數學啟蒙的孩子,其在以後的學習中表現得就更加優秀。
  • 孩子天生有數感,數學專家:抓住娃的數學敏感期,可別錯過了
    從上學起,數學就一直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最基礎的加減乘除到越來越難的初高中數學,雖然這些難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英國有個叫亞沙·阿斯利的孩子,是一個數學神童。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英國有個叫亞沙·阿斯利的孩子,是一個數學神童。 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 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一、什麼是「數學敏感期」?
  • 林志穎2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原來這麼重要
    很多家長雖然覺得自己對於孩子學習數學已經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可依舊沒效果。於是家長開始質疑孩子的能力,其實並不是家長想的那樣,家長只不過是沒有在該教孩子數學的時候下功夫,所以一直都是在無用功。其實,凱凱之所以兩歲就會乘法,很顯然是林志穎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很擅長學數學,所以學習效率會很高,如果家長抓住孩子的這個敏感時期,那麼就可能會事半功倍。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數學啟蒙用這5招,家長別只會教娃數數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 認為: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等,極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
  • 3-6歲是數學思維萌芽期,試試這4個方法,讓孩子擁有數學頭腦
    不過給孩子培養數學思維,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數學知識的奧秘,在現在的領域中還是在不斷探索和延伸。要想讓孩子擁有數學思維,就要抓住孩子學習數學的最佳時期。家長細心觀察會發現孩子在三歲以後,大腦的思考能力明顯比以前有了明顯變化,三歲之前家長跟孩子交流,孩子基本不會有太多的思考,父母說什麼便是什麼。但是三歲之後,孩子明顯有了自己的思考,也是孩子提出問題最多的時候。
  • 2歲就要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了,3個能力+9個遊戲,輕鬆培養數學思維
    那既然沒有人不適合學數學,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孩子就是學不懂、學不會數學呢?史丹福大學數學教授Jo Boaler給了我們答案:並沒有所謂的 「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 "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 云云,極大程度上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
  • 抓住孩子短暫的數學敏感期!在家就能玩的蒙氏數學遊戲,讓孩子愛上...
    前陣子我寫了篇關於數學學習的文章,很多讀者都希望我寫寫數學啟蒙。最近在家給孩子做了不少蒙氏數學練習,今天就結合我的經驗,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最近的學習成果吧!對了,文末我給大家找到了18套數學啟蒙的練習冊,每套有250頁左右,一共4500頁的數學啟蒙練習,涵蓋了所有兒童數學啟蒙的知識點!文末可以免費下載!
  • 數學啟蒙就是教孩子加減法嗎?打好數學基礎,要靠這4個方法
    說到數學啟蒙,大部分家長都覺得是要讓孩子學數數、學加減法,但實際上認識數字和加減法只是數學啟蒙中的一小部分。 如果孩子不理解數學本身的邏輯,沒有形成數學思維,那麼僅僅會數數、會加減法是遠遠不夠的。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家長做好這5點,喚醒孩子的數學思維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3歲開始,孩子們陸續會開始對數學感興趣,總是喜歡問:這是幾?有幾個?等問題,這時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對數字、數量等數學概念感興趣了,孩子進入了數學敏感期。雖然3歲左右的孩子對數量、數字等概念還沒有很好的理解,但是當孩子開始主動想要了解數學的時候,家長就要抓住時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了。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了科學的數學啟蒙教育,讓孩子愛上數學,那麼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發展起到
  • 如何喚醒3-8歲幼兒的數學思維?家長做好這幾點,數學啟蒙很簡單
    原來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上一直碰到困難,到現在一年級了對數字還不是很敏感,加減法的運用十分薄弱,在和家長溝通後,通過家長的協助,一點一點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從基礎的數數開始到簡單的加減法,孩子的數學成績慢慢上來了,讓我疑惑的是,為什麼數學成績提高了,語文和英語的成績也會一併提高
  • 幼兒數學啟蒙建議:遊戲與數學的巧妙結合,輕鬆建立孩子數學思維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提出過孩子敏感期的概念,並表示2-6歲是孩子數學啟蒙的敏感期,若是錯過這個時期,孩子的數學啟蒙將會難上加難,所以家長務必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數學啟蒙。如何將數學啟蒙與遊戲巧妙結合對於數學啟蒙和遊戲的結合,其實家長只需要掌握這2點即可:將幼兒數學的內容遊戲化,藉助遊戲達到學習數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