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2020-09-07 小貝的STEAM教室

英國有個叫亞沙·阿斯利的孩子,是一個數學神童。

亞沙·阿斯利

8歲時,亞沙便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拿到數學A級的學生,做6份試卷,有兩份都是滿分或接近滿分。14歲時,他就成功擊敗眾多成人對手,成為萊斯特大學(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的講師,他一邊在萊斯特大學上學,一邊給成人學生上課。

亞沙說:「我喜歡數學,因為它是一門精確的科學。這是唯一一門你可以證明自己所說是正確的學科。學習數學是一件輕鬆且愉快的事情。」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

很多家長會疑惑,這麼小接觸數學會不會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

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一、什麼是「數學敏感期」?

所謂「數學敏感期」就是孩子對數字、數量關係、排序、形體特徵產生興趣,並且能夠快速掌握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對數字的敏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處於敏感期的孩子,開始對數學概念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數、數量關係、分類、序列、圖形、空間、數運算等。一般表現為看到數字就要讀出來,特別喜歡問幾點了,開始對多和少有了初步的概念,走臺階要數著走等等。

處於「數學敏感期」的孩子,會對很多事物產生好奇,而且他們看待事物的角度都是「數學思維」出發的。在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孩子能夠較快接受並且學會。

二、「數學敏感期」對學數學有多重要?

小學生家長群,吐槽最多的內容是啥?輔導作業。輔導哪一科最讓家長抓狂,無疑是數學。

為什麼同樣的老師教同樣的知識,孩子的數學成績卻天差地別?首先把智力因素排除,因為95%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智力差異是非常小的,由智力造成的成績差異更是微乎其微。

那影響孩子之間學習成果好壞的因素主要是什麼?是興趣和思維方式。當孩子對某個科目興趣濃厚時,家長不催孩子也能學得起勁,而且越學越好,形成正向循環。而良好的數學思維,相當於大腦中的「方法論」,是學習數學事半功倍的前提,需要儘早培養。

2-6歲的「數學敏感期」,是進行數學思維啟蒙與數學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在該階段,孩子對數學的自主興趣本來就很強烈,好奇心和求知慾也非常強烈,家長培養孩子就是順水推舟的事。而一旦錯過該時期,後期想再補救那就費勁了。

三、如何利用好「數學敏感期」?

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通常只有短短幾年,如果能夠利用這段時間幫助孩子建立好數學思維,提升孩子的數學興趣,地基才能打得牢固,將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學習的「雞飛狗跳」。

那麼該如何幫助孩子利用好這段「數學敏感期」呢?

先培養數感還是先培養邏輯?

到底要不要教孩子唱數?

6歲以前學會20以內加減法夠不夠,還是要學50以內的?

......

可能有的家長看到這就已經頭大了!

其實,看似簡單的數學思維也要遵循科學的方法,許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沒有辦法系統的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可能今天學一點,明天又擱置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非常不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數學思維的建立也沒有系統性。

鯨冪數學思維的科學分級思維培養模式能夠幫助家長免去後顧之憂,可以幫助孩子們建立系統化的數學思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2歲以上的小朋友就能學。

鯨冪數學思維通過數感運算、圖形空間、邏輯推理、生活應用四大板塊幫助孩子建立分類能力、觀察能力、類比能力、空間想像力、數形轉化力、運算與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判斷與邏輯推理能力,完成數學思維啟蒙到形成的閉環。

同時,考慮到處在數學敏感期的孩子年齡較小,鯨冪數學思維課的課程主題都非常貼近現實生活,上課時還會結合小遊戲、多彩繪本、實物教具等進行探索和練習,既不枯燥又有親近感。

通過系統化的數學思維訓練,讓孩子同時收穫數學思維能力與知識,讓孩子真正愛上數學。

相關焦點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一個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三個數學敏感期的,而每一個敏感期所給孩子帶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三次敏感期中都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好機會。,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
  • 林志穎2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原來這麼重要
    kimi提問的是其中的一個弟弟凱凱,凱凱不假思索的回答:「等於2」,顯然這個問題對凱凱來說毫無難度。接著kimi 說自己是要增加難度了,於是問弟弟:「2×2=?」邊說邊把這道題寫了下來等著弟弟算,沒想到開阿凱直接脫口而出:「等於4」。誰都沒想到,只有兩歲多的凱凱既然能將乘法算出來,林志穎趕忙誇凱凱:「真的太厲害了!」
  • 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
    導讀: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2-6歲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家長3步走,孩子學習差不了
    想要孩子學好數學,光教孩子數數是遠遠不夠的,最強大腦中有很多孩子年僅5歲就能計算連家長們都算不出來的幾何題。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專家蒙特梭利就曾說過:2-6歲是寶寶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
  • 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漸漸地,孩子就不再對數學那麼敏感了,錯過了「數學敏感期」,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十分緩慢,這才導致如今他的成績不上不下。 美國多所名校曾針對大量學齡前兒童做過研究,發現越早進行數學啟蒙的孩子,其在以後的學習中表現得就更加優秀。
  • 哈佛表明:抓住孩子這3個數學敏感期,贏在數學啟蒙的起跑線上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對數學是喜歡、厭惡還是恐懼,大多是在幼兒階段形成的。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看見一桌子的東西,就會去數:「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這標誌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了科學的數學啟蒙教育,讓孩子愛上數學,那麼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發展起到
  • 孩子天生有數感,數學專家:抓住娃的數學敏感期,可別錯過了
    從上學起,數學就一直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最基礎的加減乘除到越來越難的初高中數學,雖然這些難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 中科院心理博士:抓住數學敏感期,啟蒙數學思維,事倍功半
    但是又有許多家長認為數學那是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才會學習的,現在不必要過於著急,先等等再說。這兩類家長分別是對數學「敏感期」略有耳聞和對數學「敏感期」一無所知,過於散漫懈怠。筆者想說,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把握,因為這將是孩子認知世界和數學的一次不容錯過的捷徑。
  • 數學就真的這麼難學嗎?培養孩子數學思維,這3項能力缺一不可
    並且很多孩子在其他科目上都不會產生這種狀態,唯獨在面對數學時一直打退堂鼓。數學對於孩子來說真的就這麼難?其實並不是數學難,而是孩子的思維沒到位。從小學數學到高中甚至以後大學的高數,數學對孩子來說都必不可少,以後還要接觸更多更難的題目,如果沒有一個正確的數學思維,就無法入門。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數學啟蒙用這5招,家長別只會教娃數數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 認為: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等,極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
  • 如何抓住3-6歲4個關鍵敏感期?培養孩子藝術、閱讀和數學的能力
    李芷怡在《兒童》一書中,給出了三大建議:1、不要好高騖遠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莫奈,孩子在音樂、繪畫的萌芽期,畫不好、唱不好都是非常正常的。倘若父母這時候「實話實說」:你唱歌像鴨子一樣難聽!你畫的怎麼可能是火箭?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家長掌握這4點,孩子的智商高反應更快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可以說2-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若是家長能把握好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簡單的科學啟蒙,孩子會愛上數學,並且智商也會更高,反應也會更快。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到了數學敏感期?
  • 2-6歲數學敏感期,別光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點將來學習更受益
    前段時間在某視頻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爸爸輔導孩子學習時,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然而自己還在一旁安慰爸爸。在視頻中一個爸爸嚴肅地問孩子9能分成幾和幾,孩子很快便答出:3和6。隨後爸爸又問:那麼9可以分成6和幾呢?孩子想了一會也沒有想出答案,看著爸爸要發脾氣了,立馬對爸爸說:沒事,爸爸給你鼓掌。說完便給爸爸來了一頓掌聲。
  • 4-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7個小遊戲幫助孩子建立數學思維
    後來,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特梭利在此基礎上也提出了兒童敏感期:在0-6歲的幼兒時期的某個階段,孩子會對某種知識或者事物特別感興趣,配合正確的教育方法,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4-6歲是「數學敏感期」4歲之前,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有限,可以學會數數卻很難理解「幾個」、「第幾」、「多少」、「規律」等數學概念。
  • 抓住數學敏感期,讓娃贏在起跑線上
    他抓住了孩子的兒童數學敏感期,在生活中點點滴滴對孩子進行引導,優秀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其實在一歲左右就已經出現,因為這個時候他們已經對數字表現出了一定的興趣,而且有著濃厚的探求欲。父母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針對他們所處的不同年齡段,對孩子進行不同的教育,讓孩子儘可能早的具有數學意識。
  • 2歲就要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了,3個能力+9個遊戲,輕鬆培養數學思維
    可有過教孩子數學題經驗的父母,真是笑著笑著就泛起一陣心酸:原來明星和我們一樣,做了父母也逃不了「數學題」的折磨!為什麼孩子學數學就這麼難呢?日本著名的數學培訓家永野裕之認為:沒有人天生不適合學數學,因為每個人都有「數學腦」!
  • 6歲前,抓住這4個敏感期,幫助孩子鍛鍊數學思維,學數學,不吃力
    但並不是提前學習小學課程,而是要抓住有利的時機,捕捉敏感期,使用正確的方法,培養數學思維,才能達到輕鬆有趣又高效的效果。學習數學,主要涉及到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能幫助孩子輕鬆地應對數學算術,良好的空間思維能力能幫助孩子輕鬆地應對圖形、幾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