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數學敏感期,別光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點將來學習更受益

2020-09-05 果兒媽媽育兒記

前段時間在某視頻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個畫面,一個爸爸輔導孩子學習時,整個人都快要崩潰了,然而自己還在一旁安慰爸爸。在視頻中一個爸爸嚴肅地問孩子9能分成幾和幾,孩子很快便答出:3和6。隨後爸爸又問:那麼9可以分成6和幾呢?孩子想了一會也沒有想出答案,看著爸爸要發脾氣了,立馬對爸爸說:沒事,爸爸給你鼓掌。說完便給爸爸來了一頓掌聲。

爸爸也是被兒子弄的有些不好意思了,便說出來答案,告訴兒子「這邊寫6、這邊寫三」,孩子也是委屈的說了一句「我知道了,你別吼我了」,看到這我也是感觸頗深,通過視頻既看到了父母看孩子寫作業的痛苦,又看到了孩子學習的心酸。

因為視頻火了之後,這位爸爸也是站出來發聲表示:這道題自從孩子上一年級之後已經給他講過無數次了,但是每次做的時候還是會忘記,所以自己就不受控制的開始發火。

這樣讓我想起來了一位朋友圈裡的家長分享,自己教孩子7+3=10,反過來3+7=?就不知道了,這個寶媽氣的,直接將頭扎進冰箱裡,讓自己冷靜冷靜,並表示每次輔導完孩子都要少活好幾年!孩子他爸也表示,媽媽真的辛苦了!

孩子數學差,做題費勁難道就全是孩子的問題嗎?據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後才開始教他數學,一個從未接觸過數學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好這麼高深的科目?

根據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的兒童敏感期理論來看,2-6歲正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那什麼是敏感期呢?

根據蒙特梭利的解釋:就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學習對應的內容,孩子將會吸收的更快,家長更輕鬆、孩子學的也快。

2-6歲數學敏感期,別光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點將來學習更受益

也就是說想要孩子數學好,那麼2-6歲的數學敏感期,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是做數學啟蒙的最佳時期,不過目前很多家長對數學啟蒙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誤區,認為數學啟蒙就是教教孩子數數或者計算。

但實際上數學啟蒙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和思維,像上面那視頻中的那個孩子就是沒有數學思維,所以當爸爸換一種問法時,孩子就答不出來。

一般來說孩子三年級以前學習數學靠的是記憶力、四年級時靠的是邏輯思維能力、初中考的是空間想像力、高中則是歸納演算能力。

對此我總結了4點,若是家長能夠全部做好,那麼孩子將來在學習上能夠受益良多。

1、讓孩子真正了解數

目前很多家長進行數學啟蒙時,一般都是教孩子1、2、3、4、5,這樣教,孩子雖然能夠從1數到100了,但是他並不知道自己說的是什麼,更不知道5和1哪個大,所以我們在進行數學啟蒙的時候,可以將數字和具體事物聯繫在一起,例如挑雞蛋的時候讓孩子數10個雞蛋,走臺階時讓孩子數著臺階,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數字有了具體的認知,這樣接下來的學習也會更加輕鬆、簡單。

2、訓練孩子的記憶力

想要學好數學記憶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數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將它們記在腦海中將會讓我們運用起來更方便,尤其是在小學3年級以前,記憶力將決定孩子的成績高低,所以家長們不得不重視起來。

3、培養孩子的空間感

目前很多教育方面的專家、大咖都建議家長儘早培養孩子的空間感,為孩子未來的幾何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空間感的培養包括方向、形狀、體積、容積等多方面內容,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多用空間語言和孩子進行交流,例如:幫媽媽把柜子裡的衣服拿出來、把柜子上面的鑰匙拿下來等等,這些對空間感的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

平時也可以多給孩子準備一些積木、拼圖、七巧板這樣的玩具,對於孩子的空間感提升都有著不錯的效果。

4、邏輯思維的培養

邏輯思維可以說是孩子數學學習中最為重要的思維方式,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夠提高孩子的推理、判斷、思考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在數學的學習中更容易理解題目的意義,從而找到正確的解題方式。

像美國很多私立中學的入學考試中,都會25%足有的邏輯思維題,研究生入學考試中邏輯思維題的佔比將會更多,面試的過程中,面試官也會問一些這方面的問題。

若是家長是工作很忙的上班族,沒有時間天天陪孩子進行上述這些數學啟蒙,那麼不妨給孩子準備一套能夠完成上面4點的數學啟蒙遊戲書,每晚下班後陪孩子玩個十幾分鐘,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

像我為孩子準備的《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就非常不錯,關注我時間長的粉絲應該都知道,我從來不給孩子買無用的書,畢竟浪費錢不說,對孩子的成長也沒有什麼幫助,所以根據果兒提供的書名,我就去調查了一番。

結果發現這套書在整個歐洲已經暢銷了30多年,整套書共13冊,引進德國、奧地利和瑞士先進的教學理念,將數學啟蒙知識和各種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緊密結合在一起,根據學齡前兒童的性格特徵及學習能力,專業地設定了科學的學習步驟,在數學遊戲過程中給予孩子們充分的提示和幫助,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們積極主動步入奇妙的數學世界。

同時這套書的內容圖文並茂,為孩子們提供豐富的內容和富有想像力的遊戲,在遊戲中激發他們對數字的敏感,鍛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學習興趣,讓孩子盡情享受學習過程中的快樂。好奇狗是孩子們的夥伴和好幫手,在書中他的提示會很好地指引孩子們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當然,如果您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您可以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給他一些幫助,讓他能夠持續地取得進步,這樣才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信心。

其作者「好奇狗團隊」是由德國資深數學啟蒙教育家和插畫師組成,擁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在數學啟蒙遊戲設置方面也極具專業素質,能夠巧妙引導孩子們快樂學習,不知不覺為他們在數學啟蒙時期打下紮實的地基。

整套書共包含了500個數學啟蒙遊戲,以及400多幅彩色插圖,每冊書中都包含精美的獎勵貼紙,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榮譽感。

當然我買書除了看書的好壞之外,更在意的就是其他人對這套書的評價,於是便去查看了一番,結果發現都是好評!好評!好評!上千條評價中好評率高達99%,唯一一條中差評還是因為書本味道的原因,不過由於印刷的緣故,未開封的新書都會有一定的氣味,只要打開放兩天就好了,這是正常現象。

所以面對這樣一套好書,我是果斷入手了,到手後孩子也非常喜歡書中的內容,做起題來,甚至連電腦遊戲都不玩了!用這麼有趣的方式來讓孩子學數學,還用擔心孩子數學差嗎?

以前只有我家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才會這麼認真!

相關焦點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是孩子邏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如果父母能夠把握好這個時期的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了科學的數學啟蒙教育,讓孩子愛上數學,那麼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發展起到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數學啟蒙用這5招,家長別只會教娃數數
    史丹福大學數學教育學教授Jo Boaler 認為:沒有所謂的「天生數學腦」,我們後天所看到的「這個孩子數學好、有天賦」等,極大程度上都是因為家長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
  • 2-6歲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家長3步走,孩子學習差不了
    想要孩子學好數學,光教孩子數數是遠遠不夠的,最強大腦中有很多孩子年僅5歲就能計算連家長們都算不出來的幾何題。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專家蒙特梭利就曾說過:2-6歲是寶寶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蒙特梭利所指的這個數學敏感期只是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所謂數學敏感期就是指兒童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若是能夠抓住,用合理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對孩子將來學習數學幫助特別大。
  • 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漸漸地,孩子就不再對數學那麼敏感了,錯過了「數學敏感期」,孩子的數學能力發展十分緩慢,這才導致如今他的成績不上不下。 美國多所名校曾針對大量學齡前兒童做過研究,發現越早進行數學啟蒙的孩子,其在以後的學習中表現得就更加優秀。
  • 數學啟蒙不是教娃數數,家長做到這4點,娃數學思維好
    大寶出生以後,由於他老媽我的數學成績可以用「慘不忍睹」四個字來形容,於是我對大寶給予厚望,希望從小就能培養出他的數學天賦,讓他上學以後輕鬆一些。但是我實在是低估了數學這個頑固的「敵人」。光教大寶數數就教了好久,就別說加減乘除了。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家長掌握這4點,孩子的智商高反應更快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可以說2-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若是家長能把握好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簡單的科學啟蒙,孩子會愛上數學,並且智商也會更高,反應也會更快。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到了數學敏感期?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不要再只教孩子數數了,數學啟蒙重要的是做好這幾點
    一提起教小朋友學數學,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來,我們一起數數,一二三四五,或者是,1+1等於幾?其實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只是幼兒期小朋友的數學能力的很小的一方面。 對數的理解是學前數學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小朋友學數學,絕對不是學數字,而是學習數學概念。早在1998年,德國就有研究指出,1-6歲在這五大方面的數學概念啟蒙直接影響上小學後的學業表現。
  • 還只會數123?數學敏感期,4個遊戲助力孩子思維飆升
    我們經常會講到孩子敏感期,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在孩子0-6歲中,某一個階段對某一個事物有特殊的感知能力,比如語言敏感期、文字敏感期、邏輯敏感期等。在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給與相應的輸入,往往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關於「數學敏感期」一般是在2-6歲之間,適時給予幫助,是靜待花開,而不是拔苗助長。
  • 3-6歲是兒童「數感思維」萌芽期,小心把你的孩子越教越「笨」
    為了讓孩子將來學習數學容易一些,家長們都開始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一般都會選擇在3-6歲這個階段。根據孩子的成長發育規律,孩子在3-6歲時的智力、思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選擇在這個階段孩子學習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強。我們把段時期稱為兒童的「數感思維思維」萌芽期。
  • 12大數學能力啟蒙玩法,3歲前第一個數學敏感期,你還只會教孩子數數?
    0-3歲是第一個數學敏感期,我們提前意識到這一點,跟寶寶玩一些數學啟蒙遊戲,對於未來寶寶的智力、思維、語言發展都有非常大的好處。當然對於數學能力的概念,還遠遠不止數字和運算那麼簡單。中國的家長特別喜歡教孩子數數,我們經常能夠看到一歲多剛會說話的寶寶能夠從1數到20,甚至有些說話早的寶寶能很流利的背誦出十以內加減法,家長會非常得意於「看我們家孩子數學多厲害!」這裡需要和大家澄清一件事,不理解的情況下單純數數和背運算口訣,這些對於孩子來說和背唐詩、三字經一樣,只是一種發音符號的記憶,嚴格的說,這屬於語言能力的一種,而不是數學能力!
  • 數學啟蒙別只會教孩子數數,多做這4件事,以後學習很受益
    就是通過輔導孩子做題的經驗,我越來越覺得現在的孩子真的需要系統的數學啟蒙,而不是簡單的教孩子數數就可以。那麼,除了教孩子數數之外,學齡前孩子的數學啟蒙還需要做哪4件事呢?1、數學遊戲學數學其實就是在學數學思維,幫孩子學會看透本質的思維能力。但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別說是教他思維,就是給他解釋什麼是思維都要花上好一陣。但是如果將需要學的數學變成遊戲,孩子就能在開心的玩中很快的學到數學方面的能力、形成數學思維。
  • 數學啟蒙不是教娃數數,家長做到這4點,娃數學思維好
    這使達沃對數學的興趣減少了。我總是因為我的數學而不喜歡他利用達沃在數學學習方面的經驗,在教第二寶時,我檢查了許多育兒資源。我們找到了許多方法來教育我們的孩子數學,但是最後,我們不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計數。二寶現在已經4歲了,前50名都是加減法。達沃曾經很不屑一顧,經常告訴我,但是如果您教我如何教姐姐,她會比姐姐聰明!
  • 3-6歲孩子數學啟蒙,家長做好這5點,喚醒孩子的數學思維
    文 | 嬌嬌媽育兒圈(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3歲開始,孩子們陸續會開始對數學感興趣,總是喜歡問:這是幾?有幾個?等問題,這時就說明孩子已經開始對數字、數量等數學概念感興趣了,孩子進入了數學敏感期。雖然3歲左右的孩子對數量、數字等概念還沒有很好的理解,但是當孩子開始主動想要了解數學的時候,家長就要抓住時機為孩子做好數學啟蒙了。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學。幼兒園裡老師已經開始教起十以內的分解,聽說大班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二十以內加減法,以便適應小學。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
  • 數學啟蒙除了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個數字啟蒙,未來數學無壓力!
    本文由【 何秋光學前數學】發布,歡迎點讚轉發!數學啟蒙中,教孩子數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節。或許有家長覺得教孩子數數很簡單,麻溜從1數到10完全沒壓力,其實並不是這麼簡單。因為如果只教孩子口頭數數,家長慢慢會發現,孩子只會口頭唱數,不知道第幾是什麼意思,更不懂按數取物。舉個例子,孩子可能數到20沒壓力,但是當家長說出「幫我去第二個柜子的抽屜裡拿個盤子」,「幫媽媽拿5個勺子」等要求時,孩子往往陷入「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的狀態。
  • 孩子天生有數感,數學專家:抓住娃的數學敏感期,可別錯過了
    從上學起,數學就一直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最基礎的加減乘除到越來越難的初高中數學,雖然這些難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數學敏感期」。,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一、0-2歲著名的教育學家蒙特梭利曾說過,2到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4歲根據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所發布的人類大腦發展曲線圖,會發現2歲時是大腦發達程度的巔峰,這時孩子學東西最快,但大腦在3歲後才會形成長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