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穎2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原來這麼重要

2021-01-08 小青糖果屋

說到林志穎,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是很多家長心目當中的那個不老的男神。現在雖然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但是帥氣依舊不減當年。

說到林志穎的兒子,相信很多人都對他大兒子kimi印象很深刻。因為在《爸爸去哪兒》中,kimi 乖巧的性格可謂是圈粉無數,他奶萌奶萌的形象本身就讓人第一印象加分了。關注林志穎的家長都知道,kimi 已經是兩個弟弟的大哥哥了。

林志穎經常在社交軟體上曬三個兒子的日常,從一段文字,幾張圖片,一段視頻中,相信大家不難看出,林志穎一家真是幸福的讓所有人羨慕。

看過林志穎發過這樣一段微博,並配上一段視頻。大概內容就是:

哥哥kimi向弟弟提問口算題,先是提問了一個簡單的加法,「1+1=?」 kimi提問的是其中的一個弟弟凱凱,凱凱不假思索的回答:「等於2」,顯然這個問題對凱凱來說毫無難度。

接著kimi 說自己是要增加難度了,於是問弟弟:「2×2=?」邊說邊把這道題寫了下來等著弟弟算,沒想到開阿凱直接脫口而出:「等於4」。誰都沒想到,只有兩歲多的凱凱既然能將乘法算出來,林志穎趕忙誇凱凱:「真的太厲害了!」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誇凱凱聰明的同時,也紛紛羨慕林志穎的教育方式。大家也會感到十分好奇,在心裡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讓兩歲的孩子會乘法,林志穎到底用了什麼絕招?

很多家長雖然覺得自己對於孩子學習數學已經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金錢,可依舊沒效果。於是家長開始質疑孩子的能力,其實並不是家長想的那樣,家長只不過是沒有在該教孩子數學的時候下功夫,所以一直都是在無用功。

其實,凱凱之所以兩歲就會乘法,很顯然是林志穎抓住了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很擅長學數學,所以學習效率會很高,如果家長抓住孩子的這個敏感時期,那麼就可能會事半功倍。

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出現在什麼時候?

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根據研究發現,2~6歲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通常,這個年齡段之間的孩子對數學都會相對於熱愛一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一旦熱愛數學,那麼學習效率一定會提升。

在孩子數學敏感期間,家長一定不能錯過。如果一旦錯過,就相當於錯過一次讓孩子學好數學的機會。

孩子處於「數字敏感期」,家長可以使用這些方法幫助孩子提升能力

1、教孩子認識數字

想讓孩子學好數學,讓孩子認識數字是最重要的。讓孩子認識數字的方式有很多,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利用電話號碼、車牌號、門牌號等,讓孩子認讀數字。然後再教孩子數字的意義,可以拿糖果作為工具,讓孩子明確數量的意義。

還可以給孩子一些零花錢,讓孩子自己管理。不僅能幫助孩子提升算數能力,還能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2、陪孩子做數字遊戲

對於孩子來說,沒有什麼比玩能讓他們那更快樂的事情了。家長可以找一些數學遊戲,關於數字推理,平面幾何圖形變換的遊戲。孩子在做遊戲中,不僅能鍛鍊數學思維,還能通過思考鍛鍊全腦全腦思維,從而提升孩子的智商,這是一個一舉兩得的好辦法。

如果家長不知道和孩子玩什麼遊戲,建議家長給孩選這套《IQ益智大百科》。裡面有很多利於孩子鍛鍊數學思維的遊戲,可以供各位家長參考。這套書包含古今中外最經典的遊戲,尤其是其中有一冊數字推理遊戲,讓孩子在探索中學會數學知識。

3、給孩子買一些適合學習數學的繪本

在孩子的世界裡,一本好書就可能是孩子的一位良師益友。所以,在孩子的數學啟蒙時期,家長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適合孩子的數學啟蒙繪本,讓孩子在看書的過程中,對數學產生興趣,從而更好地學會數學。

給大家推薦這套《德國好奇狗陪你學 數學啟蒙遊戲》,這是一套十分全面的書,能夠滿足孩子學習數學時的各種問題。其中包含420道遊戲題,讓孩子的數學啟蒙更加快樂。除此之外,這套書還會通過數學問題,教會孩子生活小常識,真正教會孩子學以致用。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科學地進行選擇。最好是選擇一些利於孩子數學啟蒙的一些書,因為只有啟蒙做得好,孩子才能更好地學習數學。

其實,不僅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在孩子成長的期間,很多時期家長不僅不能錯過,還要找到正確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孩變得越來越優秀。

相關焦點

  • 林志穎兩歲兒子會算乘法?抓住數學敏感期,讓娃贏在起跑線上
    林志穎的小兒子叫凱凱,才兩歲大的他竟然會做乘法,林志穎曾在社交網站上發言,"1+1=2,2x2=?沒想到2歲多的凱凱竟然答的出來!"當時kimi問弟弟1+1=?,凱凱很快答出來了,接著他又被問道:22=?,沒想到凱凱依然很快給出了答案,4。
  • 林志穎2歲兒子會乘法:毀掉孩子的「天生數學腦」就讓他死記口訣
    而學渣則有個共同現象,就是數學都不行,為啥?因為其他科目還能靠混懵猜,數學不行,不會就是不會!數學啟蒙是早期非常重要的智力啟蒙方式之一,家長有沒有做過啟蒙,做得好不好,孩子智力天差地別。所以即便是明星家長,也格外重視孩子的數學啟蒙。明星奶爸林志穎,在小兒子2歲的時候就開始教數學計算。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其實一點也不早,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孩子對數學的喜愛程度主要取決於數學敏感期時對數學的印象和理解。蒙特利梭還表示,孩子生來就有數學天賦。也有其他科學研究表明,孩子在0-1歲對數學就已經有感知,只是他們還沒有形成數學概念,也無法表達出來。
  • 抓住2-6歲「數學敏感期」,孩子想學不好數學都難!
    試想,一個8歲就能拿到全A,14歲就能當一流大學講師的孩子,他接觸數學的時間和深度一定是遠超同齡人的。他對數學的興趣和理解,也一定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這個年齡段往往在2-6歲之間,甚至,早於2歲!
  • 孩子數學成績差?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幫孩子贏在起跑線
    有的孩子成績還不錯,但是數學成績太差,嚴重拖了後腿,其餘科目考的都不錯,就是這個數學成績遲遲上不去,孩子數學成績太差怎麼辦呢?想要孩子數學成績好,最好抓住孩子字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呢?這裡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數學概念的敏感期,一個是數學邏輯的敏感期:4-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總是喜歡問:這是幾個,現在是幾點,有幾個人?這是因為孩子對數名、數量、數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是這時的孩子還不能完全理解邏輯,他們只是能夠將數名、數字、數量配上對。
  • 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
    導讀: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0-12歲孩子數學啟蒙計劃表,幫助家長抓住孩子數學敏感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不會數數?抓住「數學敏感期」,培養孩子「數感」
    原來孩子小時候其實不到2歲就會數數了,後來更是對數學展現了濃厚的興趣,但那段時間孩子總纏著自己讓自己出題給他做,要麼就不停地問這個數字怎麼念,那個數字怎麼念,同事嫌孩子太煩,
  • 數學啟蒙很簡單,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
    「數學敏感期」。一個孩子,在發展的過程中是有三個數學敏感期的,而每一個敏感期所給孩子帶來的方向是不一樣的。但是三次敏感期中都是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好機會。,抓住這3個數學敏感期,孩子數學差不了那麼孩子一生所擁有的三個數學敏感期都是那個階段的呢?
  • 2-6歲是寶寶的數學敏感期,家長3步走,孩子學習差不了
    義大利兒童教育學專家蒙特梭利就曾說過:2-6歲是寶寶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什麼是數學敏感期?蒙特梭利所指的這個數學敏感期只是個概念,其實很好理解,所謂數學敏感期就是指兒童數學能力開始形成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若是能夠抓住,用合理的方法去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對孩子將來學習數學幫助特別大。
  • 哈佛表明:抓住孩子這3個數學敏感期,贏在數學啟蒙的起跑線上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對數學是喜歡、厭惡還是恐懼,大多是在幼兒階段形成的。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也提出,2-6歲是兒童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最直觀的就是孩子看見一桌子的東西,就會去數:「早上吃三個,晚上吃四個。」這標誌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 孩子天生有數感,數學專家:抓住娃的數學敏感期,可別錯過了
    從上學起,數學就一直伴隨我們的生活,從最基礎的加減乘除到越來越難的初高中數學,雖然這些難題對於我們的孩子來說暫時還接觸不到,但是父母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對數字的敏感程度,因為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也會有很大幫助
  • 中科院心理博士:抓住數學敏感期,啟蒙數學思維,事倍功半
    但是又有許多家長認為數學那是孩子上幼兒園或者小學才會學習的,現在不必要過於著急,先等等再說。這兩類家長分別是對數學「敏感期」略有耳聞和對數學「敏感期」一無所知,過於散漫懈怠。筆者想說,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需要我們作為家長的,要有一個基本的認知和把握,因為這將是孩子認知世界和數學的一次不容錯過的捷徑。
  • 2-6歲數學敏感期,別光教孩子數數,做好這4點將來學習更受益
    據調查發現,目前很多家長都是在孩子上小學之後才開始教他數學,一個從未接觸過數學的孩子,又怎麼可能學好這麼高深的科目?根據義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的兒童敏感期理論來看,2-6歲正是孩子的數學敏感期,那什麼是敏感期呢?
  • 2~6歲是孩子數學敏感期,做好這3點,寶寶更聰明,別只會教娃數數
    一項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的35000名學齡前兒童研究分析中發現:越早發展孩子的數學技巧,越能夠讓孩子擁有巨大的優勢。而美國西北大學的研究員Greg Duncan也曾指出:早期數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不僅能夠讓孩子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取得好成績,也能夠讓孩子的閱讀能力得到提升和發展。
  • 林志穎孩子2歲答乘法題,甜馨答題獨闢蹊徑,王詩齡能用英語解題
    曾在爸爸去哪兒吸粉無數的吳鎮宇兒子,在香港九龍塘基督堂幼稚園就讀,這所學是校香港數一數二的幼兒園名校,擁有非常高的名校升學率,同時園長需要親自英語面試入學就讀的小孩,要求是學生個性獨立,有膽量,不怕與陌生人接觸,再加上報讀人數眾多,因此必須非常出眾才能被錄取。並不是說父母是名人,子女就能輕鬆入讀這家幼兒園的。
  • 林志穎曬三歲兒子拼寫英文單詞,凱凱調皮又聰明!
    6月20日,林志穎突然分享了小兒子Kyson的視頻,並說道:可愛的3歲凱凱教你ABC!最近Kyson一定是剛剪完頭髮,已經變短了很多,不像小時候那麼長了,越來越陽剛!看到Kyson完美地完成了任務,林志穎用比較誇張的語氣誇讚兒子:哇!棒棒,拍手!小傢伙淡定地發下了筆,然後很配合,輕輕地以慢動作的方式拍起手來,很是搞怪。
  • 「最帥奶爸」林志穎帶娃細節曝光:毀掉孩子最簡單的方法,這樣做就...
    01 父母的格局,決定孩子未來發展的極限 前不久看綜藝節目,被林志穎的兩個兒子驚呆了。 節目中,林志穎問兩個萌娃10+10等於幾?結果兩個孩子瞬間搶答。
  • 2-6歲是數學敏感期,家長掌握這4點,孩子的智商高反應更快
    義大利兒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提出,2-6歲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數學敏感期」。可以說2-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思維邏輯發展的關鍵時期,若是家長能把握好數學敏感期,對孩子進行簡單的科學啟蒙,孩子會愛上數學,並且智商也會更高,反應也會更快。怎樣判斷孩子是否到了數學敏感期?
  • 福利| 3~7歲孩子的「數學敏感期」,棋盤遊戲讓娃能力「蹭蹭蹭」上升!
    長大後,通過看書學習才漸漸領悟了,學齡前兒童的學習必須通過親自體驗,在玩的過程中產生認知,也特別認同以瑞典為代表的北歐教育理念,瑞典父母們推崇的是 —— 「孩子不需要刻意培養,能力比分數更重要」。可能從小在數學上受的打擊不小,一直感覺自己跟什麼空間感知、邏輯分析、發散思維這些方面的能力無緣。所以,這些能力還得從小科學地培養起來才行呀!
  • 2歲就要給孩子做數學啟蒙了,3個能力+9個遊戲,輕鬆培養數學思維
    可有過教孩子數學題經驗的父母,真是笑著笑著就泛起一陣心酸:原來明星和我們一樣,做了父母也逃不了「數學題」的折磨!為什麼孩子學數學就這麼難呢?日本著名的數學培訓家永野裕之認為:沒有人天生不適合學數學,因為每個人都有「數學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