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34;
&34;
晚飯過後帶著孩子在小區裡面散步,聽到一陣誇讚小孩的聲音,走過去發現原來是:旁邊有一個小朋友,僅僅用了1分鐘左右,就從數字1數到了100,聽到這裡我感到很不可思議,這個小孩看起來只有兩歲的孩子真的能夠理解數字一到一百嗎?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比較重視培養孩子的數學邏輯方面的思維,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開始對他進行&34;教育,從簡單的數數開始,從最基礎的123開始,等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就教他從1數到100,甚至更多。
但是很多的時候,孩子僅僅只是能夠從一背到一百而已,並不能夠真正的理解那些數字的含義。簡單的說,我們家長對孩子的&34;就是教孩子數123的話那麼就大錯特錯了,&34;的關鍵在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存在。比如說小到在一天中,你走一天走了多少步,又或者是每天我們在商場購物,買東西所消費的數字都是和數學息息相關的,由此可以可知數學的重要性,也從而可以得知數學思維的重要性。
數學思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這裡:它不僅僅能夠在將來對孩子在學習數學時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此外對學好其他學科的課程也將會起到促進作用。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些他們都是不懂的,因為我們家長會對孩子進行&34;,可是在現實生活中確是很多家長對孩子的&34;僅僅只是止步於教孩子數123,甚至更多的數字,只是數字而已,其實這樣是大錯特錯的。
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段,培養數學思維的內容不太一樣,也許很多的家長並不太清楚應該對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年齡段教會他什麼?那麼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幾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學會什麼吧。
1、1歲左右的孩子,教會他認識幾何體
我們可以發現1歲左右的寶寶是可以簡單的認識不同的形狀的,比如說:正方形、圓形、三角形……但是,我們不能只是僅限於讓孩子認識這些基礎的幾何圖形,還要引導孩子去學會&34;,比如說把幾個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
此時孩子都是需要用一些具體的物品的才有興趣學,因此我們可以給孩子買一些七巧板,那裡面基本上有所有的幾何圖形,足夠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
2、2歲左右的孩子,教會他數數和計數
如果各位家長細心觀察可以發現孩子在進入2歲之後就會變得對數字比較的敏感,會比較喜歡數數和計數,儘管絕大多數孩子都是沒有數對的;因此,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需要要求她能夠準確的數數以及知道那些數字的含義,只需要讓孩子這個年齡段的讓孩子保持數數的愛好,為以後學會準確的數數以及計數做好基礎。
3、3歲左右的孩子,教會他分類和對比
孩子在進入3歲左右的時候,他會比較喜歡把不同的事物進行對比以及分類。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我們家長可以讓孩子多多的接觸分類以及教孩子如何去分類。
我們可以讓孩子把他自己的衣服進行分類:比如說把上衣、褲子、襪子分為三大類,當然也可以再進行細分把短衣和長衣再進行分類;此外還可以讓孩子把他的玩具進行分類。
我們家長在閒暇的時間可以和孩子玩&34;遊戲,可以買幾張比較大的圖紙和孩子一起找不同,這樣也能夠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
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所學習的內容是不太一樣的,但是,有一點就是孩子的學習是循序漸進的,我們家長一定要耐心一點陪孩子一起成長,不要急於求成。
綜合很多的因素我們知道了:數學思維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們家長必須重視;那麼現在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孩子數學思維分大約可以分三步走。
1、向孩子提出問題以引起孩子的好奇心
在和孩子日常生活的過程中,我們家長需要善於觀察周圍的事物,特別是和數學問題相關的問題;此外,我們家長還需要抓住小孩子都具有比較強的好奇心、求知慾望的這一特徵,當在生活中涉及到有關數學的問題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並且引導孩子,讓孩子學會思考一些問題——怎麼快速計算出小區門口有多少輛車?怎麼計算小區裡面的草坪面積等等。
這裡我們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孩子一開始的數學思維會比較的模糊,我們家長一開始並不能向孩子提出讓孩子很難理解的問題,而是在不斷地向孩子提出問題、設置疑問的這個過程中,讓孩子慢慢建立數學思維,讓他在明白數學其實是一個可以方便解決問題的東西,此外還需要讓孩子保持好奇心,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
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家長需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和數學相關的問題並且善於向孩子提出問題,充分的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讓孩子學會主動思考。
2、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並且把它轉移到數學相關的問題上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促使孩子產生學習動機,同時也是孩子保持學習的重要的動力。孩子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情,才會主動的學習、主動的思考,也就是說發現孩子的興趣並且把他轉移到數學相關的問題上,這樣能夠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比如說:孩子都很喜歡買玩具,我們可以帶她買玩具的時候就教孩子辨別&34;,同時帶著孩子一起付款、找錢。這樣做孩子不僅不會感到無聊不想學,還能夠教孩子辨別錢的面值;此外,還可以讓孩子感到生活中的很多的東西都和數學息息相關,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讓孩子明白,數學的作用還是很大的,所以需要學好數學並且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
當然,我們在教孩子的時候,有一些情況並不能帶著孩子去體驗,我們可以向孩子進行假設,假設身處這樣的情況下,給孩子一些思考的空間。
3、引導孩子善於觀察發現問題
從某種方面上來說,一切思維的培養都是從發現問題為起點的,發現問題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夠有後面的解決問題的所引起的思考。當然,也不是簡單的發現問題就可以了,在發現問題後還需要進一步探究問題的實質,因為只有把問題的實質弄明白了,思維活動才能夠有一定方向。
在明確問題之後還需要去找出問題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把問題加以分析,突破問題的難點最終想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去解決問題。
我們在訓練孩子的數學思維的時候,需要扮演的角色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我們是孩子建立數學思維的引路人——我們需要去引導孩子學會去善於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以外,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還需要有意識地告訴孩子面對不同的問題的時候需要運用哪種數學思維去解決問題,讓孩子能夠結合實際的問題以及結合具體情境,最終養成數學思考的習慣。
數學思維的培養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我們需要對孩子多一點的耐心以及不斷的引導孩子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最終實現孩子建立起數學思維。
我是奶果媽媽,也是5歲寶寶的母親,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