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幾天,我到朋友家裡拜望朋友。朋友有一個兒子,朋友特別注重孩子的智力培養問題,尤其是孩子的數學思維。
我剛進到朋友家裡,朋友正在教孩子數數字。朋友說"一",小孩子就會跟著說"一",朋友會說出一連串的數字,然後小孩子也跟著念這一連串的數字。在朋友耐心教導下,這個孩子已經能夠連續從1背到100了。
在聽完孩子能夠連續背出所有數字之後,朋友就親了孩子一口,還說:"哇,寶貝,你真的是太棒了!媽媽真為你感覺到驕傲!"
看到這裡,我有些不解,便向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難道會背數字、會念數字就真的能夠培養數學思維嗎?"
朋友回答道:"嗯,應該是可以的吧,數字可是數學最基本的成分啊,如果孩子能夠背出數字的話,這也就說明孩子算是入門了吧。"
我有些懷疑,"如果孩子僅僅是知道數字,並不清楚一些最基本的數學常識,不知道如何去運用數字、數學原理,這不就代表孩子其實什麼也沒有學會嗎?"
聽了我說的話之後,朋友就詢問孩子簡單的計算問題,讓朋友失望的是,孩子只是懵懂地搖了搖頭。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已經考慮到了要來啟發孩子的數學思維,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很多父母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那便是將數學啟蒙、數學思維的培養只是當作簡單的數數。
結果,孩子也就只會數數,真正有用、深層次的數學思維一點都沒能培養出來。
"數學思維"的含義和特點
什麼是"數學思維"呢?
顧名思義,"數學思維"就是孩子利用數學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父母教的數數字只是一種機械的學習方式,對於孩子來說,真正的"數學思維"並不是數數字,而是要讓孩子能夠擁有一種思維層次——運用數學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特別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培養起孩子的數學思維,更是會對孩子的未來帶來很多好處與影響。
那麼,究竟"數學思維"具有哪些特點呢?
1、 數學是理科的基礎
從本質上來說明,數學是很多門理科的基礎。我們很少見過小學生學習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小學生一定要學習數學,從小學開始,到初中、再到高中,數學是必學科目之一。
原因就是數學是理科學科的基礎,如果連基礎都沒有打好,那麼孩子將很難學好其他的理科學科。
2、 數學具有學科綜合性的特點
其次,數學和其他學科是相互交聯的,它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自然界的很多規律定理都是由數學公式或者數學思維推理而來。
我們幾乎可以這樣斷言,那些優秀的科學家大多建立起了數學思維模式。因為其他的理科思維大多是建立在數學思維模式上,是數學思維的延伸。
比如說物理一些規律的推導,就離不開數學運算;比如說生物統計學,就運用到了數學裡面的統計學知識。
3、 環環相扣、舉一反三
父母常常會說一些成績優異的孩子的學習能力很強大,這是因為他們能夠做到舉一反三。
這也正反應出了數學思維的特點,數學是很靈活的,它是環環相扣的。如果你不能推理出上面的一個步驟,那麼你就不能推理出下面的步驟;同一道數學問題,如果你不能用這個定理解決,或者你可以試一下用其他的方法來解決。
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幫助孩子成長為一個複合型人才
有一位名人說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只有兩門最值得學的學科,一科是數學,另外一科便是歷史。"
為什麼說"數學啟蒙"、"數學思維"很重要呢?因為"數學思維"將會給孩子帶來以下影響:
1、 培養理性思考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數學思維"便是理科思維、是邏輯思維。如果孩子具有不俗的"數學思維",那麼孩子將會慢慢地具備理性的思考能力。
理性的思考能力會讓孩子變得與眾不同,因為小孩子大多是情感用事的,他們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容易受到情緒的幹擾。一旦他們受到幹擾,他們可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來恢復自身。
相反,一個足夠理性的人卻是沒有這樣的影響。他們足夠理性,遇到問題首先會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去逃避和發洩情緒。
2、 提高學習能力,為理科學習打下基礎
上文提到了"數學思維"的一個特點便是環環相扣、舉一反三、綜合性學科。
具備"數學思維",孩子的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提高。如果孩子學會舉一反三,這就已經能夠說明孩子具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了。
強大的學習能力能夠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面對理科題目,孩子不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孩子就能夠解決難題。從而,孩子會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的知識、或者去更加深入地學習研究。
3、 提高綜合競爭力,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
現在社會上比較熱門的專業幾乎是理科的專業,很多的工科專業也是需要理科作為基礎的。這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具備"數學思維",未來選擇理科專業,那麼孩子將會有更多的工作機會。
不僅如此,現在很多文職類的工作,如果能夠具備一定的理科思維,那麼這個應聘的人就會變得很有競爭力。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父母必須要用對方法
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父母必須要用對方法,這裡有幾個建議:
1、 了解每一個時期孩子對於數學的認知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大,孩子對於數學的認知會越來越精細和複雜。父母最好搞清楚每一個時期,孩子大腦的發育特點,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3-5歲,孩子在這個時期會開始對數字、數量產生興趣。這時,父母可以讓孩子先認識數字,而不是急於教給孩子一些數學定理。
5-6歲,孩子已經開始對數學邏輯感興趣了,尤其是對數字的排列和他們之間的關係,格外地感興趣。
6-8歲,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此時,父母可以教給孩子一些具有數理基礎的知識。
8-12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完善自我意識。這時,父母完全可以開始正式地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教給孩子一些具有推理性質的知識,並且讓孩子開始慢慢地利用"數學思維"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2、 利用數學繪本與遊戲,提高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如果不能利用恰當的教育方法,那麼孩子就會慢慢地失去對於數學的興趣,更不要說要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了。所以,選擇合適的、恰當的學習方法就顯得格外重要。
父母可以先選擇一些簡單易懂、圖文並茂的繪本來啟蒙孩子對於數學的興趣。
比如說,父母可以讓孩子看一些有趣的數學故事,從數學故事裡學習數學知識。再或者,父母還可以做到"寓教於樂",在遊戲中融入數學知識,讓孩子在玩耍的時候,就能夠學習到新的數學知識。
3、 運用"費曼法則",妥善解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什麼是"費曼法則"呢?意思是指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那麼孩
子就重新回過頭來看開頭,直到孩子能夠完全讀懂為止。
假如孩子已經學習到了第二章,但是孩子就已經看不懂了,這時孩子特別想要放棄。那麼,孩子應該怎麼做呢?很簡單,就是讓孩子從頭看起,直到孩子能夠看懂第二章為止,孩子再往下看。
這個方法雖然看上去很簡單,但是卻非常有效。父母在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費曼法則就是一個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父母千萬不能把"數學思維"當成簡單的數數字,而是做用正確的方法來鍛鍊孩子的思維,做好孩子的"思維啟蒙"工作,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複合型人才。
我是佳佳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育養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夠有助於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個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