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父母教會數學思維很重要

2020-12-11 80後的寶媽芳芳

曉峰的孩子如今已經上幼兒園大班了,明年都能夠上小學了,這段時間幼兒園的老師都已經開始教孩子20以內的加減法了,聽很多人說,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一些數學啟蒙,以便適應上小學之後學習更方便,但是曉峰卻很煩惱,因為自己家的孩子數學真的不好。

因為曉峰家孩子相對來說開竅比較晚,就算曉峰教孩子掰手指頭算,孩子還是一臉懵的狀態,在焦慮的過程中,家長們更是困惑,怎麼樣才能幫助孩子做好數學啟蒙呢?

其實,對於學齡前的孩子在數學方面準備,如果只是簡單地教會孩子學習加減乘除,是遠遠不夠的,這會讓孩子對數學更加的厭惡,從而會影響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數學的本質是通過邏輯和推理得來解決實際問題,也可以說數學不只是有數學知識,還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數學思維,才是決定孩子未來學習能力的關鍵。

對學齡前兒童生硬灌輸加減法,進行填鴨式教學,有什麼危害?

1、學習後勁明顯不足

有很多上學前班的家長都反應同一個問題,自己家的孩子上小學時,前兩年成績是很不錯的,但是到了三年級之後就開始逐步下降,到了小學畢業之後,甚至可能成為班級裡的中下等水平,從而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也會受到打擊,光是讓孩子重拾學習的自信就很困難了,更別說學好了。

這就是家長們利用機械式學習帶來的結果,由於學齡孩子的思維是形象思維,如果家長們生硬的教會孩子加減乘除,孩子只能用機械式的方法去記憶,但是他不明白數學後背的原理,無法靈活地運用其中,而這樣的機械記憶僅僅可以對付孩子一二年級的學習內容,等到三年級之後,數學會慢慢的變難,孩子當然很難適應了。

2、限制孩子抽象邏輯能力的發揮

學習數學最大的好處是鍛鍊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機械式的記憶力方法只會讓孩子把數學當作是語文學習,對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他們正式將形象思維轉為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孩子只有理解了數學的含義、認識數學所代表的意義,這樣孩子才能將生活中具體的事物跟「數學」聯繫起來。

當孩子對數學有了最初步的概念之後,才會通過對比長短、高低、排序等等理解數學原理,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在具體操作上變成自己的知識,逐漸形成了最初的邏輯思維能力。

機械式的背誦加減乘除,就是簡單粗暴地越過了這個階段,從而會限制孩子邏輯思維能力的養成,將孩子的學習立體幾何或者高難度的數學時,孩子會顯然的力不從心。

對學齡前兒童進行數學啟蒙,正確的思路應該是什麼?

家長想要給孩子做好數學啟蒙,就要藉助生活中的物體,讓孩子在大腦中形成良好的數學概念,根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表示,學齡前兒童數學啟蒙的特點是,讓孩子發展形象思維的同時,還要教會孩子排序、判斷、推理、思考等等,由此可以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幼小銜接中的數學對孩子很重要,不僅僅是只會加減法而已。

家長該如何在家庭中引導孩子進行數學思維訓練?

通過相關數學啟蒙繪本理解數學概念。繪本會將難懂的數學概念穿插在有趣的故事裡,從而增加幼兒的理解度和接受度,我家孩子小時候,我就給他做過數學啟蒙,我覺得特別的慣用,我家孩子並沒有上過什麼早教班,但看了很多數學繪本,

我家孩子在觀看這些繪本的時候,孩子並沒有覺得自己正在學數學,而是享受一個簡單的小故事,同時他還會時不時問我問題。

開始對數字敏感,遇到數字後會大聲地說出來;

喜歡玩排排隊遊戲(自己有意識地排列);

……

我通過帶孩子讀數學繪本,也學習到了很多數學語言,並將其運用到生活中,根據研究表明:將數學語言運動到生活之中,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更加重要的是,孩子閱讀數學繪本還可以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孩子的各種數學能力:數感、邏輯思維、空間感等等,都可以通過繪本來實現。尤其是現在的孩子年紀比較小,用繪本激發學習興趣,可以潛移默化的培養孩子各方面能力。

相關焦點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教會數學思維更重要
    文|秘籍君朋友家孩子如今在上幼兒園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學。幼兒園裡老師已經開始教起十以內的分解,聽說大班這一年要教會孩子二十以內加減法,以便適應小學。家長們聊起來,總要問你家孩子學得怎麼樣,十以內的加減法都學會了沒,這讓朋友倍感焦慮。
  • 給孩子做數學啟蒙,別只顧數數加減法!看看斯坦福教授怎麼說
    數學是一門讓家長、老師、孩子都無比頭疼的一門學科。 為了不讓孩子在上小學後,數學被落下,於是很多家長都決定讓「笨鳥先飛」,早早的帶著孩子做數學啟蒙。
  • 別再教孩子數數和加減法了,數學啟蒙的打開方式,是開啟數學思維
    這幾年,關於「幼兒數學啟蒙」的話題被越來越多的家長所提及,因為家長們都意識到,要想孩子將來學好數學,得從小抓起。特別是在孩子幼小銜接的前一年,父母都會慌了神地給孩子提前補一補。其中的惡補重點,除了漢字拼音這些「語文」知識,還會有補算數加減法這些「數學」知識。
  • 3—6歲是孩子數感思維萌芽期,正確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很重要
    前幾天遇到一點事情去找了一個朋友,到他家之後我看到他正在教他的孩子算數,其實朋友的孩子已經4歲多了,按道理來講,123這幾個數再怎麼掰扯也掰扯得清楚了,可是朋友的孩子總是給他錯誤的答案,這讓朋友非常的火大。因為數學還是比較抽象的東西,他不像是識字,要教會孩子數字代表了什麼,數字的加減代表著什麼,其實是有一些困難的。
  • 別再逼孩子數123了,這些數學啟蒙方法親測有效!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數學啟蒙。數學對於很多人來說,無疑是個坑。比如我,額為了不讓大福「重蹈覆轍」,我嘗試過很多方式方法做啟蒙,但最終我發現相比於教給孩子生硬的數字排列或是初級加減法,數學思維模式才更重要。3.循序漸進,堅持下去孩子都喜歡玩,能帶著孩子一起堅持「玩」也是父母的功力之一,有時候堅持比方式更重要,找到更適合孩子的啟蒙方式並能持之以恆,假以時日,孩子會給我們驚喜。
  • 別再逼孩子數 1到100 了,高效的數學啟蒙應該這樣做
    數學思維,是決定寶寶未來學習能力的重要思維。 它不僅能讓孩子學起數學來更加得心應手,也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思維模式和智力發展,所以說早期數學啟蒙一定要做好。
  • 別只會教娃念「123」,這樣教孩子數數,才是真正的數學思維啟蒙
    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數數時都會踏入這個誤區,單純的讓孩子從1數到100,覺得這樣就算是數學啟蒙了,反而忽略了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 所謂的數學思維,就是用數學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家長為孩子數學啟蒙的目的,不是為了讓孩子學會數數,而是為了讓孩子具備這種思維方式。尤其對於學齡前的兒童來說,建立起數學思維方式,是最為重要的一點。
  • 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抓住「數感」是關鍵,父母可別忽視了
    在學齡前的數學啟蒙當中,有一個非常核心的概念,就叫做「數感」。 想要培養孩子的「數感」,那麼數學啟蒙首先就是第一步,這種事情說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會有很多容易做到「不到位」的地方。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孩子在一定的年齡之後,家長就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家孩子能從1數到100」「我家孩子可以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我家孩子可以從100倒數」其實就是數學啟蒙上出現了問題。很多人認為的數學啟蒙就是數數數字,或者就是簡單加減法。但是說起來數學啟蒙這件事,可不止有數數這麼簡單的。
  • 斯坦福教授:數學不只有數數和加減法,還要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
    孩子在一定的年齡之後,家長就會聽到這樣的話:「我家孩子能從1數到100」「我家孩子可以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我家孩子可以從100倒數」......其實就是數學啟蒙上出現了問題。很多人認為的數學啟蒙就是數數數字,或者就是簡單加減法。
  • 別再逼孩子從1數到100了,學會高效的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得極深。 ——高斯談起幼兒數學啟蒙,我想大多的家長朋友肯定想到的都是「1、2、3……」等數字,又或者是「1+1=2……」等加減法。
  • 「數學啟蒙」就是學數數?真正的數學思維,可不止如此
    因此,培養孩子的數感是對孩子數學啟蒙的關鍵。2、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數學思維涵蓋了有序思考、正向思考、逆向思考、邏輯思考。對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幫助孩子以更好的思考方式來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 數學啟蒙關鍵在「數感」,別總逼孩子背口訣
    從小學到大學,孩子都要學習的一門學科就是數學。而且數學作為考試中的主課,作為家長,當然是想為孩子儘早打下堅持的基礎,在之後的學習生涯中,能學習的更遊刃有餘一些。所以對給孩子數學啟蒙這件事情,家長向來是放在重中之重的。但是!很多家長在給孩子做數學啟蒙的時候其實都容易陷入一個誤區中。
  • 除了教娃數數,數學啟蒙還可以這樣做~
    但實際上對娃來說,數字其實是一種很抽象的符號,如果只是機械的數數、算加減法的話,孩子是感受不到任何學習數學的樂趣的,其實並不利於孩子數學思維的發展。真正的數學啟蒙其實也不僅僅是教娃數數,教孩子認識數字、感知數字、認識形狀、理解邏輯關係、了解對應關係等等,其實都是在給娃做數學啟蒙、訓練娃的數學思維。
  • 不要再只教孩子數數了,數學啟蒙重要的是做好這幾點
    一提起教小朋友學數學,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來,我們一起數數,一二三四五,或者是,1+1等於幾?其實會數數和基本運算只是幼兒期小朋友的數學能力的很小的一方面。 對數的理解是學前數學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但小朋友學數學,絕對不是學數字,而是學習數學概念。早在1998年,德國就有研究指出,1-6歲在這五大方面的數學概念啟蒙直接影響上小學後的學業表現。
  • 數學啟蒙不僅是讓孩子從1數到100,而是培養這種數學思維
    很多家長在培養孩子數學啟蒙的時候都會教孩子從1數到100,孩子要是會了,家長就會認為孩子很聰明,又有很多家長認為培養孩子數學啟蒙是教會孩子背會乘法口訣,只要背會了就認為孩子的數學一定好,可是事實是這樣嗎?
  • 讓孩子越玩越聰明,父母在家就能做的數學啟蒙
    學數學也是一樣,讓孩子從小就覺得數學很有意思,對學數學也就有了樂趣。《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郝景芳提到,最好的數學啟蒙在家裡。家裡的氛圍不僅有愛,也更適合孩子。因為孩子太小,前額葉發育還未成熟,規矩的課堂氛圍不適應,家裡的浸沒式教學,更方便開展數學啟蒙。《五味太郎思維遊戲書》這套書,就很適合在家做數學啟蒙。
  • 別再逼孩子從1數到100了,學會高效的數學啟蒙,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高斯談起幼兒數學啟蒙,我想大多的家長朋友肯定想到的都是「1、2、3...」等數字,又或者是「1+1=2...」等加減法。
  • 學齡前孩子數學啟蒙咋做?數感是重點,用遊戲思維做好這3個階段
    現在的家長都很看重孩子的啟蒙教育,所以越來越多的早教機構才有了存在下去的基礎,但是這些早教機構大多以開發孩子大腦為口號。平時只是由幾位老師帶著孩子做一些簡單的遊戲,這樣真的就能起到啟蒙教育的作用嗎?即便孩子在學齡前智力真的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開發,想必不管是早教機構還是家長,都會忽略他們數學能力的培養。因為這在很多家長的認知中並沒有那麼重要。當然也會有家長教孩子數數和計算,只是和這些能力相比,數感的培養才最重要,是對孩子真正的數學啟蒙。
  • 孩子數學思維差?父母別著急,試試啟蒙三步法,激發孩子數學能力
    所以說數學的啟蒙特別重要,尤其要鍛鍊孩子的數學思維,一般我們看特別聰明的孩子,他們的數學也壞不到哪裡去。而孩子的數學基礎好不好,完全看父母的教育。克萊因曾說過,&34;可見鍛鍊數學思維的重要程度,它關乎到邏輯思維、空間想像、歸納演繹等等這些能力。數學思維差的孩子一般有四個特徵:粗心大意,馬馬虎虎,這一點關聯邏輯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