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立校教育人

2021-02-07 秀嶼那些事


在秀嶼區,一談及區實驗小學校長林朝煌,知情者都對這個在教壇上二十幾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名校長讚不絕口,對他情系教壇的敬業精神欽佩有加。

近年來,因教育教學成績卓著,林朝煌先後榮獲「省優秀中小學校長」、「省星星火炬獎章」、「市優秀教師」、「區勞動模範」等多項殊榮。

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989年7月,林朝煌於莆田華僑師範畢業後分配到莆田沿海埭頭田邊小學,雖然地處偏僻漁村,但他仍堅持學習不懈。他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當一名教師,就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傳道,授業,解惑。他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懷著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知識的渴求,堅持不懈地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番努力,林朝煌逐漸摸索出一套適應現代教育的好方法,用於教學實踐中,顯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在當地小有名氣。

2002年9月,秀嶼區創辦實驗小學,教育局在全區範圍內公開競聘校級領導。林朝煌脫穎而出,主持學校全面工作,負責學校創辦的相關事宜,招聘教師、招生、後勤採購,千頭萬緒的工作擺在林朝煌的面前。面對區實小教學設施設備落後、資金短缺,萬事待舉,他勇挑重擔,付出常人幾倍的辛勤和汗水。他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立家委會、家長學校,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在學校他總有忙不完的事兒,常常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為了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氛圍,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晚上,他深入教師、學生家長中促膝談心,了解情況,完善管理機制。

秀嶼區實驗小學地處莆田「沿海頭」的笏石,生源大都來自周邊鄉鎮的農村,入學的第一周,講粗話、穿拖鞋、罵人等不良現象屢屢發生。林朝煌意識到:「沒有規矩,何成方圓?」他以身作則,帶領全體教師「坐班」,跟班督促,以便把學生的養成教育抓早、抓實、抓細。將近2個多月,他從未午休過,身體也消瘦了許多。「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學期過去了,學生在思想行為、學習習慣有明顯好轉。他欣慰地笑了,他說:「值得,正是由於我們工作做得早,做得實,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好的」。他還及時召開家長會,了解家長的思想動態,配合家長形成共識,揚正氣、棄陋習,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家校雙方增強了各自的責任,密切配合,共同把加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抓緊抓好,使學校的管理步上規範化軌道。

林朝煌靠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勤政為校的工作作風,非凡的領導能力,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鼎力支持。辦學以來,他多方籌措資金,添置科技、體、音、美等多功能教學設備,購圖書、建校門、塑膠跑道體育場,從而規範了學校的「三化」建設。如今,校園佔地近33畝,建築面積12300平方米。學校現已開設有41個教學班,學生近2000人,教職工90人。校園裡綠草茵茵,環境幽雅。

「名校」靠「名師」,「名師」才能出「高徒」

林朝煌超前意識強,工作上敢於開拓創新。他頗有感觸地說:「一所地方性的實驗小學,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有行業特色。特色不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是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加以總結。」為了創辦特色學校,林朝煌與學校領導班子同心協力,認真探索辦學規律,大膽改革學校的管理機制。該校始終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目標,堅持「實驗立校,實驗探路,實驗訓師,實驗育人」的辦學理念和「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實際工作中,學校又出實招、抓實幹、創實效,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林朝煌常說:「名校」靠「名師」,「名師」才能出「高徒」。他以塑造一支「能力強、業務精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重要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鼓勵教師用愛和智慧塑造人,更新觀念,更新知識。儲備技能,增強競爭力和創造意識。努力形成終身學習,全程學習的機制,為培育和提高青年教師綜合素質搭建平臺。他要求教師開展崗位練兵活動,紮實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四型」人才:獨創型、開拓型、科研型、學者型。他帶領教師持之以恆勤練教育教學基本功,強化教師編寫教案、說課、開課、評課、課件製作、三筆、口語等訓練。他還鼓勵教師學習先進課改理論,紮實抓好教育科研,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大力支持教職工業務進修、電腦培訓,及時「充電」,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培養一批批教壇新秀,教學精英。近三年,學校教師獲市級以上獎勵達100多人次,150多篇論文在縣市級以上刊物發表,30多篇論文在全國CN刊物上發表。他指導梁賽香老師執教數學錄像課,獲省錄像教學比武一等獎;指導黃金存等老師參加市數學優質課評選獲一、二等獎。教師學歷全部實現大專化,其中本科學歷佔88%;區級以上骨幹教師60人,其中省市級學科帶頭人7人;普通話一級乙等的有6人,其中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3人;學校全部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考試,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多媒體教學。

十幾年來,校長科學引導教師,根據課程目標、科目性質以及學生興趣愛好,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與社區、企業、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尊重、愛護兒童、教育兒童的良好風尚,形成家庭、社會「三育人」網絡,共同培育「四有」新人。經過矢志不渝的努力,學校湧現一批批新秀,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屢屢獲獎。近三年,學生獲市級以上獎勵達300多人次。

秀嶼區實驗小學實行規範管理,辦出特色,被確定為莆田市第一批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校,多次現場會相繼在該校召開。如秀嶼區課程改革課題實驗現場會、秀嶼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季度研討會、莆田市小學思品研討會、莆田市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觀摩活動等。

要當好一個校長,首先要當好一名教師

作為一校之長,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地教書育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人民老師的諍諍誓言。

「要當好一個校長,首先要當好一名教師。」從普通教師、班主任、到校長,林朝煌角色變了,但他的教師本色始終沒有變,按他的話說「我的靈魂在講臺上」。二十多年來,他能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對業務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對工作任勞任怨、認真負責,處處為教師的表率,展現新時期教師的光輝形象。林朝煌從教25年來,曾擔任多個學科的課程,成績尤其顯著。當了校長後,他更以身作則,多次為學校、為教師開了專題講座、觀摩課,時刻以教書育人為己任。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談到那些貧困生,林朝煌就雙眼發溼,聲音哽咽。也許是出身於農民家庭的緣故,林朝煌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悉心關照學生的生活,深入其間噓寒問暖,誰碰到意外困難,他總是盡力相助,並在學生及家長中都留下了許多佳話。他積極為貧困生、殘疾子女、智障兒童發放扶貧助學金,減免學雜費,開展「扶貧助學」。該校有一位貧困學生林傑,品學兼優,但因家庭貧困面臨失學的危險,林朝煌了解情況後,積極聯繫區地稅局和這位貧困生結對子,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點燃這位貧困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焰,為他插上騰飛的翅膀。這位學生的家長感動地說:「遇到這樣的好校長,是我們孩子的福氣。孩子交給他,我們放心。」

「作為一名校長,要設身處地多為教師排憂解難。」林朝煌頗有感觸地說。自任校長以來,他總千方百計地對教師進行感情投資,以此來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來,他常常深入老師家中促膝談心,教師遇到困難、病痛、生育、婚喪、家庭糾紛等問題,他都親自上門看望慰問,扎紮實實為教師做好事,辦實事。林朝煌以誠感人,終於調動了全校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學校的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學區的前列。幾年來,秀嶼區實驗小學先後榮獲「全國基層家長學校」、「福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福建省傳統體育學校」、「福建省書法教育示範學校」、「福建省中小學示範圖書館」、「福建省少先隊紅旗大隊」、「福建省五一先鋒崗」、「莆田市文明學校」、「莆田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莆田市課改基地校」、「莆田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莆田市平安校園」、「莆田市素質教育合格學校」等榮譽稱號。

相關焦點

  • 鄭州市實驗小學校長於樂:立校四年半,一個愛的「實驗」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張英 通訊員 馮莉 郭夢佳/文圖    愛的「奠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眾所周知,鄭州市實驗小學的辦學理念是「做好愛的教育」。    可很多人,並不知曉,「愛的教育」從何而來。這次專訪中,校長於樂,做了專門解答。    一源於學校建築。
  • 「教育人,應該活成一座橋。」
    坐落在集美學村內的福建省誠毅技術學校凝聚著南靖籍教育人柳志勇的半生心血,也是他教育理念的實踐基地。2004年,本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柳志勇在集美這片熱土上創辦福建省誠毅技術學校。歷經十六載的櫛風沐雨,這所技術學校已實現在校生近萬人,實現三大校區聯動發展,為福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輸送了大批的技術人才。
  • ​《教學立校,學校的責任》川南敘永縣摩尼鎮新苗實驗學校承辦瀘縣二中教育集團第三屆「校長論壇」聯誼會
    奉獻愛心、求實創新的新苗實驗學校成志磊校長作《教學為本,立校之根》經驗交流,詳細的介紹了新苗「1.       瀘縣方洞中學劉開富校長、瀘縣二中城西學校卓之洪校長、龍腦橋中學餘彬校長、瀘縣實驗學校鄧志禮校長、瀘縣二中外國語實驗學校唐國成校長先後分享了他們辦學的寶貴經驗。
  • 劉榮智:堅持「閱讀立校」 打造書香校園
    劉榮智,現任河北省唐山市路南區實驗小學校長,正高級教師。曾獲「河北省第一批骨幹校長」、「河北省模範教師」、「唐山市名校長」、「教育部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中心實驗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先後參與《語文素質教育新教案》、《數學素質教育新教案》等著作編寫工作,發表國家、省級論文20餘篇,並為唐山市多類教師做業務培訓及講座達20餘場。
  • 青島實驗初級中學:人本立校結碩果,五育並舉育英才
    在青島,提起青島實驗初級中學(青島育才中學),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一所著名的「金牌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成功的學習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青島前海之濱的校園,形成了「人本立校,快樂育才」學校文化。
  • 齊魯名校|青島實驗初級中學:人本立校結碩果,五育並舉育英才
    在青島,提起青島實驗初級中學(青島育才中學),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這是一所著名的「金牌學校」,培養了一批又一批以中華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成功的學習者和合格的世界公民。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青島前海之濱的校園,形成了「人本立校,快樂育才」學校文化。
  • 劉婷專欄 | 最美教育人
    「我因為白天要操心小學五年級的大寶上網課作業打卡等,還要負責一歲多二寶的吃喝拉撒,這幾天愛人單位也比較忙……我白天基本沒有時間備課……」讀著中教參平臺上,參與本次「名校同步課堂」錄製的,河南省實驗中學王芳老師寫的《停課不停學
  • 深切緬懷朱小蔓所長:生命中遇到過的最美的教育人
    她的音容笑貌永遠活在我們教育人的心中,宛如一朵芙蓉,靜靜的綻放,默默的注視。後來我建議徐萍萍校長,杭州風帆中學加入朱永新教授主持的新教育實驗,並撰寫了《探索新教育,塑造新風帆》課題實施方案,2005年3月27日正式啟動該課題,邀請當時蘇州市副市長、新教育實驗主持人朱永新教授來學校作講座和指導,朱永新教授本來約好周五下午來的,因為市裡有重要會議脫不開身,他說一定來補課一定來補課,一點沒有官僚架子,周日下午他果然來了,為全校老師做了一場生動而精彩的報告。
  • 佟明河:疫情帶給教育人的思考,我們要給學生怎樣的教育
    精彩導讀作為教育人,為了學生更好地適應將來的世界,建設好未來的社會,我們必須有預見性思維,應當從現實想到長遠,摒棄短視的功利思想,為學生的健康發展,為民族的偉大復興,擔起教育人的責任!經歷了這次疫情,作為教育人,應該想一想:我們要給學生提供怎樣的教育,才能滿足學生未來不平凡、有意義的人生呢?思考之一:生命教育迫在眉睫無論人還是動物都是生命,生命本應相互尊重,但由於生存需要,人類藉助先進的工具和技術,站在了自然界生物鏈的最頂端。
  • 夢想立校,我們的腳步終能到達想去的地方
    因此,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校作為本土教育的領軍學校,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把北京的優質教育資源與雲南本土結合,讓夢想教育的理念紮根到雲南的土壤裡。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校集團董事長陳雲海先生對全體教職工進行演講培訓2020年5月25日,北大附中雲南實驗學校集團董事長陳雲海先生,就雲南省委書記陳豪同志給出的重要指導與思想,對北大附中的全體教師們進行了培訓,並作出了下一步工作指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 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這是總書記對我們青年人的諄諄教導。
  • 穿過時間的河流,成都教育人用如歌芳華為祖國喝彩
    於成都教育人而言,70年的教育新篇章背後,是一代又一代成都教育人的砥礪前行。值此新中國成立70周年,我們將穿過時間的河流,回顧成都教育人和成都教育共同走過的70載芳華歲月。他們的奮鬥不止,他們的初心不改,他們的弦歌不輟,既是最好的經驗做法,也是對新來者的最好示範和鼓勵。成都教育未來的更上層樓,需要這樣的精神傳承。
  • 激發山區教育人的情懷追求
    在加大投入儘快增加學校資源的同時,我們變革了機制,用機制解決山區教育「老」問題,激發山區教育人的情懷,從而激發了山區教育發展活力和潛力。規劃先行增學位 擴大教育資源 沙縣把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及師資配置,擺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總體規劃中優先考慮,對教育資源合理布局、有效配置,促進了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 桂平市優秀教師覃卓,勇於創新,做好師德高尚的教育人
    全國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網聘她擔任桂平市中小學教師德育能力全員培訓項目授課專家,送教下鄉到尋旺、大灣、金田、紫荊等鄉鎮以及逸夫實驗小學等,進行《愛心引路 靜待花開》為題的八場師德培訓。虛心好學,做好師德高尚的教育人,勇於創新,做務實的學科帶頭人,在桃李園中奉獻自己的青春,實現報效祖國的人生追求,用慧心把夢想變成了現實。來源| 桂平市融媒體中心,採寫| 黃必盛,編輯| 梁文宇 陳容容版權歸原創,版權及國外任教漢語和其他事宜,請關注私信。
  • 金山竟然有所"劍橋實驗中學" 你知道在哪裡嗎?
    金山有所「劍橋實驗中學」,其實呀,它的前身就是存志實驗中學。存志實驗中學是金山區一所民辦中學,日前,該校與劍橋國際教育集團合作,並正式更名為「劍橋實驗中學」。  據了解,上海市金山劍橋實驗中學(下文統稱「劍橋實驗中學」)前身為存志實驗中學以及上海市民辦師大實驗中學,創辦於2001年,是一所民辦、寄宿、全日制、具有外語特色的初級中學,目前學校擁有師生600多名,16個教學班。
  • 西鹹新區灃西新城文教園第一小學舉行立校慶典
    9月4日,於今年秋季正式投用的文教園第一小學舉行立校慶典暨「名校+」開學典禮,展現了師生們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白紙作畫、平地立校。文教園第一小學自破土動工以來,建設者們直面問題挑戰,克服重重困難,戰疫情,鬥酷暑,冒風雨,一所高起點、高品質、現代化的生態公辦學校拔地而起。如今,學校共有一至六年級17個班近700名學生。
  • 課程立校成就學校卓越發展
    學校以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展為導向,抓住課程育人的主陣地,堅持課程立校,從頂層設計到課程開發,再到課程實施的全過程,集思廣益,精心打磨,尊重差異,科學布局,構建了「三層五向」課程體系,並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成為促進學校卓越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成就了名校辦分校的典範。
  • 學校是教育人的地方,還是扭曲人的地方?
    學校是教育人,還是扭曲人?這個問題看似很簡單,很直白,是明擺著的道理:學校肯定是教育人的地方啊,怎麼會是扭曲人的地方呢?但有的學校還偏偏就是扭曲人的地方:學校把教育當成了謀私的機會,把學生當做了謀私的工具,有的老師師德不過關,靠壓榨學生牟利,這種學校當然只會扭曲人了!
  • 師德高尚:雨花教育人第一能力
    「以文養德」,雨花區師德培訓時,750名教師齊誦經典。對雨花教育人來說,「德」是天地間的最微小,是根植於教育行為中的一須臾、一念想。 2019年6月,雨花區成功創建全國師德養成教育示範區,是長沙城區唯一。1.1萬餘名雨花教師,以微小的每一個個體,以踐行的每一個細節,詮釋著「師德」匯聚時磅礴的力量。 這背後,有值得共享的經驗,也有值得歌與誦的情懷。
  • 新都區:老師爭做最美教育人
    近兩年,石板灘中學先後被評為成都市強校工程實驗學校、成都市陽光體育示範學校等。兩年來,通過構建名校託管薄弱學校模式,他與行政班子緊密攜手,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越走越矯健。近些年,為了探索學術性拔尖創新人才早期成長路徑,作為新都一中校長的劉旭東在校內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研究,創設了銘章學院,並擔任首屆銘章班班主任(雙師制),該班在2019年高考中成績斐然。
  • 北大新世紀貴陽實驗學校
    一、學校概況北大新世紀貴陽實驗學校是由北京大學新世紀教育集團在貴陽市修文縣設立的一所現代化、國際化的12年一貫制實驗學校。學校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小學部。現在教學班級26個,學校坐落於貴州省修文縣龍場驛南路2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