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秀嶼區,一談及區實驗小學校長林朝煌,知情者都對這個在教壇上二十幾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名校長讚不絕口,對他情系教壇的敬業精神欽佩有加。
近年來,因教育教學成績卓著,林朝煌先後榮獲「省優秀中小學校長」、「省星星火炬獎章」、「市優秀教師」、「區勞動模範」等多項殊榮。
為有源頭活水來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1989年7月,林朝煌於莆田華僑師範畢業後分配到莆田沿海埭頭田邊小學,雖然地處偏僻漁村,但他仍堅持學習不懈。他常說:「書到用時方恨少」,當一名教師,就要有淵博的知識,才能傳道,授業,解惑。他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懷著對事業的忠誠和對知識的渴求,堅持不懈地自學。功夫不負有心人,通過一番努力,林朝煌逐漸摸索出一套適應現代教育的好方法,用於教學實踐中,顯得得心應手,遊刃有餘,在當地小有名氣。
2002年9月,秀嶼區創辦實驗小學,教育局在全區範圍內公開競聘校級領導。林朝煌脫穎而出,主持學校全面工作,負責學校創辦的相關事宜,招聘教師、招生、後勤採購,千頭萬緒的工作擺在林朝煌的面前。面對區實小教學設施設備落後、資金短缺,萬事待舉,他勇挑重擔,付出常人幾倍的辛勤和汗水。他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立家委會、家長學校,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在學校他總有忙不完的事兒,常常是第一個上班,最後一個下班;為了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氛圍,加強和改進教育工作,晚上,他深入教師、學生家長中促膝談心,了解情況,完善管理機制。
秀嶼區實驗小學地處莆田「沿海頭」的笏石,生源大都來自周邊鄉鎮的農村,入學的第一周,講粗話、穿拖鞋、罵人等不良現象屢屢發生。林朝煌意識到:「沒有規矩,何成方圓?」他以身作則,帶領全體教師「坐班」,跟班督促,以便把學生的養成教育抓早、抓實、抓細。將近2個多月,他從未午休過,身體也消瘦了許多。「功夫不負有心人」,半個學期過去了,學生在思想行為、學習習慣有明顯好轉。他欣慰地笑了,他說:「值得,正是由於我們工作做得早,做得實,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切都會好的」。他還及時召開家長會,了解家長的思想動態,配合家長形成共識,揚正氣、棄陋習,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家校雙方增強了各自的責任,密切配合,共同把加強和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抓緊抓好,使學校的管理步上規範化軌道。
林朝煌靠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勤政為校的工作作風,非凡的領導能力,贏得了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和鼎力支持。辦學以來,他多方籌措資金,添置科技、體、音、美等多功能教學設備,購圖書、建校門、塑膠跑道體育場,從而規範了學校的「三化」建設。如今,校園佔地近33畝,建築面積12300平方米。學校現已開設有41個教學班,學生近2000人,教職工90人。校園裡綠草茵茵,環境幽雅。
「名校」靠「名師」,「名師」才能出「高徒」
林朝煌超前意識強,工作上敢於開拓創新。他頗有感觸地說:「一所地方性的實驗小學,既要有地方特色,又要有行業特色。特色不是人們主觀臆造出來的,是對客觀存在的事實加以總結。」為了創辦特色學校,林朝煌與學校領導班子同心協力,認真探索辦學規律,大膽改革學校的管理機制。該校始終以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為目標,堅持「實驗立校,實驗探路,實驗訓師,實驗育人」的辦學理念和「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的教育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德育為首、教學為主、育人為本的指導思想,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實際工作中,學校又出實招、抓實幹、創實效,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教育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深入開展。
林朝煌常說:「名校」靠「名師」,「名師」才能出「高徒」。他以塑造一支「能力強、業務精的高素質師資隊伍」為重要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鼓勵教師用愛和智慧塑造人,更新觀念,更新知識。儲備技能,增強競爭力和創造意識。努力形成終身學習,全程學習的機制,為培育和提高青年教師綜合素質搭建平臺。他要求教師開展崗位練兵活動,紮實培養適應時代要求的「四型」人才:獨創型、開拓型、科研型、學者型。他帶領教師持之以恆勤練教育教學基本功,強化教師編寫教案、說課、開課、評課、課件製作、三筆、口語等訓練。他還鼓勵教師學習先進課改理論,紮實抓好教育科研,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大力支持教職工業務進修、電腦培訓,及時「充電」,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及業務能力水平,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師資隊伍建設,初見成效。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培養一批批教壇新秀,教學精英。近三年,學校教師獲市級以上獎勵達100多人次,150多篇論文在縣市級以上刊物發表,30多篇論文在全國CN刊物上發表。他指導梁賽香老師執教數學錄像課,獲省錄像教學比武一等獎;指導黃金存等老師參加市數學優質課評選獲一、二等獎。教師學歷全部實現大專化,其中本科學歷佔88%;區級以上骨幹教師60人,其中省市級學科帶頭人7人;普通話一級乙等的有6人,其中省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3人;學校全部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考試,能熟練掌握信息技術條件下的多媒體教學。
十幾年來,校長科學引導教師,根據課程目標、科目性質以及學生興趣愛好,精心設計各種活動,與社區、企業、單位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尊重、愛護兒童、教育兒童的良好風尚,形成家庭、社會「三育人」網絡,共同培育「四有」新人。經過矢志不渝的努力,學校湧現一批批新秀,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屢屢獲獎。近三年,學生獲市級以上獎勵達300多人次。
秀嶼區實驗小學實行規範管理,辦出特色,被確定為莆田市第一批課程改革實驗基地校,多次現場會相繼在該校召開。如秀嶼區課程改革課題實驗現場會、秀嶼區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季度研討會、莆田市小學思品研討會、莆田市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教學觀摩活動等。
要當好一個校長,首先要當好一名教師
作為一校之長,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勤勤懇懇地教書育人,以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人民老師的諍諍誓言。
「要當好一個校長,首先要當好一名教師。」從普通教師、班主任、到校長,林朝煌角色變了,但他的教師本色始終沒有變,按他的話說「我的靈魂在講臺上」。二十多年來,他能自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始終站在教學第一線,對業務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對工作任勞任怨、認真負責,處處為教師的表率,展現新時期教師的光輝形象。林朝煌從教25年來,曾擔任多個學科的課程,成績尤其顯著。當了校長後,他更以身作則,多次為學校、為教師開了專題講座、觀摩課,時刻以教書育人為己任。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談到那些貧困生,林朝煌就雙眼發溼,聲音哽咽。也許是出身於農民家庭的緣故,林朝煌像對待自己子女一樣悉心關照學生的生活,深入其間噓寒問暖,誰碰到意外困難,他總是盡力相助,並在學生及家長中都留下了許多佳話。他積極為貧困生、殘疾子女、智障兒童發放扶貧助學金,減免學雜費,開展「扶貧助學」。該校有一位貧困學生林傑,品學兼優,但因家庭貧困面臨失學的危險,林朝煌了解情況後,積極聯繫區地稅局和這位貧困生結對子,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點燃這位貧困學生心中理想的火焰,為他插上騰飛的翅膀。這位學生的家長感動地說:「遇到這樣的好校長,是我們孩子的福氣。孩子交給他,我們放心。」
「作為一名校長,要設身處地多為教師排憂解難。」林朝煌頗有感觸地說。自任校長以來,他總千方百計地對教師進行感情投資,以此來做好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多年來,他常常深入老師家中促膝談心,教師遇到困難、病痛、生育、婚喪、家庭糾紛等問題,他都親自上門看望慰問,扎紮實實為教師做好事,辦實事。林朝煌以誠感人,終於調動了全校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學校的各項工作均走在全學區的前列。幾年來,秀嶼區實驗小學先後榮獲「全國基層家長學校」、「福建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福建省傳統體育學校」、「福建省書法教育示範學校」、「福建省中小學示範圖書館」、「福建省少先隊紅旗大隊」、「福建省五一先鋒崗」、「莆田市文明學校」、「莆田市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莆田市課改基地校」、「莆田市依法治校示範校」、「莆田市平安校園」、「莆田市素質教育合格學校」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