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旁聽的大學:南科大「轉正」開學記

2020-12-15 觀察者網

南科大這五年

2007年3月,深圳市決定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2009年9月,朱清時獲南方科技大學(籌)創校校長聘書。

2010年12月15日,朱清時發表公開信,宣布要建立首個實驗班,在沒有教育部招生許可下,決定「自主招生」。

2010年12月24日,教育部同意籌建南方科技大學。

2011年3月1日,首屆教改實驗班45名學生入學。

2011年4月,深圳市委組織部發布選聘公告,向全國招募2名正局級副校長,以「去行政化」為辦校理念的南科大遭遇「行政化」風波。

2011年5月30日,南科大學生發表公開信,表示拒絕參加高考。

2011年6月16日,參與籌建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學3位教授退出合作後,在媒體發布公開信《要改革,不要口號》,直指南科大弊端。

2011年6月23日,南科大一位學生發博文《南科大學生眼中的南科大》,宣布退學,並表達對學校的不滿。

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南科大正式「去籌轉正」。

2012年5月底,南科大公布招生方案,採用高考成績佔60%、複試成績佔30%、高中平時成績佔10%的錄取模式。

2012年7月,南科大從全國8個省錄取188名學生,新生高考平均成績超出一本分數線69.475分。

南科大「去籌轉正」,秋季9月開學。

【新聞背景】

今年4月,《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公布,南科大正式「去籌轉正」。在這所被賦予「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等種種期待的學校,今年9月舉行開學典禮後,一直備受各方關注的學生們剛剛度過了第一個月。

一位從東北來的退休老教授,到深圳後的第一站,便是南方科技大學。

她和保安交涉:進去看看,5分鐘就出來。保安執意不肯,張開雙手攔著:阿姨,這是學校規章,別讓我為難。老教授鬥智鬥勇,佯裝在遮陽傘下休息,趁保安不備,一路小跑,進了學校深處。「比高中還小。」老教授一會就出來了,神情頗有些失望。

她是慕名而來,她從新聞上獲知的南科大是「高等教育改革聖地」,她覺得這一來總能看到些什麼和其他大學不一樣的。

保安說,多的時候,每天會有數十人,在學校門口,向裡張望。但若沒有校內人員接,南科大,外人進不去。

記者申請採訪朱清時校長,校方告知全國有二十多家媒體都在約。記者給校新聞辦發去採訪問題,暫未見回音。

這所近年來被眾多媒體關注,貼著「自主招生」、「培養創新人才」標籤的大學裡,究竟進行著怎樣的改革,對大多數人而言,依舊神秘著。

一、難以「旁聽」的大學

和大多數大學不同,南科大的課,並不對社會開放,少有旁聽生。

記者嘗試尋找南科大的學生,詢問「旁聽」的可能。「帶我的朋友進校聽課可以,但記者不行。」一位學生說。

他並不諱言他對所有記者的印象——總是在問題中設置陷阱,不惜代價,套取想要獲取的信息。「我不喜歡記者。」記者用QQ(網絡聊天工具)添加多位南科大學生為好友,表明記者身份之後,均遭拒絕,沒有理由。

記者在多是南科大學生的QQ群中發問:「社會人士是否能旁聽?」無人解答。大學不應該是兼容並蓄的嗎?記者繼續發問。很快,記者被「請」出了QQ群。

記者輾轉找到一位在讀學生小宇(化名),並了解到南科大的現狀——除非有人到門口接,否則外人免進,但只要進校,旁聽無妨。

小宇猜想,這是學校保護學生的一種方式,9月2日開學典禮,學校對外開放,有數十記者湧進校園,拍照,採訪,「抓住人就問」,新生避之不及,對媒體好生厭煩。就算是平常日子,也常常有人在學校門前拍照。南科大畢竟是個「微型」學校,只有4棟小樓,200來名學生,若對外開放,教學秩序難免不堪其擾。

在南科大工作了一年有餘的保安,告訴記者另一個「外人不讓進」的理由——大多數學生,都對學校有習慣性的安全感,學校發放的筆記本電腦常隨手放在教室和自習室桌上,外人多了,難保不被順手牽羊。

深圳市民鄭勇斌的孩子今年高三,他曾想去南科大看看,明年讓孩子報考,他說:「我寧願相信新鮮事物。」無奈一腔熱情,學校不讓進,他只能建立一個「關注南科大」的QQ群,吸引家長和同道中人,探討南科大。

南科大2012級的曾歆勳,被朱清時「高校去行政化」的宣言所打動,高二時就從惠州三赴深圳,實地考察,並在學校食堂「堵」住了朱清時校長,問他:「我可不可以在這裡旁聽?」朱清時當時回答:學校風波很多,如果答應了,怕又引來多方質疑,但是如果教授答應旁聽,「我也不反對」。

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究竟怎樣?

二、課堂上,老師「歡迎隨意打斷我」

硬著頭皮,記者在教學樓找到化學課的教室,挑了最後一排角落坐下。一百多人教室,幾乎座無虛席。

學生都挑前排的位置坐,唯一有空位的,是最後一排。

因為開學不久,學生對老師尚不熟悉,記者被誤認為是助教。之前不少教授的課,後排會有助教旁聽記錄。

授課老師叫陸為,三四十歲,有在加州理工學院和香港大學的科研經驗。南科大網站公布的師資力量中,除了唐叔賢等著名學者外,絕大多數教師和陸為一樣,屬於「青年學者」,具有海外科研經驗,英語絕佳,年富力強。

沒有點名和照本宣科,而是開門見山,上課、課件全英文,講課中英混雜。老師反覆強調:「有問題隨時問,歡迎隨意打斷我。」他給所有學生發問卷,全英文,詢問學生偏向的授課語言,大多數學生主動選擇「專業術語用英文,其他用普通話」。問卷中還有考試,請學生畫出多巴胺、阿司匹林、三聚氰胺的結構圖。有人撓頭,有人直接上網查,現場交卷。

每一堂課,都會有類似的小考試,學期末,會有自由發言和討論,以及小論文,計入總分。平時的作業,都需要在網絡上完成,習題與教材配套。

英文授課,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去年院士唐叔賢的第一堂物理課,主要介紹了物理學的英文術語,隨著課程推進,教授使用的英文會越來越多。他以前在香港授課的時候,也遇到過學生語言問題,只需循序漸進,學生就會適應。

國學基礎,是唯一用中文上的課。第一堂課,老師發下影印本的《大學》,讓學生自己斷句、讀懂,並沒有「文學史」的條條框框。類似的授課模式,記者之前在中文系讀研究生時,才接觸到。

在某一方面,南科大大一的課程設置,與高中相仿,多是物理、化學、英語等基礎課程。而每周有3個晚上,會有微積分、化學、線性代數的輔導課,各2個小時,讓學生自習,或是與教師自由討論。

三、林語堂的理想大學

陸為和不少南科大的老師,辦公、住宿,都在校內。他鼓勵學生,任何時候,有任何問題,可隨時到他屋裡討論。

南科大的宿舍,名為「致仁書院」——一樓是討論區,二樓三樓是教師宿舍,四樓五樓是學生宿舍;教學科研一線人員和專家,作為兼職輔導員,管理書院,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這是在海外一些大學流行的「書院式」教育模式。

到了南科大,不少學生談到最大的進步,是變得「敢於表達自己」,課上課下,常常有人追問老師。「儘量先給我發郵件,也好讓我有充分的準備時間回答問題。」陸為在課上笑著說。

書院式的理想狀態,便是一個學校有眾多書院,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的理念,導師與學生同吃同住、志趣相投。近代學者林語堂曾這樣描述他心中的「理想大學」——應是一班不凡人格的吃飯所,這裡碰見一位牛頓,那裡碰見一位佛羅特,東屋住了一位羅素,西屋住了一位拉斯基,前院是惠定宇的書房,後院是戴東原的住房。

南科大的書院門前有保安把守,外人止步。不少學生覺得,這樣清靜,更適合搞科研。

四、南科大的榜樣

據朱清時此前對媒體表露,南科大的榜樣,是加州理工學院,也就是最能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大學。南科大究竟怎麼培養人才?

記者走在校園裡,有時會覺得,這只是一所普通的高校。但也有特別的——大一、大二不分專業,以基礎科學課程為主,等大三時再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選擇專業。他們大多數的課本,是英文版,美國書,售價數百元人民幣,據稱都是經典教材。

大多數課程,全英文教學。國內全英文授課的大學,當然不止南科大一所,至少還有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等中外合作大學,收費高,雙文憑。與之相比,南科大仍是特別的。

南科大給全體新生設立了獎學金,每年6000元,連續4年,抵消學費;綜合成績優秀的前30%學生,協助教師進行科研工作,每年能獲得1萬至2萬元的補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還可獲每年1萬元的助學金。另外,還有國家獎學金,以及企業贊助的獎學金。最引得其他院校學生羨慕的,是南科大給每位學生配備電腦,蘋果牌。

另外,南科大籌建之初,便從全球招募英才,曾高調宣稱「領軍教授年薪115萬元起」。去年3月第一批學生開學之際,朱清時向媒體透露,南科大已經收到8000多份教工求職簡歷,其中有3000多份應聘教職。他當時宣布的豪華教師陣容中,有香港科技大學教授李澤湘、英國劍橋大學教授陳應天、中科院院士張景中……

據南科大校方公布,如今學校已遴選、籤約超過70名教職人員,其中超過60%的教師都是世界排名前100名高校的博士,「這在國內著名大學中是不多見的」。

即使師資一流,南科大和加州理工,差距猶在——加州理工學院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設施,比如地震實驗室、太陽系觀測站、噴氣推進實驗室等。而南科大剛剛建好5個基礎實驗室,而新校區實驗室,大多還處於採購和招標階段。臨時圖書館的專業書籍庫,僅有兩個教室大小,學生主要依靠毗鄰的深圳大學城圖書館。

但如一位新生家長所言,「南科大有深圳市雄厚資金的支持」,該有的,都會有的。

五、「學霸」出校門就不認路

去年端午節後,南科大一學生退學,主要是因為其從未參加集體活動,不交作業,不上課,沉迷遊戲。由於該生在網上表達對南科大的不滿,引發各界關注。朱清時當時表示,該學生不適應南科大學習進度,只能退學。

要跟上南科大的「進度」,只能拼命學習。上一個學年,40多位學生中,有9人化學不及格;不及格者,主要是「平時作業不認真做」。

記者接觸到的南科大學生,最常說的,就是「忙」。忙著上課,忙著補習英語,忙著聽講座,忙著做作業,忙著幫老師做科研。記者幾番約他們,對方都不得空。小宇的作息習慣,是每天早上6點半去圖書館佔座,上自習。他的偶像,是上一屆的學長們;他稱他們為「學霸」,各有「傳奇故事」。最讓他佩服的,是他6點半到圖書館,已經有「學霸」吃完早飯,埋頭背單詞了。

這個暑假,不少南科大的大二學生(即首屆教改實驗班),無暇回家。

楊鑫和其他15名同學一起,備戰由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合成生物學領域國際頂級學術競賽IGEM(國際遺傳工程的機器設計競賽)。每天,宿舍、教學樓、食堂,三點一線;還有9名學生,隨該校一名瑞典訪問學者,投身於薄型太陽能項目實驗;另有十多名學生,應一家跨國投資公司邀請,去了北京實習。他們大多目標明確,拼命讀書,去國外一流院校交流,畢業後,申請出國攻讀研究生。這也是朱清時的設想。據小宇了解,這個學期,他的不少學長學姐,就將獲得出國交流的機會。他們的課表,幾乎都是滿的,從早到晚,表格上沒有一格空白。記者邀請小宇去校外吃飯,小宇出校門就不認路,從8月入校軍訓至今,他從未真正逛過深圳。

朱清時曾在記者會上自我檢討,他本希望學生按興趣和特長選修,但不少同學「什麼都不願意放過」,所以選修課往往選滿,負擔就重了。

這和加州理工學院的氛圍很像。加州理工的學生,平均1個星期學習50個小時,曾有學生聲稱:「我最恨的事,就是解題才解到一半就發現太陽已經升起來了。」迪斯尼、好萊塢離該校很近,但竟有學生4年未邁出校園一步,即便如此,該校每一年都有20%的學生無法畢業。

六、回歸正常

或許,對於南科大的學生而言,他們背負了太多期待。他們與學校,幾乎是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所以,不難理解,校方、學生以及保安對「外人」的戒備。

但無論如何,南科大的探索,走出了一步。兩年前,朱清時在公開信中承諾:「在中國高教改革中,南科大邁出的一小步,將是我國高教改革的一大步。」兩年後,人們的目光一直在詢問,一直在關注。

也許,我們應多點耐心,降些期待,不「捧殺」,也不「獵奇」。給探索者一個開放的空間,一個正常的氛圍,讓在外的圍觀者與在內的學生們,都能有一個開放而正常的心態。

推薦閱讀:

我們為什麼如此關注南科大?

南科大招生方案被質疑倒退

朱清時:教育部給南科大的建議很合理

相關焦點

  • 南科大開學一月記 還原真實的南科大教學情況
    2011年6月16日,參與籌建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學3位教授退出合作後,在媒體發布公開信《要改革,不要口號》,直指南科大弊端。2011年6月23日,南科大一位學生發博文《南科大學生眼中的南科大》,宣布退學,並表達對學校的不滿。2012年4月16日,教育部公布《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南科大正式「去籌轉正」。
  • 南科大歷史上新生最多的一年,南科大2020年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2020年9月7日傍晚7時30分,南方科技大學2020年開學典禮在松禾體育場隆重舉行。校黨委書記郭雨蓉、校長陳十一及校領導班子成員,院士,各院系、部門和書院負責人等出席典禮。她指出,今天的開學典禮很特別,是全中國千百萬奮鬥在抗疫一線「戰士們」的努力換來的。今年南科大招收的新同學也非常特別。「你們是南科大招收的第10屆學生,是名副其實的『十年寶貝』。熱烈地歡迎你們,最年輕的南科大人!」
  • 南科大旨在培養創新人才 採用全英文教材授課
    188名新生昨日合影  新快報記者張國鋒/攝    2日上午10時,南科大成立大會暨2012年開學典禮在該校第一校區行政樓前廣場舉行,廣東省政府黨組成員李容根,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魏中林,深圳市委副書記王穗明等人出席,魏中林宣讀《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的通知》。
  • 寶安南科大附中今秋開學
    來源: 深圳新聞網-深圳特區報記者昨日從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南科大附中)獲悉,該校一期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預計5月31日交付使用。學校計劃今年秋季開學並以科技創新教育為主要特色。南科大附中是全日制寄宿制普通高中學校,位於寶安區福海街道荔園路66號,佔地5.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2.8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48個教學班。
  • 南科大今年不開選修課 物理化學採用全英文教材
    「希望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同學們能夠成長為有國際視野、獨立思考能力、社會責任感、有文化修養的創新型人才,用我們的成功對錢學森之問作出精彩回答……」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昨日迎來2012年開學典禮,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對新生這樣寄望。  4個月前得到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的南科大昨日在典禮上舉行揭牌儀式,標誌著南科大正式成立。
  • 南科大內憂 | 南方周末
    編者按:6月初,45名學生缺席高考引發熱議,南科大的改革再受關注。但另一場一直存在於南科大內部的激烈爭論,卻被忽視——作為中國高考改革的探路者,改革的現實路徑,到底應該如何走?
  • 南科大附中 將於今年秋季開學 面向全國啟動「雲招聘」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南科大附中 將於今年秋季開學 面向全國啟動「雲招聘」&nbsp&nbsp&nbsp&nbsp深圳特區報2020年3月8日訊 記者從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了解到,該校將於今年
  • 南方科技大學今日正式在深圳揭牌成立
    南科大揭牌 校長朱清時致辭 新華網深圳9月2日電 (記者 梁旭)南方科技大學成立大會暨2012年開學典禮9月2日在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第一校區舉行。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在典禮致辭中表示,改革創新是南科大的立校之本。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南科大必將以更大的氣魄、膽識和力度推進各項創新,完成南科大作為國家高教綜合改革試驗校的重大使命。 作為我國高校教改的「試驗田」,南方科技大學於2007年5月啟動籌建。 2011年3月1日,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的45名學生入學。
  • 請你來試試南科大複試題:給你7分鐘 從1寫到300
    另類考試昨日上午9點半,南方科技大學複試在成都七中開考,來自全川的89名考生參加複試。作為南科大自主選拔人才最重要的環節,考生們普遍反映複試考題靈活多樣,對比剛剛參加完的高考,考生們覺得這樣的考題「很有意思」。南科大四川招生組組長陸為介紹,複試成績以及綜合排名將在考生填報志願前公布,考生可以此為參考填報志願。
  • 南科大附屬中學舉行開校暨開學典禮,首屆700名學子築夢啟航新徵程!
    2020年9月3日上午10時,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科大附中」)2020年開校暨開學典禮於南科大附中體育館隆重舉行。深圳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趙立,寶安區教育局副局長吳永明,南科大黨委書記郭雨蓉、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南科大附中校長王佩東及全體師生、家長代表等歡聚一堂,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 十年南科大: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夢」
    十年時光,在特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拔地而起,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一枚閃亮的新星。如何看南科大這十年?小政梳理了幾個認識南科大的關鍵詞。突破南科大的誕生,始於深圳對優質高等教育、對創新型大學的渴求。
  • 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數量首次過千
    「塘朗山下,我刻下理想的模樣,一路向南,青春來不及惆悵,這是年輕的廣場,等我們把奇蹟開創」……9月2日,南方科技大學潤楊體育館內迴蕩著青春的歌聲,這是南科大2019級新生們的心曲。當天,南科大1062名本科生、1139名研究生和10名國際研究生留學生、18名本科生留學生,一起開啟了嶄新的人生旅程。其中,南科大研究生新生數量首次破千。今年是南科大獨立培養研究生的第一年,也是招收國際研究生留學生的第一年。今年,南科大共錄取1139名研究生,包括碩士生648人和博士生491人。
  •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陳十一寄語2020級新生:帶著南科大精神,從「新...
    9月7日晚,南方科技大學2020年開學典禮在學校松禾體育場舉行。今年恰逢南方科技大學建校10周年,2020級新生是南科大招收的第10屆學生。南科大錄取本科新生1097名、研究生1475名,是南科大歷史上新生最多的一年。  校長陳十一以《帶著南科大精神,從「新」出發》為題講話中表示,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一所大學無上的光榮。
  • 南科大更換黨委書記_網易教育
    》(原辦學方案),要求按照規劃、選址、論證、上報項目啟動同步推進的思路,加快南方科技大學的籌建工作。(籌)與香港科技大學就兩校的長遠發展和合作籤署了框架協議。4名協助創辦南科大的香港科技大學教師,在開學前後,又相繼離開。
  • 南科大新校區啟用:宿舍配空調 自習室有冰箱
    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許勤把新校園的鑰匙交給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記者軒慧 攝  南科大昨日開學 新生搬進新校區  9月1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新校園啟用儀式暨2013年開學典禮,深圳市長許勤向南科大校長朱清時移交了新校園鑰匙。朱清時表示,為高校教改探路,打造國際化、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是南科大不變的追求與使命。
  • 法院旁聽記
    公開審理的案件,公民可以旁聽;根據法庭場所和參加旁聽人數等情況,需要時,持人民法院發出的旁聽證進入法庭有部分法豆們親歷說,某些地方法院「內緊外松」;不接受個人旁聽,接受學校或組織組織旁聽。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記錄的公開庭審活動,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組織人員旁聽。依法不公開的庭審活動,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任何人不得旁聽。
  • 教育部長訪談錄:南科大是一流大學(上)
    2018年2月6日,第三屆「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在南方科技大學隆重召開。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位教育專家齊聚一堂,同赴這場教育領域的盛宴,足稱得「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然而正當賓主共話教育未來之際,在遙遠的阿拉伯地區,也有一顆璀璨的教育之星冉冉升起。這顆明亮的星星便是北非的蘇丹。
  • (獨家專訪)南科大校長陳十一:今後將更看重物理成績
    2015年至今又出任南方科技大學第二任校長。現在,他還是西湖大學董事之一。今年是南科大成立6周年。這所大學從建校起就以大刀闊斧的教育改革引人注目,被確定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才建校6年的新學校,沒有985、211、雙一流的頭銜,南科大如今卻已躋身浙江高水平三位一體招生行列,掌門人陳十一是如何看待高校改革的發展的?南科大在浙江的招生如何進行?西湖大學和南科大的創新模式又有何差異?記者(以下簡稱記):陳校長是浙江人,您對浙江的學生有什麼評價?
  • 被「招安」的南科大改革失敗了嗎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迎來了第5個開學典禮。與第一任校長朱清時在任時的「自主招生、自授學位」思路不同,南科大第二任校長此前多次強調學校的「體制內」屬性。據悉,早在2012年,南科大已放棄了完全自主招生,將招生納入國家國家計劃內,學生也將獲得教育部承認的文憑。(9月22日《時代周報》)    就此而言,稱南科大已然被政府體制「招安」當不為過。
  • 南科大附中開校 15位院士120餘位教授做後盾
    南科大附中校長王佩東致辭。 南科大附中 攝南科大附中校長王佩東致辭。南科大附中 攝中新網深圳9月3日電(鄭小紅 許維靜)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簡稱「南科大附中」)2020年開校暨開學典禮於南科大附中體育館舉行。南科大附中2020年開校暨開學典禮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