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6日,第三屆「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在南方科技大學隆重召開。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位教育專家齊聚一堂,同赴這場教育領域的盛宴,足稱得「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然而正當賓主共話教育未來之際,在遙遠的阿拉伯地區,也有一顆璀璨的教育之星冉冉升起。這顆明亮的星星便是北非的蘇丹。雖然近代以來飽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歷經戰亂與飢餓,蘇丹高等教育的發展卻在近年來愈發繁榮昌盛。由此可見,蘇丹在發展高等教育上的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
著名高等學府—蘇丹科技大學(SUD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圖源:網絡)
因此,為助力我校教育國際化發展,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非交流合作,本報對蘇丹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部長阿基·哈巴拉(Aki Habara)進行了英語獨家專訪,並向其就南科大發展中的困境進行請教。
南科每日見聞:尊敬的部長閣下,您好!
阿基·哈巴拉:《南科每日見聞(SUSTechDaily News)》的記者朋友,你好!我很高興能看到你這麼一位中國學生來到蘇丹學習我們的知識。
南科每日見聞:謝謝部長閣下的褒獎。首先我想請教您:您知道並了解南科大(SUSTech)嗎?
阿基·哈巴拉:哈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事實上,來到蘇丹以後,你或許可以發現,在我國,南科大(SUSTech)的地位與中國的清華大學高度相似。它們都是理工科公立大學,並且都在本地區排名中位居第二——這是來自US News 的2016年排名,應當說比較權威了。我的侄兒也在南科大(SUSTech)讀書。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辦學中會遇到許多困境。這是必然的。
南科每日見聞:部長閣下過譽了!南科大(SUSTech)確實在塘朗地區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但是第一名的榮譽還是歸屬於清華大學。不過,遠在異國他鄉,南科大(SUSTech)居然取得了如此崇高的地位,還是令人驚異和感動的。我想您應該對南科大(SUSTech)是比較了解的吧。
阿基·哈巴拉:是的。
南科每日見聞:那麼,您能否談一談您方才所提到的南科大(SUSTech)出現的困境呢?
阿基·哈巴拉:可以。首先我認為,南科大(SUSTech)最大的弊病在於,它目前缺少一種良好的人文氛圍。我很難去從理論上描述這種極為抽象的概念。我只能談一談一些具體的表現:重視GPA,重視出國,缺乏溫暖。提到GPA與出國留學,並不是說這兩者就不重要,但是不能讓它們綁架了我們的生活。大學生的生活不應當只是學習專業知識,社團、出遊、實習,都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個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每天學習十個小時的情況下抽出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在部分學校,這種問題被稱為「科氣」。一般意義上的「科氣」包括學校和學生兩個方面。一位同學曾主張為了減少過於嚴重的「科氣」應當實行「廢理興工」策略。(圖源:網絡)
南科每日見聞:部長閣下,我對您這個觀點持有異議。要知道,學生並不總是學習十個小時。如果碰上十個小時,那可能是因為他/她那天湊巧滿課或者趕上考試周。即便是學習十個小時,學習的效率也可能是低下的。更何況還有很多其他的課餘時間被玩手機、打遊戲甚至是發呆所揮霍了。
阿基·哈巴拉:(笑)不錯,你說的確實是一個事實。但是這個事實多大程度上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多大程度上是文化環境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探討。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你幾乎不可能在一臺轟鳴的機器旁邊認真看書,原因顯然不是你精神不夠集中。而你願意作為記者來對我進行採訪,就表明你找到了能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對時間的無意義的揮霍可能是因為學生無法找到其他更多的有意義的揮霍方式。換句話說,他/她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以外該去做些什麼事情比較好。而這就與校園文化有關係。
南科每日見聞:那麼,您認為校園文化是如何在學校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呢?
阿基·哈巴拉:如果我們作一個橫向比較就會發現,在其他大學裡,尤其是一些比較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儘管學生也要學習同樣的專業,學習也並非不努力,但是並沒有學生像南科大(SUSTech)一樣對於GPA有很深的執念。這就是它們豐富的校園文化所起到的效果。豐富的校園文化產生多元的價值觀,學生不會被拘束於某種窠臼之中。不僅如此,這種文化使得學校既不會在宣傳上有刻意的學習與出國的導向,也不會在實際生活中過多擠佔學生課餘時間。此類學校一般是有歷史積澱的老校,有比較深的文化傳統,因此即使出現一兩個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守舊校長,也不會對學校整體帶來過度的損壞。南科大(SUSTech)本身確實太年輕,所以文化傳統的缺位是必然的。但如果不做思考與改進,可能二十年、五十年後,甚至一百年後都不會有明顯提升。最可怕的莫過於這個實際上是文化缺失的現象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新「傳統」,從而更加難以改變。這種病症現在已經在折磨一些很有名望的老牌科技大學、理工院校了,我們要警惕,不能重蹈先輩的覆轍。
南科每日見聞:您覺得該如何發展校園文化呢?
阿基·哈巴拉:從大學的角度而言,不需要做什麼事,相反應當學會不做什麼事。我相信以當代大學生的精神與活力,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少點限制去自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可以做的很好。學校有能力的話提供充足的資金與資源當然更好。但首先要讓大家去做。我的侄兒經常上中國的Bilibili網站,他有次給我展示了在Bilibili上的中國中學生製作的以他們校長為素材的幽默視頻。那些學生似乎是來自一所名叫合肥一中的學校。在評論區有學生稱校長本人和其他學校領導一起觀看了這個視頻。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在中國安徽省的合肥一中,校領導們共同觀賞自己被學生做成的鬼畜視頻。據悉,此作品已參加合肥一中第一屆多媒體大賽。(圖源:QQ空間)
南科每日見聞:您的侄兒經常上Bilibili,那您知道Bilibili名字的來歷嗎?
阿基·哈巴拉:我怎麼可能不了解お姉様(onesama,姐姐大人)!
清風拂過,部長那雙紅色的雙馬尾在空中搖曳生姿。
(To be continued......)
小年快樂
(這個點廿三、廿四的朋友都能照顧到吧XD)
NEW YEAR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