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長訪談錄:南科大是一流大學(上)

2020-12-16 騰訊網

  2018年2月6日,第三屆「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亞洲大學峰會」在南方科技大學隆重召開。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位教育專家齊聚一堂,同赴這場教育領域的盛宴,足稱得「千裡逢迎,高朋滿座」。

  然而正當賓主共話教育未來之際,在遙遠的阿拉伯地區,也有一顆璀璨的教育之星冉冉升起。這顆明亮的星星便是北非的蘇丹。雖然近代以來飽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歷經戰亂與飢餓,蘇丹高等教育的發展卻在近年來愈發繁榮昌盛。由此可見,蘇丹在發展高等教育上的經驗十分值得我們學習與研究。

  著名高等學府—蘇丹科技大學(SUD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圖源:網絡)

  因此,為助力我校教育國際化發展,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中非交流合作,本報對蘇丹共和國高等教育部部長阿基·哈巴拉(Aki Habara)進行了英語獨家專訪,並向其就南科大發展中的困境進行請教。

  南科每日見聞:尊敬的部長閣下,您好!

  阿基·哈巴拉:《南科每日見聞(SUSTechDaily News)》的記者朋友,你好!我很高興能看到你這麼一位中國學生來到蘇丹學習我們的知識。

  南科每日見聞:謝謝部長閣下的褒獎。首先我想請教您:您知道並了解南科大(SUSTech)嗎?

  阿基·哈巴拉:哈哈,怎麼可能不知道呢?事實上,來到蘇丹以後,你或許可以發現,在我國,南科大(SUSTech)的地位與中國的清華大學高度相似。它們都是理工科公立大學,並且都在本地區排名中位居第二——這是來自US News 的2016年排名,應當說比較權威了。我的侄兒也在南科大(SUSTech)讀書。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辦學中會遇到許多困境。這是必然的。

  南科每日見聞:部長閣下過譽了!南科大(SUSTech)確實在塘朗地區取得了第二名的優異成績,但是第一名的榮譽還是歸屬於清華大學。不過,遠在異國他鄉,南科大(SUSTech)居然取得了如此崇高的地位,還是令人驚異和感動的。我想您應該對南科大(SUSTech)是比較了解的吧。

  阿基·哈巴拉:是的。

  南科每日見聞:那麼,您能否談一談您方才所提到的南科大(SUSTech)出現的困境呢?

  阿基·哈巴拉:可以。首先我認為,南科大(SUSTech)最大的弊病在於,它目前缺少一種良好的人文氛圍。我很難去從理論上描述這種極為抽象的概念。我只能談一談一些具體的表現:重視GPA,重視出國,缺乏溫暖。提到GPA與出國留學,並不是說這兩者就不重要,但是不能讓它們綁架了我們的生活。大學生的生活不應當只是學習專業知識,社團、出遊、實習,都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一個人的時間總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在每天學習十個小時的情況下抽出時間去做別的事情。

  在部分學校,這種問題被稱為「科氣」。一般意義上的「科氣」包括學校和學生兩個方面。一位同學曾主張為了減少過於嚴重的「科氣」應當實行「廢理興工」策略。(圖源:網絡)

  南科每日見聞:部長閣下,我對您這個觀點持有異議。要知道,學生並不總是學習十個小時。如果碰上十個小時,那可能是因為他/她那天湊巧滿課或者趕上考試周。即便是學習十個小時,學習的效率也可能是低下的。更何況還有很多其他的課餘時間被玩手機、打遊戲甚至是發呆所揮霍了。

  阿基·哈巴拉:(笑)不錯,你說的確實是一個事實。但是這個事實多大程度上是學生自己的問題,多大程度上是文化環境的問題,非常值得我們探討。打個不恰當的比喻,你幾乎不可能在一臺轟鳴的機器旁邊認真看書,原因顯然不是你精神不夠集中。而你願意作為記者來對我進行採訪,就表明你找到了能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對時間的無意義的揮霍可能是因為學生無法找到其他更多的有意義的揮霍方式。換句話說,他/她不知道自己除了學習以外該去做些什麼事情比較好。而這就與校園文化有關係。

  南科每日見聞:那麼,您認為校園文化是如何在學校生活中發揮作用的呢?

  阿基·哈巴拉:如果我們作一個橫向比較就會發現,在其他大學裡,尤其是一些比較著名的綜合性大學,儘管學生也要學習同樣的專業,學習也並非不努力,但是並沒有學生像南科大(SUSTech)一樣對於GPA有很深的執念。這就是它們豐富的校園文化所起到的效果。豐富的校園文化產生多元的價值觀,學生不會被拘束於某種窠臼之中。不僅如此,這種文化使得學校既不會在宣傳上有刻意的學習與出國的導向,也不會在實際生活中過多擠佔學生課餘時間。此類學校一般是有歷史積澱的老校,有比較深的文化傳統,因此即使出現一兩個教育思想仍然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守舊校長,也不會對學校整體帶來過度的損壞。南科大(SUSTech)本身確實太年輕,所以文化傳統的缺位是必然的。但如果不做思考與改進,可能二十年、五十年後,甚至一百年後都不會有明顯提升。最可怕的莫過於這個實際上是文化缺失的現象被視為理所當然的新「傳統」,從而更加難以改變。這種病症現在已經在折磨一些很有名望的老牌科技大學、理工院校了,我們要警惕,不能重蹈先輩的覆轍。

  南科每日見聞:您覺得該如何發展校園文化呢?

  阿基·哈巴拉:從大學的角度而言,不需要做什麼事,相反應當學會不做什麼事。我相信以當代大學生的精神與活力,讓他們有充裕的時間、少點限制去自行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就可以做的很好。學校有能力的話提供充足的資金與資源當然更好。但首先要讓大家去做。我的侄兒經常上中國的Bilibili網站,他有次給我展示了在Bilibili上的中國中學生製作的以他們校長為素材的幽默視頻。那些學生似乎是來自一所名叫合肥一中的學校。在評論區有學生稱校長本人和其他學校領導一起觀看了這個視頻。我認為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

  在中國安徽省的合肥一中,校領導們共同觀賞自己被學生做成的鬼畜視頻。據悉,此作品已參加合肥一中第一屆多媒體大賽。(圖源:QQ空間)

  南科每日見聞:您的侄兒經常上Bilibili,那您知道Bilibili名字的來歷嗎?

  阿基·哈巴拉:我怎麼可能不了解お姉様(onesama,姐姐大人)!

  清風拂過,部長那雙紅色的雙馬尾在空中搖曳生姿。

  (To be continued......)

  小年快樂

  (這個點廿三、廿四的朋友都能照顧到吧XD)

  NEW YEAR

  2018

相關焦點

  • 11位美國一流大學校長訪談錄
    欣聞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教育處和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世界教育信息》編輯部合作採編而成的《堅守與革新:美國一流大學校長訪談錄》一書即將付梓,在此謹致以誠摯的祝賀
  • 十年南科大:追尋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夢」
    十年時光,在特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拔地而起,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一枚閃亮的新星。12月20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在南科大潤楊體育館隆重舉行。「南科大最大的優勢,就是紮根深圳。」大會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作校慶講話,他說,「這片領改革風氣之先的沃土,孕育了南科大改革創新的基因。」
  • 十年南科大:辦世界一流大學的「深圳夢」
    十年時光,在特區千分之一的土地上,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學拔地而起,迅速發展,成為中國高等教育一枚閃亮的新星。如何看南科大這十年?小政梳理了幾個認識南科大的關鍵詞。突破南科大的誕生,始於深圳對優質高等教育、對創新型大學的渴求。
  • 南科大10歲了!新目標:2049年建成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
    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下簡稱「南科大」)迎來10歲生日。在當天舉行的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上,中科院院士、南科大校長薛其坤總結稱,十年辦學,南科大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等八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 朱清時:如果真的做了教育部長……
    在卸任南科大校長之前,朱清時為兩位學生頒發了學位證書,兌現了四年前的諾言。遙想去年和朱校長面對面的對話,猶如昨日,一個人對一個學校能產生多大影響,從朱清時身上,我們還是能看到一些端倪。不管未來如何,他為我們開啟的不僅是一所大學之門!
  •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一流理工科大學必須有一流人文教育!
    在南科大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上,南方科技大學校長、南方科技大學理事陳十一向理事會報告了學校2019年的工作重點,其中就包括「推進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建設」。陳十一在南科大第二屆理事會第三次會議上作報告(來源:南方科技大學新聞網)不過,剛開始,南科大並未設想,要為了人文科學專門成立一個學院。
  • 求真務實,培育一流學術成果 |《深圳特區報》南科大專題②
    一流人才、一流平臺、創新機制,為南科大走向一座座學術高峰奠定基礎。這片枝繁葉茂的學術園地,正在湧現出越來越多的一流學術成果,更點燃先行示範區的創新引擎。在南科大,學生們第一年不分專業,在大二之前,許多學生都會打聽,南科大什麼學科最好。從校長到教授,他們都會給出答案:「南科大沒有一個弱的學科。」
  • ...發展·訪談錄|韓金祥:做強「四個一流」,建設高質量一流醫科大學
    2020年,山東高等教育在2019年全面起勢基礎上,乘勢而上,緊緊圍繞八大發展戰略和「十強」產業,高歌猛進,湧現出一大批「高質量發展」的典型高校。為更好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形成叫得響、可複製的經驗,山東省教育廳與大眾日報聯合發起「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大型主題活動,同時重磅推出「會客廳·書記校長訪談錄」系列專訪欄目。
  • 14位世界一流大學領袖出任南方科技大學國際諮詢顧問
    他對各位世界一流大學領袖的到來表示誠摯歡迎,並衷心地感謝廣東省和深圳市一直以來對南科大的大力支持。他表示,這次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會議將是一次國際高等教育頂尖智慧的碰撞,將為南科大發展戰略制定、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助力。高自民致辭並宣讀了深圳市市長陳如桂發來的賀信。
  • 13位國內外院士助力,南科大附中學術委員會成立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學術委員會(下稱「學術委員會」)日前在南科大正式成立。作為南科大附中最高戰略諮詢和學術指導機構,學術委員會將從戰略發展、教學教研、學生成長和重大項目等方面給予附中全面的支持和幫助。學術委員會匯聚了13位國內外院士及120餘位南科大的專家學者,由南科大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十一擔任榮譽主席,南科大副校長兼教務長、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張東曉院士任主席,南科大副教務長、教學工作部部長黃克服任副主席,南科大教授會會長、海洋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劉青松任秘書長。在學界領軍人物的引領下,南科大和南科大附中將共同探索高中與高校貫通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之路。
  • 南科大成立人文社科學院陳躍紅任院長,曾任北大中文系主任
    本文圖片均來自南方科技大學官網據南方科技大學官網消息:2019年5月7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成立大會在行政樓401會議室召開。校長陳十一,黨委副書記李鳳亮,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負責人,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以及人文科學中心、社會科學中心暨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語言中心、藝術中心全體教職工參加會議。校黨委副書記李鳳亮主持會議。
  • 深圳兩所大學校長發話:南科大沒有一個弱的學科;深北莫​將早日實現辦學目標
    背景:南科大根據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以理、工、醫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科,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在一系列新的學科方向上開展研究,使學校成為引領社會發展的思想庫和新知識、新技術的源泉。學校目前已成立25個院系、中心,開設31個本科專業。
  • 南方科技大學:追求卓越,邁向世界一流大學
    她是給人驚喜的,正如2011年,13歲的王嘉樂順利考入南科大,成為首批教改實驗班的學生之一,僅用3年半時間就完成了本科階段所有學習研究任務,成為南科大歷史上第一名畢業生,17歲奔赴英倫攻讀牛津大學博士學位。
  • 國內「雙一流」全新洗牌,2所老牌院校面臨取消,南科大有望入選
    文/教出一個新天地貧民特別吃沒文化的虧,特別需要受教育2017年,」雙一流「大學橫空出世,這次是對大學的全新洗牌,所有的大學都進入其中,有著嚴苛的在第一次公布的雙一流大學大名單中,只有極少數的大學成功入選,而下以此評選機會,則要等到五年之後,足以給其他大學做好充足的準備來應對即將到來的第二次評選,而這次,雙一流大學也會重新篩選,或許有的大學會退出雙一流大學的名單,慘澹收場;或許有的大學成功進入雙一流大學的行列。
  • 難以旁聽的大學:南科大「轉正」開學記
    平時的作業,都需要在網絡上完成,習題與教材配套。英文授課,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去年院士唐叔賢的第一堂物理課,主要介紹了物理學的英文術語,隨著課程推進,教授使用的英文會越來越多。他以前在香港授課的時候,也遇到過學生語言問題,只需循序漸進,學生就會適應。國學基礎,是唯一用中文上的課。第一堂課,老師發下影印本的《大學》,讓學生自己斷句、讀懂,並沒有「文學史」的條條框框。
  • 人物 朱清時:南科大五年,艱難的改革
    我把世界一流大學建校的理念和做法完全照搬過來,就是要試試這些東西在中國體制下會遇到什麼困難。」從一開始,南科大就被視為教育改革的探路者。深港產學研基地副主任張克科對本刊記者說,深圳關於辦這第二所大學已經討論了十幾年,統計過的名字就有20多個,一個1300萬人口的城市,怎麼可能就一所大學?香港700萬人,已經有8所了。
  • 在南科大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丁文卿力學與航空航天工程系博士生本科:清華大學今年八月我來到南科大,正式開始了我的研究生生活。剛來到這裡我就能夠感受到南科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雄心與努力。學習氛圍和生活條件不用說,南科大引入了實力雄厚的師資力量,對教育和科研的重視可見一斑。越來越多的研究生同學加入到南科大,都表明了對南科大發展前景的認可,我相信南科大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
  • 南科大裡的安徽籍「學霸」:收到6份美國錄取通知書
    「超級學霸」收到6份美國錄取通知書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西北大學、康奈爾大學、德州農工、俄亥俄州立、猶他大學,陳愫先後收到美國6所一流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而且每一所高校都向其提供豐厚的獎學金。   在給陳愫發出錄取通知書的學校中,康奈爾大學是唯一提出面試要求的學校。
  • 南科大歷史上新生最多的一年,南科大2020年開學典禮隆重舉行
    郭雨蓉指出,建校十年來,南科大走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這離不開南科大人的五個堅持:堅持黨的領導,以紮根中國大地為核心著力點;堅持追求卓越,瞄準世界一流大學目標不動搖;堅持改革創新,主動承擔國家高等教育改革任務,探索中國特色現代大學制度;堅持育人核心,努力用實踐回答「錢學森之問」;堅持開放辦學,「創知、創新、創業」與深圳這座城市同呼吸共成長
  • 南科大失敗了?朱清時:道路是對的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南科大和校長朱清時總會成為討論的焦點。針對葛劍雄、朱永新等人日前對南科大的評價,昨日南都記者採訪朱清時,他說外界對南科大的改革發展還不是很了解,目前學校多項改革走在內地高校前列,也契合中央精神,但進一步深入「去行政化」,需要頂層設計,大學才能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