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美」「恐美」?切莫掉入一些人設計的「思維陷阱」

2020-12-22 荔枝網新聞

  中美經貿摩擦一年多來,美方一些人對華「極限施壓」手段不斷升級,意圖通過包括「輿論戰」「信息戰」「心理戰」等手段,放大經貿摩擦對我國的影響,影響百姓的思維,製造社會裂痕,迫使中國籤下「城下之盟」。一些境內外人士也藉此發布來源不明的信息,刊登極端化評論,意圖影響國際輿論。在這種「輿論攻勢」下,國內一些受眾產生了「恐美」和「崇美」的消極心態,值得注意。

  2018年3月,美國挑起對華經貿摩擦的同時,也同步啟動了相關宣傳策略。美方一些人以政治謠言製造市場恐慌、以「諷刺段子」削弱政權權威、以極端言論製造社會分裂、以「陰謀論」剝奪民眾認知能力等手段,對華傳遞消極信息。一些受美官方支持的境外網站也開設評論專欄,頻繁邀請反華人士撰文。其根本目的在於長期破壞我國國內輿論生態,動搖我國政治安全根基。

  美方一些人精心設計的三個「思維陷阱」是導致我國內出現一些「恐美」和「崇美」心態的主要原因。

  其一是無限誇大美方能力以及與中國對抗的意圖。美反華人士常釋放出一些「熱戰式」的警告,如在「全國抓捕中國學生間諜」「終止中國訪學籤證」「對中國科技禁運」等。美政府內也常以部分零散、碎片化的政策印證上述激進主張,讓人混淆警告與行動、激進言論與實際政策之間的差別,讓人草木皆兵。事實上,美國方面清楚上述極端做法一旦推行,也將對美國在華利益造成重大衝擊,因此在實際行動時並非毫無顧忌。但是,一些美少數極端人士的言論漂洋過海後被國內部分人員包裝成10萬+「雄文」,「恰到好處」地達到催生「恐美」情緒的目的。

  其二是將中美經貿摩擦的一些問題異化為排他性的規則制度之爭。貿易戰、科技戰的最終目的是為美國總統撈取政治資本,是美國無法解決國內危機的「禍水外引」。但在美國反華人士口中,貿易戰被美化為「糾正中國行為」「維護有利商業的規則」「消除不公正補貼」等。美方一些人希望全球接受中美制度、規則不相容,經濟將脫鉤的觀念,讓各國及各國民眾在這一問題上選邊站。這種選邊是導致部分「崇美」心態產生的原因。有些人甚至認為,如果中國接受了美國方面提出的無禮條件,美國就會徹底放棄對華不公正做法,有利於中國發展。這顯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其三是散布經貿摩擦的「不可知論」和小道消息。中美經貿摩擦以來,大量內幕消息、內部人士、內部討論見諸網絡,不少源頭均出自敵對媒體。這些所謂的內幕無法核查,無法追溯,又很快消失,目的在於削弱民眾的認知能力,培養信息獲取上的「惡趣味」,進而變成「傳聲筒」,培養「盲從者」。國際上曾有此類案例,在一國內部培養出大量信息「二傳手」,使網絡謠言能夠更快在其境內傳播,造成更大影響。事實證明,美國當前也採取了類似策略。

  擺脫上述「思維陷阱」,根本上要理性看待中美經貿摩擦,客觀看待中國發展條件和能力。中美經貿摩擦是中美關係的新變化,但「修昔底德陷阱」並不是中美關係的根本宿命。對於美少數人士意圖塑造中美「新冷戰」的危險圖謀,我們應保持警惕和冷靜。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刊文:摒棄「恐美崇美」心態
    人民日報6月11日刊登常盛署名文章《摒棄「恐美崇美」心態》,以下為文章全文: 在中美經貿摩擦中,面對美方揮舞關稅大棒,面對極限施壓、蠻橫霸凌的做法,中國人民的這一精神品格再次得到生動呈現,也讓極少數人的「恐美症」「崇美症」顯得另類而可鄙。 從歷史看,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一窮二白、百廢待興,同時遭到西方帝國主義的全面封鎖。
  • 偉大領袖:在我們這裡,過去親美、崇美、恐美的人很多
    在我們這裡,過去親美、崇美、恐美的人很多,特別是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也有許多勞動群眾,他們不喜歡美國人,但是怕美國人。要做艱苦細緻的工作,幫助他們逐漸消除這種恐懼心理。我們來聊聊「親美崇美」問題。當前,國內親美崇美人群大致有四類人,分別是官員、富豪、公知和小資群體。其中,富豪和公知,依然是主要群體,影響力比較大,前者是商業精英,後者是文化精英。1、先來講富豪群體,也就是當代資本家。
  • 人民網連發六篇文章批駁「恐美崇美」心態
    摘要 【人民網連發六篇文章批駁「恐美崇美」心態】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經過事實的洗禮,網民普遍堅定支持黨和政府立場,表現出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然而,極個別的一些「恐美崇美」錯誤論調卻試圖混淆視聽、帶偏輿論。
  • 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蕩滌恐美崇美思想 立國之戰「立」起中國人的...
    崇美恐美思想危及前線、危及政權「我聽到美軍在朝鮮仁川登陸並接近鴨綠江的消息時,心裡非常高興,忍不住把這個消息告訴其他的犯人,暗示他們不久就會有出頭之日了。我過去在中美合作所時,認識許多美國人,對美國有著一種非常崇拜的心理,總認為美國人一定能打勝,更希望他們打勝。」這是前國民黨軍統局少將特務沈醉1950年秋天的心情,後來他在回憶錄中老老實實承認了這件事。
  • 當年這些學校「崇美」「親美」思想流行,後來發生了什麼?
    以上海滬江大學為例,到1950年初, 全校學生 958人中,發展黨員27人、團員 178人, 進步學生佔到全校學生的 1 /3,信教學生 273,只佔全校學生的 24.7%,即下降到 1/3內。但是, 由於「中間派」學生亦長期受到一部分上層知識分子和社會中「親美 」 「崇美 」「恐美」 的文化心態薰陶與影響,對新政權強化學生的政治教育並不歡迎。
  • 官媒發聲狠批「崇美」「跪美」:是時候高揚民族自信的大旗了
    作者:政委工作室 小吳同學12月16日,新華社發表辛識平署名文章,《「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文章指出,「崇美」「跪美」者,往往是逢美必捧、逢中必貶,他們只問立場,不問是非,信奉「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對自己的父母之邦卻極盡詆毀唱衰之能事
  •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辛識平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散布種種「崇美」「跪美」論調:或豔羨美式「民主」「自由」,或吹捧美國人權現狀,或誇大美國制度的「修復能力」。更有甚者,竟然「大開腦洞」讚嘆美國的「抗疫能力」。  事實是最有力的謊言「粉碎機」。
  • 「崇美」「跪美」的雜音忽悠不了中國人
    在中國網際網路上,總有一些人喜歡編造、傳播美國如何強大的謠言,比如今年疫情期間廣為流傳的「美國出動10艘巨型醫療船抗疫,每艘都相當於一個雷神山」。如果沒有看到新冠疫情在美國的肆虐,沒有見識到美國社會各種矛盾同時爆發的場面,恐怕這些謠言還要繼續禍害下去。
  • 「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散布種種「崇美」「跪美」論調:或豔羨美式「民主」「自由」,或吹捧美國人權現狀,或誇大美國制度的「修復能力」。更有甚者,竟然「大開腦洞」讚嘆美國的「抗疫能力」。事實是最有力的謊言「粉碎機」。
  • 央視網評:少數人的「崇美跪美症」是一種病
    美國政府對內防疫不力,對外恣意「甩鍋」,貽誤戰疫時機,禍及美國民眾,讓「美國神話」淪為「美國笑話」;一些政客重選舉、輕疫情,政治化、汙名化疫情,視民眾生命為草芥,惟黨派利益而行事,將「美國民主」變為「權力的遊戲」;「富人生、窮人死」不是個案,「白人貴、黑人囧」已成常態,貧富分化的社會鴻溝、種族隔閡的故障頑疾,將美國社會治理失位的傷疤層層揭開。
  • 辛識平:「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_揚州網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題:「崇美」「跪美」的軟骨病得治!
  • 不讓錯誤價值觀蠱惑人心 「崇美」「跪美」軟骨病得治
    辛識平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散布種種「崇美」「跪美」論調:或豔羨美式「民主」「自由」,或吹捧美國人權現狀,或誇大美國制度的「修復能力」。更有甚者,竟然「大開腦洞」讚嘆美國的「抗疫能力」。事實是最有力的謊言「粉碎機」。
  • 某些公知「崇美」的精神本源
    在一些中國知識分子眼中,美國可以說是文明的先驅、自由的燈塔、正義的化身……這些人想當然地認同美國的普世價值,推崇美國的所作所為。即使全世界都認為美國的做法欠妥、做得不對,他們也會找出各種理由為之開脫、洗地,甚至會說服你認同他們的觀點。他們只選擇看見他們想看見的、只選擇接受那些能佐證他們觀點的部分。仔細想來,這種做法與1898年戊戌變法前後以康有為、梁啓超為代表的那一代知識分子簡直是如出一轍。
  • 龔剛:貿易摩擦讓好多人感到恐慌,這來自長期的崇美心理
    我認為以後可能還會降,降才是正常的,只是說降的速度到底有多快,那個就取決於我們其他的一些經濟行為。這裡邊就涉及到經濟學中的另一個理論,那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所謂中等收入陷阱,也就是說發展中國家一開始可能從低收入階段向中等收入階段發展是比較順利的,有些高增長以遠遠高於前沿國家發展的速度進行增長,這樣我們和發達國家的距離就能繼續縮小。
  • 一不小心就踩中思維陷阱
    遇到一道數學題,用四個9湊成100,當時第一反應是用四個單獨9進行加減乘除運算,然後得出一個100,結果反覆試驗好幾次,花費十來分鐘,依舊沒有找到合適的運算順序,抓耳撓腮之際,餘光再次瞄到題目,題目條件是用四個9湊成100,但並沒有說用四個單獨的9,可以把兩個9合併,湊成99,再加上剩餘兩個9的商,即99+9÷9=100.瞬間,我感到自己有種被電流擊中的感覺,好嘛,本來一分鐘就可以解決問題,卻因為自己掉入思維陷阱
  • 辛識平再評「崇美」聲音:這是思想上的軟骨病,鬥爭中的投降派
    新華社再次刊文,對「崇美」的聲音進行批評,稱一些人對「世界霸主」俯首帖耳,思想上患了「軟骨病」,在鬥爭中甘當「投降派」,沒有一點中國人的氣節和血性。新華網新華社發表的署名為辛識評的文章中指,一段時間以來,一些人散布種種「崇美」「跪美」論調:或豔羨美式「民主」「自由」,或吹捧美國人權現狀,或誇大美國制度的「修復能力」。
  • 遊戲策劃的催眠術:製造疑惑劇情,讓玩家掉入「情緒陷阱」
    本文將從遊戲敘事角度出發,分享一個關於劇情設計的理解——情緒陷阱。影視編劇知識難以用於實際遊戲開發好的遊戲劇情似乎給遊戲帶來了一種難以言喻的魅力,而對於開發者來說,設計遊戲劇情常常像是在做無用功,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人力後常常收效甚微——根本沒人看。
  • 《美恐5》將藍可兒酒店搬上螢屏
    蘭姨先放一張蘭姨硬照鎮樓,她第五季出走碎了多少人的心……But,我們超有天份的美恐粉們說了,可以找大姨子卡戴珊她爸來演啊。《美恐5》開播引發眾多網友熱議言歸正傳,《美恐5》首播兩集收視率分別是3.0和2.2,雖然未打破第四季3.1的紀錄,但仍稱霸同時段節目。
  • 海外網評:中美關係不能掉入華盛頓鷹派的「陷阱」
    無論是將中國在美上市公司作為攻擊目標、以強化監管為名將證券監管政治化,還是出臺復活「麥卡錫主義」的籤證政策,抑或是惡意攻擊中國的民族和扶貧政策,編造謊言制裁中國新疆的棉花產業,背後都打著為下屆美國政府「挖坑」「埋雷」的算盤。
  • 警惕「醫美面膜」消費陷阱
    □ 吳學安「能夠加速創面癒合」「能夠治療皮炎」「能夠祛除紅血絲」……諸如此類的宣傳語,近年頻繁地出現在網售醫美面膜、「械字號面膜」宣傳上,讓消費者認為,醫美面膜無論從安全性還是護膚方面都超越了普通面膜。這些網售的醫美面膜真的有用嗎?多位醫生就此表示,醫美面膜相當於皮膚科的「創口貼」,在美容護膚方面的作用不如普通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