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今年伊始的新冠疫情,打亂了全世界的節奏,幾乎所有人的生活都被影響,而留學生可以說是被影響得最大的群體之一。2020年即使是海歸碩士,找工作的難度也在加大。尤其是一些有「畢業時差」的海外留學生,由於在春天才畢業,不少人剛開始找工作。
辛苦留學幾年,發現簡歷仍是一片空白?但名企不等人,京東,阿里,騰訊、四大…校招全面開啟的那一刻,對照崗位要求,發現每個崗位都毫無競爭優勢可言,根本沒辦法通過網申!
很多留學生大多都體會過這樣一種痛:在國內參加面試時,HR看著簡歷上的留學經歷,不由得皺起眉頭,然後發問:
「你一年就學完碩士了?專業過關嗎?」
「這就是去混了個文憑嘛!」
」留學的時候沒有找實習嗎?「
」對不起,我們只看第一學歷!」
但現實真的如此嗎?
留學生的「成功」會比其他人來的更容易嗎?
2018年回國留學生達51.94萬,佔據了出國人數的78%。
在稀缺性逐漸降低的情況下,留學生的「光環」也逐漸暗淡。
根據獵聘網發布的《2018年海外留學生回國趨勢報告》數據表示:有六成以上海歸留學生的平均年薪在10萬元以下,而八成留學生期望平均薪資在10-20萬。
我身邊有不少的留學生,Dolly也親眼看到過他們為了拿到一個心儀的offer而做的努力,人前顯貴的背後,是人後的種種付出與拼搏。
除了那些一出生就站在金字塔上面的人,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不論是留學生還是其他人,他們會面臨各種苦痛與困境,為了實現夢想,也需要付出100%的努力。
留學生的生活說不累的,不是混就是假。
(圖來自獵聘報告)
留學生在求職過程中也有很多的難題,投完簡歷石沉大海,以及回國時間與招聘季錯開,是留學生面臨的最主要兩個難題。有人投了100份簡歷,只有不到10%的回覆;因為時差問題,約好的面試電話在後半夜,而且一個不小心錯過之後,再回撥過去很可能打不通;從無領導小組面、英文群面、電話面、壓力面、到Boss群面、單人面,每個環節都經歷過,就是沒能拿到offer。
(圖來自獵聘報告)
當然找工作難也和留學生自身規劃有關。很多人在求職的過程中,並不知道自己想要做的工作是什麼,缺少職業規劃和職業定位,導致要找工作的時候手忙腳亂,不知道要投哪家公司,也不清楚要做怎樣的努力,而且海投沒有回應也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圖來自獵聘報告)
《2019海歸就業力報告》顯示,9成以上的留學生在求職的時候遇到了問題,其中「沒有相關工作經驗」就佔比58.7%。
而且一些名企HR曾明確表態:招人時不會因為是留學生另眼相待,更看重和崗位匹配的實習經歷和專業能力。
但這並不是說海歸沒有優勢,只是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該怎麼用。
留學生到底該怎麼發揮自身優勢呢?
對於留學生來說,當面試的時候校招hr問你:「你認為對於這個崗位,你的優勢是什麼?」的時候,應該如何正確的回答我的優勢呢?
這種問題需要提前好好準備,千萬不要抱著試圖臨場抖機靈的想法,自以為是的機智往往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態度有些不端正,畢竟能夠get你的梗的面試官也很少。
比如說這些回答,簡直就是自取滅亡...
圖片來源於職問公開課ppt
一:在招聘官眼中,海歸留學生的語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意均優於國內畢業生。這與留學中思維碰撞、跨文化體驗和開闊視野的經歷有很大關係。
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學習到的前沿知識讓海歸在國際視野和適應性上更佔據優勢,對日後的職業發展有更加有利。在群面的過程中更加能展現表達自己,突出成為leader的潛力,加上國內大部分頭號企業對海歸留學生很友好。
所以,如果你確定歸國就業,首先要做的應該是擺正心態,不要眼高手低。不要抱著出國就一定光環加身的想法,過於高估自己的能力。
有些留學生會覺得自己回國後很厲害,不太看得起國內學生。這種盲目自大的心態不僅會屢屢碰壁,而且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對自信心也會造成不小的打擊。
二 : 務必及時了解國內求職行情。多了解國內就業環境和求職時間線,熟悉國內招聘流程。明確了國內的求職方向,並針對學校、專業、地理位置和實習經歷等背景有針對性的解析國內求職的優勢與劣勢,多了解國內招聘情況。
另外,豐富簡歷內容,提升專業知識,更大幅提升了求職的效率。正式求職時不會亂了陣腳。
三:保證優質實習經歷。簡歷上有實習經歷已經成為了很多學生的共識,所以,實習經歷的含金量和匹配度成為了HR們在招聘時的重要考量指標。實習經歷只有一個月的,在HR眼裡就是為了應付找工作。還有一些學生實習經歷豐富,卻和求職崗位並不太匹配,這在HR看來,屬於「沒想好自己想要做什麼。
與此相對應,在大企業實習、與應聘的工作匹配度高、實習時間大於3個月的實習經歷,屬於「優質經歷」,即使只有一份實習,但含金量高就行。
在國內找工作一般有4種渠道:內推、校招、線上求職網站、目標公司的官網。
1、內推:
內推就是指熟人推薦,內推的機會一般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有內推的機會就應當全力抓住。
不過現在內推也有了一些網站:wondercv、牛客網、脈脈、領英、知乎等,不過脈脈領英知乎能成為一個內推平臺的原因在於,這些社區裡會有很多有身份認證的牛人聚集,因此可以通過私信、微信或者郵件的方式進行自薦,從而得到內推機會。
而且內推,一定要利用好身邊的人脈資源,父母的朋友、親屬以及已經就業的朋友、校友都可以。
要知道,內推能夠節約簡歷篩選的時間,甚至還有可能直通筆面試,所以一定要把握住!
如果內推拿到了面試,無論結果如何,向推薦人口頭表示感謝,這只是個禮貌問題。如果最後要去那裡工作了,就可以見面聊聊
2、校招:
校招即為校園招聘,分為秋招和春招。由於是留學生,因此校招一般是趕不上的,不過針對留學生大公司會有海外招聘會,題主可以關注一下相關的信息。
3、線上求職網站:
指求職平臺,針對應屆生;來說比較靠譜的網站有:
BOSS直聘(適合畢業0~3年內的職場新人,尤其是網際網路行業)
拉勾網(網際網路求職必備)
智聯招聘(老牌白領類招聘網站,網站行業覆蓋率高,500多家知名企業均有入駐)
前程無憂,也叫51job
PS:BOSS和拉勾網除了網際網路,其他行業也有
4、目標公司的官網
一般稍微大一點的企業,都會在自己的官網內放置招聘信息,有的設置會單獨開一個網站來進行人才招聘,比如說華為招聘官網、騰訊集團招聘網、阿里巴巴集團招聘網等。
華為留學生招聘公告
有人說留學生們普遍有一股子靈氣。這應該是一種在見過更大的世界後,開闊的思維和眼界。而了解廣闊世界的過程,便是留學生世界觀、價值觀拓展的過程。
當遇見過地球另一端人民的生活,他們便能學會真正的理解與包容。短期的出國旅遊並不能深入的見識了解世界,只能是一種走馬觀花的淺層觀察和體驗。
需要一段以年計算的時日,我們才能真正觀察、感受、體會和了解當地的社會和人民不一樣的生活。生活中存在著不同,本質上卻又極其相似。
人生最寶貴的應該是能實現不斷自我成長的豐富的個人體驗。而留學生對於見過廣闊世界的經歷,能有助於他們理解世界上不同的社會樣貌和價值觀念,使他們能接受這世上最好的和最壞的一面。
真正融合了東西方的教育經歷和價值理念,通過主動辯證地思考,他們也許能拓展人生的廣度與深度,實現更多樣豐富的人生選擇。
正是這些思維的深度與廣度,為留學生提供了無限的職業可能。加上活力與創意,能讓他們具有無限的未來潛力。
其次,由於總體上出身於殷實的家庭背景,留學生們也更有底氣追求自己所想、所愛的事情,有更大的能量追求幸福的人生,並且不那麼在乎他人所看待的職業成就。他們並沒有那麼在意世俗社會意義上的職業成功。
因此,在職業層面,也許留學生們的工作報酬、工作職位可能與國內畢業生相差無幾,但他們主觀上卻能有更多自由、靈活選擇的空間。最終,他們不一定會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卻能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們必須承認,留學生可以發揮的求職優勢其實已經不如曾經凸顯。這個群體也已經不能再被統一標以高素質人群的標籤,而是應該因人而異客觀判斷高下。
僅從找到好工作為出發點,留學不一定能帶來優勢。但留學能通過提供轉換眼界和思維角度的環境,給人生帶來更多關於幸福的選擇方式和實現可能。
留學生的身份,也只能是一個敲門磚,為你獲得比別人多那麼一點的機會。人生還有很長,後續你的職業生涯能過走得多遠,取決於個人的意願與能力。
人生的高度,是能由見識所決定的。那麼,你就應該拓展見識,依照你的價值觀而活。至少,在見識過這個世界不同的面貌後,你才有選擇想要的生活更多可能。
如果你也是個留學生,或將成為留學生,也請擺脫以往的優越感。你無需刻意標榜群體差異,只需堅持不懈地活出自己。獲得你想要實現的人生,而不是別人眼中的工作或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留學是一段寶貴的經歷,但是留學不等於好工作,還是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崗位是否匹配,提升能力才是關鍵。最後,祝各位同學在這最艱難的時期都能拿到最滿意的o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