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投資者調查報告發布會於10月9日在深圳益田創新科技園19棟舉行,這份調查報告由《每日經濟新聞》報社和《網貸之家》聯合發起,抽樣調查了 350位投資者,第一次用詳實的調查數據將P2P投資者這個群體的特點客觀、全面公正地呈現出來,使公眾對P2P的投資者和整個行業的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發布會上,包括《21世紀經濟報導》、《第一財經日報》、《每日經濟新聞》、《證券時報》、《經濟觀察報》、《中國證券報》、《深圳商報》在內的主流財經媒體到場,《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麥田、紅嶺創投董事長周世平等平臺代表和投資者代表就調查報告反映出的問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P2P投資者是屌絲群體,行業前景被看好
近年來,P2P行業發展迅猛,受到了社會各界越來越多的關注和認可。這兩年進入P2P行業的投資者也遠遠超過前幾年,投資者大多分布在經濟發達區域,25%的人年收入方面在5萬以下;60%的人在10萬以下,投資者多為屌絲群體。
儘管我國P2P網絡借貸的發展面臨著個人信用體系不健全、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和行業自律性較差等障礙,但投資者對這個行業前景比較有信心,34%的投資者將八成以上的資產投入到網貸中,68%的投資者將會加大網貸投資金額。這或許跟他們偏好的借款業務有關,在取樣的調查對象中,75%的投資者比較偏好經營性融資,而P2P平臺助力於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這正符合投資者控制風險的要求。
投資者注重信譽和口碑,紅嶺創投成最信賴平臺
此次調查顯示,投資者比較多地依賴口碑和老闆個人情況來評估一個平臺的實力和信譽。在投資者最佳平臺的評選中,紅嶺創投、人人貸和陸金所三家就佔到了 45%的比重,遙遙領先於其他平臺。其中紅嶺創投以18%的比例成為投資者眼中最好的網絡借貸平臺。紅嶺創投依靠業界最先開創本金先行墊付模式,保障投資者資金安全的理念,贏得了大家的口碑和信任,自2009年3月網站上線至今,累計交易金額突破三十四億元,投資者利息收入即將達到一億元。
老牌大平臺易受到投資者的信賴,它資金充裕,因而能夠維持一個較為合理的利率水平(一般年化利息在20%以下),吸引更多的較優質的融資項目,更有利於平臺的長遠發展。
保障投資者利益,平颱風控能力是關鍵
投資者考量一個平臺實力時,最看重的是平臺的風控能力。風控是金融機構的核心能力,在P2P領域也不例外。調查顯示87%的投資者不願意在沒有承諾墊付的平臺上投資。平臺墊付的模式,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使得P2P行業得以進一步發展。但墊付使風險集中在了平臺上,如何把控風險就顯得非常重要。
中國信用體系不完善,因而P2P平臺背負了比國外更大的風險,必須不斷在風控手段以及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才能求得生存和發展。目前有的P2P平臺開始開展供應鏈金融服務,為股東或者合作夥伴的上下遊企業提供融資服務,既能有效控制風險(降低利率)又能擴大業務規模;有的平臺嘗試用股權加債權的方式,為小微企業提供綜合的融資服務。通過不斷的創新和行業自律,相信P2P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責任編輯:DF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