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基金報
進入7月,股市漲勢如虹,僅用6個工作日就直接攻破3400點大關,與此同時,兩市成交量出現明顯放量,連續數日破萬億,行情高歌猛進之下,股民開始加速入場,券商開戶量猛增,甚至有公司單日開戶量已達到歷史峰值。此外,券商兩融業務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多家委託量創下歷史新高。
跑步入場的股民雖然讓券商開戶量和兩融業務發展迅猛,但也帶來了「甜蜜的煩惱」。比如超長的排隊、系統的卡頓等,每一次等待都讓股民心焦。在此之下,多家券商開始內外夾攻,對外花式營銷搶客,對內部分公司早已在系統擴容上做足了準備。
券商開戶量猛增
有公司單日開戶量達歷史峰值
如火如荼的行情也徹底點燃了股民的投資熱情。7月6日,關鍵詞「股票」百度搜索指數日環比增8.31倍,「開戶」的微信指數日環比增幅339.90%。
在採訪中,多家券商表示,公司開戶量較往日確實有顯著增加,甚至有券商7月初以來,單日開戶量已達到歷史峰值。
「我司近期開戶人數增長顯著,當月日均開戶環比上月增幅高達95%」,東方證券相關人士表示。此外,華泰證券5月、6月開戶數均環比增長近3成。上周(7月6日-7月10日)日均開戶數環比增長超5成,該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7月以來,公司單日開戶數處於近三年來較高水平。
基於火爆的市場行情,興業證券近期開戶數增長數量約提升40%-50%。此外,自六月下旬,聯儲證券開戶量明顯增加,六月末一周開戶量增長50%,七月初一周實現翻倍。
「今年我司戰略重視客戶開發,投入大量資源著力進行客戶拓展,今年日常開戶數已較往年翻倍,近期市場火爆,單日開戶數較日常實現翻倍,屬於歷史峰值水平」,聯儲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招商證券相關人士也透露,相比從前,活躍用戶的數量明顯有了提升,開戶數上升也很明顯。為滿足用戶需求,營業部開戶的流程也大大縮短。目前開戶到第一步交易的間隔很短,啟用帳戶的時間加速了,「目前可以用跑步入場來形容新股民開戶的積極性,而這些人開戶後也迅速轉入資金,希望能快速搶到行情機會」,其表示。
不過,儘管開戶量猛增,但多數並未超過2015年牛市高點的開戶量。
東方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從本月開戶情況來看,公司日開戶人數是2018年日平均值的4倍左右,是2019年日平均值的2倍左右,但尚未超過2015年的高點。「近期的火爆市場對公司新增客戶數必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於公司近幾年在客戶拓展工作方面常抓不懈,新增客戶水平處於行業前列,長期來看,本周的新增客戶數在近3年處於中位數偏上的水平」,興業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兩融業務高速發展
多家委託量創出歷史新高
在開戶量迎來暴漲的同時,券商兩融業務也呈現高速發展態勢。
wind數據統計,截止到7月9日,兩融餘額 達13265.27億,兩融交易額為2156.61億。而在6月30日時,兩融餘額僅為11637.68億元,7個工作日內,兩融餘額增超1600億元。
興業證券相關人士表示,僅入7月以來的6個交易日,公司兩融餘額漲幅高達15%,超市場3個百分點。兩融市場份額更是創歷史新高,達1.77%。隨著交易量的增加,客戶委託數量也大幅上漲,並於7月6日,公司集中交易系統委託量創出歷史新高,普通委託筆數比歷史峰值增加近30%,兩融委託筆數比歷史峰值增加近50%。
此外,今年以來,聯儲證券兩融餘額整體呈上升趨勢,7月起兩融餘額持續增加,截至7月9日,兩融餘額較6月底增長超8%,實現歷史峰值。
兩融業務熱度與行情齊飛之下,多數券商額度雖緊張,但卻也夠用,特別是大型券商,額度仍較為充足。
7月3日,證金公司券商轉融通業務取消保證金提取比例限制,這有利於緩解券商開展兩融業務時資金和證券來源的壓力,擴大市場上兩融餘額的規模。安信證券非銀團隊指出,目前券商槓桿率處於2014年牛市前期水平,券商融資成本下行和政策放鬆給券商加槓桿提供空間,兩融需求仍有提升增長空間。
系統擴容、藉機營銷
券商雙管齊下搶客「忙」
跑步入場的股民雖然讓券商開戶量和兩融業務發展迅猛,但也帶來了「甜蜜的煩惱」。比如超長的排隊、系統的卡頓等,每一次等待都讓股民心焦。
上周,中信證券網上開戶出現了超長排隊情況,有網友截圖排到第474位,需要等待56分鐘。中信證券深圳某營業部人士透露, 「不僅線上排隊,這幾天現場櫃檯開戶也是排起了長龍,一些已經銷戶的老股民、或者嫌網絡開戶麻煩的新股民跑來開戶,很多人都會催著營業部加速開戶流程,直言不能耽誤炒股。」
此外,部分券商系統卡頓的傳聞也不時挑戰著股民繃緊的神經。
有意思的是,在市場高歌猛進、股民開戶排隊慢的反差之下,有券商開始動起了心思,藉機營銷的同時花式搶客。
據悉,深圳某老牌券商緊急打出多個海報高調宣傳稱,「開戶不排隊,交易不堵單,萬億成交量,我們扛得住!」,更有某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直接在朋友圈打出了一波廣告:「遇到(宕機)這種情況,不如換一個券商開戶試試。」 國盛證券則在開戶海報中稱,「人生最大的遺憾是什麼?不是滬指3300點,你還沒有開戶;而是每次萬億成交量時,你的炒股軟體已堵死!」
華東一大型券商內部人士直言,暴漲之下,開戶指標壓身的基層員工們是最開心的,各家也絕不會放過這次拓客的機會。「最近公司投顧挺忙的,一方面忙吸引潛在客戶開戶,一方面忙老客戶召回,最近特殊時期,我們也在增加開戶的視頻審核人員。」
不過,券商也不是光耍耍嘴皮,在外花式搶客的同時,對內,部分公司早已在系統擴容上做足了準備。圍繞部分老股民重回A股、要求開戶或者增設兩融等權限,不少券商也緊急提升了服務內容。
據平安證券介紹,針對長久未登陸股票帳戶的客戶,公司專門在微信製作了「快速找回資金帳戶和密碼」的攻略貼,解決客戶急難問題。而針對兩融帳戶,則聯合平安銀行支持7X24小時銀證轉帳服務,滿足客戶全天候資金需求。
東方證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當行情較好的時候,系統的各個方面都會感受到市場壓力,從用戶的開戶,到銀證轉帳,到行情和交易以及各類基金的購買。因此,公司一直在持續進行大量系統優化,例如將開戶進行了整體的系統擴容,相關部門和分支機構共同參與開戶的視頻見證工作,大幅提升開戶效率;對客戶的自選股進行優化,提升用戶選股和交易體驗,並且前期已對系統進行多輪的性能測試,根據測試結果提前做好擴容,以確保能夠支持更大的用戶流量等。
興業證券則不斷完善兩融業務管理體系,並上線券源管理平臺,實現融券預約、融券需求提交、智能匹配等,同時升級內控系統,搭建兩融多種風險監控模型,增加壓力測試頻次等,防範兩融業務可能出現的風險。
「宕機」傳聞攪動行業
券商提前部署迎戰萬億行情
中國基金報記者 張莉
上周行情突然啟動,連讀多日萬億成交量,不僅讓投資者反應不過來,券商方面也出現了不少「APP宕機」消息。而據記者採訪了解,市場上所謂「宕機」傳聞實際上存在一定誤讀,多數券商的交易系統實際能夠承受現有的交易規模。
券商人士解釋稱,經歷上一輪牛市後,各家券商在信息技術方面投入較大,針對系統的擴容工作此前已經提前布局完成,同時也做好了營業部應急機制,確保交易不受影響。「不過行情火爆造成系統堵單、查詢延時等問題後,投資者需求無法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這一點需要行業反思,後續仍需要提升券商信息技術系統的智能升級、優化服務。」
查詢延時≠交易中斷
券商APP宕機或存誤讀
過去一周,A股市場行情火爆,交易量頻頻刷出萬億成交數據,伴隨市場升溫,券商APP系統穩定性的問題也頻頻出現,不少投資者先後曝光自己使用的軟體出現查詢功能延時、開戶排隊堵單等情況,甚至被解讀成「券商APP系統宕機」,引來市場一陣熱議。
7月6日上午,招商證券出現了宕機傳聞,隨後公司回應稱:「公司關注到網上有兩位客戶反映,交易遇到問題,招商證券立即對系統進行了全面排查,未發現問題,宕機的說法與事實不符。」同時,也有社交媒體爆出消息稱長城證券疑似出現交易中斷,隨後長城證券回應稱,公司已經就早盤出現問題進行自查,並未監測到交易相關功能出現故障的情形。
據熟悉情況的人士透露,上述券商之所以會出現APP疑似宕機的情況,多數是查詢功能出現了延時;還有某大型券商一名客戶由於證券交易軟體很久未登陸使用,導致軟體部分功能沒有及時更新、頁面刷新不及時。隨後該券商聯繫到客戶,解決了頁面無法顯示的問題。
某頭部券商信息中心相關人士指出,宕機的定義是指券商APP中包含交易、理財、行情、查詢等所有功能都出現了系統中斷、集體死機的問題,尤其是系統穩定性不足造成投資者交易損失的情況。而從這次市場出現的情況來看,多數都是券商APP部分查詢等功能出現了一時延時,並非是行情或者交易等核心功能受到影響。
「上一輪牛市中,確實存在券商APP出現宕機的情況,但經過這幾年金融科技的投入後,大部分券商的交易系統和容量規模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當前還是行情啟動初級階段,萬億交易量的承載能力基本沒什麼問題。」
上述頭部券商信息中心人士舉例,如果將過去券商系統承載能力比喻為公路兩車道的話,萬億交易量的確會導致部分券商伺服器容量不足的問題;但近年券商雲擴容後,承載能力已經擴展成八車道,就目前的交易量而言,承載能力綽綽有餘。「當然不排除未來交易量快速猛增,八車道也無法承載;那麼後續券商也會根據市場變化而快速擴容,避免出現宕機的情況。」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發達、投資者情緒感染,也導致了宕機傳聞的快速發酵。
某中型券商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市場賺錢效應漸起,微博、微信等社交傳播影響力越來越大,投資者情緒也比較容易受到感染,「很多投資者看到宕機消息後,會抱著嘗試的心態進行查詢,導致部分頁面功能在同一時間擠佔了過度的需求,出現了功能延時的情況,這也製造了恐慌的情緒。」
上述營業部負責人建議,後續券商APP仍需提升技術,在單個客戶遇到類似查詢不足的時候,系統能第一時間反饋到公司總部技術平臺,隨後觸發客服應急響應,解決客戶的真實需求,快速解決投資者需求,這也對券商APP系統智能化響應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後投資者後續遇到疑似宕機的情況,建議第一時間尋找客服,或者轉移到券商小程序或者公司頁面,解決交易投資等需求,確保自身利益不受太大影響。」上述營業部人士指出。
多券商提前擴容應戰
營業部應急響應待優化
實際上,面對交易量突然暴增,券商系統如何應對,也是投資者關心的焦點。聯儲證券相關人士分析稱,由於近期市場濃厚的入場情緒,交易火爆,網絡瞬時交易量過大,應用伺服器或資料庫伺服器承不住系統壓力會導致登錄不上、短暫遲滯、堵單的情況,針對此種情況,聯儲證券網絡金融事業部聯合信息技術部從帳戶系統、行情系統、電話委託系統等方面進行全面部署,
「一方面通過監控平臺監控各節點容量,在交易數據監控上加大了防控力度,保障在交易壓力到達閾值之前及時處置;另一方面啟動多套後備交易終端系統,包括綜合版APP端、行情交易版APP,PC版等,保障用戶交易流暢性和穩定性。」聯儲證券相關人士表示。
北京一大型券商內部技術人士對記者稱,「如何應對突發流量高峰的高壓,是每個技術系統都會面臨的問題。從技術角度講,這次宕機問題並不難解決。只不過這次牛市來得太突然,誰都沒有準備,如果我們能像淘寶雙十一那樣預知到流量高峰即將到來,那麼就會提前做好準備避免系統宕機。我國程式設計師的綜合實力是全球一流的,金融業的程式設計師也是中國程式設計師行業中的佼佼者,所以你可以看到並沒有一家券商出現較長時間的宕機,這些問題基本很快就被修復了。」
興業證券相關人士表示,信息技術方面,公司提前部署,今年以來陸續完成交易信息系統架構優化,重要伺服器和線路帶寬資源擴容、核心交易網絡設備升級等工作,並在「五一」假期完成核心交易系統擴容工作。由於準備充分,本次行情高峰未對信息系統造成影響,各交易系統運行平穩。
東方證券相關人士也表示,為進一步確保交易平穩,避免發生極端情況下因軟體問題而導致客戶委託交易受影響的情況,東方證券啟動多終端、多通道備份機制,並同步做好營業部服務人員應急預案相關培訓工作,關鍵時刻高效輔導客戶做好應急切換,控制影響範圍。
圍繞宕機情況,深圳某券商營業部人士也指出,很多投資者在發現軟體部分功能出現問題之後,第一時間無法聯絡道客服,或者自然聯想到上一輪牛市的宕機情況,害怕影響自身交易和投資,進而在社交平臺上進行公開投訴。
「宕機說法出現後,很多客戶會懷疑證券公司的交易系統穩定性,進而離開平臺選擇別家,對業務有實質負面的影響。從這一信息反饋流程來看,我們也需要反思,為何公司客戶沒有第一時間接到客戶反饋、並迅速解決問題。」
拒絕跟風唱多
券商投研更重研究質量
中國基金報記者 李迪
上周,A股市場的暴漲點燃了全國股民的熱情,券商投研團隊也開始忙碌起來。多家券商紛紛召開策略會、發布股市研報。多位分析師表示,跟風唱多並非投研人士的主旋律,新的市場環境下,分析師們更加重視深耕行業、持續產出優質研究成果。
A股站上3300點
暴漲下券商忙唱多
上周,A股站上3300點,全日成交量也多次站上1.6萬億大關。即使周五股市出現回調,市場的入市情緒依然高漲。值得注意的是,行情快速上衝之際,券商投研分析師也忙到「跳腳」。不少券商紛紛在此期間頻頻召開策略會或者電話會議,更有研究所抓住視頻風口,上線各類市場分析欄目,為自家客戶提供快速、及時的投顧服務。
據不完全統計,最近兩周,券商圍繞市場策略報告每周就多達225份,而此前幾周,策略報告的數量每周不足150份,行情火爆帶動報告數量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
多家機構也在積極唱多市場,看好A股前景、預測市場點位的報告比比皆是。東北某券商研報預測最為樂觀,該機構分析師預計:「以2020年3月23日美元流動性危結束作為本輪全面牛市的起點,則年內將演繹本輪第一階段牛市,上證綜指點位空間為4130點,年內可上看3800點。」
中金公司在研報中稱,未來5-10年中國股市總市值有翻倍空間。中國資本市場或正迎來發展的大機遇,A股重新站上的1萬億元交易額有望成為新的均衡水平,預計2021年證券行業營收及利潤水平將接近此前2015年的巔峰時期。中金公司還提到,未來5-10年中國證券化率有望從當前60%左右提升至不同國際市場分布的中位數100%附近,意味著中國股市總市值相比當前有翻倍的空間。
對於具體的板塊投資機會,不同券商存在一定觀點分歧。中信建投策略首席分析師張玉龍認為,從三季度來看,周期股的業績改善相對於成長股存在階段性優勢,持續堅定推薦金融地產和周期板塊的原因。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首席策略分析師燕翔認為,「我們正進入一個新的大消費時代。當前我國已經走過了重工業時代,地產周期正在下行,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消費在經濟中佔比抬升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性方向。告別了名義增速的高增長高波動,經濟發展的趨勢性力量也將逐漸大於周期性力量。在這樣的發展規律下,後小康時代,可以重點關注集中度提升、科技創新、消費升級帶來的趨勢性方向投資機會。」
跟風唱多並非主旋律
新環境下投研更重研究成果
暴漲之下,股市受關注程度火速提升,券商投研團隊迎來了擴發影響力的關鍵機遇。對於暴漲行情下,券商普遍唱多的行為,也有分析師自嘲道:「在牛市裡面,喊的小聲不夠有膽識,喊的大聲又放不下節操;理性是阻止分析師邁向成功的最大弱點。」
不少分析師認為,牛市行情其實是分析師建立自身品牌知名度的關鍵時刻,但理性推票依然是主旋律,「專注錨定一個行業,持續跟蹤一個好票,服務好客戶創造更多收益,這樣的鏈條才是能夠形成正反饋的過程,只有這樣,才能幫助自己建立行業聲譽。毫無邏輯隨意唱多,反而會引來客戶反感、失去客戶信任。」
一分析師對記者表示,「最近,『周期天王』周金濤14年前的預言再次被朋友圈刷屏,周金濤準確預言中國將在2020年出現首次證券市場大繁榮。這就是專注投研的力量,即使多年之後,精華、有獨特見地的投研觀點依然能被世人牢記。牛市出股神,但這些股神往往會被之後的熊市淘汰,分析師也是這樣,盲目跟風唱多不是長久之計,沉心調研、提升分析能力才是長久之道。」
深圳某券商研究所機構銷售負責人指出,當前針對投研分析師考核標準也在發生變化,投研的核心能力是關鍵,「買方機構越來越務實,評判研究員價值最終還是根據其研究成果,是否推薦有價值的股票或者未被發現的公司價值,或者能否對某一個行業研究清楚。此外,研究員的服務能力也會比較看中,比如是否及時路演、和投資經理及時溝通,以及及時跟蹤到研究領域的行業動態等。」
儘管每逢暴漲分析師愛唱多,但部分資深投資者卻對分析師的選股能力表示懷疑,更有人戲稱分析師選票是「反向指標」。
對此,交銀國際董事總經理兼首席策略師洪灝分析稱,這類說法並不準確。「量化分析發現,賣方關注偏好越高的股票,收益越高,尤其在2015年6月泡沫破滅之後。因此,賣方分析師至少在短期內並非市場走勢的反向指標。」
在洪灝看來,賣方對於大白馬、大藍籌的覆蓋偏好在2015年中泡沫破滅之後隨著行業龍頭效應加強而上升。「賣方分析師似乎並不善於發現好股票,畢竟大白馬世人皆知;賣方分析師似乎更善於迴避不那麼好的股票。在當下這個上漲勢能衝勁十足的市場裡,這個多空策略可以有效的迴避逆市做空的風險。」
華東一大型券商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券商分析師的風格是比較穩健的。A股市場上前些年妖股、垃圾股、蹭熱點股時常出現暴漲,這部分股票不會被分析師覆蓋,因而有些風格較為投機的股民並不認可分析師研報。但是從長期表現來看,券商分析師推薦的大多數股票走勢還是很穩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