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我去過中國很多的名山,比如西藏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雲南的梅裡雪山、四川的亞丁雪山、青海的阿尼瑪卿雪山、陝西的華山、湖北的武當山、山東的泰山、湖南的衡山等等,但唯獨江西的廬山最是令我念念不忘。
廬山,相傳周代有匡氏兄弟上山修道,結廬為舍,故得名「廬山」。它地處於江西省九江市,濱臨鄱陽湖畔,雄峙長江南岸。如果把廬山比作「王者」,那麼它身側的鄱陽湖理所當然會被「封后」,而長江即可扮演「外戚」的角色。畢竟山水有靈,這二者也需要陪伴。身為「王者」的廬山,領地內共有90多座山峰,最高峰為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整個山體總面積約為302平方公裡,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形態。
廬山的山勢比較平緩,雖然不乏壯觀陡峭的山崖,但相比黃山、張家界等等以自然風光出名的景區而言,就略顯遜色了。當然了,我不是說廬山不美,我只是說廬山的看點並不全是自然風光。所以大家要有一個清晰的概念,那就是廬山5A的最後一個「A」應該是給在了歷史文化,它能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就是最好的佐證。
我們通過詩人、書畫家、文學家、哲學家們的心靈審視,來看這些眾多散發著特別濃鬱人文氛圍的歷史遺蹟,其中就有中國四大書院之首的白鹿洞書院,這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完備的書院,因此廬山也被稱之為「教育名山」。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發現廬山宗教文化極具獨特性,用一句順口溜來形容就是:「一山藏六教,走遍天下找不到」,因此宗教文化在廬山文化中的地位是極為重要的。
而廬山風光則以「奇、秀、險、雄」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的美譽,甚至還有著「神仙之廬」的傳說。水氣繚繞的萬頃江湖,使得廬山夏日清涼,雨水充沛,是高懸於長江中下遊「熱海中」的「涼島」,瀰漫的雲氣為廬山平添了許多迷人秀色和神秘色彩。優美的自然環境和良好的氣候,使廬山成為了世界著名的旅遊避暑勝地。
整個廬山景區分布分為四個大部分:牯嶺西線有如琴湖、花徑、錦繡谷、仙人洞、龍首崖、黃龍潭、電站大壩;牯嶺東線有美廬、 廬山會議會址、廬山博物館、毛澤東詩詞園、蘆林湖、 廬山植物園、含鄱口、五老峰、三疊泉;山下有白鹿書院、東林寺、西林寺、秀峰瀑布;牯嶺鎮有廬山戀電影院、牯嶺正街等等。
由於廬山山地自然環境的複雜性,提供了保存植物的古老類型和引種新的植物種類的有利的環境。因此,廬山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和珍稀動物資源。其中野生植物有2155種、獸類有33種、鳥類有171種、昆蟲有2000餘種,首次在廬山發現或以廬山(牯嶺)命名的主要植物有40種、昆蟲有33種。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10大名山、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5A級旅遊景區的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