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米亞問題一直困擾著俄羅斯。近日外媒據報導,在當地時間12月7日,烏克蘭再次向聯合國提出了關於「克裡米亞軍事化」問題的提案,這一提案的內容主要以「敦促俄羅斯立刻停止佔領烏克蘭領土克裡米亞」為主。
據統計,這已經烏克蘭連續第3年提交該提案。最終有63個國家選擇支持,62個國家棄權,另外還有俄羅斯等17個國家投下反對票,最終決議獲得了通過。雖然中國政府投出了反對票,力挺俄羅斯,但依然無法挽回敗局,愛莫能助。
克裡米亞問題源於2014年克裡米亞境內的一次全民公投。2014年3月16日,克裡米亞地區人民紛紛投票支持要與俄羅斯統一。同年3月1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籤署了接受克裡米亞共和國和塞瓦斯託波爾直轄市加入俄羅斯聯邦的協議,派出軍隊進行軍事佔領,並於同年3月21日由聯邦議會批准了該文件,克裡米亞地區正式加入了俄羅斯聯邦。
蘇聯解體後,克裡米亞便一直屬於烏克蘭領土。因此俄羅斯強行吞併克裡米亞地區的行為,烏克蘭當局當然無法容忍。西方國家由於向來有反俄傳統,因此極力支持烏克蘭當局,在國際輿論上營造俄羅斯流氓、侵略國等形象。當然俄羅斯方面自然也強調,這是克裡米亞人民做出的選擇,他國人士的指責是違背當地人民的意願的。
克裡米亞地區的人口一直以來都以俄羅斯人為主。蘇聯解體後,克裡米亞地區就經常掀起回歸俄羅斯的思潮,但都在烏克蘭中央政府的行政打壓下遏制了下去。據統計,克裡米亞發行的俄文報刊比烏克蘭文多20倍,可見克裡米亞對烏克蘭的歸屬感是極弱的。
面對克裡米亞強大的分離主義,烏克蘭政府也做出了妥協,承認《克裡米亞政府法》,使得克裡米亞地區成為獨立於烏克蘭的「小王國」。不過烏克蘭中央對克裡米亞問題從一開始就態度明確,就是即便克裡米亞地區是「獨立王國」,也決不允許克裡米亞脫離烏克蘭,也不能讓克裡米亞人實行雙重國籍的政策。但允許克裡米亞地區以「獨立王國」的方式存在本身就為2014年的公投埋下了伏筆。
扎哈羅娃在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通過的決議完全基於對事實的歪曲和對我們國家毫無根據的指控。需要指出的是,在聯合國大會上,他們並沒有就提案的內文進行任何討論!有人問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會因討論這種虛假的東西而感到羞恥,沒有什麼可討論的。」
不過聯合國大會通過的這項決議並不具法律約束力,對於向來對外態度強硬的普京必然不會同意這一對自己不利的要求。不過一決議的通過也為西方制裁俄羅斯提供了一個新的「合理」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