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天津市民王來華展示圖案各異的月餅模子。他從1996年開始收藏月餅模子,十幾年來共收藏了近千塊具有時代印記和文化底蘊的月餅模子。 新華社發
今年中秋月有點「小」但更迷人
據新華社天津9月20日電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趙之珩20日表示,受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影響,今年的中秋月比平時要「偏小」一些,但無礙公眾賞月。
趙之珩說,由於月亮繞地球的軌道是橢圓的,因此每繞一周都各有一次近地點和遠地點。本月月亮過近地點和遠地點的時間分別為9月8日12時和9月21日16時。而22日,月亮距離地球約為40萬公裡,比二者之間平均距離要遠一點。因此,在公眾眼中,今年中秋的月亮有點偏「小」。
天文專家表示,月亮偏「小」並不會影響到人們的賞月之情,相反由於看上去更嬌小玲瓏一些,月亮會更加迷人。
中秋巧逢秋分 感受兩個不同「中秋」
據新華社天津9月20日電 22日,迎來中秋節,由於今年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圓」,所以23日晚,公眾才能欣賞到最圓月,而23日,又恰逢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有關專家表示,中秋巧逢秋分,國人可感受兩個不同的「中秋」。
我國天文教育專家、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今年的中秋節在22日,而中秋最圓月卻出現在農曆八月十六,即23日,正應了那句「十五月亮十六圓」的俗語。巧合的是,今年的秋分節氣開始於23日。秋分,秋之半也,它剛好是秋天九十天的中點,即「中秋」。
在有關中秋節的來歷中,有一種說法認為,現在的中秋節就是由傳統的「祭月節」演化而來的。最初的「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的,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調至到每年的八月十五,這就有了中秋節。今年中秋的最圓月是在秋分這天,再加上中秋是從「祭月節」演化而來,這就使得今年的中秋和秋分顯得有些許特別。
中秋後可觀錢塘江最大潮湧
據新華社天津9月20日電 9月25日,錢塘江將現8年來最大潮湧,有興趣的公眾不妨一觀。
浙江海寧市水文站站長何富國介紹說,如果沒有特殊的風力和降水因素影響,今年農曆八月十八的錢塘江大潮將成為近8年來的最大潮水。
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說,相傳農曆的八月十八為潮神的誕辰日,在這一天,人們以觀潮為樂事。在颯颯的秋風裡,驚濤飛湧,潮聲震動,蔚為大觀。
看潮最好的地方當屬錢塘江,「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王來華形象地介紹說,大潮來時,由遠及近,初時但見遠處天邊一條素練緩緩而來,伴著隆隆的聲響,隨即素練漸近,霎時間變成了高聳的水牆,像沸騰的銀龍、咆哮的群獅直撲海塘,大有雷霆萬鈞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