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地球的夜晚太亮 這其實很危險

2020-12-13 中國日報英語點津

一直以來我們都很關注大氣汙染、廢棄物汙染,但是卻忽略了一種同樣很危險的汙染——光汙染。科學家指出,世界各地的夜晚都變得越來越亮,如果再持續下去,我們將很快看不到美麗的星空。

The world’s nights are getting alarmingly brighter – bad news for all sorts of creatures, humans included – as light pollution encroaches on darkness almost everywhere.地球的夜晚變得越來越亮,這種明亮讓人不安——事實上,這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都是壞消息——因為光汙染正在一點一點地蠶食掉各個角落的黑暗。

什麼是光汙染?

光汙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等汙染之後的一種新的環境汙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汙染、人工白晝汙染和彩光汙染。

Satellite observations made by researchers during five consecutive Octobers show Earth’s artificially lit outdoor area grew by 2% a year from 2012 to 2016. So did nighttime brightness.研究人員連續五年在十月份觀測到的衛星數據顯示,2012年到2016年間,地球上有人工照明的室外面積每年增加2%,夜間亮度也隨之增加。

Light pollution was even worse than that, according to the German-led team, because the sensor used cannot detect some of the LED lighting that is becoming more widespread, specifically blue light.由德國科學家帶領的這一研究團隊指出,光汙染實際上比數據顯示的更糟,因為衛星無法探測到一些LED照明燈,尤其是藍光,發出的光線。如今人們對LED照明的應用日益普遍。

The observations indicate stable levels of night light in the US, the Netherlands, Spain and Italy. But light pollution is almost certainly on the rise in those countries given this elusive blue light, according to Christopher Kyba of the GFZ German research centre for geosciences and the lead author of the study published in Science Advances.觀測結果顯示,美國、荷蘭、西班牙和義大利的夜間亮度保持穩定。但是,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德國地學研究中心的克裡斯多夫凱巴稱,考慮到觀測不到的藍光,基本上可以肯定這些國家的光汙染有所增加。這項研究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Also on the rise is the spread of light into the hinterlands and overall increased use. The findings shatter the long-held notion that more energy-efficient lighting would decrease usage on the global – or at least a national – scale.與此同時,偏僻落後地區的夜間亮度也在上升,夜間照明使用量總體增加。這一研究發現粉碎了長期以來人們持有的一個觀點,就是引進更節能的照明系統會減少全球——至少是全國範圍內的——照明使用量。

「Honestly, I had thought and assumed and hoped that with LEDs we were turning the corner. There’s also a lot more awareness of light pollution,」 Kyba told reporters by phone from Potsdam. 「It is quite disappointing.」「說實話,我原來的設想和希望是,有了LED照明系統,事情會有所轉機。人們對光汙染的意識會大大增強,」凱巴通過電話告訴德國波茨坦的記者說,「結果挺讓人失望的。」

The biological impact from surging artificial light is also significan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研究人員表示,人工照明激增也給生物造成了重大影響。

People’s sleep can be marred, which in turn can affect their health. The migration and reproduction of birds, fish, amphibians, insects and bats can be disrupted. Plants can have abnormally extended growing periods. And forget about seeing stars or the Milky Way if the trend continues.人們的睡眠質量會受到損害,從而影響到身體健康。鳥類、魚類、兩棲動物、昆蟲、蝙蝠的遷徙和繁衍也會被打亂。植物的生長期會異常地延長。如果光汙染持續惡化,你再也別想看到星空或銀河了。

具體而言,光汙染對人的身體會造成哪些危害呢?

1. 光汙染會嚴重損害人們的眼睛,導致各種眼疾。螢光燈的頻繁閃爍會迫使瞳孔頻繁縮放,造成眼部疲勞。如果長時間受強光刺激,會導致視網膜水腫、模糊,嚴重的會破壞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甚至使視力受到影響。光照越強,時間越長,對眼睛的刺激就越大。衛生專家認為,視覺環境是形成近視的主要原因,而不是用眼習慣。

2. 光汙染可誘發癌症。2008年一項針對以色列的調查研究發現,光汙染越嚴重的地方,婦女罹患乳腺癌的機率大大增加。原因可能是非自然光抑制了人體的免疫系統,影響激素的產生,內分泌平衡遭破壞而導致癌變。

3. 光汙染會讓人產生不利情緒。光汙染可能會引起頭痛、疲勞、性能力下降,增加壓力和焦慮。

About the only places with dramatic declines in night light were in areas of conflict such as Syria and Yemen, the researchers found. Australia also reported a noticeable drop, but that was because wildfires were raging early in the study. Researchers were unable to filter out the bright burning light.研究人員發現,夜間亮度下降的唯一地區是敘利亞和葉門這樣的戰亂國家。根據觀測報告,澳大利亞也出現了夜間亮度的明顯下降,但那是因為研究早期澳大利亞發生了大火災,研究人員無法將野火的亮度過濾掉。

Asia,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for the most part, saw a surge in artificial night lighting.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夜間人工照明水平都在迅速上升。

More and more places are installing outdoor lighting, given its low cost and the overall growth in communities』 wealth, the scientists noted. Urban sprawl is also moving towns farther out. The outskirts of major cities in developing nations were brightening quite rapidly, Kyba said.科學家指出,因為照明成本低,加上社會財富總體水平提高,越來越多的地區安裝了室外照明系統。城市擴張也讓村鎮不停向外延伸。凱巴說,發展中國家大城市郊區的夜間亮度正在迅速上升。

Other especially bright hot spots included sprawling greenhouses in the Netherlands and areas of intensive agriculture.其他特別亮的區域包括荷蘭四處蔓延的溫室和開展集約化農業生產的土地。

One of the co-authors, Franz Holker of the Leibniz 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land fisheries in Berlin, said things were at the critical point.該研究的作者之一、柏林萊布尼茲淡水生態學和內陸漁業研究所的弗蘭茨霍爾克表示,事態發展已經到了危急關頭。

「Many people are using light at night without really thinking about the cost,」 Holker said. Not just the economic cost, 「but also the cost that you have to pay from 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erspective」.霍爾克說:「很多人在晚上隨便開燈,從未認真考慮過代價。」不只是經濟代價,「還有生態、環境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Kyba and his colleagues recommend avoiding glaring lamps whenever possible – choosing amber over so-called white LEDs – and using more efficient ways to illuminate places such as parking lots or city streets.凱巴和他的同事建議儘量避免耀眼的檯燈,選擇琥珀燈而不是所謂的LED白光燈,用更高效的方式來給停車場或城市街道等地方照明。

For example, dim, closely spaced lights tend to provide better visibility than bright lights that are more spread out.比如,昏暗而集中的光線比明亮而分散的光線能提供更好的可見度。

為了自己的健康,為了地球上的生物,為了燦爛的星空,請少開幾盞燈,拒絕光汙染。

英文來源:衛報翻譯&編輯:丹妮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地球的夜晚太亮 這其實很危險
    地球的夜晚變得越來越亮,這種明亮讓人不安——事實上,這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各種生物都是壞消息——因為光汙染正在一點一點地蠶食掉各個角落的黑暗。什麼是光汙染?光汙染是繼廢氣、廢水、廢渣和噪聲等汙染之後的一種新的環境汙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汙染、人工白晝汙染和彩光汙染。
  • 地球太危險?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殖民其他星球,未來人還算人類嗎?
    生命和人類能在地球誕生是一個奇蹟,這顆藍色的星球是生命的搖籃,同時生命也賦予了地球美麗的顏色——綠色和藍色。然而,地球對生命來說也是危險的存在,這個脆弱星球上的生命已經經歷了六次物種大滅絕。小行星撞擊、超新星爆發、氣候改變、傳染病的傳播、核戰爭都可能給人類帶來災難性的後果,所以人類的文明要想一直延續下去,我們就必須飛出地球,把人類的文明火種播撒到宇宙的各個角落。那麼,你有沒有想過離開地球的生活?其實,科學家早已針對搬到太空去這件事進行了許多計劃和探討,學者們描繪出的太空生活可說是充滿驚奇。
  • 《地球最後的夜晚》與消失的感受力
    它們和小鳥一樣總在我胸口跳傘看過《地球最後的夜晚》的朋友一定對電影裡這幾句咒語不陌生,要說詩表達了什麼?我想一定是這樣的:一個夜晚,畢贛導演坐在家裡吃凱裡酸湯雞火鍋,邊吃邊喝酒,透過窗外看到天上的星星,一口咬到雞頭,順著食道滑到胃裡,雞也是鳥類啊,所以感覺小鳥在胸口跳傘,結果酒勁上來了,就感覺到整個房間都在旋轉。當然這只是玩笑話,《地球最後的夜晚》上映以來引起很大的爭議,其跨年的營銷手段引起了大多數觀眾的不滿。
  • 人類夜晚睡覺的時候,為什麼會進入夢鄉?科學家說出其中緣由!
    古人們對於夢境的解釋,更傾向於鬼神論,在科學的角度上來說,世界上並沒有鬼神論這一說那麼該如何解釋夢境?夢境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在夜晚的時候人類會做夢呢?人類作為一個複雜的高智慧生物,大腦是區分和其他生物之間的差別,人類之所以能成為地球霸主,是因為擁有了高智慧生命和一個發達大腦利用大腦可以創造高科技儀器。
  • 抖音爆款《地球最後的夜晚》從「奇蹟」變「爛片」該怪誰?
    一部坎城獲獎電影,按理來說質量應該是有保證的,居然在上映後不到三天就被全國人民斥為大爛片,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地球最後的夜晚》是不是一部爛片姑且不論,但它肯定不是之前宣發方包裝出來的浪漫愛情片。,華策對於這部片子,可能本來並沒有什麼盈利上的期待,在年報上只用「為公司獲得國際知名度」來帶過《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片子。
  • 科學家要給「超級地球」稱重:太有難度了
    美國宇航局的克卜勒任務發現了一顆火星大小的系外行星,質量大約為地球的十分之一,科學家將其命名為Kepler-138b。Kepler-138b的發現具有重大意義,它是第一顆太陽系外被發現質量和體積小於地球的行星,美國宇航局對Kepler-138b進行了深入觀測,確定這顆系外行星的質量,同時計算出它的密度和推測可能的表面情況。
  • 科學家連夜上報!地球其實是活的,徹底顛覆人類正常認知!
    我們常說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其實這是一種比喻的意義。為什麼說地球是一顆生命星球呢?因為地球是一顆能夠具備孕育生命的星球。如果地球上沒有人類,沒有萬物的話,地球和金星火星並沒有什麼區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將地球看作生命星球,而沒有將火星,土星,木星看作生命星球的原因。
  • 《地球最後的夜晚》講的又不是故事,你當故事片來看首先就錯了!
    很多觀眾在看了《地球最後的夜晚》之後,也表示自己沒有看懂,甚至有網友吐槽畢贛是新時代偉大電影流派的開創和先驅者,因為這部電影開創了一種新的流派,叫完全看不懂要麼離場要麼睡覺流派……一直在用心看,企圖去理解內容,但是,太昏暗,太沉悶,太緩慢,看的太壓抑!
  • 這條物理定律能毀滅地球,科學家們後悔了
    自然界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規律,而科學家們就是要從中找出這些規律,並對它進行總結整理,成為可以人類發展做貢獻的定理。目前,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許多科學定律,它也為人類在地球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但是這條物理定律的發現與應用,卻讓人類充滿恐懼,並感到一絲絲絕望。
  • 「地球最後的夜晚」,是支離破碎的故事,也是如夢般的電影!
    留著長捲髮、穿著墨綠色的修身連衣裙、塗著優雅美豔的紅唇,湯唯和黃覺仰拍的親吻畫面,也讓粉絲認為這是一部浪漫深情的愛情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光是預售票房就突破了一億,可以說是2018年最成功的一次電影營銷
  • 科學家發現「第2地球」?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科學家卻有些擔憂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環境和地球非常相似,科學家卻有些擔憂在宇宙太空中有很多的星球,但是這些星球和人類所生存的地球相比都是有著很大差距的。人類能生存在地球上看似是一種偶然,可其實蘊含著必然。不過人類真的除了可以生存在地球上,就不能夠去往太空中的其他星球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多人都是不相信的。
  • 電閃雷嗚的夜晚,這座遺落古城傳來嬰兒啼哭聲,科學家發現這裡暗藏...
    趣味探索訊 在位於新疆的一個地方,存在著一座古老的空城,據考古的相關信息得知,這座古城有著二千多年的悠久歷史,是地球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古城遺蹟之一,同時也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重要古鎮。這裡曾經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一度是古代一個不可多得的富繞之地。
  • 影評:《地球最後的夜晚》
    只要念起這段咒語,愛人的房子就會旋轉起來。但羅紘武還沒來得及念咒語,破天荒的滿座電影院將近三分之一的看客就提前退場了。《地球最後的夜晚》在電影節上,得到了無數的褒獎和讚美。心心念念終於在國內上映後,卻夾雜著爭議、詆毀,甚至無端的虛假票房指責。
  • 為什麼看不懂《地球最後的夜晚》,因為你沒有綠皮書
    其實你如果發自內心的喜歡過《路邊野餐》這部電影,才能親身領會畢贛在《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用意,畢贛的電影其本質不在於講故事,而是表達一種夢幻的意境,而這種意境需要細嚼慢咽才能體會畢贛要表達的內容。《路邊野餐》是畢升對18年前記憶的回溯,《地球最後的夜晚》是羅宏武對12年前情人的追憶。畢贛電影最大的特色是不會告訴你故事的結果,只會撒下線索讓你自己去解開謎題,這才是《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迷人之處。
  • 地球危險了?太平洋突現神秘「小島」,專家:地圖上並沒有!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這件事情,地球危險了?太平洋突現神秘「小島」,專家:地圖上並沒有!眾所周知,人類目前所生活的地球是由七塊大陸所組成的,其實在科學家對地球不斷的深入探索當中,科學家們認為其實地球上不僅僅只有七塊大陸,從而發現了第八塊大陸,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 為何科學家還急著尋找第二地球?
    但是科學家相信,地球會毀滅的可能很小,即使在未來的某一天,地球難逃毀滅的厄運,我們也能夠找到另一個可以代替地球,能讓我們繼續生存下去的星球。    目前,火星是科學家眼中最適合改造為「地球二號」的星球。火星在許多方面與地球有著共同之處。首先,火星能夠進行自轉,而且火星的自轉速度與地球自轉速度相近。
  • 盾牌座UY可以裝下2億億個地球,但在這種天體面前卻太渺小了
    喜歡天文的朋友可能大都知道大犬座VY和盾牌座UY,這是兩個恆星巨無霸,但是如果認為他們兩個就是最大的星球,那肯定是不對的。我們生活在地球上,覺得地球非常大,坐飛機飛到地球的另一面都需要十個小時,然而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的個頭是地球的330倍,而太陽系中的「老大」太陽是地球的33萬倍,想想那該是什麼樣的規模?
  • 月球未來會離開地球?地球會受到哪些影響?科學家解釋難以想像
    如果拿人類的生命和地球的生命相比較的話,人類幾乎是微不足道的,地球存在於宇宙中至少已經超過了46億年了。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棵生命如此頑強的星球,月球的幫助是最重要的。月球繞著地球公轉的同時,其特殊引力吸引著地球上的水,同其共同運動,形成了潮汐。
  • 地球上的第一個生命,或同時擁有DNA和RNA,科學家的發現引起轟動
    當我們在夜晚抬頭仰望星空的時候,一個問題總會困惑不已,宇宙如此浩瀚,為何至今除了地球之外,再也沒有找到其它的生命呢?地球上第一個生命又是如何出現的呢?是什麼構成了它?這個問題,在最近得到了解答。地球第一個生命由什麼構成?
  • 宇宙中哪個星體最亮?天狼星比太陽亮得多,這星體可比千餘銀河系
    我們所能看到的最亮的恆星是太陽了,不過太陽並非發光最強的恆星,其實在夜晚我們所能看到的絕大部分恆星實際光度都比太陽更強,比如夜空中最亮的恆星天狼星,其光度是太陽的23倍,只是由於距離比太陽遠得多(距離太陽系8.6光年),所以看上去才只是一點星光了,如果把它放到和太陽一樣的距離上,那麼看上去它的亮度會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