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當你拿起一本書閱讀之前,你是直接翻到第一章開始看正文的嗎?當然不是,你會先瀏覽一下這本書的封面和梗概,或者封底的點評,了解一下這本書的類型、作者、主題和其他讀者的評價。如果這些內容引起了你對這本書的興趣,你才會翻開書開始閱讀。
英文閱讀更是如此,尤其是在課堂閱讀時,如果孩子對一本書或文章不感興趣,對書或文章的主題完全沒有概念,那麼他們閱讀和學習的效率將會大打折扣。
因此,為激勵孩子的閱讀興趣,加深他們對文本的理解,閱讀前的導入活動就顯得非常重要。教師或家長可以通過導入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激活背景知識,預習書中的困難概念和新詞,或者講解閱讀策略如因果關係、比較對比等來幫助孩子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文本。
為什麼要做讀前導入?
1 建立背景知識
背景知識對孩子理解圖書或文本內容非常重要,尤其是非虛構類圖書,例如一本關於病毒的非虛構圖書,如果沒有任何背景知識的支持,孩子閱讀起來就會很困難。因此,在閱讀一本書之前,教師或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或激活與圖書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對於孩子不熟悉和不了解的主題更是如此。
2 學習新詞
想要完全理解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孩子至少需要認識書中90%-95%的單詞。因此在閱讀之前,教師或家長可以通過讀前導入,幫孩子認識和學習書中新詞和困難概念的意義,提升相關詞彙儲備,以便更好地理解書或文本中的內容。
3 建議閱讀策略
閱讀策略能夠幫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文本。教師或家長可以在讀前導入的過程中,根據文本內容,教會孩子如何使用某種閱讀策略來進行閱讀。例如一本關於狗和貓的圖書,教師或家長可以在導入時講解什麼是比較和對比策略,並舉出幾個例子讓孩子練習比較和對比策略的應用,例如牛奶和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雨和雪有什麼區別等。這樣的講解和練習能夠幫助孩子在閱讀時更好地使用比較和對比的閱讀策略來分析和理解圖書內容。
讀前導入活動設計
既然讀前導入活動如此重要,那麼教師或家長應該如何進行導入,幫孩子了解即將閱讀的這本書呢?讀前導入活動設計應當與書或文本的主題、主要概念、關鍵詞彙或閱讀理解技巧相結合,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入手,設計讀前導入活動。
1 激發閱讀興趣
讀前導入最重要的就是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當孩子對圖書的主題或內容產生興趣,他們會更願意主動閱讀、思考、討論和分享,閱讀效果也會更好。因此任何能讓孩子感興趣的活動都可以用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例如,在閱讀一本青蛙主題的圖書之前,教師或家長可以用一隻青蛙玩偶來激發孩子的興趣,或者帶孩子去抓一隻真正的青蛙進行觀察;在閱讀一本樹葉為主題的圖書前,教師或家長可以帶孩子做一個樹葉填色遊戲,或者去院子裡收集那些自己喜歡的樹葉。
2 激活先驗知識
先驗知識對於孩子閱讀理解文本非常重要,教師或家長可以使用一些與圖書主題相關的電影、音頻或圖片等幫孩子建立和激活主題相關的先驗知識。例如,在閱讀一本叢林為背景或主題的圖書之前,教師或家長可以先帶孩子看一部與叢林相關的電影或動畫,或者與孩子討論那些他們已經知道的關於叢林的知識,以便他們在閱讀時有意識地使用這些知識來幫助他們理解文本。
3 與生活相聯繫
將圖書主題或內容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經歷聯繫起來,有助於孩子理解將要閱讀的內容。例如,在閱讀一個關於比賽輸贏的故事前,教師或家長可以與孩子談談他們以往贏得或輸掉的比賽,或者那些讓他們記憶深刻的比賽,這些真實的生活經歷,能讓孩子更容易體會和理解故事中的描述。
4 預習詞彙和概念
學習新詞彙和新概念以便為孩子接下來的閱讀做準備,也是讀前導入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教師或家長可以通過趣味導入活動來解釋圖書中的新詞或孩子理解困難的概念。例如,在閱讀一本關於恐龍的圖書前,教師或家長可以將書中一些關於恐龍的名詞搭配圖片向孩子單獨展示,朗讀這些詞彙並讓孩子用這些詞彙造句,幫助孩子認識和記憶這些詞彙;在閱讀一本關於生死概念的圖書前,年幼的孩子可能難以理解,教師或家長可以通過相關主題的電影或舉例來向孩子說明這些概念。
5 設定閱讀目的
明確的閱讀目的能讓孩子在閱讀時將注意力專注在文本中的重要內容上。教師或家長可以在閱讀前給孩子設定一個閱讀目的,例如提出一些孩子感興趣的問題,"月亮為什麼有圓有缺?","為什麼會有四季變化?"等,引導孩子在文本中尋找答案。
6 預測
做預測是既能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又能引導孩子思考,鍛鍊孩子思維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師或家長可以使用 Picture Walk 等活動形式,引導孩子對圖書的主題、背景、情節等進行預測,既能讓孩子對圖書內容建立整體把握,又能有效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7 閱讀策略教學
讀前導入的閱讀策略教學可以與其他活動設計結合在一起進行。例如,閱讀一本人物傳記類圖書前,教師或家長可以用列出這個人物生平中一些有趣或重要的事件,引導孩子以時間順序進行排序,既能讓孩子了解時間線的概念,也能通過這些事件,激發孩子對這個人物的興趣。
文章來源丨閱途藍思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