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嬰幼兒的視力發展階段:
0-1月的新生兒由於視覺的聚焦能力還在發育中,視力極差,只有光感。新生兒的感光方式和胎兒期的感光方式相似,只是能夠非常準確地感覺到光線的明暗。
所以,出生一個月的寶寶視力相當於近視,只能把視力集中在8-15釐米的物體上,等到寶寶滿月的時候就能夠看到15-30釐米的物品,並且眼神從沒有焦點到可以開始聚焦注視物體。
2個月左右的時候,寶寶的視力差不多可以到0.01,視覺集中的現象越來越明顯,能協調地注視物體,能區分顏色,但不能分辨深淺。
3個月的時候,寶寶視力大概在0.01-0.02之間,視野已經達到180°,終於能看見自己的小手了。
4-6個月的時候,寶寶到了彩色視覺期,開始對色彩有了感知,對顏色有偏愛,喜歡看明亮鮮豔的顏色,不喜歡看暗淡的顏色,並開始建立初步的立體感。
7-12個月的時候,寶寶認知能力開啟,從躺著發展到坐著,視力範圍從左右發展到上下,並能改變體位以協調視覺,能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
1-3歲的時候,寶寶視力更加敏銳,家長要更多地給寶寶創造認知環境。
怎樣促進寶寶的視力發育
1、多讓寶寶看成人臉
在《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研究者發現只有1周大的嬰兒對人臉更感興趣,因為看到人臉的時候,孩子大腦的氧氣數迅速上升,變得更加活躍。
所以在3個月前可以多和孩子做互動,讓寶寶多看父母的臉。
2、多看不同的顏色
剛出生的寶寶只能區分黑白兩種顏色,可以在月子裡多看黑白卡片,等到寶寶2個月的時候,可以多給寶寶看顏色鮮豔的卡片,比如紅,黃,藍等顏色。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好卡片的色彩過渡。在寶寶的黑白視覺期,媽媽們可以使用黑白對比明顯的卡片,等寶寶進入了彩色視覺就可以換色彩豐富的卡片,以此來契合好寶寶的視力發展需求。
3、親子間的遊戲互動
在寶寶的視力發展過程中,對移動物體的捕捉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所以,家長平時可以和寶寶做一些簡單的躲貓貓小遊戲,這項遊戲可以鍛鍊寶寶的視覺空間感,加深寶寶大腦的記憶力,還通過物體的躲藏來激發孩子視力的追蹤能力發展。並且,這樣的互動也能夠提高孩子的視力專注力以及眼球的靈活性。
4、幫助寶寶練習大運動
大運動可以不斷促進寶寶視覺的發育,比如從躺到趴,從趴到坐,從坐到爬,孩子的視力範圍在不斷延長,而爬行可以讓孩子更好的感知視覺的深度,比如高低。
5、注意日常光線的明亮調節
在給寶寶訓練的時候一定要保證光線充足。而且平常也要多拉開窗簾,讓寶寶的眼睛多見光,不要經常處於昏暗的環境下。如果沒有足夠的光線刺激眼底,將視網膜上的視錐細胞給激活到最佳狀態,將影響寶寶的視力,最終有可能導致弱。
同時,由於寶寶的視力發展階段是比較敏感脆弱的,周圍環境的光線太過強烈刺眼的話,容易損害到寶寶的視力。因此,日常生活中,燈光的光線要柔和一些,並且亮度和色溫都要調節好,最好選擇與自然光接近的燈光,能夠更好地保護寶寶視力發展。
因此,在月子裡的時候,千萬不要因為怕光線太強而一直拉著窗簾,以免錯過新生兒視力形成的最佳期,也千萬不要用閃光燈,新生兒的視網膜尤其是黃斑區非常敏感,很容易因為強光照射而受到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