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機電企業緊抓大灣區發展新機遇

2020-12-20 新華社新媒體

4月18日,和田英明(左二)在第125屆廣交會上同國際採購商洽談。新華社記者徐弘毅攝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徐弘毅)一年來兩次廣州,已經成為日本鶴見製作所香港子公司董事和田英明的固定商務行程。每年4月和10月,他都要帶上公司的最新水泵產品參加一年兩度的中國最大規模貿易展會——廣交會。

第125屆廣交會期間,和田英明一直站在鶴見製作所的展位上,忙著與前來諮詢水泵的採購商交談,他們公司已經連續5年在廣交會的進口展參展。

「中國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在工程建設、汙水處理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和田英明說。

鶴見製作所是一家有著90多年經營歷史的日本水泵製造商,以潛水泵為核心產品,廣泛應用於建設、土木、礦山、生活排水、汙水處理等領域。20世紀60年代,鶴見製作所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在4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運營網點。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們密切關注的目標市場。這個由政府大力推動的發展規劃,為我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諸多機會。」和田英明說。作為鶴見製作所香港子公司的負責人,和田英明已經在香港工作了3年。他說,在大灣區的一些重要項目中,已經能見到鶴見水泵運轉的身影。

2018年10月,橫跨伶仃洋海域,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鶴見水泵參與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基礎設施工程、旅檢大樓等多個建設項目,共有30臺KRS和KTZ系列的鶴見牌潛水泵投入到建設中。

「我們已經參與了許多大灣區項目,為工程建設提供保障服務和新的技術,並且仍在緊跟這一市場。」和田英明說。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只是鶴見製作所在中國拓展事業的最新舉措之一。早在2002年,鶴見製作所就選址上海投資建設了該公司首個位於中國內地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各種類型的潛水泵和泵電機。

銷售業績印證了和田英明對中國市場潛力的判斷。上海鶴見泵業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鶴見水泵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業績比2017年增長了61.8%。「主要是配合中國的美麗新農村建設項目,特別是在農村汙水一體化處理設備中,運用了鶴見日本京都工廠生產的小型潛汙泵PU系列產品。」上海鶴見泵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石偉說,「另外,我們也積極參與城鎮的汙水提標改造工程,2018年珠海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程中就採用了日本鶴見的B系列產品。」

「今後鶴見會積極配合中國的環境整治政策,在河川治理、農村汙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滿足國內的需求。」石偉說。

從第101屆設立進口展開始,廣交會已成為境外企業「賣全球買全球」的國際公共平臺,迄今已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家次企業參展。和田英明說,他參加廣交會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公司發展來自非洲、中東地區的國際客戶,「如今,廣交會已經是我們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

相關焦點

  • 大灣區建設是日本企業的巨大機遇
    原標題:大灣區建設是日本企業的巨大機遇   粵港澳三地政府9日聯合在東京舉辦粵港澳大灣區推介會,此次推介會是今年公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三地政府首次聯合在海外舉辦推廣活動。粵港澳三地和日本政商界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推介會。
  • 大灣區建設是日本企業的巨大機遇-光明日報-光明網
    推介會旨在鼓勵日本企業把握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獨特商機。當天共舉行三場論壇,分別就分析粵港澳大灣區機遇、科技創新及智慧健康展開討論。中國駐日大使程永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法務司司長陳海帆及日本經濟產業省副大臣關芳弘、日本貿易整形機構理事長佐佐木伸彥出席相關活動。
  • 大灣區縣域機遇!桂城: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坐標
    粵港澳大灣區、廣佛超級城市群核心區、三龍灣高端創新集聚區先行區、全球創客新都市示範區,多個重大發展機遇相互疊加,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契機。
  • 新起點,新機遇——港澳臺同胞盼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深圳12月1日電(記者王豐)在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持續深化。不少港澳臺同胞表示,希望能更好融入大灣區發展,尋得人生發展新機遇。今年10月,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舉行,會議提出要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推動三地經濟運行的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加快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升市場一體化水平。「我們看好大灣區未來的發展,也希望未來大灣區能夠作為一個整體,擁有統一的政策和聯網信息。」麥騫譽說。
  • 把握科創機遇 助力高校新發展
    摘 要:當前,科技創新(簡稱科創)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時期,取得了一系列豐碩成果。個人、高校、企業以及社會都處在科技創新的浪潮之中。作為科技創新主陣地的高校更應抓住這一難得機遇,好好把握,促進自身更好的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科技大學為例,闡述高校在科創浪潮中把握創新機遇的必要性和現實性。
  • 在東京舉行的這場大灣區推介會,為何吸引了這麼多日本企業?
    現場一名日本企業代表在聽完推介會之後有感而發:舊金山灣區以科技創新見長,紐約灣區以金融灣區著稱,東京灣區以製造業出名,而粵港澳大灣區的綜合性最強。他認為,日本的企業都應該認真考慮自己的未來發展如何與粵港澳大灣區相結合。
  • 「廣州北肺」花都緊抓機遇 實現生態旅遊跨步發展
    近年來,依託良好的旅遊資源基礎和區位交通優勢,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花都全力推動旅遊業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目的地,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2019年1~6月,花都旅遊業總收入約為39.14億元,同比增長10.2%。大事件2018年8月:花都召開旅遊業發展座談會,提出「要努力把旅遊業培育成花都區戰略支柱產業」。
  • 緊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 南江縣黑池村整村發展楊梅3200畝
    緊抓東西部扶貧協作機遇 南江縣黑池村整村發展楊梅3200畝 【時間:2019-05-29 18:00:24】【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賈洪博】 楊梅產業園  四川新聞網巴中5月29日訊(記者 張圓圓)「五月楊梅已滿林,初疑一顆值千金
  • 緊抓機遇 打造溫泉康養旅居目的地
    在大會上,蔡旭東介紹,溫泉以日本箱根久負盛名,是日本的溫泉之鄉、療養勝地,與東京相隔70公裡,終年遊客絡繹不絕。而佛岡位於廣東境內最大的溫泉資源集聚帶上,與廣州相距70公裡,溫泉旅遊是佛岡旅遊的「金字招牌」,尤其以湯塘鎮高溫珍稀高品質的「氡」溫泉最負盛名,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出水溫度高達80多攝氏度,可與箱根溫泉相媲美,是青春之泉、幸福之泉。
  • 中聯重科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 緊抓新機遇實現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新推出系列化高端拖拉機、水稻有序拋秧機,繼續以技術引領市場。此外,中聯重科農業機械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除在產品創新取得突破外,公司正在推進農業生產經驗數據管理項目,為企業向高端農業裝備製造加農業服務商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 加碼大灣區 中信銀行已為近百家企業開立FT帳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由中信銀行廣州分行主辦的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支持研討會暨FT業務發布會近日在廣州舉辦。會上,中信銀行廣州分行與多家客戶籤署了FT業務戰略合作協議。中信銀行廣州分行是廣東(不含深圳)兩家可以開辦FT帳戶業務的銀行之一,自今年5月28日獲批以來,已為近100家大型企業在自貿區註冊的子公司,以及部分境外企業開立FT帳戶,實現了FT項下存款、貸款、匯劃、兌換業務的全覆蓋。FT帳戶是自由貿易帳戶的簡稱,指銀行為客戶在自由貿易試驗區分帳核算單元開立的規則統一的本外幣帳戶。
  • 遇見數位化,歐特克暢享企業發展新機遇
    在中國這片蓬勃發展的熱土上,創新技術方興未艾,歐特克正懷抱設計·領創·未來的願景,在中國市場繼續挖掘和探索創新力量,推動全球先進的設計理念在本土的落地,創想中國設計行業之無限可能。」    在這個過程中,歐特克不斷深入用戶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商業模式的轉型與軟體技術的升級,幫助用戶在提升自我競爭優勢的同時,更精準地把握時代機遇,在行業的浪潮中立於不敗之地。
  • 臺青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為臺博會注入活力
    臺青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 為臺博會注入活力 2020年11月02日 08:41:00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此次東莞臺博會上就特設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館,吸引了39個臺灣的青年創業團隊前來參展,全面展示近年來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的成果。  來自臺灣的青年創業者黃耀健告訴記者,此次他參展的產品是植物生長加速器,這個產品是他們團隊在臺灣研發的技術,曾獲得臺灣2018拜耳創新獎。因為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他們團隊帶著技術落戶東莞松山湖,目前產品已經對接到了幾個大客戶。
  • 「開發區對話500強」:緊抓對外開放機遇 成渝兩地經開區聯動發展
    活動現場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蘇娜 攝12月9日,以「雙循環格局下開發區對外開放新機遇」為主題,第八屆「開發區對話500強」活動在成都舉行。在新的雙循環格局下,本屆活動就全國開發區如何緊抓對外開放新機遇,以及如何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行交流與探討。「作為對外開放高地的開發區,經過幾十年建設,引資政策、產業基礎、結構配套以及交通、人才、物流、金融、科技等都變化深刻。」
  • 專訪|東莞市金融局:緊抓科創板重大機遇 今年力爭實現「三項超越」
    在科創板即將迎來一周年之際,財聯社、《科創板日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東莞市金融工作局(下簡稱東莞市金融局),詳細了解了東莞市在緊抓科創板機遇、扶持企業上市方面的相關政策和計劃。東莞市金融局方面表示,今年將力爭實現「三項超越」,且新增境內上市企業數量保持全省地級市首位。
  • 亞洲內容產業峰會攜手泰國文化部共創中泰、大灣區影視合作新機遇
    此次活動邀請來自泰國、中國的影視行業專業人士共聚一堂,相互交流,共同探討中泰及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的新機遇。作為推動亞洲地區內容產業發展的重要機構之一,亞洲內容產業峰會、沙龍電影以促進中泰影視文化交流,推動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為目標,邀請來自泰國、中國及亞洲各地的嘉賓出席活動。
  • 2018浙江·臺灣合作周開幕 共享兩岸發展新機遇
    袁家軍指出,下一步浙江將與臺灣進一步共享數字經濟機遇、「網際網路+」機遇、大灣區機遇、綠色農業機遇、「詩畫浙江」機遇,加強雙方在智能製造、電子商務、現代農業、生態旅遊等方面的合作。「中國有句諺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袁家軍認為,深化浙臺合作前景廣闊、潛力巨大。
  • 緊抓機遇 迎接挑戰 加快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緊抓機遇 迎接挑戰 加快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2020-08-10 18: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南港澳臺攜手搶抓大灣區時代機遇
    由此,無論是在任或是換屆離任的南海區政協港澳臺委員都將在此新平臺上繼續參與南海發展。依託這個平臺,南海政協將打開歷屆港澳「老帶新」的新局面,進而引領新一輩港澳臺青年創客紮根南海。更讓外界關注的是,在各界精英的帶動和政府的支持下,南港澳臺合作有了深化發展的突破口,四地將共同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時代機遇。
  • 2020年「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
    南方網訊(記者/申晨 通訊員/張莉)12月24日,在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指導下,由廣州信息協會、廣州市工程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廣州智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廣州市設計院、北京啟明星辰信息安全技術有限公司、海國圖智研究院協辦的以「新基建·新機遇·新活力」為主題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助力數字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