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和田英明(左二)在第125屆廣交會上同國際採購商洽談。新華社記者徐弘毅攝
新華社廣州4月19日電(記者徐弘毅)一年來兩次廣州,已經成為日本鶴見製作所香港子公司董事和田英明的固定商務行程。每年4月和10月,他都要帶上公司的最新水泵產品參加一年兩度的中國最大規模貿易展會——廣交會。
第125屆廣交會期間,和田英明一直站在鶴見製作所的展位上,忙著與前來諮詢水泵的採購商交談,他們公司已經連續5年在廣交會的進口展參展。
「中國是一個很有潛力的市場,在工程建設、汙水處理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市場需求。」和田英明說。
鶴見製作所是一家有著90多年經營歷史的日本水泵製造商,以潛水泵為核心產品,廣泛應用於建設、土木、礦山、生活排水、汙水處理等領域。20世紀60年代,鶴見製作所開始拓展海外市場,目前在4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運營網點。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們密切關注的目標市場。這個由政府大力推動的發展規劃,為我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了諸多機會。」和田英明說。作為鶴見製作所香港子公司的負責人,和田英明已經在香港工作了3年。他說,在大灣區的一些重要項目中,已經能見到鶴見水泵運轉的身影。
2018年10月,橫跨伶仃洋海域,連接香港、珠海、澳門三地的港珠澳大橋正式建成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的基礎設施。在港珠澳大橋香港段,鶴見水泵參與了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基礎設施工程、旅檢大樓等多個建設項目,共有30臺KRS和KTZ系列的鶴見牌潛水泵投入到建設中。
「我們已經參與了許多大灣區項目,為工程建設提供保障服務和新的技術,並且仍在緊跟這一市場。」和田英明說。
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只是鶴見製作所在中國拓展事業的最新舉措之一。早在2002年,鶴見製作所就選址上海投資建設了該公司首個位於中國內地的生產基地,主要生產各種類型的潛水泵和泵電機。
銷售業績印證了和田英明對中國市場潛力的判斷。上海鶴見泵業有限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2018年,鶴見水泵在中國內地的銷售業績比2017年增長了61.8%。「主要是配合中國的美麗新農村建設項目,特別是在農村汙水一體化處理設備中,運用了鶴見日本京都工廠生產的小型潛汙泵PU系列產品。」上海鶴見泵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石偉說,「另外,我們也積極參與城鎮的汙水提標改造工程,2018年珠海汙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程中就採用了日本鶴見的B系列產品。」
「今後鶴見會積極配合中國的環境整治政策,在河川治理、農村汙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方面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滿足國內的需求。」石偉說。
從第101屆設立進口展開始,廣交會已成為境外企業「賣全球買全球」的國際公共平臺,迄今已有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家次企業參展。和田英明說,他參加廣交會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公司發展來自非洲、中東地區的國際客戶,「如今,廣交會已經是我們拓展國際市場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