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深意!各國政府都在研究拜登的這篇文章——

2021-02-19 新財迷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16日刊載題為《拜登的全球領導計劃存在缺陷》,副題為《亞洲籤署大型貿易協定表明世界沒有美國照樣前行》的文章,作者系吉迪恩·拉赫曼。文章指出,美國國力相對衰退,僅僅通過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或巴黎氣候協定並不能讓美國「坐上主賓席」。全文摘編如下:

各國政府目前都在研究拜登在今年1月發表的一篇文章,題為《為何美國必須再次領導世界》。

拜登在《外交》雙月刊上撰文哀嘆川普政府已經「放棄了美國的領導地位」。文章承諾「拜登的外交政策議程將讓美國重新坐上主賓席」。

但對這位當選總統來說,要想真正重建美國的領導地位,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美國國力相對衰退,僅僅通過重返世界衛生組織或巴黎氣候協定並不能讓美國「坐上主賓席」。參與國際談判的代價可能是接受某些妥協結果。美國政客和選民是否願意接受此等代價尚不得而知。

在華盛頓,「美國領導的世界秩序」「自由世界秩序」和「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之間似乎通常可以互換。這種混用不難理解。二戰後的秩序基本由美國制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總部設在華盛頓,聯合國總部設在紐約,這都是有原因的。

唐納·川普上臺時稱,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不再服務於美國。他說,美國被蒙蔽了雙眼,「全球主義者」正在讓普通美國人變得貧窮。在這個權力分配更均衡的世界裡,基於規則的秩序和美國領導的世界現在不再是一回事了。

這種難以調和的矛盾貫穿了拜登處理國際事務的過程。拜登在《外交》雙月刊上撰文稱,「美國必須領導世界」應對氣候變化,還承諾美國將「召集世界主要碳排放國召開峰會」。

實際上,中國和其他許多國家堅持認為,在氣候談判問題上,只有聯合國發起的談判才具有合理性。拜登政府值得慶幸的是,下一屆聯合國氣候大會將由友好國家英國承辦。即便如此,這位當選總統可能無法兌現減排承諾。美國的談判夥伴知道,國會差不多對美國的一切承諾擁有最終發言權。

類似的問題可能妨礙新總統關於美國主導貿易的承諾。拜登承諾將抵制「全球滑向保護主義的危險狀況」。但他知道,川普對自由貿易的敵意引起了許多美國選民的共鳴。對新貿易協議的懷疑跨越了黨派界線。2016年,希拉蕊·柯林頓被迫反對她曾協助談判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因為她所在的民主黨內部對這項影響深遠的貿易協定存在敵意。

拜登的對策是承諾讓「勞工和環保領袖」在未來美國貿易談判一開始就「坐上談判桌」。但這可能會使新貿易協議的達成進展緩慢。與此同時,世界仍在前進。上周末,來自日本、中國和韓國等15個亞太國家的領導人籤署了一份大型自由貿易協定。拜登及其團隊大談要召集美國的盟友反擊中國。然而,新的局面已經形成。

這位當選總統強調與盟友合作,而不是像川普那樣進行對抗和辱罵,這顯然是個好主意。不過,美國的友好態度並不能保證成功——即便是在歐洲也不行。

歐盟正在推進一系列計劃,試圖加大對谷歌和亞馬遜等美國科技公司的監管和稅收。與川普政府一樣,拜登政府很可能會反對其中許多措施。在科技稅或監管問題上的早期爭端可能會使跨大西洋友好新時代即將到來的希望受挫。

普林斯頓大學學者約翰·伊肯伯裡在一本新書中提出「自由的國際秩序」一詞,他認為自由國際主義的概念需要與美國霸權區分開來。他認為,對美國來說,「在美國國力衰退的時代,與其他自由民主國家合作的價值應該增加」。這可能確有道理。但這一論點在普林斯頓大學說服他人可能比在華盛頓容易得多,因為華盛頓的人們仍在瘋狂捍衛主權。

拜登會發現,如果美國不能自然而然地擔任領導角色,就很難說服國民相信美國可以從國際參與中獲益。但有利的一面是,美國將不再積極破壞國際機構。這足以讓人大鬆一口氣了。

文章來源:參考消息

- END -

相關焦點

  • 主編點評 | 黃靖:拜登政府會改變美國對華政策嗎?——與其坐而待變...
    我們以推動全國高校的國別和區域研究工作為己任,匯聚全國各方力量,促進學術交流合作,為國別和區域研究的科學研究、人才培養、資政服務和國際交流提供平臺。本院編輯的《國別和區域研究簡報》每月為讀者提供國際新聞動態和觀點,並特邀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就當前熱點問題撰寫時評。 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華裔楊安澤或任拜登政府商務部長,曾在美媒上寫了一篇奇怪的文章
    (CNN報導截圖)在一篇題為《可能在拜登政府中擔任高級職務的人》的報導中,CNN表示,「當選總統」拜登將在未來幾天和幾周內宣布誰將在他的政府中擔任高級職位。在這篇報導中,CNN提到楊安澤可能出任商務部長一職。
  • 「拜登政府」如何影響全球科技業?
    拜登的計劃則是針對年收入超過40萬美元的個人提高稅率,並將遺產稅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先不說,如果參議院多數席位仍然掌握在共和黨手中,拜登將很難甚至根本不可能通過任何有意義的稅制調整。更何況,已經富可敵國的科技公司似乎也不會對更低的稅率有什麼方案。儘管巴菲特和蓋茨都曾表態說「自己交的稅太少了」。
  • 川普的「經濟遺產」給拜登政府帶來挑戰
    這輪經濟增長位於經濟增長周期的尾部,卻得益於川普政府財政強刺激,延續了經濟增長態勢。這種增長模式也給接下來的拜登帶來挑戰。首先,貧富差距持續擴大。川普上任以來主要採取了放鬆金融監管的經濟舉措,刺激金融市場繁榮,資金再次大量流向虛擬經濟。金融市場流動性泛濫,股市迭創新高,讓富有者更為受益。
  • 「她政治」將如何塑造拜登政府
    從選擇一位女性擔任副總統,到組建美國有史以來第一個男女比例相當的內閣——女性之多刷新歷史,並打破某些重要職位任命上的「紀錄」,拜登政府被認為邁出了勇敢的一大步,是「進步」之舉,但這究竟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在決策風格上,男性與女性有明顯差異,執政團隊裡女性增多會帶來什麼?「她政治」是否值得關注?
  • 哥大校長致信拜登:讓國際生回來,美國才能「再次偉大」
    準總統拜登還未正式上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布林格和美國高等教育界紛紛公開致信拜登:希望他在明年1月正式就職的時候,可以將「挽救」美國高等教育放在首位,這才是真正使「美國偉大」的密碼。要說維護國際生,美國高校說第二,沒有人敢說自己是第一。
  • 拜登提名首位華裔貿易代表,有啥深意?
    戴琦為何能夠獲得這一核心職位的提名?未來拜登政府的貿易政策又將走向何方?漢語流利,貿易經驗豐富現年45歲的戴琦出生於美國康乃狄克州,在首都華盛頓長大,畢業於美國頂尖名校耶魯大學和哈佛大學。由於戴琦的父母均為中國臺灣人,因此她還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普通話。
  •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各國紛紛向拜登發去賀電,媒體卻發現不太對勁
    我們知道,美國的大選已經塵埃落定,最終的結果也向全球公布,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已優勢票數獲勝,這也意味著拜登將繼任美國總統的位置。拜登成功獲選的消息一經傳出,英法德印日等國家紛紛發去祝賀。然而川普一行人似乎並不認可這次選舉結果,他們稱拜登團隊竊取了選舉結果,將其篡改。
  • 拜登政府對朝政策的三種可能
    在美國,無論誰當權執政,美國的本質和對朝政策都不會改變,朝鮮將繼續以「針鋒相對」(強硬對強硬、善意對善意)的方式與美國進行鬥爭和斡旋。從拜登在競選過程中的對朝態度及言論、朝鮮半島當前局勢以及拜登政府眼下急需處理的內政外交事項等綜合情況來分析,拜登政府的對朝政策大致會有以下三種可能。
  • 李鵬:深度評析拜登政府對臺政策
    兼任國臺辦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全國臺灣研究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海峽兩岸關係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中評社記者:川普執政四年期間在臺灣問題上的處理突破了多位前任的慣常做法,您如何看待拜登政府的對臺政策?您認為拜登是否會遵循川普政府遺留下來的對臺政策,還是會推翻重塑?
  • 哈佛教授:中國正顛覆世界秩序 拜登政府需認清現實
    自然環境:共同生存或共同毀滅其二,川普政府沒有意識到而拜登政府會認識到的是:在環境領域,我們面臨環境版共同毀滅機制。中美是兩個最大的溫室氣體排放國,而中國目前的排放量幾乎是美國的兩倍。由於我們生存在一個封閉的生物圈裡,中美之中只要有一個國家持續排放溫室氣體,就會讓全球包括中國和美國都不再適宜生存。
  • 【解析】德國《時代報》: 拜登政府如何應對氣候問題?
    現在,喬·拜登任命克裡為新政府的氣候問題特使,並且還給予他在國家安全委員會中有一席之地。這一事實表明,與前任總統相比,美國新任總統對氣候政策高度重視。拜登已承諾將氣候保護作為其政府的優先政策。新政府的特殊之處在於,應對全球變暖的鬥爭不僅是傳統上與之有關的政府部門的任務,而且包括經濟部和財政部在內的所有部門都應發揮自己的作用。考慮到美國目前國內兩極分化這一現實,拜登的工作絕非易事。
  • 拜登承諾上任第一天就重返的這一協定,究竟有多重要?
    據CNBC新聞報導,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當天發表聲明稱,在他就任總統的第一天,美國將重新加入《巴黎協定》,並致力讓美國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零排放」。 這意味著39天後,美國將重新加入川普政府於今年11月4日正式退出的《巴黎協定》。
  • 拜登即將入主白宮,這時美國明白人給他指出明路,果然跟中國相關
    據美媒報導,拜登獲得了306票,川普獲得了232票。這也就是說,美國選舉人團確認喬·拜登為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式贏得大選,即將於明年1月入主白宮。不過其實早在選舉人團投票之前,就有不少人覺得拜登能夠順利入主白宮,還有美國明白人於近日發表了一篇文章,給拜登指出了明路,而且這篇文章果然與中國有關。
  • 拜登政府第一批行政命令要點解析
    美國總統拜登在1月20日宣誓就職後,就本屆政府的各類優先事項頒布了行政命令,具體形式包括行政命令、備忘錄,以及要求內閣機構細化其在競選期間提及的解決各類事務的指令,其中包括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氣候變化、平等問題和全球經濟復甦等。近日,美國律所Morgan Lewis在官網刊發文章,對第一批行政令要點進行了解析。
  • 展望拜登時期的中美關係——崔天凱出席中美研究中心2020年會
    習近平主席在給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的賀電中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秉持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和國際社會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 世界各國到底具體有多少華人呢?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懂了!
    我們都知道,唐人街遍布世界各地。那麼世界各國到底具體有多少華人呢?看了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1、巴西,目前有30萬華人居住在這裡,華人人數在世界各國中排在第二十名。整個巴西華人最密集的地方,是聖保羅的25街,這裡雖然沒有中式牌樓和建築,但在很多人眼中是聖保羅的「唐人街」。
  • 拜登上臺第一天將有大動作?與中國有關,歐巴馬果然是最大贏家
    12月12日進行的氣候雄心峰會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呼籲全球各國宣布本國進入「氣候緊急狀態據悉,全球氣溫若上升1.5℃,高海拔地區、東亞和美國東部出現更多的風暴;全球海平面或將上升77釐米,陸地13%的生態系統將崩潰;截至2050年,全球至少將有3億人面臨沿海洪水的威脅。
  • 哈佛、哥大等45所美國高校致信拜登政府:廢除川普留學政策,對...
    Bacow正式致信拜登,希望美國政府能夠「毫不拖延地採取行動」對國際留學生給予籤證寬限。 同時,Bacow要求拜登「立即採取行動」,允許全日制就讀的國際留學生在疫情中保持或取得學生籤證狀態(即使是在線網課),並且恢復先前川普政府中止的DACA(Deferred Action for Childhood Arrivals,童年入境暫緩遣返)計劃。 校長Bacow的這封信是哈佛大學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之間的首次正式交流。
  • 大型科技企業高管充任拜登政府幕僚 矽谷尋求更大的話語權
    一些情況下,這些高管曾經幫助拜登的競選籌款,或與當選總統的過渡團隊有關聯。但上述消息人士稱,進步利益集團和國會成員對這些機構盯得很緊,這讓矽谷很難得手。拜登過渡團隊的一名發言人Cameron French表示,機構評估小組的成員以及未來政府官員的任命都將致力於執行拜登的政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