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2020年很多人都感覺日子並不好過。雖然現在國內的疫情防控局面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轉,大部分地區開始恢復正常的生活秩序。但是疫情防控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至少上半年可能都會受此牽連。對於農民來講,最近這些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民外出打工的人越來越多,但是今年情況有些特殊,很多農民工沒有辦法及時正常回到工作崗位中去,有很大一部分人仍然待在農村老家。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農村有哪一些項目或者是事情可以做呢?有什麼項目比外出打工強呢?今天止茶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第一,積極發展農村養殖產業
大家都知道去年下半年以來,最火熱的養殖產業就是生豬養殖。生豬的價格一度從七八塊錢突破到20元以上,雖然現在價格有所回調,但也要賣到十六七塊錢一斤。與往年的價格相比,現在一頭豬的價格可以賣到過去,兩頭豬甚至三頭豬的價格。而且,從目前生豬養殖的周期規律來講,現在仍然處於上升階段。原本很多專家預測到今年下半年豬價會大幅的回落下調。而這種預測是繼去年下半年逐漸恢復生豬養殖規模而做出來。
但是很不幸的是,今年春節以來突然爆發了嚴重的疫情,一下子打亂了很多人的生豬養殖計劃。現在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地控制,各地養殖企業開始復工復產,加大豬場建設,投入擴大養殖規模。而且相關部門為了鼓勵和支持農村發展養豬產業,也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取消了養豬場建設用地的審批,並且提供了資金支持。所以2020年在農村養豬仍然是有利可圖的一項事業。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養殖類型,也可以作為參考。
第二,積極拓展農村電商產業
其實這幾年農村電商產業如火如荼,發展的非常迅速。但是在電商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比如說管理模式比較粗糙,農村電商專業人才匱乏,物流和運輸基礎設施薄弱,售後服務情況堪憂。今年因為受到疫情影響,很多人可以在農村發展電商產業,積極吸引人才,打造專業的人才隊伍,從宣傳推廣,運營,包裝,服務,售後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對接,儘可能提升農村電商的品牌形象,打造自己的信譽度。
只有讓消費者認可的農村電商,才是有發展前途的電商。而且對於農村電商的發展道路也要拓寬,不能僅僅依靠原有的固定思維模式。現在農村視頻和自媒體非常火熱,藉助這些平臺可以更好地推廣農村的產品,推廣農村的電商項目。但是這並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做成的,需要有團隊需要有專業人士的幫助,需要緊密合理的安排分工。要將農村電商產業的銷售與貨物來源緊密結合起來,要與農民緊密連接起來,從源頭到消費者,只需要經過一道關口。這樣才有可能讓利給消費者,才有可能真正地把農村電商做起來。
第三,積極發展新型特色產業
農村要想發展,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國地大物博,各地的農村實際情況千差萬別,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要想在農村進行創業,就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很多項目在一個地方的農村能夠實現,得到了另一個地方可能就會水土不服,這就是沒有因地制宜,沒有按照當地的農村實際情況來操作的結果。所以在農村發展特色產業必須符合當地的實際,必須緊緊抓住當地的政策優勢。
與此同時,要想在農村從事種植業,現在小打小鬧是沒有什麼機會的,必須採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式來發展運用新興的技術和機械設備,從而來降低勞動力成本,提高勞動效率。當然更應該合理地運用資金,甚至說資本,這樣才能發展壯大,才能形成規模,才能形成特色,才能形成品牌。這也是未來農村發展的必由之路。
農村是一塊廣闊天地,卻是大有可為。但是要想在農村發展起來,必須擁有一顆沉穩的心,不能抱著掙快錢的想法。只有沉下心去才會獲得足夠的回報。您覺得現在農村有什麼項目能掙到錢呢?畢竟打工不是長久之計,大家說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