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十幾二十年前的農村經濟,基本就是自耕自種,沒啥成型的市場經濟,生產力的價值也沒有得到顯現,加上那時候物資匱乏,農村的環境被破壞的比較嚴重。
隨著鄉村振興的開始,國家不斷扶持農村經濟,開啟了農村發展的新篇章。但農村的現實還是不樂觀,很多的鄉村,春節一過就人去樓空,都變成了空心村,年富力強的農民和年輕農民都去城市裡務工掙錢,甚至有些人為了掙錢只是在家裡匆匆過了年三十和年初一,到了初二就出門了。
很多人都在想,要是在農村家門口就有項目做就好了,這樣就不用東奔西走外出務工了。可農民不知道的是,在農村其實有不少項目,看起來並沒有那麼賺錢,可其實它很能掙錢,從事的人也非常稀缺。下面就來說說。
一、秸稈煤生產。
在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作為可以替代石油和煤炭的秸稈煤在農村很受歡迎。秸稈煤其實就是將已經廢棄不用的秸稈通過一些處理方法變成可以取暖的煤炭。由於國家一直都在提倡環保,現在市場上的環保產品也遠遠不能滿足需求,使得環保秸稈煤的生產涉入的人很少。也正是因為資源開發意義重大,收益也自然很可觀。
二、殯葬產業。
說到殯葬,除了遇到死人的事,一般人都不願提起。這個產業中有一個殯葬師,是一個人人避而遠之的職業,很多人都把這行當作恐怖又不吉利的職業,豈不知這個職業很掙錢,利潤也很高,不止是想像中的火燒屍體,成殮骨灰而已。這份職業還要有一定的美術和美容化妝功底,要給逝者化妝,並更換衣服,很多人在心裡都無法接受,所以從事的人也很少,這也是收益高的原因之一。
三、牛糞公司。
沒聽說過?簡單來講,就是把牛糞加工後賣給種植戶。現在很多蔬菜水果地裡都需要牛糞,尤其是菌類。正是應用廣,所以看起來不高端甚至髒兮兮的行業卻蘊含著不小的財富。而且牛糞不僅僅只是肥料,還是一種新能源。
四、編織工藝。
把農村一些韌性不錯的材料編織成為工藝品,在農村早已有之,這也是一個傳統的手工藝。編織工藝在市場上有著一定的實用性,因為專職的編織人員很少,多是農民農閒時候的兼職,所以編織工藝在市場上需求量也較大,雖然成本不高,但是市價很貴。它的利潤空間很可觀。
五、辦垃圾回收站。
隨著垃圾分類的深入人心,農村收廢品的小販越來越有存在價值了。尤其是鄉鎮上的大型回收站,都有著小販定時上門送廢品,附近如果有工廠,就更是了不得了,這從鎮上的一個廢品店老闆僅僅三年就給自己女兒全款買了車和房子可見一斑,年賺10萬對他來講,應該不是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