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鄭:黨校建設「3+1」 黨員教育有特色

2020-09-11 新鄭融媒

市級黨校育思想、鄉級黨校育黨務、村級黨校育技能、特色黨校育視野,這是近年來新鄭市明確提出的黨校建設「3+1」項目。該項目建立了依託市、鄉、村三級黨校和特色黨校開展培訓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總結出了一條黨員教育培訓的新路子,有效破解了基層黨員教育培訓難題。


市級黨校育思想


「針對基層黨員的特點,我們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分類施教,分別做好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基層黨員骨幹培訓、黨員發展對象培訓等工作。2019年以來,新鄭市委黨校已開展黨員教育培訓2600餘人次。通過培訓,廣大黨員增強了『四個意識』,黨性修養得到了明顯提升。」新鄭市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王向陽告訴記者。

新鄭市委黨校深入貫徹「黨校姓黨」根本原則,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主業主課,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所有班次的必修課程,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通過市委領導講黨課、重溫入黨誓詞、唱紅色經典歌曲、黨的理論解讀和現場教學等方式,開展黨章黨規黨紀、黨的宗旨和作風、黨內政治文化、黨史國史、黨的優良傳統和政德教育等,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記初心使命,永葆共產黨人本色。


鄉級黨校育黨務


新鄭市和莊鎮全面提升鎮級黨校、改擴建村級黨校,打造基層特色黨校。每個黨校都配備有投影儀、電子顯示屏等電教化設備,統一設置授課室、會議室等功能室,實現了基層黨校建設標準化。

「我們通過推進鎮級黨校育黨務,解決幹不好問題;推進村級黨校育技能,解決不會幹問題;推進特色黨校育視野,解決不善幹問題。圍繞黨建高質量這個目標,依託鎮、村、特色三類基層黨校,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力和凝聚力,全力打造政策宣傳主陣地、鄉村振興示範田、素能提升大講堂三大品牌,堅持優資源、抓隊伍、強服務,以黨的建設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高質量。」和莊鎮黨委常務副書記唐永剛說起基層黨校建設有著自己深入的理解。

在新鄭,鄉(鎮)級黨校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所有班次的必修課程,重點抓好《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三會一課」、民主評議黨員、組織生活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無職黨員「一編三定」、黨員積分管理等具體規定製度的常態化培訓,切實提升基層黨員的基本素能,強化基層組織建設。2019年以來,新鄭市鄉鎮(街道、管委會)、機關、非公企業等黨(工)委共建立鄉級黨校31所,擁有專兼職講師120名,累計開展培訓3.5萬餘人次。


村級黨校育技能


在新鄭市觀音寺鎮王行莊村,記者看到,這裡的硬體設施已經完善到位,且已開展了兩次黨員培訓。說到下一步的黨員教育培訓工作,駐王行莊村第一書記姜道強思路清晰:「我們準備將派駐單位鄭州人民醫院黨員教育培訓和觀音寺鎮社區教育中心的教學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豐富村級黨校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真正提升黨員教育培訓的吸引力。同時,構建互聯互通的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機制,全面推進黨員教育培訓常態化。」

在村級黨校培訓工作中,新鄭市主要根據黨員崗位職責要求和工作需要,做到黨員教育和素質提升兩手抓,組織引導黨員學習掌握黨建業務知識、科技知識、實用技術等,幫助基層黨員幹部提高綜合素質和履職能力,增強服務本領,更好地帶動廣大群眾提升生活質量。2019年以來,新鄭市村級黨校堅持同鄉鎮成人學校(社區學校)聯合辦學,統籌民政、教育、人社、農委、科協、扶貧開發等培訓資源,全市村(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等黨支部共建立村級黨校53所,擁有專兼職講師260名,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兩萬餘人次。



特色黨校育視野


「在泰山村建立的新鄭市鄉村振興幹部培訓學院,為廣大黨員幹部建起了一座『家門口』的課堂。泰山村目前固定資產達3億多元、年產值近億元,2019年村集體經濟純收入達600餘萬元,經過10餘年來的發展,農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由原來的不足3000元提升到3萬餘元。泰山村的寶貴發展經驗,為各級黨員領導幹部特別是廣大農村基層幹部立足本地實際,創新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深入推進精準產業扶貧,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真正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可行的實現路徑和學習典範。」泰山村黨總支書記喬宗旺說,該培訓基地還通過聯合鄭州地區黨校、高校教授,打造三大必修課程、七大主題課程以及十二個選學專題課程,供不同領域、不同單位進行選擇。同時,還選取中原地區20餘個戶外教學點,真正實現讓學員「走出去」,提升實踐教學水平。目前,該培訓基地先後承辦省、鄭州市、新鄭市委組織部,鄭州市直工委等單位黨建培訓150餘場次,培訓黨員幹部3.7萬餘人次。

除了泰山村的鄉村振興學院,新鄭市非公企業(好想你)黨建學院也別具特色。記者了解到,該學院同中山大學(中組部確定的首批13所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之一)、紅旗渠幹部學院、焦裕祿幹部學院(中組部確定的全國13所地方黨性教育特色基地之一)聯合辦學,與省內外知名高校和紅色教育培訓基地建立經常性聯繫,與中山大學全國幹部教育培訓基地籤訂長期合作協議,擁有特邀教授120名、副教授102名,累計培訓3000餘人次。

△好想你用99000顆紅棗和28000顆花生做成的黨徽圖

在特色黨校建設上,新鄭建立基層黨組織對接聯繫特色學習培訓示範點長效機制,從而促進了基層黨員培訓請進來、走出去常態化,全面提升了基層黨員服務中心工作能力。

「新鄭市黨校建設『3+1』項目的實施,很好地促進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培訓,政治理論教育、黨章黨規教育、知識技能教育等七項黨員教育培訓基本任務的常態化培訓以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建設,提升了黨員服務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建設、新鄭縣域經濟『三起來』等中心工作能力,推動全市黨員教育培訓形式多樣化、教育培訓信息化、制度規範化,初步建立了依託市、鄉、村三級黨校和特色黨校開展培訓的黨員教育培訓體系。」新鄭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市委社治委主任黃衛東告訴記者。

金秋時節,在美麗的小城黃帝故裡新鄭,九項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開展,努力打造全國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實現黨建高質量、產業高端化、城市高品質、文化高品位、生態高標準、治理高水平、市民高素質、政務高效能、民生幸福高指數,這是新鄭的藍圖,也是新鄭人的夢想。夢想的實現,檢驗著黨員幹部的政治素養、思想境界、能力水平、工作作風。而這一切,都離不開黨建的引領。

進入新時代,新鄭已站在新一輪大跨越起點,實施「九項工程」、實現「九高目標」,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勇於擔當時代重任的黨員幹部隊伍尤為重要。市級黨校育思想、鄉級黨校育黨務、村級黨校育技能、特色黨校育視野為主要內容的黨校建設「3+1」項目,有特色、有新意、有看頭、有成效。相信通過該項目的常態化實施,定能推動新鄭發展邁入新境界。

官微矩陣

新鄭發布 新鄭融媒 新鄭廣播電視臺

融媒記者:趙地 通訊員 賈嘉

編輯:高冉 責編:陳揚

主編:劉麗敏

相關焦點

  • 新鄭市委黨校2020年秋季主體班開班,馬志峰出席並做專題黨課輔導
    8月18日上午,中共新鄭市委黨校2020年秋季主體班開班。市委書記馬志峰出席開班儀式並為全體學員作專題黨課輔導。市委常委、組織部長黃衛東主持開班儀式。馬志峰希望學員們和全市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認真對標對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二十字」好幹部標準,處理好個人與組織、理想與現實、理論與實踐、工作與家庭、當前與長遠、對上與對下、情與法、名與利、公與私、新與老、多與少、寬與嚴的關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務實重幹,努力在鄭州市、全省乃至更大範圍爭創一流、爭當示範,為新鄭建設全國一流中小城市、全力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副中心貢獻力量
  • 萬名黨員進黨校 打通黨員培訓「最後一公裡」
    9月8日,由新鄭市薛店鎮黨委書記安廣濤帶隊,來自薛店鎮29個行政村的近800名黨員來到新鄭市非公有制企業(好想你)黨建學院,進行為期4天的「萬名黨員進黨校」主題培訓。據了解,新鄭市非公有制企業(好想你)黨建學院成立於2019年12月,是由新鄭市委組織部、新鄭市民政局批准成立,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培訓學院。
  • 攀枝花多措並舉紮實推進縣級黨校分類建設 提升黨員幹部教育培訓質量
    李燕透露,由於歷史原因,攀枝花建市55年以來,全市3區2縣中,東區和西區沒有設置區委黨校,在各級黨委的推動下,目前這兩所區委黨校已經順利掛牌,攀枝花市黨校建設「版圖」得到完善,統籌辦學的東區、西區、仁和區3個區級黨校在市委黨校掛牌,市、縣兩級黨校實現統籌辦學。建強軟硬體基礎 提升市縣黨校辦學條件「黨校辦學需要硬體和軟體的同步完善。
  • 開福區:堅持「黨校姓黨」 切實發揮黨校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
    曹再興現場查看了區委黨校校園建設、教育培訓安排;認真聽取了相關工作情況匯報,詳細了解了黨校建設、學術科研、辦學情況、師資力量和隊伍管理等情況。近年來,區委黨校(區行政學校)年均舉辦25期以上培訓班,每年培訓黨員幹部2500餘人次,共完成課題及科研論文40餘項(篇),獲省、市獎勵10餘項,連續2年被評為全市黨校系統科研工作先進單位。
  • 市委黨校赴儀隴開展縣級黨校分類建設工作專題調研
    在隨後召開的調研座談會上,龍世勝一行認真聽取了儀隴縣委黨校常委副校長、張思德幹部學院執行院長何緒德關於縣級黨校分類建設相關工作推進情況的專題匯報,並就縣級黨校師資整合、培訓統籌、教學資源共享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及建議。同時,就儀隴縣委黨校黨員幹部培訓、教學、科研、諮政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匯報。
  • 點線面結合繪出黨校建設的「工筆畫」
    《昆明市鄉鎮(街道)黨校建設管理辦法》自2019年5月實施以來,全市共建成140個鄉鎮街道黨校,築牢全市基層黨組織黨員教育培訓主陣地,讓深化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年多來,各縣(市)區認真貫徹《管理辦法》,工作成績突出,亮點頻出,總結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其中安寧市運用點線面結合的工作方法,讓安寧街道黨校建得好、有特色、出水平,繪出一幅街道黨校建設的「工筆畫」。
  • 福建連江縣:打造新時代鄉鎮黨校 開創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新局面
    2016年9月以來,連江縣委從解決鄉鎮黨校建設的場所、經費、師資、辦學、管理等問題著手,堅持「樹正氣、接地氣、聚人氣」和「常態化、規範化、特色化」的目標要求,大膽創新,在各鄉鎮建立黨校,村居全面設立教學點,實現農村黨員教育管理全域覆蓋、全面提升,累計辦班2523期,輪訓黨員8萬餘人次,受到了農村黨員的普遍歡迎,探索出一條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子。
  • 景洪新聞 | 萬名黨員進黨校,智慧黨建促教育
    為推動廣大黨員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景洪市委教育工委於8月10日至13日開展了為期四天的「萬名黨員進黨校」集中培訓。此次培訓共有1700餘名黨員參加。要求全體黨員要提高認識,深刻領會黨員教育培訓的重要意義,把握學習培訓的重點和方法;聚焦主題,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從嚴要求,嚴格紀律約束,力求學有所得,學有所思,學有所成。培訓將佩戴黨員徽章、重溫入黨誓詞、過「政治生日」等活動,作為「萬名黨員進黨校」規定動作,增強了培訓政治儀式感,喚醒了黨員身份意識、忠誠意識、宗旨意識。
  • 鄭州四中教育集團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鄭州教育信息網
    鄭州四中教育集團組織黨員赴鞏義市新中鎮豫西抗日紀念館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根據學校黨委安排部署,鄭州四中教育集團黨員在鄭州市第四高級中學黨委副書記李錦霞帶領下,赴鞏義市新中鎮豫西抗日紀念館開展「萬名黨員進黨校」活動。紀念館坐落於革命老區——鞏義市新中鎮張祜莊園內,集宣教、收藏、研究、旅遊多功能於一體,多年來一直發揮著傳承紅色基因、講好紅色故事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國內唯一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戰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是河南省及鄭州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
  • 寧遠縣柏家坪鎮:鄉鎮黨校成為「充電站」,黨員學思踐悟守初心
    鄉鎮黨校是新時期黨員教育的重要陣地,為持續提升黨員思想覺悟與黨性修養,進一步打通基層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最後一公裡」,9月11日,柏家坪鎮黨校邀請省委黨校教授羅發仁為黨員授課。柏家坪鎮機關黨員、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等150餘人參加學習。
  • 周口:「遠程黨校」推動黨員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近兩年來,周口市委組織部為落實省委組織部「關於百萬農村黨員進黨校」活動精神 ,創新「網際網路+黨員教育」新模式,把全市「遠程黨校」培訓班作為黨員教育的常態化培訓模式,使黨員教育由「線下」變成「線上」、從點覆蓋到面,由集中學習變成了隨時隨地,同時實現了「遠程黨校」進農村、進機關、進黨校、進高校、進企業、進流動黨員聚集地「六進」目標,讓黨的聲音第一時間傳遞到每一位黨員,有力地推動了黨員教育培訓往深裡走
  • 北京市大興區"基層黨員進黨校"輪訓全區黨員
    該區提出「黨校就是黨員的學校,是黨員就得上黨校」理念,制定加強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意見和年度輪訓工作方案,將黨校培訓對象「焦點」對準黨員,培訓範圍從以往的「區鎮領導幹部、村社兩委成員」為主擴展到「每一名普通黨員」。規定全區每一名黨員不論黨齡長短、職務高低,每年必須參加集中培訓不少於32學時。
  • 市委教育工委2020年「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班(第一期)開班
    8月12日下午,中共昆明市教育工作委員會2020年「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班(第一期)在中共昆明市委黨校開班,本次培訓歷時3天,共103名黨員參加培訓。開班儀式上,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呂麗作動員講話,她希望參訓黨員深刻認識開展
  • 蒙山縣以「鄉土印記」推進農村黨員教育「最後一公裡」建設
    近年來,蒙山縣積極探索推行「鄉土印記」的「村鎮黨校」新模式,發揮「小黨校、大課堂」作用,有效打通農村基層黨員學習教育「最後一公裡」,形成黨校發展與社會發展雙贏的局面,為決勝脫貧攻堅和促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 東莞茶山鎮委黨校著力構建「四大體系」 打造黨員幹部教育培訓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校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自2018年成立以來,茶山鎮委黨校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把黨校姓黨根本原則和實事求是校訓貫穿始終,通過著力構建「四大體系」,不斷提升黨校辦學質量和水平,致力把黨校建設成為教育培訓黨員幹部的主渠道、主陣地,為全鎮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 西山區春苑幼兒園黨員教師參加「萬名黨員進黨校」專題培訓
    8月26—28日,西山區教育系統2020年「萬名黨員進黨校」專題培訓班開班,中共西山區春苑幼兒園黨支部14名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此次培訓。西山區教育系統2020年「萬名黨員進黨校」專題培訓 供圖這是春苑幼兒園的黨員老師們重溫入黨誓詞時的感受,他們念出的是所有黨員的終身信仰:「永遠跟黨走,嚴守秘密,永不叛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
  • 霞浦縣:緊抓「三一三化」,全面推進基層黨校系統建設
    今年以來,霞浦縣深入貫徹落實《2019-2023年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規劃》和基層黨員教育培訓「百千萬」工程。以建設基層黨校為抓手,以「屬地管理、師資充足、集訓便捷、辦班靈活」為目標,構建「一核多區」「一校多堂」「一規三制」為一體的基層黨校運管系統,打通黨員教育培訓「最後一公裡」。
  • 硯山縣委教育工委:「3+3」模式 推動「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見實效
    為做好普通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近日,硯山縣委教育工委開展了為期3天的「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全縣教育系統共668人參訓。通過採取「3+3」模式高位推動、突出方式創新、拓展培訓內容,使培訓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
  • 讓每名黨員都能進黨校錘鍊黨性
    去年以來,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公司大力建設黨校分校,創新開展黨建工作,形成集團公司黨校為中心,信陽、宜昌、紅安、武東、襄陽5個黨校分校為骨幹,各基層單位黨員培訓中心為補充的「1+5+N」黨員培訓格局,把黨校辦到黨員身邊,讓每一名黨員都有機會進黨校集中接受黨性鍛鍊。今年底將實現3.7萬多名在職黨員培訓全覆蓋。
  • 最高法機關黨校開班培訓青年黨員幹部
    為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加強機關青年黨員幹部隊伍建設,不斷提升院機關青年黨員幹部的政治素養和綜合能力,9月8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機關黨校2020年青年黨員幹部培訓班在國家法官學院舉行開學典禮。院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政治部副主任張一麗出席開學典禮並作動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