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旌陽區孝感鎮:打造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 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22 華龍網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16日訊(甘麗 記者 周鴻 嶽東攝影報導)「四月芳菲,花香滿園。」4月16日下午,全國近40家網絡媒體記者走進四川德陽市旌陽區孝感鎮紅伏村田園花海,感受撲鼻而來的花香和田園美景,直呼「美呆了,簡直巴適得很。」

  據該鎮負責人介紹,紅光印象中的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兩個主題農業園自2015年9月開園迎客以來,截至目前已接待遊客約30餘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1000萬元,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收入1500餘萬元,紅伏村已成為德陽市民近郊休閒旅遊好去處,「藉助『紅光印象』這張旅遊名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民在增收引擎。」

綻放的鮮花吸引大家目光

  在觀光主軸上,香樟樹迎風招展,淡淡的花香飄蕩在空氣中,讓人神清氣爽。在香樟大道兩旁,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娜芽植物等不同氣質的主題農業園有序地分布於兩側。其間,蔬果採摘園、花卉觀賞園、垂釣區、親子體驗區等分布期間,德陽城區內前來採摘蔬果、踏青賞花、休閒觀光、親子體驗、婚紗攝影的遊客絡繹不絕。

  鄉村振興要靠產業,產業發展要有特色。據悉,孝感鎮紅伏村依託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以產業興旺為抓手,助推鄉村振興,打造以「紅光印象」為主題的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規劃區域總面積3200畝,先後引進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娜芽植物等9家農業公司、農業合作社,按「一軸、一帶、十園」進行功能布局:一軸即香樟大道觀光主軸;一帶即菠蘿堰水景遊憩帶;十園即十大主題農園,依照「一園一主題、一園一亮點,同類不同質、優勢可互補」的原則,把基礎設施完善、村容村貌改造、農業產業發展、休閒觀光體驗、紅光歷史記憶等融入產業規劃,將農業資源與新興休閒體驗方式有機結合。通過兩年多的努力,成功創建省級示範農業主題公園,初步形成了產村相融、成片推進、輻射周邊的良好局面,實現了一三產良性聯動,農旅協調共進,打造農民增收引擎。

花海長廊

  2016年,紅光印象農業產業園成功創建省級示範農業主題公園。目前,在概念性規劃區域內,共有村民小組13個,涉及常住人口1405戶3865人。該規劃區域內已流轉土地已流轉土地1800畝,受益農戶202戶588人;在主題農園、合作社就地就近務工村民280餘人;開展定向指導培訓300人次,當地村民藉助主題農園和合作社的輻射帶動,已湧現出鄉村咖啡、食用菌種植、苗木培育等方面的產業發展帶頭人10餘人。2017年,規劃區域內農民人均純收入高於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17603元。

行走在勿忘我花海

  下一步,孝感鎮將深化園區規劃,做精做細主題園建設,加快園區基礎設施進度,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開拓農村眾創空間,讓村民成為實踐都市休閒農業的新農人、新創客,持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今年,旌陽區推出鄉村規劃提升行動、現代農業提質增效行動、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農業品牌建設行動等「十大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力爭用5年左右時間,初步實現農村產業興旺發達、美麗鄉村宜居宜業、鄉風文明社會和諧、基層治理有序有效、農民生活富足美好的目標。

相關焦點

  • 德陽市旌陽區著力打造成德綿都市休閒後花園_網媒聚焦_山西新聞網...
    5月16日,位於德陽市旌陽區新中鎮茶店村的花田錦地·溪月谷的月季園內,遊客絡繹不絕。幾名遊客呼朋引伴一邊欣賞美景,一邊拍照留念。   就在同一個鎮,家住德陽的肖女士帶著一家人到上農藍莓小鎮體驗採摘藍莓的樂趣。藍莓園中,一串串藍紫色的藍莓極大的挑逗著遊客的味蕾。
  • 德陽市鄉村振興分析(文中圖片為當地實景拍攝)
    鄉村振興經驗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資源聚集,領跑振興。按照旌陽區統籌編制的園區整體規劃和產業布局規劃,整合資金完善基礎設施。改造村集體資產為紅光文旅集市,實現紅伏村集體收益,吸引投資實施文商旅項目,完成精品主題農業園建設。第二、產業融合,加速振興。
  • 發展休閒農業,促進三產融合:長清區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農業旅遊新產業
    近年來,長清區借力歷史文化資源與山水田園風光,以名優特產和秀麗田園為依託,用一二三產融合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在休閒農業和觀光旅遊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打造了萬德茶業特色小鎮、馬山中醫藥康養小鎮、五峰山蒲公英特色小鎮,馬套村更是在發展特色農業鄉村遊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二坊坪鎮太坪村:打造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慈利縣二坊坪鎮太坪村立足生態文化資源,依託自然山水及生態農業資源,以特色農產品為基礎,以生態農業休閒旅遊為核心,打造集鄉土文化及現代農業於一體的旅遊鄉村,助力鄉村旅遊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建設中的太坪村農家樂開發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太坪村為切實增加當地村民收入,通過多種比較和分析,決定把鄉村旅遊開發作為太坪村經濟發展的項目開發,計劃在該地修建一所農家樂休閒山莊。
  • 南昌市鄉村產業取得積極成效 助力都市現代農業十大行動高質量推進
    鄉村產業內涵豐富、類型多樣,涵蓋一二三產業、貫通產加銷服、融合農文旅教,具有產業鏈延長、價值鏈提升、供應鏈健全以及農業功能充分發掘、鄉村價值深度開發、鄉村就業結構優化、農民增收渠道拓寬等一系列特徵,主要包括現代種養業、鄉土特色產業、農產品加工流通業、休閒旅遊業、鄉村服務業等,是提升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產業。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
  • 橫山鎮:打造「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橫山鎮:打造「一鎮一業」產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2020-12-22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宿遷休閒觀光農業成鄉村振興新引擎
    江蘇金海棠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國慶告訴記者,「海棠節不僅提升了基地的知名度、帶來了客戶,更為這裡的百姓帶來了致富機遇。」一株海棠給劉集鎮的鄉村振興帶來了新機遇,這也是宿遷休閒觀光農業蓬勃發展的縮影。目前宿遷休閒觀光農業經營主體達407個,去年接待遊客445萬人次,營業收入達17.6億元。
  •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依託各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文化與民俗底蘊、豐饒的農林水特色產品,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度假康養和農俗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對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規劃引領,做好統籌設計。
  • 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原標題:發展特色農業旅遊產業賦能鄉村振興   「紅薯長在哪裡?紅薯怎麼挖?怎樣的紅薯才好吃?」三興鎮恆暉大農業的紅薯地裡,傳來孩子們的陣陣提問聲。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2020-06-25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休閒農業奏響岱嶽鄉村振興進行曲
    近年來,樂惠農業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號召,在岱嶽區道朗鎮投資興建「彩韻田園」農業綜合體,園區將產業發展與休閒生態相結合,高效農業與科創平臺相結合,鄉村民俗與主題文化相結合,建成了豬豬農場、鄉韻彩墅、芳年華韻、松雲兩儀谷四大主題區。自建園以來,已帶動11個貧困村發展大棚種植,帶動98家貧困戶,183名貧困人員,實現增收脫貧。
  • 宿豫區新莊鎮:發揮統戰優勢 助推鄉村振興
    中國江蘇網11月12日宿遷訊 今年以來,宿豫區新莊鎮積極探索統一戰線工作方法,積極團結統一戰線資源,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優勢,在農房改善、產業發展、工業振興、脫貧攻堅和基礎提升上不斷注入動力,有效地促進了新莊鎮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 大埔縣光德鎮人大代表團: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光德鎮人大代表立足縣委打造「康養文旅融合之星,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生態縣」定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走綠色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發展之路,用心、用情、用功推動蘇區振興發展。】  光德搶抓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大歷史機遇,突出『紅色、綠色、青色、古色』四色融合,大力發展傳統陶瓷、特色農業、文化旅遊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四大產業』。
  • 「農業博覽會」助推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 農業博覽會這個詞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推動鄉村振興的功能各有其詞,如何全面看待農業博覽會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只有發展好地方農業及特色產業就離鄉村振興不遠了。小編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簡單闡述。
  • 打造新時代鄉村振興「諸城模式」升級版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山東代表團審議時,提出了鄉村「五大振興」的發展理念,寄語山東要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並提到了「諸城模式」。同時,推進土地規模化流轉,吸引新型經營主體、工商資本等領建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現在,喬莊社區裡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居民在工業園區裡上班,每人最低月工資超過3000元。現在不光是本社區,周邊一些鎮、社區的勞動力都跑到這裡來打工,園區僅打工人員就有7000多人。
  • 農業農村現代化 繪就鄉村振興新圖景
    位於溧水區白馬鎮的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以下簡稱「南京國家農高區」),是全國首批、全省唯一的國家農高區,開局之年,集聚創新資源,奮力打造綠色智慧農業示範樣板,取得矚目的成績。   科技創新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根本動力。鄉村興國家興,百姓富國家富。近年來,南京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多措並舉,譜寫一幅農業興、農村美、農民富的圖景。
  • 山東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創建名單匯總一覽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在希望的田野上必將譜寫農村農業農民「三農」問題的嶄新詩篇,讓農村更加美麗、農業更加興旺、農民更加富庶、生活更加幸福。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發展鄉村旅遊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重要途徑、重要引擎。
  • 滎陽打造鄭州「西花園」 都市休閒觀光農業異軍突起
    近年來,滎陽市按照「打造鄭州新城區和西花園」的發展定位,發揮滎陽都市現代農業基礎和區域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培育提升休閒觀光農業園區,開工建設現代漁業示範區,培育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都市生態農業建設成效顯著。農業休閒園區60餘家,農家樂100餘家。
  • 「風景」變「產業」 美了鄉村富了農民 長春市休閒農業與鄉村遊...
    長春市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文化旅遊與鄉村振興相結合,許多默默無聞的小村莊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遊勝地。「十三五」時期,長春市堅持將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作為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主要途徑,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千方百計推動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據統計,2019年全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銷售收入實現28億元,接待遊客近千萬人次。
  • 我市大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強市
    除了種植水果蔬菜,園區內還種植了海棠、法桐、櫻花、龍柳等2萬多棵樹木,養殖了鴕鳥、火雞、矮馬、珍珠雞等幾百隻動物,全面發展集種植、採摘、觀光為一體的生態、休閒、示範、科普現代農業生態景觀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