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博覽會」助推鄉村振興?

2021-02-07 農業大玩家

農業博覽會助推鄉村振興?

 農業博覽會這個詞或許大家都不陌生,但對推動鄉村振興的功能各有其詞,如何全面看待農業博覽會對鄉村振興的推動作用。只有發展好地方農業及特色產業就離鄉村振興不遠了。小編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簡單闡述。

政策宣傳:

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係變化特徵,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國家農業相關政策可通過農業博覽會及配套論壇專家學者的解讀及時反饋給社會,在政策落地及宣傳的方式上多了一個宣傳平臺及宣傳渠道,正確引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地方農業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建設。也就是說農業方面的活動論壇及展覽更多的是政策宣傳及解讀,有效的解決普通大眾在國家層面上對現代農業及鄉村振興具體措施的實施。

產業發展:

全國各地舉辦的農業博覽會,雖然在叫法上都是農業博覽會但主題是各有不同,其主要原因是每個地方在農業領域的產業側重點不一樣,同時地方特色農業產業也是具有明顯的差異化,好比:內蒙主要是以畜牧業為主,而黑龍江則是以糧油為主,也就有了農業農村部打造的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區域公共品牌是一個意思。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獨特的農產品,所以地方在農業相關產業上是比較有針對性的。就拿四川眉山泡菜節來說,泡菜在當地具有很大的代表性,農業產值及工業附加值也是相當的大,地方政府為了把泡菜推向全國甚至世界每年都會花大量的經費用為舉辦眉山泡菜節,通過活動邀請行業內的專家、學者、主管領導及市場代表性的企業前來參展參會,加強行業交流,提升眉山泡菜的知名度、影響力。

技術支持:

從農業博覽會的參與企業來講,它是全產業鏈的,幾乎每一場活動都會有也必須有涉農科研單位及服務機構參與,這些單位全程為地方相關農業產業提供技術支撐,確保每年的產量和農產品質量是可預期的。而技術支撐也是非常全面的,從前期的種子、化肥、農用機械到後期的品牌包裝,甚至連成品運營銷售都有涵蓋。不管是當地從業人群還是相關企業都是一個了解最新、最前沿的種植銷售技能最佳平臺。

貿易洽談:

貿易洽談是博覽會的最初的功能也是博覽會的生命力。每一場農業博覽會組委會都會精心策劃、嚴格實施,從全產業鏈的參展單位再到專業的採購商都做了大量的組織宣傳工作,特別是專業的採購商這一塊,因為這是評審一場活動是否成功最基本的標準也是唯一的標準。所以說在組織專業採購商這一塊組委會是下了相當大的功夫,也是做足了工作,從國際龍頭商貿公司再到國內商超及商協會,甚至線下的普通市民都是通過一對一及點對點的邀請,確保到場採購的質量與數量。

線下體驗:

活動現場的體驗是各參展單位需要做的,也是線下展覽活動的優勢。雖然現在網際網路非常發達但體驗這個功能是電商無法完全替代。線下的特點是直觀、互動、感受及感知的一個過程。就好比說富平的柿子餅很好吃,網上只能看評論或圖片,但你肯定無法感受或感知是否好吃。而展覽不一樣它是可以直接品嘗,並且也能確保是產地直銷,避免網上的品質不一等亂象。同時博覽會是全產鏈的,有上下遊企業還有同類型企業,選擇較多可以直接進行對比。

媒體報導:

通過農業博覽會集中展示地方優質農產品,為媒體宣傳報導提供信息來源及新聞宣傳素材。在活動期間邀請眾多相關媒體集中式、爆炸式現場報導,引起社會極大關注。同時主承辦方會選擇好媒體報導的地點、人物、事件,深挖活動熱點、爆點,最終達到社會關注、大眾討論、民眾參與的行業盛會。

小編結束語:舉辦一場大型的農業博覽會無非是給當地引流,不管是資金流、信息流、人才流還是物流都是給當地農業領域引入流量。有了媒體報導、社會關注度才會提高,最後才會有以上說的那些流量引入。同時舉辦一場大型的農業博覽會所做的工作也非常大,投入資金也不少,最後導入的流量就決定了展會成功與否。



相關焦點

  • 福建永春:發展特色農業 助推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6月3日,技術人員陳育明在永春縣岵山鎮的一家農業生態莊園採摘鐵皮石斛。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6月3日,女工王銀美在永春縣岵山鎮一家農業生態莊園的荔枝林靈芝園除草。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近年來,福建省永春縣依託當地氣候和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引導群眾發展柑桔、佛手茶、鐵皮石斛、花卉等特色農業,實現農民脫貧致富,助推鄉村振興。
  • 現金白卡:以數位化賦能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在智能化生產的輔助下,傳統農業正一步步邁向精準、可視化的精耕細作。越來越多農產品都借力數字科技實現精準銷售,並以網際網路自身為渠道拓寬銷路。  「現金白卡」認為未來農業的競爭力在於供應鏈。而農業供應鏈的轉型升級,必須實現數位化。
  •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田園新野」理念助推鄉村振興 2020-06-25 0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發展休閒農業,促進三產融合:長清區鄉村振興道路上的農業旅遊新產業
    近年來,長清區借力歷史文化資源與山水田園風光,以名優特產和秀麗田園為依託,用一二三產融合的思路,大力發展農業新六產,在休閒農業和觀光旅遊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和有益探索,打造了萬德茶業特色小鎮、馬山中醫藥康養小鎮、五峰山蒲公英特色小鎮,馬套村更是在發展特色農業鄉村遊的道路上走在了前列,成為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
  • 助力鄉村振興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 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開幕
    鄉村振興,科創先行。12月16日,第17屆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開幕,武漢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於同日揭牌,金融服務「三農」授信等33個農業招商引資項目現場籤約。
  • 2019河南(鄭州)國際現代農業博覽會開幕
    同期舉辦2019河南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博覽會暨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論壇、2019河南省植保信息交流與農藥(械)交易會、2019河南秋季種子博覽會、以及2019河南省首屆大河食用菌論壇。河南日報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董林在開幕式致辭中說, 「這次鄭州農博會將全面展示我省智慧農業、休閒農業所取得的成就,探討信息化時代農業發展趨勢,積極為脫貧攻堅助力、為鄉村振興添彩,是報業集團和省直相關部門踐行初心使命的自覺擔當,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河南現代農業發展貢獻力量的具體行動。
  • 河東:高效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下做好「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近年來,河東區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與鄉村振興的結合以產業促增收,以產業促振興取得了明顯成效、農產品種植、花卉與蔬菜育苗,以及生態旅遊開發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德陽市旌陽區孝感鎮:打造都市休閒農業產業園區 助推鄉村振興
    據該鎮負責人介紹,紅光印象中的優禾上品、勿忘我花海兩個主題農業園自2015年9月開園迎客以來,截至目前已接待遊客約30餘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1000萬元,帶動當地農產品銷售收入1500餘萬元,紅伏村已成為德陽市民近郊休閒旅遊好去處,「藉助『紅光印象』這張旅遊名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打造農民在增收引擎。」
  • 蓬萊市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借力「網際網路+」 助推鄉村產業振興
    蓬萊市新港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進駐後,了解到大皂許家村黨支部2018年領辦的「勤雁穀物種植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富硒麵粉面臨遲遲打不開銷路的困局。,開闊視野,有效地擴大了宣傳影響力,拓寬了產品市場,邁上了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 周濤:圓夢「綠禾」 觀光農業助推鄉村振興
    不斷拼搏 堅持才能成功 2015年,觀光農業剛剛興起,在外務工多年的周樓村村民周濤在村裡流轉土地80餘畝,建設成立綠禾莊園,種植了草莓、櫻桃、蟠桃、紅杏等水果,成為單縣第一個發展觀光農業的人。周濤始終相信觀光農業的市場前景,一邊提升種植技術,一邊重新引進了新的桃樹品種,栽種下對抵禦嚴寒的蟠桃樹苗。2017年6月,周濤栽種的蟠桃、油桃、黃桃等獲得了豐收。「我們的蟠桃甜度高,含糖量達到20%左右,品相飽滿,口感很好,在市場上很受青睞。目前,我們莊園的水果,主要銷往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水果批發市場和大型超市。」
  • 凝聚非公力量 丨增城區工商聯引導非公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舉報   為認真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提振廣州市非公有制企業發展信心,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助推鄉村振興!臨沂沂南鄉村振興服務隊因地制宜謀發展
    臨沂市沂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三隊駐大張莊村的於素華說,入村以後通過調研發現,這個村的土質特別好,種出來的獼猴桃甜度達到了19.6!而且獼猴桃易管理,收入高,市場一直供不應求,劉玉偉試種成功以後,村民的種植意願非常強烈。
  •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農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依託各地山青水秀的自然稟賦、深厚的文化與民俗底蘊、豐饒的農林水特色產品,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度假康養和農俗體驗於一體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需求,對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高質量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規劃引領,做好統籌設計。
  • 四川師範大學創建鄉村振興學院 助推鄉村人才振興
    馮慶 四川在線記者 李寰四川師範大學發揮學校智力人才優勢和師範教育特色,圍繞定點幫扶縣域發展短板,堅持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健全「1+3+6」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工作體系,助推脫貧攻堅由「輸血」向「造血」轉換,為理塘縣和普格縣順利脫貧「摘帽」、
  • 宜城凝聚鄉賢力量 助推鄉村振興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勤)12月20日,在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村幹部的帶領下,該村鄉賢們集中參觀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聽取了鄉村振興特別是鄉村建設行動思路,大家紛紛暢所欲言,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在外這麼多年,始終牽掛著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 海豐縣平東鎮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
    ,推動鄉村振興發展,把舵定向,錨定未來。三是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近年來,平東鎮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省委、市委、縣委關於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深刻把握「灣+區+帶」區域發展新機遇,聚焦「美麗鄉村、美麗農居、美麗通道、美麗田園、美麗產業、美麗民生、美麗動力、美麗黨建」八個美麗,全力推進「5+2」農村綜合改革,以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抓手,落實有效措施,助推「三塊地」改革不斷深化,釋放改革紅利,助推鄉村振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 中國村落文化數字出版平臺助推鄉村文化振興
    該平臺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立項, 灕江出版社建設運營,是一個以中國村落文化為內容,以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數字出版平臺,旨在把優質傳統文化資源進行融合出版,促進村落文化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文化振興。目前,中國村落文化資源庫的全國入庫村落數達8000多個,分別從村落的自然環境、人文歷史、傳統建築等方面加以整理出版;中國村落文化網建成活動平臺(中國鄉村榜、八桂鄉土論壇)、名村志、村落保護、村落文化、村落產業、鄉村遊學等實用又富有時代氣息的欄目;中國村落文化系列叢書出版了理論、實操、文藝等多個系列近30冊圖書;搭建了廣西村落文化研究會、中國鄉村榜、八桂鄉土論壇等多個村落文化產業服務平臺
  • 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園區行啟動 撬動金融資本,助推鄉村振興
    為全面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今年省政府投資基金設立了目標總規模100億元的鄉村振興專項子基金,目前,首批入選子基金正陸續開展協議籤署、註冊落地,第二批入選子基金即將進入協議談判階段,3年的募集任務有望提前完成。徐洪林說,隨著基金設立工作的順利推進,助推基金順利投資將是今後一段時期的工作重點。
  • 校園+田園,助推鄉村振興
    鄖西縣北谷源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社長周國寶說道,平谷大桃科技示範基地於2018年10月開始建設,佔地60餘畝,種植了2500餘株稀有精品桃苗。本來今年已掛果,因缺乏技術人員管理,基本沒有收成。  「通過送技術下鄉,送技能到田間地頭,為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助推鄉村振興,是我們職業學校的應盡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