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李勤)12月20日,在宜城市南營辦事處南洲村村幹部的帶領下,該村鄉賢們集中參觀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聽取了鄉村振興特別是鄉村建設行動思路,大家紛紛暢所欲言,為家鄉建設建言獻策。
「在外這麼多年,始終牽掛著家鄉,建設家鄉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我們願意有錢出錢、有智出智、有力出力,共同建設好美麗家園。」鄉賢受邀回鄉參觀時紛紛感慨。
像南洲村一樣,宜城各地也紛紛邀請鄉賢回鄉建設家園。雷河鎮前鋒村走出的企業家楊超為家鄉捐款10萬元,助力家鄉美麗鄉村建設;小河鎮把116名懂農業、精種植的鄉賢選派駐村,挖掘發展各村特色產業;劉猴鎮已有10餘名鄉賢慷慨解囊,為家鄉修路架橋、興建水利、建設文化廣場,讓家鄉舊貌換新顏。
12月10日全市加強新時代鄉賢建設動員會後,宜城市堅持黨建引領,探索「鄉賢+」模式,大力實施「鄉賢+招商引智(資)」「鄉賢+農村三治」「鄉賢+美麗鄉村」三大行動,引導鄉賢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文化振興、社會治理等美麗鄉村建設事項,為家鄉發展獻計出力。
同時,配套成立了新鄉賢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關於培育和發展村(社區)新鄉賢理事會工作方案》,研究出臺了新鄉賢在回鄉生活、投資興業、社會治理中的優惠扶持政策,為新鄉賢返鄉建設家鄉搭建平臺,為鄉村建設注入活水、凝聚力量。
目前,宜城市成立了234個村(社區)新鄉賢理事會,充分挖掘和調動鄉賢的積極性、創造性,助推鄉村生活環境精緻化、生產條件現代化、基層治理多元化、文化建設可視化、集體經濟規模化;充分挖掘鄉賢文化,抓好傳承、講好老鄉賢故事,讓鄉賢文化可視化;加強精準服務,完善激勵獎勵政策,建立長效溝通對接機制,為鄉賢回歸提供保障,解決他們返鄉的後顧之憂,讓鄉賢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盡力施展、放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