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垂範,德治鄉裡。」邁入掌起鎮古窯浦鄉賢館,八個大字赫然映入眼帘。向四周望去,參事制度、入會條件、參事會職責、結構組織、機構職能明晰地陳列著。再往裡走,鄉賢們扶貧濟困、見義勇為、傳承紅色故事等一個個好人好事引人入勝。「我們鄉賢館還有一大特色,考慮到古窯浦商人在鄉賢中佔比較多,所以我們將古窯浦村鄉賢會與商會這兩支隊伍打通,進行資源共享,並在館內專門開闢了一塊『古商』的介紹,感謝他們為家鄉建設作出的貢獻。」古窯浦村鄉賢會會長韓宗海說。
除了擔任古窯浦村鄉賢會會長,寧波海飛電器有限公司的董事長韓宗海還做過村裡40餘年的黨組織書記。三種身份對他來說就是一件事:服務好村裡的百姓,助力好村裡的發展。幾十年間,他沒拿過村裡一分工資,光個人捐款就達上百萬元。和韓宗海一樣,鄉賢阮立平創立公牛電器有限公司後,堅守「忠信誠和」的公司文化,心繫家鄉美麗鄉村建設,數十年間陸續開展了村落基礎設施建設、文化品質提升、醫療教育和科技法律援助、村民創業增收致富等四大工程的建設,前後出資數百萬元。還有一手創立「水王國」沁園的鄉賢葉建榮,陸續為古窯浦村投入數百萬元,成立扶貧救困基金,資助困難學生,並為建設村民禮堂、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和提升醫療水平等貢獻力量。
古窯浦這個剛建成的鄉賢館,是該村乃至該鎮集中展示「凝聚鄉賢力量、助力鄉村振興」工作的一個縮影。一直以來,掌起鎮珍視鄉賢資源,重視鄉賢工作,不斷強化鄉賢組織建設、增進鄉賢感情、激發鄉賢力量。尤其是近年來,該鎮各村級鄉賢會充分挖掘豐厚的鄉賢資源,通過互通商會與鄉賢會資源,加強與在外鄉賢的溝通交流,提升歸屬感,激發反哺,為助力業興、民富、景美、人和的樂居小城建設提供廣泛強大持久的力量支持。
助推鄉村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治理,引領鄉風文明。近段時間,厲家村鄉賢、原中共上海市寶山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厲自根先生受邀成為該村鄉賢顧問,指導新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像厲自根一樣或智或資反哺的鄉賢還有很多。近年來,該村鄉賢會致力於暢通聯絡聯誼渠道,增進鄉賢情感認同,通過搭建村級鄉賢微信群,加強鎮村幹部與鄉賢代表的聯誼交友,增強鄉賢對家鄉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同時,建立參事機制,利用節日鄉賢返鄉省親等時機,組織召開主題鮮明的鄉賢聯誼大會、情況通報會、意見徵詢會等,加強內引外聯,最大限度激發和凝聚鄉賢對家鄉建設的支持和反哺熱情。此外,該村鄉賢會還積極開展崇德向善、化解糾紛、愛心助善、志願服務等系列活動。
工程院院士、鋼琴教育家、廳級幹部……談起村裡的鄉賢,洪魏村黨總支書記樂劍峰如數家珍,不光是鄉賢們的生平事跡,還有反哺家鄉的動人故事。「如何在挖掘好古今鄉賢的基礎上,深入探究傳統文化內涵,傳承好紅色基因,發動群眾學習領悟紅色文化,是我們鄉賢會的重點工作之一。」樂劍峰說。洪魏村鄉賢會注重搜集歷史族人及革命烈士保家衛國之舉,提煉總結一系列優秀家風家訓,讓紅色基因得到傳承和弘揚,並圍繞尊老愛幼、扶貧濟困、捐資助學、見義勇為、捨己為人等方面培育發現新鄉賢。與此同時,該村在村域範圍內修建了鄉風文明館、洪魏革命紀念館、三北宗教界支持抗戰史料館、魏家祠堂等,大力宣傳鄉賢故事,把鄉賢文化和鄉賢精神轉化為口耳相傳的話語引導,成為群眾可學可信的身邊榜樣。
全媒體記者 胡格格 通訊員 王雪楓 劉雷鋒
來源:慈谿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