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一位中年男子張先生魚刺卡喉,睡到半夜因喉頭水腫導致嚴重窒息。雖經多天搶救,依然沒能救回來。生活中,魚刺卡喉時有發生,為什麼張先生碰到的魚刺竟那麼兇險?
晚飯吃魚被刺卡喉
張先生,40多歲,正值壯年。當天,一家三口吃晚飯,老婆燒了張先生最愛吃的紅燒鯽魚。
張先生邊吃邊和妻兒聊天,一個不當心,魚肉連同魚刺一股腦兒吞了下去,喉嚨立馬一陣刺痛。
張先生急忙張開嘴巴,讓老婆幫忙看看。老婆順手拿起一根筷子,朝張先生的喉嚨口小心地撥弄了幾下,想把魚刺弄下來。
喉嚨還是疼,不過張先生沒太在意,以為魚刺掉下去了。
一家人繼續吃飯,聊天。到了夜裡11點,一家三口上床睡覺。
凌晨呼吸困難被送醫
凌晨1點,老婆從睡夢中醒來,隱約感覺身旁的老公怪怪的,在喘粗氣。開燈一看,嚇壞了,老公臉色發紫,捂著胸口,口裡喘著粗氣,呼吸很困難。老婆趕緊喊兒子過來,把老公送到了距離家最近的杭州市西溪醫院。
西溪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張思泉正在值班,一看張先生的情況,緊急召集醫護力量搶救。「我們掰開張先生的嘴巴看,發現他喉頭水腫嚴重,聲門閉合,已經無法呼吸,處於嚴重窒息狀態。」
張主任說,卡在張先生喉嚨裡的魚刺大約1釐米長,由於喉頭腫脹嚴重,一時半會兒無法把魚刺取出來,而當務之急是要氣管插管,讓張先生順暢呼吸。
「喉頭腫得太厲害了,連插管都很難插進去。經過大家的努力,插管終於成功了。持續搶救了一個多小時後,也把他的心跳按回來了。但是很可惜,由於窒息太嚴重,張先生一直處於腦死亡狀態。太令人惋惜了。」張主任遺憾地說,張先生在ICU觀察三天後,終告不治。至離世,魚刺沒能拔出。
延伸
為何小小魚刺這麼兇險?
愛吃魚的人或許都有過魚刺卡喉的經歷,但很少有人會將其與死亡相關聯。
那麼,為何一根細細的魚刺,會有致命的威力呢?
浙江溫州市中心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朱麗明醫師說,成人的食道長度為25~30釐米,食道有三個狹窄處,最常見的魚刺卡喉位於食道口徑最窄的第一狹窄處,即食道的起始處。吞咽時,食道附近會疼痛,引起的是吞咽困難。遇到這種情況,大家習慣用大口的飯將它往下推,如果魚刺以豎位下行,興許能進入胃裡。但魚刺下行位置是不固定的,很容易卡在第二狹窄處。
「第一、第二狹窄處相距4~7釐米,但卡在第二狹窄處則危機重重。」朱麗明稱,人體內最靠近心臟、內徑最粗、壓力最高的血管,就是主動脈(弓),它緊貼食道第二狹窄處,魚刺穿破食道壁、扎進主動脈,早期表現為食道疼痛,數日後傷口炎症加重,最終會導致主動脈破裂,「主動脈破裂,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注意
吞,最要不得 吐,才是正解
杭州市一醫院耳鼻喉科李勇主任說,被魚刺卡了後,很多人喜歡用土辦法急救,像喝醋、吞飯糰、吞饅頭、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其實,「吞」這個動作最要不得!
吞魚刺可能導致魚刺插得越深,同時會損傷咽喉引起感染化膿、發炎紅腫。喝醋不能軟化魚刺、魚骨。有的醋濃度太大,還會燒傷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導致食道狹窄粘連。卡到魚刺後要停止一切吞咽飲食,連水都不要喝,放鬆咽喉。
李勇主任建議,可以用手指摳一下喉嚨,產生噁心嘔吐感,讓魚刺吐出來。這裡有一個前提是,你確定吞下去的是小的軟的魚刺。這種表淺的咽部異物,有時可通過唾液和嘔吐物排出。但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魚刺,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綜合《都市快報》、《錢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