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愛吃魚,鯽魚濃湯、紅燒鯽魚、西湖醋魚等都是常見的家常菜,加上吃飯時喜歡聊天、看電視等,分散了注意力,導致魚刺卡喉的意外每天都有發生。而被魚刺卡了後,絕大多數人會嫌麻煩,只要扛得過去,一般不願意去醫院。前幾天,杭州有位中年男子因魚刺卡喉,導致喉頭嚴重水腫,睡到半夜因喉頭水腫導致嚴重窒息。雖經多天搶救,依然沒能救回來。
一根小魚刺的致命經過
1 一家人邊吃晚飯邊聊天。
2 丈夫吃紅燒鯽魚時,魚刺卡喉。
3 妻子用筷子檢查丈夫喉嚨口,無果。
4 全家人繼續吃飯、聊天。
5 晚上11點,全家人睡覺。
6 凌晨一點,妻子發現丈夫窒息。急送醫院。
7 醫生檢查發現,患者喉頭嚴重水腫。行氣管插管。 急救一小時後,恢復心跳。但因窒息嚴重,腦死亡沒能恢復。
8 在ICU觀察三天後,終告不治。至離世,魚刺沒能拔出。
>>>>來說說你被魚刺卡喉的經歷。
吃紅燒鯽魚時,被魚刺卡了
張先生,四十出頭,正值壯年。
當天,一家三口吃晚飯,老婆燒了張先生愛吃的紅燒鯽魚。
張先生邊吃邊和妻兒聊天,一個不當心,魚肉連同魚刺一股腦兒吞了下去,喉嚨立馬一陣刺痛。
張先生張開嘴巴,讓老婆幫忙看看。
老婆順手拿起一根筷子,朝張先生的喉嚨口小心地撥弄了幾下,想把魚刺弄下來。
喉嚨還是疼,不過張先生沒太在意,以為魚刺掉下去了。
一家人繼續吃飯,聊天。
夜裡11點,一家三口上床睡覺。
魚刺卡喉導致喉頭嚴重水腫
在睡夢中窒息引發腦死亡
凌晨1點,老婆從睡夢中醒來,隱約感覺身旁的老公怪怪的,在喘粗氣。開燈一看,嚇壞了,老公臉色發紫,捂著胸口,口裡喘著粗氣,呼吸很困難。老婆趕緊喊兒子過來,把老公送到了距離家最近的杭州市西溪醫院。
西溪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張思泉正在值班,一看張先生的情況,緊急召集醫護力量搶救。
「我們掰開張先生的嘴巴看,發現他喉頭水腫嚴重,聲門閉合,已經無法呼吸,處於嚴重窒息狀態。」
張主任說,卡在張先生喉嚨裡的魚刺大約1釐米長,由於喉頭腫脹嚴重,一時半會無法把魚刺取出來,而當務之急是要氣管插管,讓張先生順暢呼吸。
「喉頭腫得太厲害了,連插管都很難插進去。經過大家的努力,插管終於成功了。持續搶救了1個多小時候後,也把他的心跳按回來了。但是很可惜,由於窒息太嚴重,張先生一直處於腦死亡狀態。太令人惋惜了。」張主任遺憾地說。
一根小小的1釐米長的魚刺,竟然要了一個健康中年人的命。聽起來真的有點聳人聽聞。但其實在臨床上,因誤吞魚刺被迫開胸,甚至去世的,時有發生。
30歲男子沒來得及上手術臺
就因魚刺刺破大血管,造成大出血去世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喉科李勇主任說,被魚刺奪去生命的悲劇,他也碰到過。
「我收治的魚刺病人裡,80%是魚刺卡在扁桃體下端、舌根部等部位。這樣的魚刺大多很細很軟,長度不超過2釐米。咽口水,喉嚨會發疼;只有20%會掉到食道裡,這樣的情況,一般是比較大的魚骨,往往也是最危險的。也可能病人當時沒有大反應,直到出現消化道炎症。甚至戳在主動脈上,比如『食管主動脈瘻』,這是食管異物最嚴重的致死性併發症。
「多年前,我有一位病人,三十來歲,被一根比較粗的魚刺卡了喉嚨。魚刺進入食道,穿破食道壁,刺破了血管。我正準備要給病人手術時,很可惜,他還沒來得及上手術臺,致命性大出血就發生了,人很快走了,非常令人痛心。」
為了搶救一位魚刺患者
八個科室專家聯合會診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潘文勝主任醫師說,去年,他們醫院組織過一次八個科室專家,共同會診一位魚刺患者。這是一位中年女子,喝魚湯時,把一根2.5釐米長的鯽魚刺吞了下去。魚刺戳在食管上,並刺破緊貼食管的頸部主動脈,造成出血不斷。為了搶救這位病人,當時,急診科、麻醉科、腦外科、耳鼻喉科、心臟大血管外科、五官科、消化內科、胸外科的專家都出馬了。
為了止血,心臟大血管外科程海峰副主任醫師先給患者做了支架手術,用支架撐在血管壁上,封閉頸部主動脈受損部位,這才使出血結束。
之後,為了取出魚刺,又不傷及食管,潘文勝主任和同事們一起研究了好多方法。最後的方案是,藉助胃鏡將一個特製的小塑料套,送到魚刺部位,並套住魚刺。拔下魚刺後,順勢把魚刺按進小塑料套裡,讓塑料套帶著魚刺沿著食管壁滑到了胃裡。最終魚刺被胃液消化掉,而塑料套,則用胃鏡取了出來。
上個月,浙醫二院收治的一位魚刺病人,最後通過開胸手術才取出了魚刺。
小夥子,20多歲,在杭州打工,也是誤吞了鯽魚的魚刺。那是腹部最粗最長的魚刺,直接戳破食管壁,扎入主動脈約1.5釐米深。各種取魚刺的方法都行不通,最後只好請胸外科醫生出馬,開胸取魚刺,這才保住了性命。
市一主任一天要看20多例魚刺病人
浙二急診室去年拔了3281根魚刺
杭州各大醫院的耳鼻喉科,每天都會遇到來拔魚刺的患者。特別是晚飯後,急診室都會迎來一波拔魚刺的小高峰。
市一醫院耳鼻喉科李勇主任說,從他的門診來看,每天少則收20多例魚刺病人,多的時候40多例,每月均超百例。魚刺卡喉發生在任何年齡段,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相對來說,節假日吃飯應酬多的時候,魚刺卡喉的情況也會多起來。
在浙醫二院急診科,這幾年的魚刺患者逐年增長。2011年收治1442例,2012年2257例、2013年2543例,2014年3281例。
這些被卡的魚刺,大多是鯽魚刺。
為什麼小小的魚刺這麼兇險。
浙醫二院消化內科陸新良副主任醫師說,人體食管有三個狹窄處。最常見的是魚刺卡在食管的第一狹窄處,也就是食道入口處。吞咽時,食道附近會疼痛,引起的是吞咽困難;第二狹窄處,大概是在入口後7釐米左右,這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這裡的食管外貼著主動脈弓,一旦魚刺刺破食道壁,就可能造成致命性大出血;第三狹窄處,就是食管出口了,比較少。
吞,最要不得!
吐,才是正解
李勇主任說,被魚刺卡了後,很多人喜歡用土辦法急救,像喝醋、吞飯糰、吞饅頭、吞菜、大量喝水等,都想用「吞」的動作,把魚刺逼下去。其實,「吞」這個動作最要不得!
吞魚刺可能導致魚刺插得越深,同時會損傷咽喉引起感染化膿、發炎紅腫。喝醋不能軟化魚刺、魚骨。有的醋濃度太大,還會燒傷口腔、咽喉和食道黏膜,導致食道狹窄粘連。卡到魚刺後要停止一切吞咽飲食,連水都不要喝,放鬆咽喉。
李勇主任建議,可以用手指摳一下喉嚨,產生噁心嘔吐感,讓魚刺吐出來。這裡有一個前提是,你確定吞下去的是小的軟的魚刺。這種表淺的咽部異物,有時可通過唾液和嘔吐物排出。但如果吞下去的是大的魚刺,一定要趕快去醫院就診。
治療過程是,用壓舌板壓住舌頭前部,露出扁桃體。用手電筒仔細察看舌根部、扁桃體、咽後壁等部位。如果看到魚刺了,用鑷子慢慢地夾出來。有時要用麻藥。
如果魚刺已經進入食道了,單憑肉眼很難發現,就可能要做食道鏡檢查。如果魚刺卡喉的時間過久,咽喉、食道已經紅腫潰爛了,必須等先治療消炎消腫後再取出魚刺。
夾取魚刺需要一定的技術,建議大家不要自己取刺,儘量及時就醫。
浙醫二院消化內科陸新良副主任醫師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建議大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時儘量少說話,魚刺卡喉的情況大多是在吃飯很急趕時間、看電視、聊天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發生的。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