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一做法可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讓有資質、合法合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在行業內更有底氣。」
「昨天去店裡做了一次吹氧和照光,做完臉上涼涼的,期待治療效果……」打開大眾點評,首頁模塊上除了美食、電影、休閒娛樂等常見服務,近年來還多了一項「醫學美容」板塊。雖然用戶可以像點評餐廳那樣,點評自己在醫美機構的消費體驗,但由於這一服務行業還涉及醫療衛生等專業監管領域,因此一直是政府部門和網際網路平臺探索雙向監管的重點。
眼下,這一探索在上海市長寧區有了重要進展。8月29日,長寧區衛健委與美團點評籤約,雙方將在醫療服務的網際網路監管即「e監管」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其中,長寧區衛健委將把美團點評旗下的美團APP、大眾點評APP作為「官方指定信息發布平臺」,與長寧區域內的醫療機構在創新監管、關注騎手健康證管理等方面達成合作,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政府監管效率和網際網路平臺運營效率。
根據籤約內容,雙方將具體在數據對接、構建綜合評價體系和建立網絡監管模式三方面進行合作。在信息公示和數據對接方面,長寧區衛健委將把區域內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註冊數據與美團點評的醫療業務進行對接,協助指導網際網路平臺開展醫療機構資質審核。平臺方則需在醫療商戶頁面公示醫療機構相關行政管理信息,並隨時更新政府對這些機構的監管審查結果。
美團點評醫療美容及健康業務部總經理李曉輝介紹,網際網路平臺掌握著完整的消費數據,尤其是平臺用戶生成的評價數據,而這些數據相較政府日常監管抽查的結構,能從另一方面客觀反映醫美機構存在的問題。而將用戶評價數據向政府開放,能幫助平臺實行反向監管,使整個行業更加透明化、更有競爭力。「醫療美容產業的核心是透明化,一些虛假、效果差甚至做出來完全失敗的案例,大多是由機構和用戶的信息不匹配造成。」因此,平臺才特別需要與政府展開合作,基於大數據分析進行更有效監管。
「這一做法可以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讓有資質、合法合規的醫療美容機構在行業內更有底氣。」李曉輝說。
眼下市場上醫美項目名目繁多,監管如何與行業發展同步值得思考
在打通數據溝通渠道後,第二步就是構建覆蓋長寧全區的區域醫療機構綜合評價體系。長寧區將把衛生監督和質量監管評價結果與美團點評的用戶評價相結合,使得針對醫療機構的評價體系同時具備政府「天眼」和百姓「慧眼」。消費者在選擇醫美機構時,則能通過美團、大眾點評等APP了解區域醫療機構綜合情況,從政府監管公示和其他消費者評價等兩個維度作出消費決策。據悉,下一步,長寧區衛健委將參考或使用大眾點評星級點評系統作為醫療機構的市場滿意度指標,基於用戶市場行為展開大數據分析。
有了完善的評價體系,第三步長寧區將著手建立醫療機構的網絡監管模式。長寧區衛健委主任葛敏表示,隨著國家對社會醫療機構越來越重視,開放程度越來越高,相應的政府職責也不斷加大。「以前傳統的監管方式都是政府來管,隨著網際網路企業越來越多,老百姓對網際網路企業尤其是大平臺的公信力也愈發認可。」因此,此次長寧區藉助區域內網際網路平臺企業集聚的優勢,將美團點評醫療業務的數據信息為政府所用,政府部門也敞開監管數據與平臺企業互通,共同打造政府對醫療機構更精準高效的監管。
記者了解到,長寧區將通過大數據分析篩選美團點評用戶的評價內容,創新衛生監督發現機制,及時發現區域醫療機構或其他機構的違法違規行為。消費者打開APP頁面查找醫療美容機構時,長寧區內的機構主頁不僅會顯示機構的營業信息,醫生、護士的從業資質也會在頁面公示,使得消費者在「花錢」之前就對這筆錢花得是否「靠譜」心中有數。
「現在90後甚至00後的消費者更關注自我參與,這次把美團點評作為政府官方監管平臺,也能讓新一代消費者實實在在地看到,自己的消費評價會對政府的監管和決策起到重要參考。」這一嘗試將促進消費者更加積極、客觀地參與網際網路平臺的消費評價機制,也為平臺打開了監管入駐企業、提高用戶活躍度的新方式。
來源: 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