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老漢要殺驢,夜裡驢來求情:您行行好,再給我兩天時間

2021-01-07 談古論今話奇聞

歡迎來到談古論今話奇聞。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52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

文/小松

北宋年間,陳村有一個陳老漢。陳老漢家裡養了一頭母驢,陳老漢走街串巷、下地幹活都趕著這頭驢。

有一日,這頭母驢產下一頭幼驢,陳老漢很是高興。因為母驢老了,拉不動車也幹不了農活。這頭幼驢的降生,陳老漢家算是後繼有驢了。

陳老漢的兒子,叫陳二。前兩年,娶了鄰村的小翠為妻,陳家的日子是越來越美滿了。

不過美中不足的是,小夫妻倆一直沒要來孩子。陳老漢和老伴就四處尋醫問藥。

小夫妻倆郎中看了不少,藥也吃了不少,可還是沒有要來孩子。

後來,陳老漢和老伴就釋然了。這要孩子也就成了陳家持之以恆的事了。

兩年後,陳老漢家的母驢得病死了。幼驢正好長大,這下地、拉車的重活就落在了這頭幼驢的身上。

這頭驢性子溫順,而且啥都肯幹,陳老漢很是喜歡,對這頭驢也非常用心。

幾年後,陳老漢趕著這頭驢去鎮子上賣貨。途中這頭驢受了驚嚇,連車帶驢一起扎進了路邊的一個深坑裡。

陳老漢跳車及時,沒有受傷,可那頭驢的腿腳卻受了傷。自此之後,那頭驢走起路來是一瘸一拐,更別說拉車幹活了。

陳老漢就著急了,一個晚上,陳老漢就和老伴商量:「咱家那頭驢腿腳不行了,不如明天我去鎮子上再買一頭驢吧!這地裡的活,還有貨需要拉,總不能這樣耽擱著呀!」

「說的也是,那頭驢咋辦?總不能養著兩頭驢呀!草料咱就餵不起啊!」

「等新驢買來後,我就把那頭驢送給村裡的王屠夫,讓他殺了換些錢吧!」

「行啊!」

第二天,陳老漢就去了鎮子裡。左挑右選終於看中了一頭驢。陳老漢和賣家是一陣討價還價,這頭驢就跟著陳老漢回家了。

「你可別怨我啊!我歲數大了,還指著你當我腿腳呢!如今你一瘸一拐都趕上我了。家裡的貨還需要拉,我不能再等了。明天我就把你賣給王屠夫,你來世也做個人吧!」

陳老漢說完就走了。而那頭驢卻流淚了。

當天夜裡,陳老漢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家裡的那頭驢來了,對著陳老漢求情道:「我上輩子做了很多壞事,身上業障深重。這輩子我來做驢,就是來受苦消除身上業障的。如今我還有兩天業障就消了,來生便可成為了人了。您行行好,再給我兩天時間吧!」說完,那頭驢跪倒在地,熱淚是直往下流啊!

陳老漢一下醒了。他擦了擦腦門上的汗,又推了推身邊的老伴說:「我剛才夢見咱家的驢說話了,說讓我再給它兩天時間,你說這事怪不怪?」

「淨瞎說!驢還能說話?快睡覺吧,明天還有活要幹呢!」老伴沒理他,繼續睡了。

陳老漢是一夜沒再合眼。

第二天一早,老伴遞給陳老漢一條韁繩,說道:「你牽著驢送到王屠夫家,別墨跡抓緊回來幹活。」

「過兩天再送,再留它幾天吧!」

「那草料哪裡弄去?我可沒有備那麼多的草料啊!」

「你甭管了,一會兒我去溝邊割些蘆葦來。」就這樣,這頭驢被多留了4天。這4天裡,陳老漢總去溝邊割蘆葦餵驢吃。

陳老漢的兒媳婦肚子還是沒有動靜,陳老漢和老伴也習以為常了,對此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就在這天夜裡,陳老漢又做了一個夢。夢中一個帥氣男子跪倒在地,對著陳老漢說道:「多謝恩人多留了我4日,讓我消除了身上業障。如今我業障已經消除,來世終於可以投生為人了。」說完就對著陳老漢磕起頭來。

陳老漢趕忙將他扶起,說道:「不必行如此大禮,人難免犯錯,知錯能改就好啊!你快去轉生,來世做個善人吧!」

那男人聞言後卻說道:「我知道恩人要不來孫兒孫女,我轉生做你孫兒,來報答恩人的救命之恩!恩人,請一定要記住我,我的眉心處有一顆紅痣!」說完,那男子就消失不見了。

第二天一早,陳老漢牽著那頭驢就去了王屠夫家。他換了些銀子後,依依不捨地離開了。

陳老漢走後,那頭驢的眼睛也溼潤了。

兩個月後,陳老漢兒媳婦突然乾嘔不止。請來郎中一看,郎中是微微一笑,捋著鬍鬚說道:「恭喜你啊!你兒媳婦有喜啦!」

此言一出,陳家沸騰了!老伴還特意給郎中封了一個大紅包。

陳家媳婦兒在婆婆精心照顧之下,終於是臨產了,接生婆王大娘是一頓忙乎。

不多時,屋內傳來一陣啼哭聲。王大娘抱著孩子就出來了,對著陳老漢喊道:「老陳呀!恭喜你,是個胖孫子!」陳老漢高興壞了,趕忙走了過去,這一看,那孩子眉心處正有一顆紅痣!

「孩子,你來了。這輩子你一定要好好做人吶!」陳老漢小聲嘀咕著。

這個孩子從小就心善。長到7、8歲時,就知道疼愛他爺爺陳老漢。他爹娘買來好吃的,他總是留著跟爺爺一起分著吃。

奶奶看了就有些吃醋地打趣道:「這個小白眼狼,枉費我平日裡那麼疼他,他呀就和他爺爺親!」

陳老漢聞言總是嘿嘿一笑,隨後說道:「我們爺倆有緣,你們不懂!」

陳家人對這件事確實不懂,也只有陳老漢他自己知道了。

結語:

心善之人得福報。所以說,人活一世,還是要心存善念呀!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故事來源於民間,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母子落水,請行腳商人幫忙,老哥行行好,幫我捎口信吧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9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託家僕來給胡氏傳信,張生因為要料理地裡的農活,便讓妻子先行,過幾日,忙完農活再去看望嶽母。胡氏收拾好衣物,抱著小兒子便回了娘家。郎中把脈問診,得知母親的病並不嚴重。胡氏因為擔心相公張生,便沒有在娘家多留宿。第三日的下午,胡氏便抱著小兒子朝著家中行去。
  • 民間故事:2女相繼夭折,老漢不明所以,先生:院子2米下有瓷娃娃
    民間故事:2女相繼夭折,老漢不明所以,先生:院子2米下有瓷娃娃。本文為《民間故事》之第257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又到了跟大伙兒說故事的時候了。您願意聽故事,咱就每天準時更新。今兒咱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大天津的一件民間小故事。
  • 民間故事:稚童半夜敲門,老漢收留了他,轉天老漢嚇壞了
    民間故事,奇聞趣事!這裡是話神道仙的原創故事領域。接下來請看傳奇的民間故事。在明朝時期,發生了這麼一件詭異的民間故事,在離著縣城十裡左右,有著一處小鎮。人口不多,但是因為臨近縣城的緣故,倒是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村東頭不遠處,乃是一座山峰,只有一座,好似是利劍擎天一般,一般人根本就上不去。
  • 民間故事:老父親離世後,李三家就不順,張貴說:這塊地不好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在上兩期的民間故事中,筆者提到了一位風水大師張貴—張仙人。看過這篇民間小故事的看官應該都知道了。張仙人是筆者杜撰出來的人物,今天咱再講一篇關於張仙人的民間小故事,諸位看官瓜子、啤酒準備好,咱今天這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
  • 民間故事:老漢晚上放羊,結果遇到怪事,卻也因此救了一戶人家
    「講的是鬼狐仙怪奇聞事,道的是人間百態有真情」,大家好,我是小於。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放羊老漢捶打神秘黑影》,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0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 民間故事:張老漢無兒無女,老先生則說:走,看看你家祖墳去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5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開篇聲明:故事只是故事,小田只是個寫故事的作者。對於本篇民間故事中提及到的一些風水知識,大夥權當打發時間,切莫當真!
  • 民間故事:老弟,我走南闖北見過的事多了,這房子你最好別住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22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夥講一篇民間風水小故事,還是那句老話:故事永遠只是故事,對於故事中的風水禁忌您可別較真兒,權當打發下時間吧!
  • 故事:小夥要幫助一位老漢,算命先生阻攔:他是你前世的仇人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前,村裡有個小夥子名叫二剛,由於家裡窮,都老大不小了,也沒能娶上媳婦,母親急得不得了,整天四處去託媒婆,給兒子提親。這天,母親又要出門去找媒婆,就在這時,二剛的表舅來了。表舅家住外地,是個算命先生,每年都會來看望二剛母子倆。
  • 民間故事:王老漢家出怪事,先生卻說:是你家金蛇起舞鬧騰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1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過去的老故事,這則民間小故事大約發生在90年代,地點就不透露了。閒話不多說,咱直接開門見山說故事:90年代那會兒,某村裡有一個王老漢,因為家裡新添了人口,老房子明顯不夠住了。於是王老漢便向村委會申請,想要一處地基,重新建一所房子。
  • 民間故事《民間四大傳說》
    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四大民間傳說《孟姜女哭長城》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四大民間愛情傳說。這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房東大娘含著淚花拉著她說:「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熱得象火炭一樣,我能忍心讓您走嗎!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腳,都成了血疙瘩了,哪還是腳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腳,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兩天,病沒好利索就又動身了。老大娘一邊掉淚,一邊嘴裡念道:「這是多好的媳婦呀!老天爺呀,你行行好,讓天下的夫妻團聚吧!」孟姜女終於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她打問修長城的民工:您知道萬喜良在哪裡嗎?
  • 每日好書分享:《開啟智慧的160個中國民間故事》,小朋友必讀
    大家好,這裡是每日好書分享,今天分享的是司曉暉的作品,《開啟智慧的160個中國民間故事》,小朋友必讀。《開啟智慧的160個中國民間故事》是2007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書中詳細地記錄了160個民間故事。這本書凝聚了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淺顯的小故事中閃著智慧的光芒,蘊藏著深刻的哲理。
  • 民間故事:你家的風水我不看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良人到哪都是福地》,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論著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067期,如果您喜歡,敬請您的關注。中國古代的人特別相信風水,而風水師在民間那可是厲害的角色,是大家眼中的高人,受人敬重,享有地仙兒的美譽。
  • 民間故事:老漢深山獨自看守果園,夜遇女鬼坐懷不亂終得善報
    張老三就信步來到周員外府,對門房說自己要應聘果園看護。過了一會管家出來了,說道:「果園在鎮的後山上,方圓十畝,看護主要防賊防盜,一月休息兩天,晝夜都在果園,你看可以嗎?」張老三點了點頭,一個月二兩銀子比種地划算得多。這是管家又補充了一句:「你膽大嗎?倘若你半路跑掉不幹了,我臨時找不到人,我可是不結算工錢的。」
  • 民間故事:鯉魚報恩
    歡迎您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283期,如果您喜歡看不妨給個關注。今兒給大夥講一篇關於「鯉魚報恩」的小故事,希望大夥看過這則小故事後,都有所收穫。「二位行行好,賞給我兩碗水吧!」那老人說完就無力地癱坐在了地上。「兩碗水?你這老頭真是貪婪,我二人正因一碗水爭吵,你……」李三妻子的話還沒說完,便被他打斷。李三走上去一步,見那老人口唇乾裂,有氣無力,便將他扶進了屋裡坐下,後不顧妻子的阻攔,拿來兩碗水,說道:「老人家,您慢慢喝。
  • 民間故事|狐仙之計
    民間故事|狐仙之計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淵山村有個姓李的六旬老漢,住在村北的老屋裡。他因為家窮四十才結婚,妻子生下兒子後不久就去世了。李老漢也打算再找個妻子,可是選誰,他一時還沒拿定主意。這天,後山的小路上來了一個女子。這女子一襲長裙,看起來十八九歲,顯得非常漂亮。她來到李老漢家,說自己口渴想討水喝,李老漢便打了碗水來。這姑娘真的很美,李老漢想,要是能娶她為妻多好啊。女子說她叫阿仙,現在喝了大哥一碗水,大哥是個好人,要怎麼報答你呢?
  • 民間故事:他拾金不昧,老漢把閨女許配給他,道長說:窮骨不見了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
  • 民間故事:野路迷途
    更何況在民間也有很多有關鬼打牆的傳說存在,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個有關鬼打牆的故事。馬小明家住偏僻山村,平時特別喜歡玩,他是一個生性活潑好動的人,所以在有時間的情況之下,他就會去隔壁村,甚至是隔壁的隔壁村,找跟自己年齡差不多的年輕人一起玩耍。在他們這幾個村莊裡面,馬小明的名聲算是最響亮的,因為他到處亂跑,幾乎所有的人都認識他。
  • 民間故事:老漢總是口渴,大夫說是病,道士看了卻是搖頭
    李老漢也覺得有些問題了,不過還是將小兒子喊了過來。小兒子聽到要再次打水,這回覺出問題了,問道:爹!這麼一大缸水,您是自己一個人喝的麼?李老漢自是點頭,兒子感到詫異,不過還是將水缸打滿水了。結果,只是一天的時間,一水缸的水就被李老漢喝光了。
  • 民間故事:老漢嫁女,沒想到來了一群狐狸,老漢見此竟笑了
    村東頭的李老漢,有著一兒一女,大兒子早就成親了,如今只有一個小閨女還沒有成親。李老漢為人溫和,而且樂於助人,自己是個木匠,靠著手藝,家裡倒是極為富裕。因為,不管是左鄰右舍,還是遠近的親戚,凡是遇到困難了,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這李老漢。
  • 民間故事丨為何驢沒有牙,牛沒有角
    花言巧語的狐狸吃飽喝足後,感到很孤獨,他耐不住寂寞,要惡作劇。這天夜裡,狐狸趁著皎潔的月光,來到草原東頭黃牛的住處,見黃牛正在悠閒地反芻食物,說:牛大哥,你別看驢整天和你在一塊吃喝玩樂,情同手足。我告訴你,那是假的,他在背後說了你好多壞話,我就不和你學說了。不信的話,以後你向他借頭上的角戴一下,試一試,看他借不借就知道,他和你好是不是真心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