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可以暢通城市微循環,為主幹道分流,增強城市各功能區的通達性和活力,為市民群眾營造良好的出行和居住環境。去年11月,我市印發《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群眾是否滿意為工作標準,全力將這項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未央路沿線花牆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雷偉東 攝
附近居民
「路好走多了,環境更整潔了」
「你知道『千裡捎書為一牆,讓他十尺有何妨』的典故嗎」?11月22日,西安下著小雪,新城區集賢巷的張大姐一直將來訪的客人送到巷子口,期間向大家介紹著據傳發源於此的典故和巷子裡住過的名人。「原來巷子環境差,都不好意思讓朋友們來,現在整潔多了。」張大姐說,每次有朋友來,她都會介紹巷子裡的文化。
在集賢巷內,記者看到道路平坦整潔、路邊商家門頭牌匾統一、灰黑色的圍牆古樸大方,牆上設置有遵德守禮提示牌和展示名人往事的文化牆,多位過往行人在此駐足閱讀。巷子東口豎立著黑黃色的路牌,上面寫著集賢巷的歷史背景,並張貼著二維碼。
掃描此處的二維碼,市民遊客可以了解「千裡捎書為一牆,讓他十尺有何妨」的典故和巷子名稱的來源。在老住戶記憶裡,這條小巷解放初時是土路,路面狹窄,巷子兩邊是土木結構的平房,後來改造為煤渣路、石子路、柏油路。如今,集賢巷與其西側的吉慶巷已經成為聯通城內交通主動脈的重要微循環,市民遊客從南新街經此兩條巷子可以到達案板街和西一路,其改造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東大街和北大街的交通壓力。
收廢品的劉大哥對集賢巷改造提升感受很深。「我住在這附近20多年了,經常騎著三輪車從巷子裡面走,不管去北大街還是回東大街,走巷子裡路又近又安全。」劉大哥說,不光集賢巷,他收廢品去的很多小巷子這兩年都改造了,「路好走多了,環境更整潔了」。
改造完成後的集賢巷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雷偉東 攝
嚴格把關
踐行「一線工作法」 做好民心工程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是「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的主要內容,全市背街小巷改造任務共599條,2020年計劃完成改造359條。一年來,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圍繞民生需求,對改造任務進行細化,倒排工期、順排工序,科學調度施工,以時間倒逼進度,統籌做好線纜落地、雨汙分流、路面鋪設、圍牆提升、綠化亮化等施工,推進提升改造工作又好又快地開展。
市城管局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一線摸實情、逐個上門核進度、現場指導找差距、主動協調解難題,對日常督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採取現場督辦、限時辦結、跟蹤落實的方式,力促全市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提速、提質、提效。為了確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質量,市城管局優化實施方案,強化施工管理,從選材、工序等方面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偷工減料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充分尊重民意、傾聽民聲,堅持「微整治、大提升」,以節能實用和功能完善為導向,建成區內多做「減法」,突出便民利民的特點,努力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齊全、管理有序、綠色生態、富有內涵的街巷環境。
對已經完成提升改造的背街小巷,市城管局組織區內相關部門驗收,全面實行「路長制」管理,確定處級路長、管理幹部、執法人員、保潔人員,明確管理標準,強化日常巡查,鞏固提升改造工作成果,通過長效化管理真正實現「背街不背」,切實做好這項民心工程。
市城管局市容秩序管理處負責人郝衛國介紹,截至目前,599條背街小巷已開工562條,已完成提升改造373條,其餘已開工的計劃春節前完成。郝衛國說:「我們將圍繞『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關鍵是完善功能』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標準、狠抓進度、科學施工,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任務」。
轉變觀念
對攤販由堵到疏 變攆為留
共享單車亂停放和流動攤販佔道經營,是影響背街小巷暢通和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11月22日,王女士駕車途經科創路,對順利通過此路段感到驚喜。「這條路比較窄,周邊學校、辦公樓、小區多,還有城中村,很多共享單車和流動攤販會佔用機動車道,特別難走。」王女士分析這次好走是因為共享單車都停在路邊劃的停放框內,流動攤販也不見了蹤影。
針對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的問題,市城管局今年持續開展整治活動,多次約談單車運營企業,要求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日常管控,突出對尖峰時段的運維管理。根據因地制宜、應劃盡劃的要求,各區(縣)、開發區按照統一標準施劃停放位線。截至目前,全市共施劃共享單車停放框位15101處,設置共享單車停放點132處。郝衛國介紹,他們將積極學習單車治理先進經驗,採取規範共享單車停車場、科學設置停車點位、重點區域定人定崗、劃區域包片管理、完善代運維模式等措施,進一步解決共享單車亂停放等問題,緩解共享單車對交通的影響。
流動攤販佔道經營,不僅影響交通安全,更影響著城市形象。2019年以來,西安市臨時攤群點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大部分流動攤販得到了初步控制,一批不達標的臨時攤群點被關停或停業整頓,臨時攤群點實現了華麗蛻變,成為我市城市管理的新亮點。「能取得成效,離不開工作人員轉變觀念,對攤販由堵到疏、變攆為留。」郝衛國說,他們對城區的蔬菜早市、水果攤群點、放心早餐和便民夜市等進行了統籌規劃、定位管理,在有條件的地方為「擺攤設點」讓出空間,使之合法合理存在,並輔之嚴格的管理措施,既滿足了周邊居民生活需求,又改善了交通秩序,受到了社會普遍認可。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車陽陽
作者/來源:西安發布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