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持續發力!暢通城市微循環 市民出行更便捷

2020-12-19 陝西法制網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可以暢通城市微循環,為主幹道分流,增強城市各功能區的通達性和活力,為市民群眾營造良好的出行和居住環境。去年11月,我市印發《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群眾是否滿意為工作標準,全力將這項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未央路沿線花牆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風景(資料圖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雷偉東 攝

附近居民

「路好走多了,環境更整潔了」

「你知道『千裡捎書為一牆,讓他十尺有何妨』的典故嗎」?11月22日,西安下著小雪,新城區集賢巷的張大姐一直將來訪的客人送到巷子口,期間向大家介紹著據傳發源於此的典故和巷子裡住過的名人。「原來巷子環境差,都不好意思讓朋友們來,現在整潔多了。」張大姐說,每次有朋友來,她都會介紹巷子裡的文化。

在集賢巷內,記者看到道路平坦整潔、路邊商家門頭牌匾統一、灰黑色的圍牆古樸大方,牆上設置有遵德守禮提示牌和展示名人往事的文化牆,多位過往行人在此駐足閱讀。巷子東口豎立著黑黃色的路牌,上面寫著集賢巷的歷史背景,並張貼著二維碼。

掃描此處的二維碼,市民遊客可以了解「千裡捎書為一牆,讓他十尺有何妨」的典故和巷子名稱的來源。在老住戶記憶裡,這條小巷解放初時是土路,路面狹窄,巷子兩邊是土木結構的平房,後來改造為煤渣路、石子路、柏油路。如今,集賢巷與其西側的吉慶巷已經成為聯通城內交通主動脈的重要微循環,市民遊客從南新街經此兩條巷子可以到達案板街和西一路,其改造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東大街和北大街的交通壓力。

收廢品的劉大哥對集賢巷改造提升感受很深。「我住在這附近20多年了,經常騎著三輪車從巷子裡面走,不管去北大街還是回東大街,走巷子裡路又近又安全。」劉大哥說,不光集賢巷,他收廢品去的很多小巷子這兩年都改造了,「路好走多了,環境更整潔了」。

改造完成後的集賢巷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雷偉東 攝

嚴格把關

踐行「一線工作法」 做好民心工程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是「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的主要內容,全市背街小巷改造任務共599條,2020年計劃完成改造359條。一年來,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路,圍繞民生需求,對改造任務進行細化,倒排工期、順排工序,科學調度施工,以時間倒逼進度,統籌做好線纜落地、雨汙分流、路面鋪設、圍牆提升、綠化亮化等施工,推進提升改造工作又好又快地開展。

市城管局積極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一線摸實情、逐個上門核進度、現場指導找差距、主動協調解難題,對日常督導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採取現場督辦、限時辦結、跟蹤落實的方式,力促全市背街小巷改造工作提速、提質、提效。為了確保背街小巷提升改造質量,市城管局優化實施方案,強化施工管理,從選材、工序等方面嚴格把關,堅決杜絕偷工減料等情況的出現,同時充分尊重民意、傾聽民聲,堅持「微整治、大提升」,以節能實用和功能完善為導向,建成區內多做「減法」,突出便民利民的特點,努力打造環境整潔、設施齊全、管理有序、綠色生態、富有內涵的街巷環境。

對已經完成提升改造的背街小巷,市城管局組織區內相關部門驗收,全面實行「路長制」管理,確定處級路長、管理幹部、執法人員、保潔人員,明確管理標準,強化日常巡查,鞏固提升改造工作成果,通過長效化管理真正實現「背街不背」,切實做好這項民心工程。

市城管局市容秩序管理處負責人郝衛國介紹,截至目前,599條背街小巷已開工562條,已完成提升改造373條,其餘已開工的計劃春節前完成。郝衛國說:「我們將圍繞『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關鍵是完善功能』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標準、狠抓進度、科學施工,確保按期高質量完成任務」。

轉變觀念

對攤販由堵到疏 變攆為留

共享單車亂停放和流動攤販佔道經營,是影響背街小巷暢通和城市交通的重要因素。11月22日,王女士駕車途經科創路,對順利通過此路段感到驚喜。「這條路比較窄,周邊學校、辦公樓、小區多,還有城中村,很多共享單車和流動攤販會佔用機動車道,特別難走。」王女士分析這次好走是因為共享單車都停在路邊劃的停放框內,流動攤販也不見了蹤影。

針對共享單車亂停放影響交通的問題,市城管局今年持續開展整治活動,多次約談單車運營企業,要求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日常管控,突出對尖峰時段的運維管理。根據因地制宜、應劃盡劃的要求,各區(縣)、開發區按照統一標準施劃停放位線。截至目前,全市共施劃共享單車停放框位15101處,設置共享單車停放點132處。郝衛國介紹,他們將積極學習單車治理先進經驗,採取規範共享單車停車場、科學設置停車點位、重點區域定人定崗、劃區域包片管理、完善代運維模式等措施,進一步解決共享單車亂停放等問題,緩解共享單車對交通的影響。

流動攤販佔道經營,不僅影響交通安全,更影響著城市形象。2019年以來,西安市臨時攤群點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大部分流動攤販得到了初步控制,一批不達標的臨時攤群點被關停或停業整頓,臨時攤群點實現了華麗蛻變,成為我市城市管理的新亮點。「能取得成效,離不開工作人員轉變觀念,對攤販由堵到疏、變攆為留。」郝衛國說,他們對城區的蔬菜早市、水果攤群點、放心早餐和便民夜市等進行了統籌規劃、定位管理,在有條件的地方為「擺攤設點」讓出空間,使之合法合理存在,並輔之嚴格的管理措施,既滿足了周邊居民生活需求,又改善了交通秩序,受到了社會普遍認可。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車陽陽

作者/來源:西安發布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柴桑區開展背街小巷改造 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曾茂森 王陳) 全市「三城同創」工作啟動以來,柴桑區全面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紮實開展居民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等民生工程,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2019年,柴桑區共完成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升級改造68個,涉及住戶13831萬戶,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條。今年,柴桑區將按照「路平、溝通、樹綠、牆白、燈亮、線齊、暢通、有序」總要求,重點打好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攻堅戰,計劃改造60條背街小巷,分兩批進行,目前各條背街小巷改造正在有序施工中。
  • 背街小巷改造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記者 葛蘭)背街小巷就像是一座城市的毛細血管,既蘊含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又像毛細血管遍布城市,它的環境如何,直接關係到百姓生活、城市健康。
  • 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曲江「售後服務」來了!
    市民對街巷還有何意見與建議?街區品質提升是否符合整體風貌?」聽聽改造背街小巷周邊市民怎麼說以前的翠微園小區門口,本來不大的公共空間停滿機動車、出門就是雜草叢生的土坡,人車混流,影響居民出行安全,如今的中和路,舊貌換新顏,極大提升了城市品質。
  • 西安背街小巷大變身!一起去打卡吧
    近幾年西安的背街小巷越來越美了其中不少成為市民遊客的打卡地小布找尋了幾處一起去打卡吧不少市民說,從這裡走過,感覺像在通關一樣。怎麼樣有驚喜到嘛!背街小巷,雖然「背」且「小」,卻是一座城市中,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西安市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中,用「繡花工藝」整治背街小巷環境,成效也是值得稱讚。
  • 背街小巷原來可以這麼靚
    今年是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總評之年,滁州作為安徽省五個參評地級市之一「閃亮」登場! 整治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新建農貿市場,一項項惠民、利民、便民舉措持續在文明城市滁州有序有力落地落實,這背後既彰顯了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重承諾。
  • 65條背街小巷、44條城市支路……淄博將開啟大規模道路改造工程
    在鐵路線上,濟青高鐵通車,淄博北站投入使用;在高速線路工程上,規劃建設了沾臨高速、濟南-高青高速等;在主幹道的改造上,北京路確定南延博山,上海路確定北延高青,柳泉路中心城區路段已改造完成,桓臺路段的改造即將開啟……除了大型的道路工程之外,淄博對於城市支路、背街小巷等道路的改造升級也始終沒有落下,在最近,淄博市公共資源交易網更是發布了2020
  • 如何提升城市建設和治理水平?西安鄭州從細節上做文章
    比如,陝西西安在背街小巷改造,打通「斷頭路」上下功夫,讓城市環境更舒適、更便捷;河南鄭州實施高品質推進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城市布局更優化,城市管理更精細化。城市環境直接關係老百姓的幸福感。通過改造提升,不僅改變了生活環境和提升了公共服務,也讓鄰裡關係更融洽,社區治理水平更上新臺階。
  • 背街小巷換新顏 文明創建記心間
    而背街小巷,更是城市的「裡子」,代表著一座城市的顏值、文化和溫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裡子」好才是真的好。經過「雙城同創」持續發力,我市很多背街小巷進行了綜合整治提升,小巷也亮起來、美起來,擁有了「高顏值」。 談起背街小巷改造,不得不提一條老街——育才路。
  • 瀋陽為城市的「裡子」著色—— 背街小巷變靚 百姓心裡亮堂
    改造後的背街小巷李浩攝背街小巷是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也是城市的「裡子」,在高樓林立的背後,記載著城市的歷史,也承載著市民家門口的幸福。近幾年,瀋陽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提升環境質量,為褪色的小街巷著色,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背街小巷變靚,百姓的心情也亮堂起來。無名小路有了城市幹道「範兒」8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大東區凱翔二街旁的一處無名路。住在附近的居民趙凱來告訴記者,這條路雖然是小路,但因為連接大東三校,平時有不少來往的車輛。「沒修之前,路況非常差,我們出行非常不便。」趙凱來說。
  • 人們對生存居住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 提升改造老舊城市環境是其中...
    提升改造老舊城市環境,要得到廣大群眾廣泛認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推進這項工作,一是應著眼城市居住環境更舒適,二是應著眼城市交通環境更便捷,三是應著眼城市空間環境更亮麗,四是應著眼城市就業環境更充分
  • 瀋陽為城市的「裡子」著色:背街小巷變靚,百姓心裡亮堂
    背街小巷是城市交通的「毛細血管」,也是城市的「裡子」,在高樓林立的背後,記載著城市的歷史,也承載著市民家門口的幸福。近幾年,瀋陽加大背街小巷改造力度,提升環境質量,為褪色的小街巷著色,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背街小巷變靚,百姓的心情也亮堂起來。
  • 西安航空基地用心用情用力 辦好民生實事提升市民群眾幸福指數
    央廣網西安8月26日消息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關之年,西安航空基地從小處著眼、從實處入手,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教育、住房、文體等民生實事,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短板弱項,持續提升城市品質,增強市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構築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新格局,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新家園。
  • 「背街」不亂「小巷」更美
    記者從區城管委了解到,2020年,海澱區圍繞「十無一創建」標準,推進實施11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其中達標類70條,精治類40條。髒亂的背街小巷退出了居民的生活圈,改造後的街道除了靚麗更有文化氣息。
  • 大連市2020年改造提升76個老舊小區及周邊背街小巷
    央廣網大連5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5月8日,大連市政府召開了「全市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作視頻會議」,標誌著大連市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工作全面進入實施階段。按照「老舊小區與背街小巷一體化提升」的要求,各地區同步開展了周邊背街小巷提升工作。會議指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是落實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各地區要充任認識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老舊小區改造和背街小巷整治是改善居民生活條件的重要民生項目,是提升居民居住品質的新目標、新任務。
  • 宜春讓背街小巷像模像樣
    12月7日,攤鋪機、壓路機、運料車忙碌著,正在給宜春市袁州區新康府街道丁家臺路攤鋪瀝青,這條背街小巷的改造終於快要完工了。目前,在宜春中心城區已有121條背街小巷變了模樣:路平了,溝通了,水暢了,環境變美了。
  • 北侖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市民讚不絕口
    說起近期開展的背街小巷居住環境提升工程,家住北侖郭巨街道鳳山路、菜場路的幾位阿姨就對這件街道和城管部門為百姓辦的大實事讚不絕口,「用髒、亂、臭來形容以前的環境一點也不過分,我們甚至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住在這裡。現在經過改造,弄堂兩側整齊劃一,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 背街小巷靚起來
    如果把主幹道比作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不僅要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要有整潔舒適的「裡子」。 眼下,在文明創建的整治美化中,城區背街小巷實現「路面平、排水暢、路燈亮、設施齊、環境好」目標,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民需出發 通州背街小巷提升暖民心
    原標題:民需出發通州背街小巷提升暖民心珺芳苑胡同:改造問需於民「溫柔手術刀」精準解民難位於通州區北苑街道的珺芳苑胡同只有大約95米長,卻是周邊兩個小區連接通惠南路進出唯一通道。「這條路寬度有限,遇到上班、下班高峰,常常就被堵在自家門口。」
  • 「顏值」大提升!人民路街道13條背街小巷改造完成
    路平整了、綠化變美了、門頭煥然一新了……自潯陽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工作開展以來,這些變化都是居民看得見的成果。2020年4月,潯陽區人民路街道計劃改造提升背街小巷13條,目前已全部完成,短短幾個月的時間,這裡舊貌變新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