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街」不亂「小巷」更美

2020-12-22 北京海澱

近日,經過自主推薦、專家評審等階段,2020十大「北京最美街巷」榜單出爐。海澱區除學院路街道二裡莊環巷獲評「最美街巷」外,中關村街道創業小徑、北太平莊街道轉河路獲得入圍獎。記者從區城管委了解到,2020年,海澱區圍繞「十無一創建」標準,推進實施11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其中達標類70條,精治類40條。髒亂的背街小巷退出了居民的生活圈,改造後的街道除了靚麗更有文化氣息。

全區規劃精準定位

背街小巷顧名思義,通常都藏匿在不起眼的街區巷尾,也往往因為長期疏於整治存在多方面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在2020年海澱區環境整治工作中,環境改善是一個方面,而建立長效機制,鞏固整治結果、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是又一次有效探索與嘗試。

據了解,我區《背街小巷三年(2020-2022)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行動方案》於5月正式印發實施。6月,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在全區精神文明建設暨背街小巷精細化環境整治提升動員部署會上對抓好落實三年行動方案進行具體部署,把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迎接文明城區復檢測評工作結合在一起整體推進,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隨後,區城管委與相關職能單位對海澱轄區內計劃整治的110條背街小巷逐條進行了現場踏勘,並採取「線上評審,線下核驗」的方式,完成設計方案評審。在一對一整治方案的制定過程中,各街道充分發揮街鎮責任規劃師和高校合伙人團隊專業指導作用,對接社區民意需求,針對街巷問題現狀「一巷一策」細化治理方案,在打造「環境優美、文明有序」的街巷胡同的同時,更好地保護古都風貌,留住北京城市的「魂」。

12月11日,記者來到中關村街道雙榆樹西裡二條,這條11月底剛剛揭開面紗的步行街,從拆除違建之後一路蛻變成中關村眾享薈科學人文體驗街區,精心設計過的體驗內容,不僅展示了中關村科學城的科技發展,也通過趣味互動讓街道可看更「可讀」。

多方聯動重點突破

整治背街小巷,首先就是要釋放原有空間,區城管委在大力推進拆除背街小巷私搭亂建的基礎上,鼓勵項目設計利用釋放空間,增設便民設施,補植綠化,提升街巷宜居和便利性。據介紹,在110個項目實施過程中,區城管委統一組織監理施工,嚴格監督建設施工單位落實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環保措施,緊抓施工進度,嚴把施工質量。同時組織街鎮開展架空線規範梳理、交通管理、廣告牌匾規範治理、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題業務培訓,提升基層治理能力。

背街小巷環境提升往往都存在複雜的複合型問題,單靠街道或社區層面無法徹底解決,對於這類問題,區城管委通過統籌實施,重點解決了通信架空線入地、積水點治理、道路恢復、盲道修復,解決天上線纜凌亂、安全隱患突出和路面坑窪、破損、積水等問題。

「在道路交通情況整治方面,我們採取了改單行優化交通組織方式,規範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區域,文明勸導與嚴格執法相結合的方式,緩解車輛亂停亂放難題,在改造過程中也對周邊居民停車難的問題進行了考慮,儘可能多地設置了停車位。」區城管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們還充分利用我區『大城管』檢查考核機制,將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工作納入全區城市綜合考核評價體系進行專項考核,進行月檢查、月考核、月通報,以查促改,壓實責任。」據悉,自5月份以來,全區累計督促整改街巷環境問題1976處。

二裡莊環巷成為最大亮點

12月5日,記者來到剛剛入選2020北京「十大最美街巷」的二裡莊環巷,這條小巷乾淨整潔、面貌一新,除了精心彩繪過的牆體外立面,更有學生放學高峰專用通道、社區文化長廊等巧思,居民停車入位,通行人車分流,而街巷建設過程中居民的全程參與、全程感受成為了最大亮點。

二裡莊環巷位於志新路北側、志新西路東側,全長457米。2017年以來,學院路街道以「疏解整治促提升」為工作主線,封堵破牆開門21處,重新裝飾修復建築外立面,整修地面,拓寬主幹道,打通消防通道,拆除原有狹窄無實際通行的人行便道,增設護欄,並在西門處設置人車分流,增設自行車架,施劃標準停車位,規範車輛停放,架空線規範梳理,並於2018年8月完成二裡莊環巷背街小巷的整治工作。

但持續的整治提升並沒有停止,2020年,街道結合垃圾分類工作,在環巷沿線建立社區再生資源回收站、設置智能垃圾分類設備,有效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二裡莊環巷的整治過程中,街道融入了探索居民參與設計、廣泛發動社會力量貢獻「智力」與「治力」的社會治理新思想,「我們希望通過充分徵求地區居民意見,傾聽周邊群眾心聲,切實將二裡莊環巷改造成符合民意的惠民工程。」學院路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現在的二裡莊環巷,生活設施齊備、道路整潔安全,在社區與街道的精心策劃下,社區積極推動用文化視角為社區公共空間賦能,廣泛動員本地群眾參與二裡莊社區「斜街再生」,開展了靚麗風貌、文化復興、共享社區、生態未來、智慧生活五大行動計劃,提升了公共空間的品質。

記者從區城管委了解到,按照新一輪三年行動方案部署,我區2021年將繼續完成100條背街小巷環境精細化整治提升,其中精治類40條,達標類60條,進一步落實日常精細化管理責任,讓海澱的背街更美,小巷更加靚麗。(記者 陳乃禾 攝影 徐鑫)

相關焦點

  • 宜春讓背街小巷像模像樣
    目前,在宜春中心城區已有121條背街小巷變了模樣:路平了,溝通了,水暢了,環境變美了。因歷史欠帳和建設標準較低,宜春中心城區背街小巷普遍存在「路難行、環境髒、秩序亂、設施差」等問題,影響了市民生活。宜春市委、市政府把城市建設的重點轉為惠民生、補短板項目,從每年改一點、修一修,到集中改、綜合改。
  • 雜物亂堆放…這些背街小巷亟待華麗變身
    雜物亂堆放…這些背街小巷亟待華麗變身 2020-04-29 15:29:06   來源:蚌埠新聞網
  • 背街小巷靚起來
    如果把主幹道比作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不僅要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要有整潔舒適的「裡子」。 眼下,在文明創建的整治美化中,城區背街小巷實現「路面平、排水暢、路燈亮、設施齊、環境好」目標,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 背街小巷「美顏模式」ON 美好改變正在載入中…
    拴馬樁、磨盤、馬槽……這些頗有歷史故事的老物件,被統統歸置在了新民二巷巷口的微景觀裡,讓這條老街更有味道。興學巷集中整治背街小巷衛生在蓮湖區,加大整治力度成為背街小巷提升改造的重要抓手。記者在西關街道興學巷看到,城管執法中隊正在這裡進行集中執法,隊員們對出店經營、廣告張貼、私搭亂建等行為進行了整治,保潔人員對路面和衛生死角開展清理。
  • 背街小巷改造完成,曲江「售後服務」來了!
    「背街小巷改的效果到底如何?聽聽改造背街小巷周邊市民怎麼說細節之處見真章,本次回訪調研,市民對背街小巷改造整體評價較好,但走訪中同樣發現了一些問題,極個別井蓋鬆動、綠植枯萎,機動車、非機動車亂停等現象時有發生。
  • 北侖背街小巷改造工程 市民讚不絕口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整治前後,街貌大不相同。通訊員供圖&nbsp&nbsp&nbsp&nbsp「現在的居住環境比以前好了不知道幾個檔次!」說起近期開展的背街小巷居住環境提升工程,家住北侖郭巨街道鳳山路、菜場路的幾位阿姨就對這件街道和城管部門為百姓辦的大實事讚不絕口,「用髒、亂、臭來形容以前的環境一點也不過分,我們甚至都不好意思和別人說住在這裡。現在經過改造,弄堂兩側整齊劃一,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 鹹寧市區背街小巷整治調查實錄① 成效怎麼樣?
    鹹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敏編者按:如果把主幹道比作城市的「面子」,那麼背街小巷就是城市的「裡子」。一座文明宜居的城市,不僅要有光鮮亮麗的「面子」,更要有整潔舒適的「裡子」。2015年起,我市以「路面平、排水暢、路燈亮、設施齊、環境好」為目標,對市區背街小巷進行專項整治。4年間,背街小巷發生了顯而易見的變化,也仍存在一些制約因素。連日來,記者深入背街小巷,詳解背後的喜與憂,以期進一步推動整治工作,讓千家萬戶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 西安背街小巷提升改造持續發力!暢通城市微循環 市民出行更便捷
    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可以暢通城市微循環,為主幹道分流,增強城市各功能區的通達性和活力,為市民群眾營造良好的出行和居住環境。去年11月,我市印發《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作實施方案》,以群眾是否滿意為工作標準,全力將這項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
  • 朝陽區農光路北側:百米背街小巷成了無照菜販據點
    馬路左側的人行道也所剩無幾,二十多米長的街巷聚集了四五個攤位,佔地少的遊商只是鋪了塊布,佔地兒多的乾脆把三輪車停在跟前,原本就不寬的小巷變得更加狹窄和擁擠。一旦有車輛穿行而過,道路既堵塞又不安全。附近居民告訴記者,這條小巷既是農光裡9號樓、12號樓等周邊居民出行的必經之路,也是很多北工大附中英才分校學生上學的必經之路。
  • 背街小巷換新顏 文明創建記心間
    而背街小巷,更是城市的「裡子」,代表著一座城市的顏值、文化和溫度,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裡子」好才是真的好。經過「雙城同創」持續發力,我市很多背街小巷進行了綜合整治提升,小巷也亮起來、美起來,擁有了「高顏值」。 談起背街小巷改造,不得不提一條老街——育才路。
  • 民需出發 通州背街小巷提升暖民心
    原標題:民需出發通州背街小巷提升暖民心珺芳苑胡同:改造問需於民「溫柔手術刀」精準解民難位於通州區北苑街道的珺芳苑胡同只有大約95米長,卻是周邊兩個小區連接通惠南路進出唯一通道。「這條路寬度有限,遇到上班、下班高峰,常常就被堵在自家門口。」
  • 背街小巷成風景
    如果說通衢大道構成一座城市的骨架,那麼背街小巷則是城市的肌體,細微之處更能真切體現一個城市的形象,與廣大市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自創文以來,我市深入推進背街小巷的整治提升工作,給市民營造了整潔舒心的居住環境。
  • 背街小巷原來可以這麼靚
    整治背街小巷、改造老舊小區、新建農貿市場,一項項惠民、利民、便民舉措持續在文明城市滁州有序有力落地落實,這背後既彰顯了市委市政府舉全市之力爭創全國文明城市的堅定決心,也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對全市人民的莊重承諾。如今的滁州,公共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人居環境越來越好,市民文明素養也越來越高,一幅幅靚麗的文明畫卷正在皖東大地徐徐展開。
  • 【文明創建】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曝光!(二)
    【文明創建】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曝光!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曝光(二)為落實落細「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理念,有效解決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亂點等問題
  • 西安背街小巷大變身!一起去打卡吧
    近幾年西安的背街小巷越來越美了其中不少成為市民遊客的打卡地小布找尋了幾處一起去打卡吧背街小巷,雖然「背」且「小」,卻是一座城市中,最有煙火氣的地方。西安市在「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中,用「繡花工藝」整治背街小巷環境,成效也是值得稱讚。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關乎城市功能、關乎城市形象,也是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市民出行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 看延慶鎮背街小巷華麗轉身!
    看延慶鎮背街小巷華麗轉身! 一塊坑窪的路面一面破損的牆體一個髒汙的雨箅子這些背街小巷的
  • 北京通州:彰顯文明風尚 打造副中心特色背街小巷
    蛛網一樣的架空線逐步改造入地,私搭亂建被一一清理,疏朗有致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街巷令人神清氣爽。2017年開始,通州區委區政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將第一輪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動開展得有聲有色。2020年,新一輪精細化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啟動後,通州區又通過集中連片整治等措施,對背街小巷展開深度「美顏」。
  •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柴桑區開展背街小巷改造 提升市民的幸福感
    本臺訊(九江廣電全媒體記者 曾茂森 王陳) 全市「三城同創」工作啟動以來,柴桑區全面深入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紮實開展居民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等民生工程,不斷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2019年,柴桑區共完成中心城區老舊小區升級改造68個,涉及住戶13831萬戶,完成背街小巷改造4條。今年,柴桑區將按照「路平、溝通、樹綠、牆白、燈亮、線齊、暢通、有序」總要求,重點打好背街小巷綜合整治攻堅戰,計劃改造60條背街小巷,分兩批進行,目前各條背街小巷改造正在有序施工中。
  • 自貢市自流井區: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助力背街小巷治理
    為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便利群眾生活,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號召力,自貢市自流井區市政設施管理所黨支部以「主題黨日 背街小巷整治」活動形式,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良好氛圍,助推背街小巷治理。
  • 「文明創建」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曝光!(二)
    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曝光(二)為落實落細「創建為民、創建惠民、創建育民、創建靠民」理念,有效解決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管理中的痛點、難點和群眾反映強烈的亂點等問題,市文明辦會同相關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持續推進「背街小巷及農貿市場周邊髒亂差問題大起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