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體重只有638克,這個「早到」小天使度過了驚心動魄的142天

2020-12-22 環球網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何曉青 何青 周素琴 記者 吳朝香

12月18日,出生4個多月的右右要從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出院了,出生體重只有638克的他已經長到了快8斤重。右右是一位早產兒,這4個多月,他過得可謂「驚心動魄」。

出生體重只有638克,生死一線

今年7月份,右右的母親因「宮頸機能不全」無法繼續妊娠,不得不提前誕下右右。

小右右在母親腹中僅僅生長了24+1周,出生體重只有638g,由於各項器官、功能極度不成熟,出生後右右沒有自主呼吸、沒有反應、全身發紺,出生評分只有1分。

在有效復甦後,右右被第一時間轉入了NICU,入室後血氣分析多項指標危急值報警,胸片顯示兩側肺部如糊了雪花的玻璃白茫茫一片,這是典型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同時生理危重評分60分(超過37分,死亡率明顯增高)。

情況非常危急,如果不及時將肺泡打開,不及時給予有效的通氣,生死將在短短數分鐘內。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NICU主任姜舟副主任醫師帶領團隊在第一時間為他進行氣管插管、兩次補充促肺成熟藥物,給予高級別呼吸機支持,迅速建立臍靜脈等生命通路,經過努力,右右的心率、呼吸、膚色逐漸好轉了。

總算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了,但是難題馬上來了,右右出現了高血糖,過高的血糖容易並發早產兒顱內出血,持續過低的血糖容易產生低血糖腦病,嚴重者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

萬幸的是,經過一夜的調整,右右的血糖穩定了。

危機一個接一個

隨後醫生發現,右右的白細胞低、血小板低,存在宮內感染。到了第4日,災難又來了,右右發生了嚴重的肺出血、感染性休克,全身花斑、極度蒼白,病情急劇加重,隨時危及生命。

在醫護人員積極抗休克、糾酸、輸血、輸血漿、合理的抗生素、穩定的血管活性藥物等治療後,右右再次轉危為安。

然而危機還沒解除,直到出生20天,右右仍然不能開奶,他的胃液是膽汁樣的顏色,胎便仍未排出,腹部平片上腸道完全沒有氣體充盈,甚至在禁食下一度出現腹脹。

為此,姜舟主任親自給右右灌腸的,25天後右右的腸道充氣了,腹脹緩解了,胃液清了,奶量從0.5ml-1.0ml-2ml逐漸增加了。

不過,右右的肺部發育很差,出現了重度支氣管肺發育不良,撤離不了有創呼吸機,這不僅會增加呼吸機相關性肺炎的可能,而且也增大了視網膜病變的風險。

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終於在第30天,右右從有創過渡到了無創呼吸機,這只是小右右經歷的一小部分。由於長期依賴呼吸機及氧氣導致視網膜病變嚴重,右右還接受了眼部雷射手術治療。

虛弱的媽媽為她送來珍貴的初乳

右右出生的第一天晚上,護士長就來到右右媽媽床前,跟她介紹了下寶寶的情況以及母乳餵養的相關知識,鼓勵右右媽媽樹立信心。

右右媽媽頂著產後的虛弱,第二天下午就給寶寶送來了珍貴的初乳,讓右右接受了初乳免疫治療,為腸道功能啟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右右吸吮吞咽能力還不成熟,對別的孩子來說吃奶是與生具有的能力,但對右右來說,每吃一口奶都要花更多的力氣,冒更大的風險(嗆奶、吸入、窒息)。

儘管每走一步都千難萬難,但他每天都在進步,一次次過關斬將,經歷了呼吸關、感染關、營養關、視網膜病變、嚴重膽汁淤積等等,小小的身體在慢慢長大,臉上、身上開始變得肉嘟嘟了,從每次只能吃5ml奶到一次能吃20ml奶。

為了穩定右右的生理狀況,也為了減輕父母的焦慮情緒,醫護人員打開了神秘的NICU大門,讓爸爸媽媽共同參與到孩子的護理,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袋鼠式護理」:通過肌膚接觸,讓寶寶感受到父母的心跳、呼吸和體溫,穩定寶寶的心率和呼吸,緩解焦慮與不安。躺在媽媽的懷裡真是溫暖極了。

「小天使」健康出院

其間爸爸也來過幾次,第一次看到孩子,右右的爸爸心疼得要命,為了能做好「袋鼠」,爸爸輕輕柔柔一個小時裡保持姿勢不變,讓孩子依偎在他的懷裡。

最讓大家感動的是,右右的母乳每天總是能準時送到醫護人員的手上。右右媽媽每天同一時間來做袋鼠護理,抱著右右,給他哼兒歌,與他互動,學習給右右換尿布,給右右餵奶。

時間一天又一天過去,右右已經成為了NICU每一個人的「寶寶」,如今右右出生4餘月了,已經逐漸脫離了氧氣,可以自己慢慢吃奶了,變成了將近8斤重的小胖胖了。

「他可能是浙江省胎齡最小的寶寶。」姜舟說。

12月18日,在經歷了142天的救治後,健康的小右右終於可以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回家了。

相關焦點

  • 度過驚心動魄142天
    出生時體重僅638克的右右,在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NICU醫護人員的全力呵護下,度過驚心動魄的142天,闖過一關又一關,如今,已長成8斤重的「小胖胖」,回到爸爸媽媽的懷抱。面臨多重危機小右右在媽媽腹中僅僅生長了24+1周,因為身體各項器官、功能極度不成熟,出生後右右沒有自主呼吸、沒有反應、全身發紺,出生評分只有1分,在有效的復甦後在第一時間轉入了邵逸夫醫院下沙院區NICU,入室後血氣分析多項指標危急值報警,胸片顯示兩側肺部如糊了雪花的玻璃白茫茫一片,這是典型的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同時生理危重評分
  • 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順德25周超早產雙胞胎健康出院
    看著懷抱中睡得香甜的雙胞胎兄弟,他們時不時伸伸懶腰、打打哈欠,萌態可掬的樣子,唐先生夫婦(化名)實在無法將他們與100天前僅巴掌大的嬰兒聯繫在一起,想起生產和救治這兩個小不點「驚心動魄」的過程,他們仍心有餘悸。
  • 甘肅最小超早產兒奇蹟存活 出生體重僅550克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的超早產兒。圖為小壯壯剛出生時,體重只有550克。 田健 攝中新網蘭州7月18日電 (田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18日發布消息稱,該院近日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出生體重只有550克的超早產兒。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早到的天使
    他們是提前墜入人間的小天使,雖然提前數月「報到」,但幸運地在家人及醫護的努力和呵護下慢慢長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黃莉副主任醫師介紹說,胎齡不足37周的新生兒為早產兒。近年來,早產兒的出生比例呈現明顯增高的趨勢,在我國,每年出生的早產兒約為180萬人左右。
  • 「早到的天使」不折翼 早產兒也可贏在起跑線
    中新網11月23日電 他們是「早到的天使」,胎齡最小的只有25周加4天,因發育不成熟,他們一生下來就住進了新生兒重症監護室。曾經小小的他們讓人無比糾心,而今已經長到2-5歲的他們是否有著明顯的早產兒後遺症?早產兒與足月兒相比會有很大的差異嗎?成長的表現是否讓人放心?
  • 成功救治710克極早早產兒 為「手掌寶寶」託起生命暖巢
    近日,在上虞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特別築就的「暖巢」裡,入院時體重只有710克的極早早產兒,在這裡度過了他入院後的第74天。他的體重已經達到2050克,相當於36周新生兒正常的體重。所有的生命體徵指標顯示正常。早產兒特別是極早早產兒的救治,一直是一大醫學難題。
  • 桂林「巴掌大」寶寶出生時只有600克:如何預防超低體重早產兒
    所以,當這名寶寶出生時,僅僅600克,比成人的手掌只大一點,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他的血管和頭髮絲一樣細。當時的新生兒負責人說:低於1000克出生的新生兒屬於超低出生體重兒,這樣的孩子要經歷呼吸,循環,消化,營養,感染等5大關卡,而在救治過程中,併發症也很多。而這名寶寶經過97天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終於可以睜開雙眼,被媽媽緊緊抱在懷裡。
  • 「可樂寶寶」出生僅600克 連闖五關終存活 體重增至3公斤
    「可樂寶寶」出生僅600克  超早早產兒99天連闖五關終存活 體重增至3公斤各項指標恢復正常  剛出生的小可樂  他是一個超早早產兒,生下來只有成人的手掌那麼大,體重只有600克,因為重量跟一瓶600ml的可樂相近,所以被稱作「小可樂」。
  • 體重僅465克早產兒奇蹟存活!經連續116天救治今天出院
    央廣網廣州8月1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王慧 黃小霞)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的全生命護航體系保駕護航之下,經過連續116天的救治,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健康出院。
  • 身體只有成人巴掌大小 寧波一900克早產兒獲得成功救治
    最近,寧波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個胎齡只有29周,出生時體重僅900克的超低體重早產兒,刷新了該院救治存活早產兒的紀錄。  2個多月的相處,寧大附院的醫護人員把這個小寶寶當做自己的孩子,因為他是7個月就出生的,醫護人員親暱地叫他「小七」。
  • 世界上最小的嬰兒,體重僅280克,只有原子筆大小!
    世界上最小的嬰兒,體重僅280克,只有原子筆大小!縱覽世界美景,細品百味人生,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也是一種生命的延續,相信很多準媽媽都想生出一個健康可愛的小寶寶,當然在生產之前準爸爸和準媽媽們要做很多的準備和檢查,當然也會有意外的發生,比如說早產兒等等,那麼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嬰兒有多小嗎?世界上最小的嬰兒,體重僅280克,只有原子筆大小!
  • 西北最小超早產兒出生體重僅550克 演繹生命奇蹟
    原標題:出生體重僅550克胎齡23周加5天西北最小超早產兒演繹生命奇蹟醫護人員與患兒及家屬中國甘肅網7月17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首席記者 田小東 文/圖)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名胎齡僅23周加5天、出生體重只有550克的超早產兒。
  • 「小姐姐」出生時體重僅465克...
    今年31歲的阿婷(化名)孕25周時早產生下龍鳳胎,出生時兩姐弟僅465克和670克,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啟動全生命護航體系,醫護人員連續116天接力救治,助兩姐弟連闖幾道生死關,體重分別達到至2.35公斤和3.34公斤,於8月11日順利出院。
  • 出生僅400克!湖南最輕「巴掌寶寶」活下來了
    經過15個學科80餘名醫務人員169天的救治後,「巴掌寶寶」的體重增至3000克,身體狀況達到出院標準,11月10日順利出院。據悉,這是湖南省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最低、全國成功救治的出生體重並列第二低的超早產兒,我國超早產兒的最低出生體重紀錄為370克。
  • 龍鳳胎姐姐倖存 深圳500克早產兒「小橙子」順利出院!
    172天以前,新生兒小澄子在龍崗區婦幼保健院出生時,當時體重僅500克,身長僅27.5釐米,只有手掌大小。經過半年多的搶救治療,目前她的體重增至3680克,各項生命體徵平穩身體各方面趨向好轉、情況穩定,生命指數和足月出生的新生兒無異。8月6日,「手掌姑娘」小澄子出院了。
  • 全國最小胎齡超早產兒:出生時巴掌大 只有1.1斤重
    今年1月15日,懷孕僅22周+2天的鄒女士早產下了男寶寶點點。點點出生時僅550克,整個人僅成人巴掌大小。經過醫護人員和患兒親人長達三個多月的共同努力,點點於昨天順利出院,出院時體重已達2150克。記者了解到,點點也是國內有報導的成功救治的最小胎齡超早產兒。
  • 醫生驚呆了:瀋陽超早產兒體重僅480克!能活嗎?
    當小櫻桃出生的那一刻,在場人員無不震驚:小櫻桃體重只有480克,而一瓶普通的礦泉水重量是550克;她身長約20釐米,只比成年人的一個手掌大一些,全身皮膚呈透明膠凍狀,眼睛無法睜開,呼吸極度微弱。容不得有半刻遲疑,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NICU)醫護人員立刻對小櫻桃進行了有效復甦,藉助轉運暖箱及T復甦組合器持續正壓通氣,將小櫻桃順利轉入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進行進一步治療。
  • 體重500克早產寶寶獲救治,刷新最低體重早產兒救治記錄
    一個來到人間的寶寶,都是可愛的天使。但有些寶寶太心急,提前來報導。孕26周,入院時體重僅有500克的小早早,給父母出了個大難題。小早早只有成年女性巴掌那麼大,胳膊沒有成人手指大,腳丫子只有拇指那麼大,全身皮膚「吹彈可破」,血管隱約可見。
  • 極早產嬰兒出生僅29釐米,體重580克,在保溫箱住140天後出院
    1月13日消息,近日,中科大一附院(安徽省立醫院)成功救治了一個極早早產兒,孩子只在媽媽肚子裡待了26周,出生時的沒有呼吸,沒有心跳,體重只有580克。讓人欣喜的是,經過140多天的護理,體重長到4斤多,目前孩子已經出院。
  • 出生時體重僅有800克「迷你」寶寶長「大」了
    9月26日晚上7時50分,因為「難免性流產」而早產的女嬰小米,出生時體重只有800克,胎齡只有25周加6天。「這是我們醫院有史以來出生的體重最輕的寶寶,也是胎齡最小的寶寶。」紹興市柯橋區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監護科主任王英英說,像小米這樣的早產兒不要說在紹興少見,在浙江乃至全國也不多見。為了她的成長,醫護人員和父母可沒少花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