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學校立身之本在於立德樹人,培養一流人才是「雙一流」建設的主要任務,也是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目標任務。近幾年我校本科教育的成效如何?面對新任務,新要求,我校本科教育的著力點在哪裡?重點向哪發力?有什麼思路與舉措?近日,記者採訪了教務處處長喬衛國。
記者:喬處長,您好!過去四年,我們在專業建設、教育改革及創新創業教育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就?
喬衛國:四年前,也就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我們緊緊圍繞建設高水平科技大學的目標,全面推進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建設,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內涵發展,以抓鐵有痕的韌勁,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在專業建設方面,優化調整了本科專業結構布局,出臺了《本科專業優化調整方案(2019-2023)》,建立了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2個;土木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自動化等3個專業完成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家現場考查,6個專業提交的2020年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申請獲得受理;完成了9個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和5個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的年度考評。
在教學改革方面,制訂並開始實施《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實施方案》,起草了相關制度辦法,規範輔修專業、課程學分認定管理工作;組織教師積極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等多種教學模式,取得明顯實效;獲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在創新創業教育方面,成立創新創業學院;立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71項、省級44項、校級150項;組織「網際網路+」大賽等科技創新競賽15項,獲國家級特等獎8項、一等獎100項、二等獎325項、三等獎520項,獲省級一等獎312項。
同時,在教學管理、實踐教學、課程建設、招生方面都有新突破。如在招生工作中,生源質量一直保持省屬高校前列。
記者:我們當前面臨著疫情防控和復工復學的複雜局面。疫情防控形勢下,我們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喬衛國:當前主要工作有三個方面:一是疫情防控期間的教學工作,做好「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二是教學規章制度的制訂與修訂工作,三是圍繞學校「十大工程」,協助其他部門做好教育教學相關工作。
如在線教學工作方面,截至目前,組織3087個教學班的1312門課程實施了線上教學,1587位教師參與,學生累計有1861626人次參與線上學習,課堂到課率為95.77%;已有405門次課程已順利完成線上教學工作。
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和線上教學開展情況,發布教學銜接工作預案、學業檢測工作預案,對教學安排調整、實踐教學調整、線上教學效果考核和補課安排、畢業設計(論文)銜接、學業檢測等都作出了規定、提出了要求。
記者:今年是新聘期第一年。面對新聘期、新形勢、新要求,教務處作為負責全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職能部門,有什麼新的思路和舉措?
喬衛國:我們的工作思路是:以「四個回歸」為基本遵循,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堅持持續改進、特色發展,以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為目標,全面落實第三次黨代會總體部署。按照《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實施方案》要求,以專業建設為著力點,以課程建設為抓手,深化教學改革,突出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按照這一思路,我們謀劃了具體方案,提出了一系列舉措,並重點在以下8個方面發力。
一是提升專業建設質量。全面落實《本科專業優化調整方案(2019-2023)》,做好專業停招和新增專業申報工作。加強專業內涵建設,力爭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10個以上、省級一流專業12~15個、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4個。做好2020年度認證專家進校考查工作,做好2021年度專業認證申請工作。完成2020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
二是強化課程建設。構建思政、人文、美育、體育、勞動教育等學生素質教育公共平臺。建設育人精品課程3~5門,課程思政示範課程30門。遴選建設校級在線開放課程100門、本科課程培育項目50項。力爭獲批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10~15門。在省課程聯盟平臺上線課程60門,在中國大學MOOC(慕課)平臺上線課程20門。力爭建設省部級及以上規劃教材3~5部。
三是深化教學改革。落實《一流本科固本工程實施方案》,大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組織制定「精彩課堂」評選辦法,評選「精彩課堂」500門,推進「優課優酬」,強化教學改革成果導向。
四是完善教學管理。嚴格教學過程管理,優化課程學分認定管理辦法、輔修專業管理辦法、訪學管理辦法及相關工作流程,強化畢業設計(論文)管理,加強實習實踐環節管理,完善本科教學質量監控體系。
五是突出教師教學能力培養。完善青年教師教育教學導航計劃,建立健全助教崗位制度,完善「傳幫帶」機制。進行課程思政師資隊伍建設,選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10~15人。加強教師教學發展中心、教研室、課程教學團隊、課程組等基層教學組織和教學管理隊伍建設。
六是做好本科招生工作。繼續優化招生本科專業布局,突出工科優勢,適度減少招生本科專業數量,建立科學的招生本科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做好存量升級、增量優化、餘量消減。
七是支撐保障中外合作辦學。協助相關部門單位做好斯威本學院獲批後的教務教學管理工作。積極主動發揮好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對選派赴國(境)外聯合培養和學習交流的學生做好教務與學籍管理等工作,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提供有力支持。
八是開好第21次本科教學工作會議。
在今年全校年度工作會議上,校黨委書記羅公利提出要「以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動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我們將遵照校黨委的部署要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精心謀劃安排,積極主動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不負新時代,不辱新使命。(記者:信永華 責編: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