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新時代,一大批應用型轉型標杆院校勇立潮頭,成為優化區域高等教育結構、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生力軍。16日,省人大代表、無錫太湖學院黨委書記金秋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暢談如何加快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
記者:太湖學院是江蘇省26所獨立學院中唯一規範轉設的本科高校,這種應用型高校在主動探索、增強轉型引領力與影響力方面發揮怎樣的作用?
金秋萍:應用型高校是構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更是深化產教融合改革的重要試驗田,已成為當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篇章。作為「廳市共建」的本科高校,無錫太湖學院始終堅持「專家治校、教授治學」,主動探索按地方需求設置專業,狠抓學科建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特色發展,釋放「多重優勢」,已為地方輸送6萬多名優秀應用型人才。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席會議上,太湖學院率先倡導成立「全國應用型本科高校產教融合研究中心」,聘請國內外高等教育研究權威專家、優秀應用型本科高校書記、校長擔任委員。為更好促進本科高校之間高質量發展,太湖學院重金聘用4位院士為特聘教授,凝心聚力開設「構建校地命運共同體,共謀新型大學新願景」課題;黨建工作開展更是成績斐然,已成為全國同類學校黨建工作的「領頭雁」。
記者:在增強應用型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方面,您此次參會帶來哪些建議?
金秋萍:經濟往來、科技往來,首先需要人才。應用型大學要培養具有動手能力和應用能力的潛在勞動人才,要進行校企合作、行業協作,主動對接企業升級和技術創新工作,實現產、學、研、用融合發展,為所在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優質的文化和智力服務。建議加快出臺江蘇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建設方案或指導意見,建立並落實江蘇高校分類指導與分類評價體系,制定應用型大學建設標準,實施應用型高校教師隊伍「雙師」建設指導意見,全面完善促進轉型發展的政策體系。尤其要支持社會力量興辦教育,鼓勵引導大型企業等社會力量辦學,建設一批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成為江蘇吸引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
記者:江蘇是高等教育強省,對於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請您談一談如何高質量開展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
金秋萍:江蘇開展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建設,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構建完備的高水平高等教育體系,刻不容緩。我建議,省級層面根據研究型、應用型、職業技能型三種類別,按畢業生留在當地就業創業數量和對江蘇省經濟社會的貢獻度,對江蘇高校進行分類評價、分類支持。進一步推進學校與行業企業合作發展,以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和提升應用技術研創能力為重點,建設一批開放式綜合實驗教學中心和創新創業教育示範中心、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人才培養平臺,為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支撐。
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 張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