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11:33:02 來源:安青網
共青團黃山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黃山學院第二次學生代表大會以來,該校堅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
安青網訊 共青團黃山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黃山學院第二次學生代表大會以來,該校堅持把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作為政治責任,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工作主線,全面提升該校共青團組織力、引領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學校共青團工作和學生會工作均取得了豐碩成績,為加快建成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貢獻了青春力量。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學院師生大合唱
「四個回歸」開創共青團工作新格局
回眸過去,跨越中閃耀青春足跡。校第二次團代會以來,該校共青團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緊緊圍繞學校改革發展中心工作和上級團組織工作要求,凝心聚力,激揚青春,團結競攀,創新發展,著力推進改革攻堅,全力、全面、全方位參與到學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在思想引領、從嚴治團、共青團改革、育人工作等四個方面切實做到「四個回歸」,形成了新形勢下具有時代特徵、地方特色、青年特點的共青團工作格局。
回歸初心,思想引領責任田深耕細作。持續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月」「四進四信」「與信仰對話」、「雙百」工程,開展「學習總書記講話 做合格共青團員」「青春心向黨·建功新時代」「我與改革共成長」「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等各類主題系列活動,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網絡思政新陣地不斷夯實。依託新媒體中心,以團委官網、微信、微博、QQ空間、抖音、微視等新興網絡媒體為主要宣傳陣地,持續將網絡育人工作引向深入,打造多維一體網絡育人新模式。先進典型正能量廣泛傳播。開展「十佳大學生」「優秀大學生」「優秀共青團員」「優秀團幹部」「優秀團支部」「十佳優秀社團」和「優秀社團」等多種評優活動,充分發揮榜樣的示範效應。疫情防控第一線綻放青春。充分發揮團員和基層團組織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利用團屬新媒體平臺「聽松青年」第一時間製作發布與疫情防控相關的原創內容,累計七十餘篇。
回歸源頭,從嚴治團縱深推進。堅持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堅持黨有號召、團有行動,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始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 學習、弘揚黨的優良傳統, 堅決執行黨的決策部署。不斷完善組織建設工作體系,著力加強黨建帶團建的科學理論的青年化闡發,推動團員教育與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學化、現代化。堅持樹立管團治團意識,不斷深化職能轉變和組織結構,通過實施基層團組織規範化運行、班團一體化、基層團組織「活力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智慧團建」系統建設等,持續推進基層團組織規範化建設。
回歸使命,共青團改革持續深入。完善學校團幹部配備制度,嚴格團幹部選拔、配備考核制度,打造專職、掛職、兼職相結合的共青團幹部隊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落地生根。打造以團委為核心和樞紐,以學生會為學生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主體組織,以學生社團聯合會、新媒體中心及相關學生組織為外圍延伸手臂的「一心雙環」團學組織格局,優化學生會組織體系,精簡、優化學生會組織機構,改革、完善學生代表大會制度,健全學生權益代表和維護機制。規範學生幹部的選拔、考核和培養等措施,打造信念堅定、品學兼優、朝氣蓬勃、心系同學的學生幹部隊伍。
回歸青年,育人工作成效顯著。組織開展「挑戰杯」「創青春」「雙百」科普創意作品大賽等活動,各類學科競賽再創佳績。累計組建7支全國重點團隊、17支省級重點團隊、60餘支校級團隊,充分發揮「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作用。組建「五彩團光」「大手牽小手」「向日葵」「春雷」等四十餘支品牌志願服務隊,創優環境,壯大和規範隊伍,完善志願服務運行機制。累計承辦高雅藝術進校園、徽風皖韻進校園、滿天星交響樂團走進黃山學院等藝術類活動17場,舉辦科技文化藝術節、「青春杯」輪滑賽、校園舞蹈大賽、校園主持人大賽等文體類活動三十餘場次,創新載體以文化人,全面開展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先後出臺《黃山學院學生社團管理辦法》《黃山學院學生社團兩極化管理辦法》《黃山學院學生社團指導教師管理辦法(暫行)》。截至目前,58個社團年均開展活動500餘場,參與人數達2.5萬餘人,推動、落實學生社團建設管理規範化。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學生參加世界技能大賽獲獎
建築工程學院學生在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結構設計大賽安徽賽區獲特等獎
「三個深化」開闢青春成長新路徑
自校第二次學生代表大會召開以來,校學生會在校黨委、省學生聯合會的正確領導和校團委的指導下,不斷加強思想引領、自身建設、維權服務等「第二課堂」課程體系作用,團結、帶領學校學生堅定信念、勇擔使命,成長為有社會責任、有創新精神、有專業知識、有實踐能力、有健康身心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實現自我成長、成才和學校科學發展貢獻力量。
深化思想引領,牢固樹立共同理想信念。組織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持續推進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教育, 深化「四進四信」、中國夢等主題教育活動,政治引領旗幟鮮明。緊緊圍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的當代中國青年運動時代主題,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團的十八大精神學習、紀念百年五四精神巡展巡講、「大學生心中最美教師」評選、「濃濃尊師意,款款愛生情」教師節獻禮等主題宣傳與教育活動,思想教育內容豐富。組織開展大學生「自強之星」、 「新時代向上向善」好青年、十佳大學生、優秀共青團員、最美疫情防控志願者評選等內容豐富的朋輩教育引領活動,營造向上、向善氛圍。
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先後成立了校新媒體中心、素質拓展與認證中心和青年志願者服務中心,實現信息扁平化傳遞,規範吸納學生們共同參與學校工作,努力促使校學生會各項工作向規範化和特色化方向發展,持續完善「一心雙環」組織格局。注重運用網絡新媒體技術,不斷增強和學生的直接聯繫,拓展網上工作陣地,著力加強「網上學生會」建設。充分發揮「青馬工程」、團校、新媒體技術培訓班等課程體系的思政育人作用,不斷深化校院兩級學生骨幹隊伍建設。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 培養更多忠誠擔當的優秀學生骨幹,在學生當中更好地發揮引領和帶動作用。
深化引導服務,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改變單一型調研維權方式,建立線上、線下多方位調研維權體系,及時收集、回應學生的意見建議,不斷完善學生維權機制。維權覆蓋範圍不斷擴大,涵蓋教學管理、學習生活、課外活動、評獎評優、學校餐廳、學生公寓、校園安全、校園環境、學校制度建設、學生組織工作等涉及學生們成才、發展的方方面面,切實將權益服務落到實處。深化聯繫服務的內涵,把著力點放在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上。密切結合同學們的思想觀念、行為特點和接受習慣,廣泛開展主題鮮明、 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動員學生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偉大實踐,引導學生勇於到條件艱苦的基層、國家建設的一線、項目攻關的前沿建功立業,積極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經濟管理學院開展三全育人關愛鄉村兒童志願服務活動
文化與傳播學院在鄉村小學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實踐
砥礪青春 篤行致遠
回望校第二次團代會、學代會,有辛勞的付出,更有欣慰的收穫。展望未來,必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青年頭腦,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共青團改革目標、任務和措施,深入實施「鑄魂育人工程」「強基固本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和「品牌引領工程」,不斷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打造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更加突出的共青團組織。學生會將立足新的發展形勢、抓住新的發展機遇、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把握新的發展規律,更好地服務於學生成長、成才。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該校共青團及學生會將團結、帶領學生不忘初心跟黨走、奮力建功新時代,以更加廣闊的視野、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執著的努力,在加快建成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的新徵程中譜寫更加壯麗輝煌的青春華章。
□本報記者謝婷婷、通訊員程錦採寫
責任編輯:李志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