汞作為螢光燈生產的必須材料,目前無其他材料可替代。然而,國內汞合金生產企業技術研發水平低,產品雜質含量高,穩定性差,而進口汞合金價格高,產品規格性能已落後需求,並且採購周期長。
面對這樣的困境,佛山柯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志明率領研發團隊從製造設備研發、工藝控制、測試評價、環保治理等方面攻堅克難,開發了多種新的汞合金,填補國內外空白。這種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的技術,柯維光電公司還有不少。
一項項研發成果背後,是何志明及其團隊心中那份始終不變的技術人員情結:依靠科技創新,推動社會進步。他也希望通過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開闢出一條堅實的道路,為身邊人或後輩樹立一種正確的價值觀: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好事,只有腳踏實地,堅持不懈,才能不斷登上人生更高的山峰。
重視創新
組建20多人的研發團隊
2005年,何志明投身光源新材料和特種照明研發、生產,成立佛山柯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從事研發、生產、銷售光源材料、特種照明、抗菌環保材料及空氣消毒淨化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
走技術創新的發展道路,何志明說,除了來自市場方面的壓力,更多是源自內心一種情結。「作為技術人員,我始終認為,要有更多發明創造,實現更大突破,才能給客戶帶來更多好產品、好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不能停留於簡單的轉手貿易及所謂的資源整合商業模式創新。」
在這樣的初心和使命引領下,何志明在創新創造浪潮裡激流勇進。「我長期在照明行業從事技術研發工作,多年的沉澱,專業性和信譽度都得到了行業認可,新開發的汞合金產品快速佔領市場,總體比較順利。」有了良好的開端,何志明帶領團隊又駛入新的「健康環保大道」。
何志明在工作中。
堅持研發生產具有更大客戶價值的高端產品,一直是何志明對於創新創造的定位。為此,柯維光電公司引進了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建立一支由光源工藝、材料、環境工程、機械設計、設備製造專業等20多名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
碩果纍纍
多項產品和技術填補國內外空白
憑藉一批人才作為堅強支撐,柯維光電公司技術研發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公司成立至今,何志明及其帶領的研發團隊已完成和結題的項目有4項。「公司每年投入的研發經費佔銷售額9%左右,因此不斷產生一些新技術、新產品。」何志明獲評為佛山市第三屆創新領軍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何志明成功組織了螢光燈用高效環保汞合金的研發與生產,降低了制燈企業的汞合金成本,提高螢光燈產品性能,極大降低螢光燈、節能燈行業的汞汙染,每年可減少200噸液汞汙染,保護了生態環境。
此外,何志明還組織進行送風系統快速消毒、空間消毒、降解微量有機物、室內除甲醛等多項紫外技術應用解決方案的研發,多項產品性能均處於國內外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外空白。
「大功率紫外節能環保殺菌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高明區科技進步一等獎。
發揚螺絲釘的鑽研精神,柯維光電公司近年在光源新材料、紫外光源、紫外應用技術中屢獲突破,取得了多項專利。目前,已獲授權發明專利近30項(包括多個國際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20多項,外觀專利1項,另已受理髮明專利15項,正準備申請發明專利5項。
調整思路
力爭領先技術快速產業化
在開展創新創造過程中,企業主要依靠僅有的利潤進行研發,如果沒有及時產業化創造效益,是艱難痛苦的。何志明漸漸發現,包括他在內的核心團隊成員技術思維固化,市場意識薄弱,面對新的環保、健康領域,茫然失措。市場真實的需求是什麼?進入市場的渠道在哪裡?這是近年來橫在柯維光電公司面前的一道大坎。
「我們做技術出身,有時自認為市場需要哪些產品,就著手去研究開發,但最後發現跟消費者的需求有一定差距。即使產品好,又不知道怎麼賣出去,看著市場上一些產品力明顯不足的產品大賣,心中感到無奈和遺憾。」何志明說。
柯維光電公司多項紫外消毒淨化技術在國內外處於領先地位。何志明說,一項技術一旦達到了領先高度,能看到很多東西,會發現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這是好事,也是壞事,過去四五年,公司一直在糾結該做哪些事。當面臨很多選擇時,需要學會放棄,柯維最需要的是找到適合或屬於自己的市場,進一步做專做細。」
經過多年探索,柯維光電公司也在不斷調整研發經營思路,努力學習快速進入市場的商業模式。公司利用已有的領先技術,積極與研究機構、客戶開展產研用合作,希望實現技術強強疊加、快速產業化。「沒有產業化、市場化的成功,科技創造價值只是一個夢,一個泡影。」何志明透露,公司為此廣泛吸納營銷人才、經營人才。
人物對話
建立客觀的人才評價體系
記者:您認為創新創造要取得成功,關鍵靠什麼?
何志明:首先要有方法,要想把一項技術研究得透徹,沒有好的方法是做不到的。在創新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各種難題。假如前面有一堵牆,可能用衝擊鑽鑽個孔就能看清前方,也可能鑽十幾個孔都砸不開,也看不清。這時就要判斷,這是不是一堵不可逾越的牆,要有判斷力,選擇合適的方法和路徑攻克難點。同時,還要具備發散性思維、嚴謹的邏輯思維以及鑽研精神。
記者:柯維光電公司如何引進和培養人才?
何志明:受地域因素影響,能選擇的人才範圍受制約。但對於每一個引進的人才,公司都十分重視,注重在實踐中鍛鍊人才,以結果論英雄。我經常跟大家討論一些問題,與其說是討論,不如說是某種培訓,和大家一起梳理關鍵點,在潛移默化中提高他們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認知度,增加他們的思維廣度和嚴謹性。
記者:對於進一步完善佛山人才政策,您有什麼建議?
何志明:人才是流動的,會產生「虹吸效應」。佛山的人才政策也在不斷完善,比如職稱評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實幹型人才的奮鬥熱情。不過,政府的人才評價機制不能過於程序化、機械化,要敢於創新。要有政府評價,更要有注重實效的社會評價。一個人把一項技術做到國際領先水平,但他可能沒有發表高規格的論文,那他是否就不如一個教授呢?一個不是教授的諾貝爾獎得主,水平就一定不如教授嗎?我們往往是在他成功後再追加他各種職稱、頭銜,這種機制將帶來很多問題。實際上,能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才是人才。在引進外來人才的同時,更要注重挖掘和留住本土人才,充分激發他們的創造動力,讓他們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最大作用。
原標題:佛山柯維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志明:
堅守初心 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來源|佛山日報
文圖|記者梁建榮
編輯|何欣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