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修過10萬臺次火車頭 寫了上百本「故障手冊」
林盛說,火車維修分為小輔修、中修和大修。小輔修看故障難易程度來定,有時候半個月都找不到故障在哪裡,快的話幾個小時就行了;內燃機車一個修程大概3個月;電力機車一個修程大概一個月,行程約3萬公裡。32年間,林盛已經記不清自己究竟排查出多少火車的重大故障。他坦言,作為一名維修火車的老師傅,每次遇到新的機車故障,他都格外興奮。
-
圖說| 中國鐵路機車升級40年
如果說鐵路巨變是改革開放40年的一面鏡子,機車車輛升級則是鐵路發展的一個縮影。一種車型,一份記憶,一款塗裝,一番體驗,一組組新老照片對比絕對觸動你的神經。上圖:2004年12月25日,柳州機車車輛廠最後一臺蒸汽機車出廠。蔣建雄攝下圖:2017年6月25日,中國標準動車組被命名為「復興號」。
-
珠峰高達8844米,上山容易下山難,攀爬上去的人是怎麼下來的呢?
導讀:珠峰高達8844米,上山容易下山難,攀爬上去的人是怎麼下來的呢?世界上有一座山叫做珠峰,他一直佔據著世界最高的稱號,其實不僅僅是高度最高,他每年還會一直不停地在生長,真的是最高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家還在努力的生長。因為它的高度,因此每年都吸引了很多的人來這裡想要徵服它,但是大家都知道上山容易下山才是最難的,更何況本身攀上珠峰也是很困難的,大家知道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們是如何下山的嗎?
-
廣鐵長沙機務段「匠心」工長龍代雄:年修機車3077臺
華聲在線通訊員 張穎 記者 龍騰報導 傍晚空蕩的內燃中修庫內、悶熱逼仄的內燃機車過道旁的電器線路宛若蛛網,龍代雄頭頂頭燈正聚精會神的檢查著電器線路櫃裡的排線狀況。繼2016年獲長沙機務段「百臺賽」年度冠軍後,2017年他又評為「百臺賽」一季度冠軍,在廣鐵集團「十三五」系列勞動競賽中榮獲第四。默默無聞的他為何頻獲殊榮?
-
修了飛機又來修火車!
2006年,離開了心愛的飛機和戰友,鵬鵬有些難過。但是三年再培訓後,他被分配到了三棵樹機務段,成為了一名負責檢修機車的機車制動鉗工。火車「起機」時的轟鳴聲,讓他想起了那久違的飛機渦噴發動機的聲音。他說,修飛機電器部位不埋汰,工作量相比也不大。但是修火車,特別是內燃機車,到處都是汙油,一身一臉油泥是常事。特別是在機車制動部件「脫漆」處理過程中,更是沒人樣,味道也刺鼻。「挺累,但是看著自己修好的火車乾淨地『出庫』,就挺高興!」幾年下來,部件拆解、清洗、檢修、組裝,他得心應手。「火車和飛機一樣,運送旅客,人命關天,不能馬虎!」
-
珠峰的高度,也標刻著文明的高度
1975年,我國測得珠峰海拔為8848.13米,2005年複測為8844.43米。眼下,我國國測一大隊和中國登山隊共同組成的測量登山隊已經開啟珠峰高程測量登頂行動,更加精確的答案將很快揭曉。山有多高?海有多深?平原和沙漠有多遼闊?人類對於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自古有之。在志怪古籍《山海經》裡,在屈原的《天問》裡,在上古神話裡,這些問題被一次次提出和解答。
-
重慶3臺老火車當廢鐵賣了40萬
據《重慶商報》報導前日,位於重慶綦江縣打通鎮的松藻礦區專用鐵路線旁,4個民工忙活了大半天,「上遊1197號」火車蒸汽機車最威風的車頭已被拆得面目全非。 據了解,2004年7月,最老的「上遊0303號」出軌,翻下了深溝,此事拉開了蒸汽機車退役的序曲。
-
世界上最難攀爬的山峰,高度僅有264米,登頂人數卻不到100人!
世界上最難攀爬的山峰,高度僅有264米,登頂人數卻不到100人!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這個世界上存在著非常多的自然景觀,令我們感嘆到神奇。而今天要說的就是世界上最難攀爬的一座山峰,而說到這,可能大家的第一印象都是宏偉的珠穆朗瑪峰,因為它的高度也是的它攀爬難度非常之高,不過儘管如此,登頂珠峰的人數也是在逐年不斷增加。但我們說的並不是它,要說的是一座高度僅有264米的山!雖然這座山不到300米,但是很多人在山腳下就已經放棄攀爬了,這就是世界上最難爬山去的魔鬼塔山。
-
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來的?
數千萬年前,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青藏高原逐漸隆起並形成「世界屋脊」,其中具代表性的山峰便是珠峰。作為世界最高峰,珠峰的準確高度,素來為世人矚目。那麼,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其中的科學道理又是什麼呢?
-
科普|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來的
作為世界最高峰,珠峰的準確高度,素來為世人矚目。那麼,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其中的科學道理又是什麼呢?此次珠峰北側地區航空重力測量使用航空地質一號飛機,搭載先進的航空重力儀,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共獲取航空重力測線總長度5635.2公裡,覆蓋面積達1.27萬平方公裡。珠峰本身地形複雜,數據資料不全,飛機在高海拔地區起飛,風又特別大,可以說是高風險、高難度的飛行。我們在反覆諮詢空軍、民航和氣象等部門的技術專家後,才下定決心在珠峰地區開展高風險、高難度的航空測量。
-
明月鏡片登頂珠峰,國產品牌揚眉吐氣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從北坡登頂成功。2020年,時隔60年之後,中國人再次登頂珠峰,並對珠峰高程進行了精確測定。
-
登山與國運相連——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
頂著零下40℃的嚴寒,沒從氧氣瓶裡吸一口氧,史佔春和王鳳桐緊緊抱在一起……這一夜,他們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的奇蹟。20天後,當王富洲、貢布、屈銀華、劉連滿四人組成的頂峰突擊隊沿著史佔春他們探明的路線發起最後衝鋒時,擋在面前的最後一道關口,就是「第二臺階」頂端3米多高的峭壁。
-
最後的蒸汽機車 內蒙古蒸汽火車攝影攻略
火車:可由北京北站(西直門火車站)乘193次列車到赤峰站。也可由大連乘209次列車到赤峰站,由海拉爾乘194次列車到赤峰站,由瀋陽乘609次列車到赤峰站。到達赤峰站之後可從長途汽車客運站坐大巴到達經棚鎮,每天從早5:40到下午16:40都有班車發車,票價在28-45元不等,到達經棚之後可在當地租車進行拍攝活動。
-
最新珠峰高度是怎樣測出來的?專家詳細揭秘
此次珠峰地區航空重力測量使用航空地質一號飛機,搭載先進的航空重力儀,飛行高度超過1萬米,共獲取航空重力測線總長度5635.2公裡,覆蓋面積達1.27萬平方公裡。珠峰本身地形複雜,數據資料不全,飛機在高海拔地區起飛,風又特別大,可以說是高風險、高難度的飛行。我們在反覆諮詢空軍、民航和氣象等部門的技術專家後,才下定決心在珠峰地區開展高風險、高難度的航空測量。
-
趙亞輝:珠峰高度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2005年,時任人民日報教科文部記者的趙亞輝在珠峰和西藏跟蹤珠峰測量隊採訪118天,近距離接觸到這群英雄的平凡人性和大地雄心;2009年,他再一次跟隨珠峰測量的主力軍——國家測繪局第一大地測量隊在青藏高原行走並生活了100多天,歸來後,他把途中的所見所聞訴諸筆端。
-
登頂珠峰的新疆人
遠眺珠穆朗瑪峰(2007年5月攝)。安少華 攝2017年5月16日,王鐵男在昆布冰川攀爬。王鐵男 攝2017年5月19日,呂俊(右)與王鐵男在珠峰C4營地合影。 呂俊 攝2018年5月21日晨,李建宏登上珠峰之巔。
-
珠峰高度是怎麼測量出來的?
從1954年成立之日起,有隊員就懷有這樣一個夢,要測遍中國每一寸國土。 為了完成這個夢,一個人不行,那麼一支隊伍去;一代人不夠,那麼幾代人前僕後繼上。轉瞬間,56年過去了。他們24次進駐內蒙古荒原,28次深入西藏無人區,37次踏入新疆腹地,徒步行程已有5000多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1250多圈。有不少老隊員,徒步測量走過的路,超過20萬公裡,相當於繞地球5圈。
-
明月鏡片上珠峰:上演國產品牌的登「頂」之路
在登山愛好者眼中,珠峰是一座裡程碑。但就是這座裡程碑,60年前,中國人就在上面留下了足跡。1960年5月25日,王富洲、貢布、屈銀華三位中國登山隊隊員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這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登頂成功。
-
最新珠峰高度怎樣測出的?有何科學道理?專家詳解
數千萬年前,印度洋板塊與亞歐大陸板塊碰撞擠壓,青藏高原逐漸隆起並形成「世界屋脊」,其中具代表性的山峰便是珠峰。作為世界最高峰,珠峰的準確高度,素來為世人矚目。那麼,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是怎樣進行的?其中的科學道理又是什麼呢?
-
為何珠峰測量高度選在5月?各大洲巔峰的「身高」 都在何時測定
中國2020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5月27日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為何對珠峰高度的測量工作常選在5月進行?各大洲巔峰的高度又是在何時測定?測量巔峰「身高」是一項頗具挑戰的工程。許多測量儀器都需要人攜帶至峰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