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地球統治者?僅佔生物總量0.01%的人類,卻毀滅85%野生動物!

2020-12-25 環球科學大觀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

近日一項有史以來對地球所有生物最全面的研究表明,人類僅佔地球上所有生物量(質量)的大約0.01%。可儘管這一數值與地球上其他生物相比十分渺小,但貫穿歷史,僅佔總生命0.01%的人類卻成為了這個星球的統治者,並造成了地球上更多的非人類生物的毀滅…

來自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生物學家Ron Milo耗時三年梳理了關於地球生物量的現有科學文獻,並做出了有關所有生命群體質量最新的和全面的統計概況。

避免考慮不同種類的動物、植物和其他生命形式體內所含的水的質量,Milo利用碳(C)含量對全球生物進行了歸類,結果顯示地球總生物量相當於約550億噸碳(Gt C),其中約450億噸碳(80%的生物總量)是由植物組成,這遠遠超過地球上其他任何物種的質量。排在第二位的是細菌類,約佔70億噸(15%)。

除此之外,地球上的真菌大約為12 Gt C,其次是古生菌(7 Gt c)和原生生物(4 Gt c),而囊括我們人類的動物只佔了2 Gt C,其中人類的生物量僅為 0.06 Gt C,是十分小的一部分。然而由於人類的存在,不僅導致生物總量分布發生變化,還不可逆轉地導致動物生物量分布產生巨大改變。

例如,在包含2Gt C的動物類中,野生哺乳動物只有0.007 Gt C,但「生來」為人類需求服務的圈養哺乳動物(主要指牛、豬等牲畜)卻佔據了地球上所有哺乳動物總量的60%(約0.1Gt C)。同樣對於鳥類,馴化家禽的生物量也比野生鳥類高出3倍。

研究人員承認,很難準確估計人類出現前的動物生物量,但分析表明,人類文明的出現迫使野生動物的總生物量減少了85%,並將植物生物量減少了一半。這種自尊為「地球統治者」的行為對整個生物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科學家認為人類目前正處於史無前例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進程中。

Milo教授表示,希望這一研究能讓我們對人類現在在地球上發揮的主導作用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人類必須明白誰才是真正的「地球統治者」!

文/朱張航宇

參考文獻:The biomass distribution on Earth,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8, doi.org/10.1073/pnas.1711842115.

相關焦點

  • 恐龍誕生之前,地球的統治者是誰?這種生物僅在科幻片裡出現
    筆者-小文恐龍是地球的上一代霸主,也是地球最大型最彪悍的生物之一,在人類誕生之前,恐龍統治了地球1.6億年之久。但遺憾的是,距今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超過16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連環般的毀滅效應,恐龍這種霸主生物也由此被滅絕了。關於恐龍的滅絕,人們普遍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認為,恐龍滅絕是註定的,恐龍這種生物具有龐大的體型和強大咬合力,它們幾乎不用為食物發愁。
  • 地球生命力報告:全球野生動物40年減半
    絕大多數的野生動物,還沒能與人類謀面便在地球上消失。「僅僅在40年的時間裡,全球野生動物的數量就減少一半以上。」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全球總幹事馬可·蘭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說。WWF最新發布《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下稱《報告》)。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來臨,請給野生動物一個美好的明天
    地球在生命之年裡,先後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帶走了75%至90%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最近的一次大滅絕導致恐龍從地球消失。先前的五次滅絕事件都是由環境的災難性變化引起的,如大規模火山爆發或與行星撞地球。每一次滅絕過後,都需要數百萬年才能重新獲得與特定滅絕事件之前的物種數量相當的物種數量。
  • 保護野生動物!別讓呼籲變成呼救!
    保護野生動物!別讓呼籲變成呼救! 這個節日設立的目的 就是呼籲人們保護野生動植物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生物 動物、植物、微生物
  • 誰珍惜我與地球?新冠肺炎疫情給世界帶來的啟示
    大多數造成惡性傳染病的病毒,都由野生動物傳播給人類。它們的棲息地遭到人類破壞,被非法捕殺,以滿足人類某些口腹之慾。現代人類作為生態鏈中微小一環的智人,正在不受約束地繁殖、擴張,把難以計數的汙染物排放到土壤、淡水、海洋和空氣中。
  • 人類和恐龍,史上兩個最強大的生物,若人類穿越回侏羅紀會怎樣?
    當一個星球上出現了某種生物,這種生物的強大顯著凌駕於其它生物之上,那麼我們則可以稱這種生物是這個星球的統治者。按照這種定義,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兩屆統治者,一個就是我們人類,而另一個則是很久以前出現在地球上的恐龍。
  • 野生動物大滅絕或出現,人類何去何從?
    隨著人類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加劇,越來越多的生物在逐步消失或滅絕。所以不少的科學家已經懷疑,我們地球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來了,也就是「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這對人類來說是個「噩夢」,一旦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快速的出現了,那麼對人類的影響也會加劇,因為我們也是生物鏈之中的一部分。
  • 地球上本沒有人,那第一個人是怎麼來的?人類未來會毀滅嗎
    準確來說,是沒有所謂的第一個人類的說法的。按照進化論的觀點,我們人類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約2000多萬年前的森林古猿,這些森林古猿和我們現在的人類長相差別比較大。一開始,森林古猿生活在樹上,過著和現在猴子等靈長類動物類似的生活。隨著地球環境的變化,一些區域的森林消失了,所以這些地區的森林古猿失去了原本的棲息地,不得不下到地面生活。
  • 為什麼是人類統治地球?是誰「安排」的還是純粹巧合?
    其實人類會統治地球,既不是有人安排也不是純粹的巧合。而是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事情。大家可能會問,地球存在生命的時間如此之長,期間經歷了很多次的生物大滅絕,恐龍和大型生物都離去,只剩下小小的人類在地球中,而且人類和其他的所有生物都不一樣。
  • 讓我們關愛野生動物,共建美好家園!
    如果有一天,金錢豹只留下照片,金絲猴只剩下故事,眼鏡蛇只出現在歷史博物館裡……人類與野生動植物共同居住在這個美麗星球,維持著地球生態平衡。很多野生動物已消失不見,只能從影像中看到這些消失的珍稀動物。合成圖 | 圖源網絡人類的命運與野生動物息息相關,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維持著地球的生態平衡。合成圖 | 圖源網絡但現在這平衡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全世界每天都有珍稀動物在滅絕,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動物被獵殺。
  • 假如地球磁場消失0.01秒,對全球生物有什麼影響?對世界呢?
    這是非常有趣的一個假設,因為這個認識幾乎都是兩極分化的,有朋友認為磁場消失0.01即會有數以億噸的太陽高能粒子轟擊大氣層以及到達地表,對人體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而有的朋友則認為即使消失100年問題也不是特別大,只要能回來即可!那麼我們該相信誰呢?
  • 【聚焦雲南生物多樣性保護宣傳周】生物如此多嬌
    生物有多少種,又叫些什麼?生物如何生存,又有哪些生活方式?未來,又會有多少生物誕生、又將有多少生物滅絕?古往今來,人類關於生物的研究從未停止,也從未找到唯一的答案。生物,一個簡單的名詞,蘊含了多少人類未知的秘密。
  • 「The Lion's Share」基金會:應對野生生物保護和動物福利危機
    根據這項名為「The Lion's Share」基金會的計劃,合作夥伴將向基金會捐贈每則出現動物的廣告的0.5%媒體支出。這些資金將用於為全球動物及棲息地提供支持。瑪氏是The Lion's Share的首個廣告合作夥伴。
  • 地球上第一個出現的人類是誰?
    按照達爾文進化論的基本框架,同時參照多年來考古工作的重大發現,人類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800萬年之前,那個時候哺乳動物中的一個分支-古猿從其它動物中分化出來,憑藉著生理結構和四肢功能的分異,更為主要的是腦容量的提升,古猿的智力越來越高,逐漸演化為了「人種」這個在地球生物史上佔據極其重要地位的動物種類
  • 斯特拉大海牛,從發現到消失僅26年的時間,它經歷了什麼?
    地球上滅絕最快的生物,從發現它到消失僅26年,只因為它肉質鮮美!在大自然中一些生物存在的年齡,比人類的出現時間還要久。人類出現前地球並未像現如今要生機勃勃,而是一片亂麻,各種動物都在相互爭鬥等等,為了搶奪食物煞費苦心,一些動物在戰爭中失敗後,慢慢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人類出現後徹底打破了這個僵局,翻身做主人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
  • 2020年,人類製造的東西,首次超過了世界所有生物總和
    人類活動逐漸增加,今年創造歷史。12月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人類對地球的影響令人震驚,這標誌著2020年將是人造材料超過地球生物量的總和。以色列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發現,自1900年以來,人造材料(例如混凝土,鋼鐵和瀝青)的總質量迅速增加,當時僅佔植物生物量的3% ,動物和微生物。
  • 懷柔區森林公安民警救助北京市二級野生保護動物黃葦鳽
    黃葦鳽是鷺科葦鳽屬的鳥類,屬於北京市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於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自然界是由複雜的生態系統構成的,野生動物毀滅會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對生態系統產生嚴重的後果。希望大家一起保護野生動物,杜絕野味,保護生物多樣性,共同建設懷柔區國家森林城市。
  • 人類歷史新裡程碑,科學研究發現人造物重量首次超越所有生物質量
    人類正在急速改變地球,除了溫室氣體導致氣候暖化,所製造的物品總重量今年也將首度超越所有生物總重量。Ron Milo)說:「這組數據很有象徵性,揭示人類在塑造世界及周遭的地球環境中發生多大影響。這會是我們每個人反思自身角色的一個 原因,我們應該去思考日常的消費行為,思考怎麼樣在人類和環境間取得更好平衡。」這項研究是由電腦建立的模型來估算,全球建築物和道路重量大概就相當於所有生物質量,另外塑膠製品總重量8億噸大概也是所有人類之外動物總重量的2倍。
  • 野生動物保護要關注基石物種,它們連被吃掉都很有意義
    這個看起來異想天開的問題,卻真的有人認認真真計算過——如果把世界上所有動物體內所含的碳總量進行累計,那麼陸地哺乳動物中,人類所馴化的家牛一枝獨秀,碳含量達到了0.61億噸;家豬排在第二,是0.21億噸。再加上綿羊和山羊、水牛和家馬等牲畜,所有家畜總重達到了1億噸生物碳。
  • 人類是被高等智慧「關進」地球的外來物種,還是地球的原著居民?
    如果我告訴你,人類並非來自地球,你會相信嗎?2013年,美國生態學家埃利斯·斯維爾出了一本書——《人類並非來自地球:對該證據的科學性評價》,書裡大致說的是,人類並不是地球原住民,而是其他高等智慧在很久之前把人類「關進」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