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日哪部電視劇最火,《延禧攻略》肯定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其中裕太妃被雷劈的情節,很多網友都覺得玄乎,認為女主光環太強。一時間,就有不少「物理狗」站出來解釋這一情節裡涉及的物理知識。
但這劇情裡的「物理梗」就是千真萬確嗎?有沒有特定條件或其他因素呢?其實劇中還有不少其他的「物理梗」,那這些都靠譜麼?真實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
記者對此採訪了重慶大坪龍湖時代天街量子貓少兒科學館、來自維也納大學物理博士李志峰。讓他來為大家一一揭曉這劇情裡的「物理梗」。
A、裕太妃之死
紗帳中加金屬線就能引雷?
專家:金屬線確實能引雷,但劇中效果得多方條件配合
還記得裕太妃被雷劈死的場景麼?魏瓔珞終於知道殺死自己姐姐的兇手是裕太妃,於是跑去和她對質,引得她發毒誓,說要是害過人就會被遭雷劈。最終,她果然是被雷劈死了。對於這點,很多網友都表示無法接受,覺得是不是魏瓔珞的主角光環太強了,居然能操控雷電為自己的姐姐報仇。
而在原小說裡,對這一段是做了交代的。早在前一天,瓔珞就已經從太監口中得知欽天監測出次日晚上會有雷暴雨,還有巨雷。於是瓔珞悄悄在裕太妃的窗紗裡加入細軟的金屬絲,讓窗紗成了導電體。裕太妃只要在碰到窗紗的時候剛好打雷,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電迴路,被雷劈身亡。
那金屬線確能引雷?在雷電交加的時候,碰到金屬製品就會引得雷電嗎?
對此,李博士笑稱,是有這個可能性存在的,但是要成功引雷還得要雷電、人、環境等各方麵條件同時具備,一起配合才能完成。比如看雷電源頭是否夠近,人附近是否有其他容易引雷的東西。
就拿劇中情節來說,要達到劇中效果,得讓手上帶有金屬裝飾品的裕太妃,在正好打雷的那一瞬間,拉開紗帳,讓紗帳將電流導到自身。且雷電源得離帶有金屬線的紗帳近,或者正好打在紗帳上。還有就是紗帳上方也沒有任何避雷措施,裕太妃才會被擊中。
「自然界中的打雷和閃電釋放出的能量是巨大的。」李博士說,閃電的電壓是很高的,約為1億至10億伏特,一個中等強度的雷電釋放的功率可高達1000萬瓦,相當於一座小型核電站的輸出功率。
在此,李博士也特別提醒,在雷雨天氣,在戶外空曠處不宜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等;還要遠離建築物外露的水管、煤氣管等金屬物體及電力設備;更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高爾夫球棍等……當在戶外看見閃電幾秒鐘內就聽見雷聲時,說明正處於近雷暴的危險環境,此時應停止行走,兩腳併攏並立即下蹲,不要與人拉在一起,最好使用塑料雨具、雨衣等。
B、古代降溫「黑科技」
塗鉛粉的雙層木匣子就成了「冰箱」?
專家:冰塊吸熱降溫加鉛粉隔熱保溫的原理
這大夏天,現代的我們有冰箱吃冷飲,有空調吹冷風。雖然古時候沒這些東西,但《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就發明「冰鑑」這樣的古代「黑科技」。
它是一個兩層的箱子,箱子底部放了很多冰塊。箱子上面那格則可以放上水果、果汁等。利用冰塊降溫的原理,讓果盤保持低溫。除冰塊外,在箱子和果盤裡層都塗了一層鉛漆,可以隔絕外部炎熱,保持箱內低溫。
根據女主的介紹,「冰鑑」主要有兩個用途:一個是用來冰鎮飲料和時鮮水果,二是箱體內採用鉛或錫為裡,能起到較好的隔熱作用,而箱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它箱蓋上設有透氣孔,因此排出冰化了的冷氣,起到降低室內的效果。
真正嚴謹的科學解釋是什麼呢?
「就是很簡單的物理降溫。」李博士說,把冰放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盒子裡,冰在融化過程中會吸收盒子裡的熱量,使得盒子裡的溫度降低,就成了「冰箱」。若冷氣從透氣孔流出,就變成了出冷風的「空調」。
至於在盒子上塗鉛粉是起到隔絕外面熱空氣原理。在古時候沒有好的隔熱材料,鉛比銀等其他材料隔熱效果要好,而在當今的用途,鉛也用在電池、焊錫絲、防輻射材料等上面。
C、女紅遊戲
只有皇后唯一能做到針行水面?
專家:考慮水的表面張力,輕慢則會成功
還記得在七夕女兒節,幾個宮女在花園裡玩的女紅遊戲嗎?劇情裡設置,若能將針放在水面上不沉下去,則表示織女會保佑你有一雙巧手。其中女主魏瓔珞嘗試了多遍,就是沒有成功,而皇后便是那個唯一一個做到了針行水面的人。
李博士從物理知識來解釋,「只要輕慢,幾乎都會成功!」
李博士表示,針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所以單獨按照浮力的原理它是無法浮在水面上的。但是如果考慮一下水的表面張力,就可以讓它浮在水面上。首先,針的表面要足夠的乾燥,由於張力作用,這樣水就不容易流到針的上表面。將針放入水面時,動作要輕,要保證不與水面接觸的部分乾燥,為了有利於張力的形成。
「當然若在水中加入鹽改變水的密度,也能增加浮力,」李博士說。
那劇情設計裡只有皇后能做到了,記者按照李博士的方法來試試,能不能成功呢?
記者找來碗清水,在將針放到水裡之前,反覆擦乾了針,保證其乾燥,然後輕輕放入水面。
第一次,力度掌握得不好,針一放到水裡就沉下去了。第二次針頭先放到水裡,又一下就沉了。第三次,記者輕輕地、緩慢地、平行將針放到水面上,結果成功了。
提醒
劇情需要的「物理梗」,有一定極端因素
目前《延禧攻略》還在熱播中,李博士強調,電視劇中的某些情節,確實能用科學辯證的方法解釋。但要達到部分情節的效果,還得有各方面其他因素的配合,而不僅是像電視劇裡看到的那麼簡單。更不能在沒有保護措施情況下嘗試一些相對危險的實驗,如用金屬製品引雷試驗等。在看劇情的同時,要把其和現實分開。特別是現在的一些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有時因為故事情節的需要。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陳丹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