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須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葉 青

  「昨日舉行的官洲生物論壇圓桌會議提出人才為本、人才第一的觀點。」中國科學院院士、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理事長裴鋼表示,產業發展離不開最好的人才,「為了吸引人才,廣州應該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全國人才政策的高地。政策到位,人才就來了。」

  6月10日,第三屆官洲國際生物論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舉行。這個定位為全球生物產業發展的「達沃斯論壇」,自2017年舉辦首屆後,永久會址落戶廣州國際生物島。今年論壇主題為「聚焦生物經濟,共謀灣區創新」。

  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

  裴鋼認為,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首先要打造完整的「生態系統環境」,要做好生物醫藥產業所需的各種軟硬體,特別是政府一定要做到位。同時,要更好充分發揮廣州的優勢。「廣州的醫療資源豐富,有30多家三甲醫院,如何發揮此優勢,把醫院更好和生物醫藥產業相結合,迸發出1+1大於2的效果,這也是一個挑戰。」裴鋼說。

  「最近出臺的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對於高端人才是不可多得的好政策。」中國科學院院士施一公為該政策點讚。不過他認為僅有這一點還不夠。他說:「是否可在廣州先行先試,給予海外高層次的外籍人才實現全面國民待遇,除了政治選舉權利之外。」

  「在高端醫療器械研發方面,美國、日本和歐洲長期佔據領先地位,我國相對比較落後。如CT、MR等,我國90%以上是進口設備。」中國科學院院士徐濤指出,我國目前存在的問題在於,包括專用的傳感器和晶片技術比較薄弱,創新資源分散和封閉,缺乏強有力支撐的服務平臺,開發體系和生態系統不夠完備。雖說我們有很多數據,但應用範圍較窄,存在數據「孤島」,缺乏數據資源融合應用。且人工智慧的基礎理論、工具軟體等方面都比較落後。

  「但我們也存在比較大的機遇,潛力巨大。」他指出,在廣州發展生物醫療器械產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優勢。因為廣州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高端的科研條件、充沛的人才隊伍和雄厚的產業基礎。

  論壇上啟動了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器械項目。「我們決定來廣州做一些嘗試和探索,希望通過邊建設、邊招聘、邊研發的方式,匯聚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院所和醫院力量,打造高端生物醫療器械研發中心和產業化集群。」徐濤表示,省實驗室計劃用5年時間投放超過15億元,資助一批市場前景好、能夠解決我國「卡脖子」技術問題的生物醫療器械關鍵技術研發項目。

  粵港澳合作補齊醫療器械產業短板

  除了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器械項目,還有粵港澳大灣區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等另外2個創新平臺和項目集中揭牌並落戶在廣州高新區、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值得注意的是,這批創新平臺都是粵港澳科技協同創新項目,有著鮮明的「大灣區色彩」。

  廣東是全國生物材料和醫療器械產業最大和最重要聚集區,產業規模和市場規模均居全國第一。但醫療器械產業發展仍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高端醫療器械市場80%以上為國外企業佔據。

  為支持加快推動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的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將在廣州國際生物島建設研發中心,並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產業創新中心,打造涵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產業轉化、註冊報批及市場準入的一體化創新平臺。並通過在港澳、北美、歐洲等設置離岸研發中心,集聚國際創新資源,推動粵港澳大灣區以及國際前沿的科技成果在廣東迅速實現產業化,推動廣東高性能醫療器械產業的升級發展。

  由香港中文大學和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共建的「再生醫學高等研究院」,將聚焦於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的基礎研究,雙方還將以此為平臺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

  區內生物醫藥企業佔廣州「半壁江山」

  論壇上,火石研究院發布的《廣州高新區 廣州開發區 廣州黃埔區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報告(2019年)》顯示,該區目前已聚集生物醫藥領域企業超過600家,2018年實現營業規模超過785億元,約佔廣州市60%。其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已覆蓋基因檢測、重組蛋白、細胞治療、幹細胞、組織工程、3D生物列印六大領域。在此領域,該區已形成全國第一梯隊的科研機構,全國第一方陣的企業。

  截至目前,區內創新藥物技術突破1類新藥申報數量達到119件,包括百濟神州新型抗癌藥在內的一批創新藥有望實現「廣州造」。

  「該區正構建起從概念到上市流通的全生命周期產業服務體系。」火石研究院院長李山紅說。

(責任編輯:王婉瑩)

相關焦點

  • 廣州展生物產業布局雄心 打造全球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據廣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市大灣區辦主任曾進澤介紹,近年來始終保持10%左右的高速增長,產業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以現代中藥、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等為主導,以再生醫學、精準醫療、體外診斷、健康服務等優勢產業為輔的產業集群,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圈,湧現出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科研團隊和知名企業。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必須經過長時間的培育和積澱,需要恆心和毅力。
  • 上海聚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邱愛荃報導上海落實國家戰略,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步伐。12月9日,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打造全市科創中心主陣地的重大項目、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MEDIPARK)在寶山羅店鎮奠基。
  • 新川創新科技園將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微環境」
    11月7日至9日,由國際範圍內生物醫藥領域多名創新實業家共同發起的「中國醫藥創新論壇·2014成都金秋論劍」在蓉舉辦。本次論壇由中國醫藥創新俱樂部主辦,成都微芯藥業有限公司、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天府生命科技園承辦。在論壇上,成都高新區與新川創新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了投資環境、政策,表示將「大力打造生物醫藥創新型生態環境,把『成都造』推向世界」。
  • 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產業
    這裡,是北碚新近打造的四聯優侍養老院。誰曾想,這裡曾經是一家廢棄多年的工廠。變廢為寶的背後,隱藏著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北碚的發展邏輯——最大限度盤活本地自然和生態資源,發展康養、生物醫藥等大健康產業,以此滿足市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培育新的增長點,增強區域經濟輻射力。6月19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打探。
  • 營造最優產業生態 加快打造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世界級產業集群...
    長江日報訊(記者王雪)11月27日,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武漢之夜」活動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出席活動並致辭,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出席活動。
  • 搶抓大灣區發展機遇,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深圳...
    為搶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機遇,充分對接深圳優質企業和項目資源,助力珠海加快培育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由珠海市商務局主辦,珠海市投資促進中心和深圳市中金招商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珠海市生物醫藥產業(深圳)投資推介會,於12月16日在深圳成功舉辦,超過50家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參加了推介會
  • 產業互聯 價值共生 -- 科銳國際在蘇州發起生物醫藥產業人才發展聯盟
    從產業角度意味著在「十四五」時期,大健康產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小慶在致辭中表示,生物醫藥是蘇州傾力打造的「一號產業」,園區擁有1200家生物醫藥企業,區域內已具備了全國領先的產業生態、政策環境。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今天,全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將召開,再次吹響產業躍升發展的號角,彰顯廈門生物醫藥產業追求卓越的品格風範,構築新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優勢,打造出烙上「廈門」標識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一個培育體系1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孵化器、1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中試基地、1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產業園、1000萬平方米的生物醫藥港——廈門生物醫藥港形成「一十百千」的跨越發展格局,以及完整的「創業苗圃-孵化器-中試基地-加速器-產業園」接力式孵化與產業培育體系。
  • 高新區打造生物醫藥產業新高地
    籤約合作共促產業發展  活動上,銀企籤約、產業合作籤約以及產業孵化籤約等10項籤約成為「重頭戲」。市工信局生物醫藥處副處長高傑表示,此次10項籤約旨在串聯補鏈強鏈,促進我市生物醫藥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 助力上海打造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打造科創中心主陣地重大...
    為寶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注入「強心劑」。園區立足於發展培育高端生物醫藥製造、高端醫療器械裝備生產、高端生物醫藥現代物流等業態,將打造長三角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集群發展承載區,打造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標杆,打造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全產業鏈發展新高地,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 據了解,國盛產投寶山藥谷的英文名稱為:MEDIPARK。
  • 國家高新區生物醫藥產業蓬勃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風險、高投入、高技術等特點,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在人才聚集、技術集成、資產融合、成果轉化等方面比較優勢顯著,已經成為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依託。」業內專家表示。  「高質量發展生物醫藥產業不僅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撐,更是滿足人民健康水平的基礎性保障。」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的總面積並不高,但產值與面積的比例要遠高於其他產業。
  • 淺談生物醫藥產業集聚發展要素
    國內外優秀生物醫藥集聚區及園區產業發展要素可總結為: 頂層設計及產業定位、科研實力、領軍人才、龍頭企業推動、多元化投資主體、細分產業聚焦、公共服務建設、園區專業化運營 8方面 ,具體如下。表1 優秀生物醫藥產業園發展要素
  • 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區域經濟環境發展路徑的借鑑之處
    位於奧瑞桑德區域內的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Medicon Valley,後簡稱「醫藥谷」)就是這一區域經濟環境下孕育出的成功果實。醫藥谷支持協作的產業生態系統、世界級高校和研究機構支撐的科研資源和開放合作的商業合作氛圍都成為醫藥谷和企業網絡良性循環發展的強勁動力。
  • 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全市轉型創新的主戰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 紹興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在滬舉辦
    紹興濱海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越城區委副書記胡文煒在論壇表示,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是浙江省頂配版的產業發展平臺,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和重要支撐。新區的集成電路和生物醫藥兩大戰略性主導產業先後入選為全省萬畝千億的新產業平臺。
  • 2018中國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發展高端研討會在京召開
    「加快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增強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競爭能力,加快建設創新型醫療健康服務模式」——這是11月7日在京召開的「2018中國生物醫藥與人工智慧產業融合發展高端研討會」上最為吸引與會嘉賓的話題。
  • 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寶山藥谷在羅店奠基
    上海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又邁出堅實一步。昨天,2020年上海市重大工程預備項目、寶山區打造上海科創中心主陣地重點項目「國盛產投·寶山藥谷」在寶山羅店奠基。作為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示範性啟動項目,根據規劃,寶山藥谷通過建設高品質生物醫藥研發和產業化載體空間,配套全方位生物醫藥公用工程設施和一體化解決方案,打造高質量生物醫藥創新發展生態和專業化服務體系。重點培育和發展高附加值的「生物製品、醫療器械、原創新藥」製造,導入企業總部、研發中心、高端生產以及產業鏈關鍵環節。
  • 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協同創新發展研究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初步形成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經濟圈等為核心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其中,京津冀地區生物醫藥產業呈現空間集群式發展,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地生物醫藥產業的互補協作發展,已經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重要集聚地和強大引擎。
  • 2020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發展金壇茅山峰會隆重召開
    ,這是生物技術與新醫藥產業的一次年度盛會,更是江蘇常州市金壇區準確把握時代脈搏,充分發揮區位、生態、園區綜合優勢,傾力打造「中國茅山藥谷」的重大創新舉措。  本次峰會設置了茅山論健主論壇、合作項目現場籤約儀式、專家主旨演講、發布行業白皮書及年度報告、行業領袖高端對話,以及分論壇等多項精彩內容,各位行業領袖大咖聚焦生物新醫藥,各抒高見、共謀發展,充分匯聚起行業專家、醫藥企業、地方政府、產業園區多方智慧和力量,合力助推和構建面向未來、面向共贏的產業生態!
  • 蘇州工業園區:探路從「零」培育生物醫藥產業
    動向,頂住短期發展誘惑,遵循創新規律、產業規律、市場規律,持之以恆營造優質雙創環境,堅持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成功支持生物醫藥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蛻變。   十餘年前,已經走上製造快車道的蘇州工業園區瞄準創新驅動發展大勢,把眼光投向包括生物醫藥產業在內的一系列新興產業,遵循科技研發規律,加大公共服務力度,持續構建創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