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在線教育成為風口,爆發式增長的用戶流量讓整個行業感到機遇的同時,各種問題也隨之而來,各地消費者投訴網站上,有關在線教育的投訴猛增。各種坑不斷被曝出的同時,小夥伴有什麼想說的嗎?
01
10款教育類APP被整改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以下簡稱「工信部」)發布《關於侵害用戶權益行為的APP通報(2020年第二批)》。截至目前,尚有15款APP未完成整改,值得注意的是,在通報名單中三分之二涉及教育類APP,包括智慧樹、ClassIn、TutorABC、納米盒、樂學高考、洋蔥學院、小盒家長、小盒學生、樂教樂學、彩雲小譯等共10款。
通報名單顯示,這15款APP所涉問題主要聚集在這幾個方面:過度索取權限、不給權限不讓用、私自搜集或超範圍搜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私自共享給第三方、帳號註銷難等問題。其中,私自搜集個人信息的APP最多,數量為10個。
其中,作業盒子旗下兩款APP——小盒家長、小盒學生均被點名通報。智慧樹、ClassIn、洋蔥學院、TutorABC、納米盒、彩雲小譯均存在「過度索取權限」的違規問題;ClassIn、樂教樂學存在「不給權限不讓用」的問題;TutorABC、納米盒、樂學高考、洋蔥學院、小盒家長、小盒學生存在「私自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TutorABC、納米盒、樂學高考、小盒家長存在「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的問題。TutorABC、洋蔥學院、小盒學生、彩雲小譯存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的問題。
工信部表示,相關APP應在7月14日前完成整改落實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工信部將依法依規組織開展相關處置工作。
而據上海市消保委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共受理消費者投訴69676件,同比下降28.7%,網購商品、交通出行、在線教育等成「重災區」。
02
學而思App現低俗視頻
如果說前面十款在線教育類APP問題在於用戶數據隱私的話,學而思因APP出現低俗視頻被網信辦約談就讓不少家長感到驚訝了。
2020年暑期在即,為給廣大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上網環境,推動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國家網信辦決定7月13日起啟動為期2個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網絡環境專項整治。
而近日,根據網民舉報,國家網信辦針對「學而思網校」APP存在低俗視頻、教唆早戀內容等突出問題,指導北京市網信辦會同屬地教育主管部門,依法約談網站負責人,責令限期整改,完善信息安全制度,加強內容審核,切實落實主體責任。
7月13日,學而思網校對被網信辦約談做出回應。
學而思網校表示,這次網信辦提到的內容問題是5月份的事情,當時是用戶自己上傳的內容,學而思網校接到家長反饋後第一時間就刪除了。
學而思網校稱,已配合主管部門進行了嚴格自查,並加強了審核機制,相關的處理措施也向主管部門遞交了說明,自查後已無不良內容,目前用戶上傳內容須通過機器審核和人工審核,並且只能自己可見,杜絕類似事情發生,截至目前,國家網信辦和北京市教委未反饋有新的問題或投訴。
03
借免費網課植入遊戲廣告
低俗視頻僅僅是當下在線教育平臺亂象中的一種而已,在業內人士看來,「『學而思網校』APP存低俗視頻」一事背後所反映出的是網絡平臺審查機制的不完善。而當在線教育平臺主動植入一些無關學習的內容時,用戶又當如何防備呢?
6月8日,據央視新聞報導,虎牙直播2月初開通了免費上網課渠道,但在虎牙直播App中,一打開,首先彈出的卻是各種網遊的興趣選項,學習欄目被放在最後。但其所謂的免費網課頁面中,也有大量精心包裝的遊戲廣告,此外,在虎牙直播的PC端也存在網遊廣告。
受疫情影響,如今在線教育發展勢頭迅猛,大量學生湧上網絡進行在線學習。與此同時,在線教育平臺的內容問題也逐漸浮出水面。如何加強對低俗內容的整治,給青少年提供一個清朗的學習環境,成為行業發展需要注意的重點問題。
04
在線教育APP的潛規則
在探尋教育APP頻頻違規、投訴嚴重問題根源的同時,一些媒體報導讓我們看到教育APP隱藏的「潛規則」。
「實際上很多教育類的APP在提供服務的同時或多或少在它們的服務條款裡面都會有一些隱形條款,比如說讀取手機裡面的信息和關聯人,這應該是這個行業的『潛規則』。」一位業內人士透露。
「因為教育類APP自身也有提高日活量、提高用戶使用頻率以及收集用戶使用習慣的需求,所以,無論是教育類公司還是說非教育類公司,實際上都有相關用戶協議,為避免用戶發現APP違規索取用戶信息而追責而做的免責條款。其實這些公司稍微做一些整改對於APP的使用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實時上,軟體上動的手腳對於在線教育用戶或者消費者而言還不至於擔驚受怕或感到迷茫,真正讓學生和家長擔心的是教師。
去年,英孚7名外教吸毒被抓後,教育機構「師資包裝」騙局漸漸浮出水面。從線上到線下,在教育體系中極為重要的教師如果出問題,那整個培訓還可靠嗎?如果小夥伴們感興趣,我們將專門就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問題為大家展開專題討論。
05
不可放鬆的監管
疫情之下,在線教育迅速崛起,同時在線教育也暴露出一些問題。由於在線教育平臺繁多、競爭激烈,普遍存在超前、拔高的學科類教育,嚴重誤導消費者;產品廣告營銷過度、學習解答問題不精準的問題也比較突出。
此外,有些平臺存在授課教師資質良莠不齊、授課內容不佳、虛假宣傳、霸王條款、任性停課、退款難等問題,有些學習類APP甚至涉嫌傳播未成年人不宜信息,或出現突然停業和「跑路」事件。
目前,我國針對教育培訓機構的監管措施嚴格,但是對在線教育產品和教育服務的管理難度較大。為進一步整頓在線教育企業亂象,從2018年開始,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在規範在線教育。
教育部等部門發布的《關於嚴禁有害App進入中小學校園的通知》《關於規範校外線上培訓的實施意見》《教育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備案管理辦法》,這些文件對在線教育的師資、教學內容、信息安全、經營規範、審查備案等方面都做出了規定。
相信隨著用戶及有關部門對在線教育市場關注的提升,整個市場有望得到規範,而對於在線教育,小夥伴你們有什麼話想說呢?也歡迎大家留言爆料,《電腦報》將持續關注。
(編輯: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