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許多年前,我的心智還沒開啟的時候,經常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大學只考了個很差的學校?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工作快10年了,還沒成為名師?
無論學生時代還是工作後,我給大家的印象都是很認努力。學生時代很努力,上課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重點部分用不同顏色不同的符號標記,作業大部分時候能按時完成……工作也很努力,我的備課筆記也認認真真,公開課也能獲得其他同事的稱讚,比起那些不遵守制度的人,我每天按時打卡上下班……
可是,在這些讚美的背後,是我自己的心虛:我真的很努力麼?為什麼在這些「努力」背後,我沒有很大的收穫呢?
02
人到中年,仔細回憶過往,發現自己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為什麼這麼說呢?
小學的時候,我們班的Z同學是我羨慕的對象:家庭條件在農村算是非常好的,父親是中學老師,母親有文化又漂亮。她一雙大大的眼睛顯得很有靈氣。那時候我們的成績不相上下。
可是到了初中以後,特別是初三,Z同學的成績慢慢超過了我。那時候的我,由於自卑,也缺乏不服輸的精神,所想的就是:我沒人家聰明!我從來沒想過,根本原因是我沒有Z認真!
我的父母是農民,也沒文化,我的學習他們是完全不過問的。我長期處於放養狀態。周末,我會約上幾個同學到處閒逛。Z是從來不參與的,她爸爸不讓!
暑假,我去姑姑家玩(姑父是老師,和Z同學家一起住在學校教師宿舍),碰到Z,不是看書,就是做習題——都是我沒學過的內容。
記得我曾看到Z的中指第一指關節處有一層厚厚的老繭,那時候還傻傻地奇怪自己怎麼沒有!由此可以想像,人家比我多付出了多少!更何況那時候還在上小學,假設Z每天比我多學一個小時,到初三,九年時間,比我多學了多少小時啊!
時間上,我沒拼過Z,效率和方法上也很落後。
老師布置的預習任務,只要不是書面的,我很少去完成。當然,也很少主動複習。
雖然看起來,每天也會學習到很晚,大部分都是低層次的努力,總是想著趕快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一道題目不會時,不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而是走捷徑,參考其他同學的。
不懂的題目,不好意思問老師,怕老師說:嗯,這麼簡單的題目都不會?或者,老師講過後,明明不懂,我還是點點頭說,哦,懂了!
兩種不同層次的「努力」,使得我只能成為一個中學老師,而Z同學去大學做了老師!
工作以後也是如此。開始工作的幾年,因為怕學生問問題回答不上,丟臉,很努力認真地備課、做習題。多年媳婦熬成婆後,就不再去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教學,依然靠吃老本,依然在原地停留,沒有絲毫進步。看起來每年認真備課,其實只是複印機;看起來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其實只是複讀機……
03
作家李尚龍說
看起來每天熬夜,卻只是拿著手機點了無數個贊;看起來在圖書館坐了一天,卻真的只是坐了一天;看起來買了很多書,卻只不過曬了個朋友圈;看起來每天很晚離開辦公室,上班時間卻在偷懶;看起來去了健身房,卻只是在和帥哥美女搭訕。那些所謂的努力時光,是真的頭腦風暴了,還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很努力,其實還有比你更努力的。有時候,我們會疑惑為什麼努力了沒有回報?那是因為,我們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所有的努力,都不是做給別人看的,真正的努力,是要達到自己的內心,讓自己提升,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