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能資源的儲量與分布

2020-12-13 中國電力網

中國風能資源的儲量與分布

發布時間:2016-10-20   來源:鳳凰財經

  中國資源
 
  中國10m高度層的風能資源總儲量為32.26億kW,其中實際可開發利用的風能資源儲量為2.53億kW。東南沿海及其附近島嶼是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大於或等於200W/m2的等值線平行於海岸線;沿海島嶼有效風能密度在300W/m2以上,全年中風速大於或等於3m/s的時數約為7000~8000h,大於或等於6m/s的時數為4000h。新疆北部、內蒙古、甘肅北部也是中國風能資源豐富地區,有效風能密度為200~300W/m2,全年中風速大於或等於3m/s的時數為5000h以上,全年中風速大於或等於6m/s的時數為3000h以上。黑龍江、吉林東部、河北北部及遼東半島的風能資源也較好,有效風能密度在200W/m2以上,全年中風速大於和等於3m/s的時數為5000h,全年中風速大於和等於6m/s的時數為3000h。青藏高原北部有效風能密度在150~200W/m2之間,全年風速大於和等於3m/s的時數為4000~5000h,全年風速大於和等於6m/s的時數為3000h;但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密度小,所以有效風能密度也較低。雲南、貴州、四川、甘肅、陝西南部、河南、湖南西部、福建、廣東、廣西的山區及新疆塔裡木盆地和西藏的雅魯藏布江,為風能資源貧乏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在50W/m2以下,全年中風速大於和等於3m/s的時數在2000h以下,全年中風速大於和等於6m/s的時數在150h以下,風能潛力很低。
 
  中國風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我國位於亞洲大陸東部,瀕臨太平洋,季風強盛,內陸還有許多山系,地形複雜,加之青藏高原聳立我國西部,改變了海陸影響所引起的氣壓分布和大氣環流,增加了我國季風的複雜性。冬季風來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等中高緯度的內陸,那裡空氣十分嚴寒乾燥冷空氣積累到一定程度,在有利高空環流引導下,就會爆發南下俗稱寒潮,在此頻頻南下的強冷空氣控制和影響下,形成寒冷乾燥的西北風侵襲我國北方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每年冬季總有多次大幅度降溫的強冷空氣南下,主要影響我國西北、東北和華北,直到次年春夏之交才消失。
 
  夏季風是來自太平洋的東南風、印度洋和南海的西南風,東南季風影響遍及我國東半壁,西南季風則影響西南各省和南部沿海,但風速遠不及東南季風大。熱帶風暴是太平洋西部和南海熱帶海洋上形成的空氣渦漩,是破壞力極大的海洋風暴,每年夏秋兩季頻繁侵襲我國,登陸我國南海之濱和東南沿海,熱帶風暴也能在上海以北登陸,但次數很少。
 
  青藏高原地勢高亢開闊,冬季東南部盛行偏南風,東北部多為東北風,其他地區一般為偏西風,夏季大約以唐古拉山為界,以南盛行東南風,以北為東至東北風。
 
  我國幅員遼闊,陸疆總長達2萬多公裡,還有18000多公裡的海岸線,邊緣海中有島嶼5000多個,風能資源豐富。我國現有風電場場址的年平均風速均達到6米/秒以上。一般認為,可將風電場風況分為三類。年平均風速6米/秒以上時為較好;7米/秒以上為好;8米/秒以上為很好。可按風速頻率曲線和機組功率曲線,估算國際標準大氣狀態下該機組的年發電量。我國相當於6米/秒以上的地區,在全國範圍內僅僅限於較少數幾個地帶。就內陸而言,大約僅佔全國總面積的1/100,主要分布在長江到南澳島之間的東南沿海及其島嶼,這些地區是我國最大的風能資源區以及風能資源豐富區,包括山東、遼東半島、黃海之濱,南澳島以西的南海沿海、海南島和南海諸島,內蒙古從陰山山脈以北到大興安嶺以北,新疆達板城,阿拉山口,河西走廊,松花江下遊,張家口北部等地區以及分布各地的高山山口和山頂。
 
  根據全國氣象臺部分風能資料的統計和計算,中國風能分區及佔全國面積的百分比。中國風能分區及佔全國面積的百分比指標豐富區較豐富區可利用區貧乏區年有效風能密度(W/m2)>200200~150<150~50<50年≥3m/s累計小時數(h)>50005000~4000<4000~2000<2000年≥6m/s累計小時數(h)>22002200~1500<1500~350<350佔全國面積的百分比(%)8185024太陽輻射的能量到地球表面約有2%轉化為風能,風能是地球上自然能源的一部分,我國風能潛力的估算如下風能理論可開發總量(R),全國為32.26億千瓦,實際可開發利用量(R』),按總量的l/10估計,並考慮到風輪實際掃掠面積為計算氣流正方形面積的0.785倍〔1米直徑風輪面積為0.52Xπ=0.785(平方米)〕,故實際可開發量為R』=0.785R/10=2.53(億千瓦)。

相關焦點

  • 我國風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我國風能資源儲量與分布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09年01月15日   風能
  • 讀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探尋我國風能資源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
    中國風能資源分布情況目前,最為人類關注的環境問題就是「全球變暖」,其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類大量的向自然界索取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從而使得地球大氣的保溫作用加強
  • 讀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尋找我國風能資源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
    中國風能資源分布情況目前,最為人類關注的環境問題就是「全球變暖」,其產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人類大量的向自然界索取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在使用的過程中,向大氣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今天我們來讀一讀「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來探尋我國風能資源的分布規律及其成因。
  • 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及影響分布的氣象條件
    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及影響分布的氣象條件 發布時間:2016-08-25   來源:新能源產業研究
  • 風能資源分布有什麼規律嗎?
    風能資源分布有什麼規律嗎?原創 盧達晨 中學地理教學問答答:有。必須的。一是:海洋上。即,海洋上的風能比陸地上的大。解釋:海洋的摩擦力小。風能有個量化分級,海洋上的風能可大於8級,陸地上的小於7級。通常說風能資源說的是陸地上的,海洋上的基本顧不上。二是:陸地上西風帶控制的地區。
  • 全球鐵礦石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
    第一節 全球鐵礦石資源儲量及分布情況一、全球鐵礦石資源整體儲量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2005年初公布的數據顯示,世界鐵礦石儲量為1600億噸,基礎儲量為3700億噸;礦山鐵(即鐵礦石中所含的金屬鐵)儲量為800億噸,基礎儲量為1800億噸。
  • 中國風能儲量最多的省份,你肯定猜不到!
    既然是一種能源,那麼必然存在儲量高低的差別。在我國範圍內,估計很多人會說新疆的風能儲量應該最多,畢竟那裡地勢高,其實,中國風能儲量最多的省份是內蒙古自治區,估計很多人猜不到。
  • 我國礦產資源的儲量及分布之新疆篇
    新疆已經探明儲量居全國首位的有鈹、白雲母、鈉硝石、長石、陶土、蛇紋石和膨潤土等8種;居全國前列的有銫、熔劑白雲巖和鑄石輝綠巖、天然氣、石棉、自然硫、鉻、鋰、石油、煤、油頁巖、鉍、芒硝、鉭、錳、鎳、磚瓦黏土、水泥用頁巖、鹽、鈮和鈦等。新疆探明的鐵礦儲量為8億噸左右。接觸交代型鐵礦多集中分布在哈密的雅滿蘇、天湖和阿勒泰的蒙庫等地,主要工業礦物為磁鐵礦,礦石品位在50%左右。
  • 關於風能資源豐富的原因
    風能資源,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指由太陽輻射地球表面受熱不均,引起大氣層中受熱不均勻,從而使空氣沿著水平方向運動,空氣流動所形成的動能。科學、準確地估算我國風能潛力及其空間分布是國家對風能資源開發中一項極其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中國風能資源分布圖風能資源,是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是指由太陽輻射地球表面受熱不均,引起大氣層中受熱不均勻,從而使空氣沿著水平方向運動,空氣流動所形成的動能。,是太陽能的一種轉化形式,但風能開發利用的成本比太陽能開發利用的成本要低,它是可再生能源中最具開發前景的一種能源。
  • 漳州欲申報「中國溫泉之城」 核實地熱資源儲量分布
    近日,漳州市創建「中國溫泉之城」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推進漳州創建「中國溫泉之城」工作。副市長王毅群出席會議並向申報顧問頒發了聘書。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吳敏對申報工作進行部署。市直相關部門、薌城區、龍文區、龍海市政府、漳州臺商投資區和圓山新城管委會分管領導參加了會議。  據悉,漳州市將薌城區、龍文區、臺商投資區和圓山新城作為一個申報區進行申報。
  • 中國第二大能源資源城市,油氣儲量達40億噸,有望成下一個大慶
    隨著城市的迅速發展,城市對能源的需求量也在增加,現在風能、光能、水能等無汙染能源現在被經常利用,但對城市工業發展來說,油氣是工業發展的血液,比如如今世界的一線城市杜拜就是依靠油氣成為了一座非常富裕的城市。
  • 世界大理石礦產資源的特點及其地理分布
    一、大理石礦產資源狀況     世界大理石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僅局部地區或品種上存在資源不足。世界主要大理石生產國有義大利、中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菲律賓、法國、巴西、美國、印度、奧地利、俄羅斯和日本等。
  • 世界大理石礦產資源特點及其地理分布
    一、大理石礦產資源狀況    世界大理石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僅局部地區或品種上存在資源不足。世界主要大理石生產國有義大利、中國、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菲律賓、法國、巴西、美國、印度、奧地利、俄羅斯和日本等。
  • 中國釩礦資源的區域分布與石煤中釩的提取工藝
    一、我國釩礦資源及其區域分布(一)我國釩礦資源的儲量及其區域分布根據礦產儲量統計表,截至2006年底,我國有18個省和自治區有釩礦資源,產地123處,保有資源儲量約3 400萬t(以V2O5計,下同),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約3 600萬t。
  • 我國大理石儲量分布以及種類介紹
    我國地域遼闊,大理石資源十分豐富。可加工大理石板材的碳酸鹽巖出露面積有100萬km2以上,總儲量達500億m3之多。這些資源除上海市、海南省未見有報導外,其餘各省(市、區)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雲南、廣西、山東、安徽、江蘇、四川、貴州、遼寧、山西、陝西、北京、河北、河南、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新疆、內蒙古等20多個省市400餘縣。我國大理石儲量和品種數量都居世界前列。已投放市場的約有個700種。顏色有純白、灰白、純黑、黑白花、淺綠、深綠、淡紅、紫紅、淺灰、桔黃、米黃等。
  • 我國雲貴等地鋁土礦等資源儲量概況
    錳礦探明儲量3700萬噸,居全國第二。釩、鉬、鋇儲量居全國第三。分布在秀山、酉陽的汞礦是全國罕見的特大型礦床,已探明儲量1.9萬噸。此外還有巖鹽、重晶石、瑩石、石灰石、矽等非金屬礦產。另外,重慶境內江河縱橫,水網密布,水能蘊藏量巨大,極具開發潛力。以600餘公裡長江幹流為線,匯集嘉陵江、渠江、涪江、烏江、大寧河等五大支流及上百條小河流。
  • 《風能資源術語》等4項氣象國家標準發布
    中國氣象報記者申敏夏報導 近日,《風能資源術語》等4項氣象國家標準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並將於2016年1月1日起實施。  本次新發布的4項氣象國家標準涉及風能氣候資源、大氣成分觀測預報預警服務等領域。《風能資源術語》標準界定了風能資源常用基本術語和定義,適用於風能資源的測量、計算和評估,以及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等相關領域。
  • 世界稀土儲量最多的三個國家中國、蒙古和巴西,其中中國產量最高
    自然資源在地球表面分布的最大特徵就是「不均衡性」,也就是有的地方多,而有的地方少。特別是礦產資源的分布,主要是受到地球內力作用的影響,在板塊運動、地殼運動、火山活動等的影響下而形成特定分布區。稀土礦產資源的分布在有些時候,可能會出現分布非常集中的現象,比如「石油資源」的分布,西亞的波斯灣沿岸地區,蘊藏了世界石油總儲量的一半,其中沙特一國就運輸了全球近四分之一的石油儲量。
  • 甘肅石英巖礦資源分布概況及典型礦床
    甘肅省石英巖礦的分布較為分散,品位較穩定,資源儲量較大。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內共發現和評價石英巖礦產地18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處,礦點6處。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4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41億噸。
  • 加彭礦業資源指南,石油儲量巨大
    駐外之家 | 海外華人第一平臺 數十萬駐外人都在關注 本文為加彭的礦業投資介紹,包括加彭的基本情況,地質與礦產資源的分布及類型,當前礦業開發現狀,加彭對於礦業的政策和立法,當地與礦業有關的稅費介紹,管理礦業的部門,中國與加彭在礦業領域的合作前景